书城童书蒙学故事(上册)
13697500000012

第12章 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自律的故事(1)

公仪休洁身自好

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公仪休非常喜欢鱼,赏鱼、食鱼、钓鱼,简直是爱鱼成癖。

一天,府外有一人要求见他。从打扮上看,像是一个打鱼的,他手中拎着一个瓦罐,急步来到公仪休面前,伏身拜见。公仪休抬手让他免礼,看了看,不认识,便问他是谁。那人赶忙回答:“小人子男,家住城外河边,以打鱼为生。”公仪休又问:“你找我所为何事,莫非有人欺你抢了你的鱼?”子男赶紧说:“不是的,大人,小人并不曾受人欺侮,只因小人昨夜出去打鱼,见河水上金光一闪,小人以为定是碰到了金鱼,便撒网下去,却捕到一条黑色的小鱼,这鱼说也奇怪,身体黑如墨染,连鱼鳞也是黑色,而且黑得透亮,仿佛一块黑纱罩住了灯笼。小人素闻大人喜爱赏鱼,便冒昧前来,还望大人笑纳。”

公仪休听完,心中好奇,其夫人也觉得纳闷。子男将手中拎的瓦罐打开,果然见里面有一条小黑鱼,来回游动,碰得罐壁乒乓作响。公仪休看着这鱼,忍不住用手轻轻敲击罐底,那鱼便更加欢快地游跳起来。公仪休笑起来,口中连连说:“有意思,有意思。”公仪休的夫人也觉别有情趣,子男见状将瓦罐向前一递,道:“大人既然喜欢,就请大人笑纳。”公仪休却急声说:“不行,这鱼你拿回去,我虽说喜欢这鱼,但这是你辛苦得来之物,我岂能平白无故收下。你拿回去。”子男一愣,赶紧跪下道:“莫非是大人怪罪小人,嫌小人言过其实,这鱼不好吗?”

公仪休笑了,让子男起身:“哈哈哈,你不必害怕,这鱼也确如你所说并不多见,只是这鱼我不能收。”子男惶惑不解,拎着鱼,愣在那里,公仪休夫人在旁边插了一句话:“既是大人喜欢,倒不如我们买下,大人以为如何?”公仪休说好,当即命人取出钱来,付给子男,将鱼买下。子男不肯收钱,公仪休故意将脸一绷,子男只得谢恩离去。

后来,又有好多人给公仪休送鱼,都被公仪休婉言拒绝了。公仪休身边的人很是纳闷,忍不住问:“大人素来喜爱鱼,连做梦都为鱼担心,可为何别人送鱼大人却一概不收呢?”公仪休一笑,道:“正因为喜欢鱼,所以更不能接受别人的馈赠。我现在身居宰相之位,拿了人家的东西就要受人牵制,万一因此触犯刑律,必将难逃丢官之厄运,甚至会有性命之忧。我喜欢鱼现在还有钱去买,若因此失去官位,纵是爱鱼如命怕也没有钱买鱼,更不会有人送鱼了。所以,虽然我拒绝了别人送的鱼,但没有免官丢命之虞,又可以自由购买我喜欢的鱼,这不是更好吗?”众人不禁暗暗敬佩公仪休的自律。

先生点评:

洁身自好,不但能够为我们带来安稳的生活,在人生的旅途中处处顺心,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而且能培养高尚的品质。

知识拓展:

公仪休不与民争利

公仪休做了鲁国的宰相后,出台了一条规定:要求鲁国所有做官的人,不得经营产业,与民争利。他认为做官的人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利益,而民众务农、务工、做生意,只能获得一些小利,受大利者不得再取小利,因此,做官的人是不能兼做生意的。

对于这个规定,公仪休也身体力行。他自家的菜园里种有各种蔬菜,他叫人把这些蔬菜全拔掉了;他的妻子自己织布,他也叫人把织布机给烧了,并且叫妻子回娘家。他说:“如果我们做官的人家都经营产业,那农民、妇女生产的东西卖给谁呢?”

曳尾涂中

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抨击儒墨的权势观,鄙弃虚情假意,主张顺其自然。庄子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的人。

楚威王仰慕庄子的才学,想请他来辅佐朝政,曾多次派使者来请他,但都遭到拒绝。一次,庄子正在濮河边钓鱼,楚王又派两位大夫来请他去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大王想将国内的事务托付于您啊!”庄子拿着渔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楚王把它用锦缎包好装在匣子里,供在庙堂之上。作为一只龟,是死了留下尸骨让人尊敬好呢,还是情愿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泥沼中爬行好呢?”两个大夫说:“还是活着好啊。”于是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使者无言以对,只好回去了。

先生点评:

淡泊不是不思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对待生活与人生的欲望和诱惑。在顺境中不得意忘形,身处逆境时不枉自菲薄,宠辱不惊,悉由自然,这样才会真正地享受人生,在淡泊中充实自己。

知识拓展:

庄周梦蝶

一天,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十分轻松惬意,悠然自得。当他从睡梦中醒来时,他不禁疑惑道:“究竟是蝴蝶在自己的梦里,还是自己在蝴蝶的梦里?对自身充满了疑惑。

