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李嘉诚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13696900000003

第3章 忠告一:做“有志”之人(2)

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一名教师古尔达·梅厄的梦想原来只是成为新建立国家的一员,在那里,她可以尊奉自己的信仰,能够自由和尊严地做礼拜。她不但实现了她的目标,而且后来出任以色列总理,成为一代伟大的政治家。

两位女性的经历足以说明志当存高远。只有怀有远大理想,才能为之奋斗不息,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如果没有这种远大理想,就不敢为,更无从实现。

一个炎热的夏天,一群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这时,一列缓缓开来的火车打断了他们的工作。火车停了下来,最后一节特制车厢的窗户被人打开了,一个低沉的、友好的声音响了起来:“大卫,是你吗?”大卫·安德森——这群人的负责人回答说:“是我,吉姆,见到你真高兴。”于是大卫·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铁路的总裁,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愉快交谈之后,两人热情地握手道别。

大卫·安德森的下属立刻包围了他,他们对于他是墨菲铁路总裁的朋友这一点感到非常震惊。大卫解释说,二十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的。

其中一个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大卫,为什么他现在仍在骄阳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成了总裁。大卫非常惆怅地说:“23年前我为1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是为这条铁路而工作。”

作为一个学生,如果你只为分数而学习,那么你也许能够得到好分数;但是,如果你为知识而学,那么你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分数和更多的知识。如果你为赚钱而努力,那么你可能会赚很多钱;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做生意来干一番事业,那么你就有可能不仅赚很多钱,而且会干一番大事。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有可能只能得到一笔很少的收入;但是,如果你是为了你所在公司的前途而工作,那么你不仅能够得到可观的收入,而且你还能得到自我满足和同事的尊重。你对公司做的贡献越大,你个人所得到的回报就会越多。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叫泰莉的空中小姐,很喜欢环游世界。另一个空中小姐宝玲也一样,但她还希望有自己的事业,最好与旅游有关。宝玲每到一个地方,就不停地记下她经历到的一切,尤其是当地的旅馆及餐厅状况,并不时提供自己的经验给乘客。

终于,她被调到负责旅游行程安排的部门,因为她就像一本活百科全书,对旅游的知识非常丰富。她在那个部门如鱼得水,掌握了世界各大城市的旅游动态。几年之后,她已拥有一家自己的旅行社。

泰莉呢?她还是一个空中小姐,还是努力工作,但显然并没有什么升迁机会,惟一能改变现状的,大概只有结婚。事实上,泰莉和宝玲一样卖力工作,但泰莉没有远大理想,只是随兴地到世界各地玩,不把旅行看做发展潜力的活动。

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往往终生在原地打转。

可以说,目标对于成功,犹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是成功的生命线。对于成功来说,一个人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而未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有什么样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高尔基曾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由我的全部生活经验,即我观察、阅读、比较和深思熟虑过的一切确定下来的。”

这一经验带有普遍意义。

合理规划你的目标远大的志向是一个支配事业计划的大方向、大原则,是一种野心、一种欲望。它迸发出一种原动力。这种志向是无形的,却对个人事业起着导航的作用。

至于目标,则是比较具体的,目标是需要完成的项目;或是在某行某业做得好,之后就再进入另一个更新的、更有潜质的行业。目标在理想的指引之下一步一步向前达成。理想可导航,目标将个人的理想逐一实现。总之,事业的发展应该先有理想作为指针,然后再订立出具体的目标,事业才可能慢慢壮大,自己心中的理想就会兑现。

可以说,走向成功的人生,正是由大大小小的成功选择串成的黄金链条。成功的选择,正是成功人生的重要环节。

美国心理学家史蒂芬·里希认为:“将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可以实现的部分,不但能增加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能减少付出的代价。”我们在选择目标时,要做到既有宏观大目标,又有微观小目标;既有远期目标,又善于分解成近期目标;既有远大志向,又有分阶段局部具体的目标。用一步步实现具体目标的行动,向人生的总体目标靠近。

在李嘉诚先生的事业发展过程中,他的理想和目标是逐一实现的。虽然李嘉诚先生事业的发展过程多姿多彩,无法用只言片语解析清楚,但我们