“庄周梦蝶”体现了庄子齐物的思想。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认为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不同。庄子从这个梦中得悟: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强项令董宣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例如减轻赋税、释放奴婢、减少官差等。因此,东汉初年,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还得依靠法令。不过法令也只能管老百姓,要拿它去约束皇亲国戚,那就难了。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依仗自己的弟弟是皇帝,横行无忌,连她的奴仆也不把法纪放在眼中。

洛阳令董宣是一个耿直的人,他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湖阳公主有一个家奴仗势行凶杀了人,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根据当时的法规,董宣不能进公主府去抓人,于是他就派人守在公主府门口,只等家奴出来。

一天,湖阳公主坐着马车外出,跟随她的正是那个杀人的家奴。董宣得到了消息,亲自带衙役赶来,拦住湖阳公主的车。

湖阳公主大怒:“好大胆的洛阳令,竟敢阻拦我的马车!”

董宣毫不畏惧,当面责备湖阳公主不该放纵家奴犯法杀人。他不管公主阻挠,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处决。

湖阳公主十分生气,赶到宫里,向光武帝哭诉。光武帝听了也十分恼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内侍当着湖阳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气。

董宣说:“先别动手,微臣有话要上奏。”

光武帝怒气冲冲地问道:“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董宣说:“陛下是一个中兴的皇帝,应该注重法令。现在陛下让公主放纵奴仆杀人,还能治理天下吗?如果微臣因为维护法令而获罪,恳请以死谢天下!”说罢,董宣便向柱子撞去。光武帝连忙吩咐内侍把他拉住,但董宣已经撞得头破血流。

光武帝理屈,但是为了顾全湖阳公主的面子,要董宣向公主磕头赔礼。董宣宁死不磕,内侍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

内侍禀报说:“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

光武帝只好放了董宣。

湖阳公主见光武帝放了董宣,余怒未消,对汉光武帝说:“陛下从前做平民的时候,官吏不敢上咱家来搜查。现在做了天子,怎么反而对付不了小小的洛阳令?”

光武帝说:“正因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时那样肆意为之。”

结果,光武帝不但没有治董宣的罪,还赏给他三十万钱,奖励他执法严明。

先生点评:

董宣敢于挑战有权势之人,坚持原则不退让、宁折不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每个人都有一个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容忍程度不一。作为一个执法者,对自己、对他人都应该严格要求;如果是普通人,就要严于律己。敢于坚持原则,宁折不弯的坚韧精神,将成为青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必备品德。

知识拓展:

光武帝刘秀

刘秀,即光武帝,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拨乱之主。新莽末年,天下大乱,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25年,刘秀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汉室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数十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消灭了更始、赤眉和陇、蜀等诸多割据势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的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使东汉一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刘仁瞻为国尽忠

刘仁瞻,五代十国南唐大臣。他对国家十分忠诚,在任寿州(今安徽省寿县)节度使时,恰逢后周来攻。战争中,南唐的援军被打退了,寿州成为孤城,战士们快支撑不住了,很多人劝刘仁瞻放弃,但刘仁瞻坚守不让。

刘仁瞻守城时见到周世宗的伞盖,便拉起强弓射去,一箭射到距周世宗仅数步的地方。左右随从连忙请周世宗退避,但周世宗毫不畏惧,竟然走到刚才刘仁瞻射中处大喊道:“刘将军,你是一个人才,我很欣赏你,刚才您没射中,现在我站近一点儿,请再射!这次你肯定能射中。”

刘仁瞻再一箭射去,竟然又只差数步!周世宗大笑道:“刘将军请继续射,箭射完了朕再给您送!”刘仁瞻大惊道:“难道他果然是真命天子?看来此城必破,我只有以死报国了!”说罢掷弓于地,仰天长啸。

虽然刘仁瞻已经明白天下大势已不属于南唐,但仍然忠于职守,周军始终无法攻克寿州。

周世宗爱惜刘仁瞻的忠义,请孙晟到寿州城下劝降,孙晟一口答应,周世宗大喜。但孙晟一见到刘仁瞻就大喊道:“刘将军!你是大唐的忠臣,降敌会遗臭万年,不是您做得出来的事情。现在固守此城,已断无活路,不要再妄想活着回金陵见皇上了,尽忠死节吧!”

刘仁瞻在城上听后痛哭流涕,身披甲胄向孙晟三叩而谢,再面向金陵方向叩首,誓要为南唐天子尽忠死节!

先生点评:

孟子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每一个正直的人都该维护自己的尊严。面对诱惑,刘仁瞻丝毫不为所动,严格自律,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知识拓展:

五代十国

从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因此,这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五代十国”时期。

两袖清风

于谦,字廷益,明朝名臣。他为官清廉,对下属的各级官员要求十分严格,坚决禁止受贿、贪赃,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

于谦一生清廉,从不收受礼物。即便在他60岁寿辰那天,他也叮嘱管家一概不收他人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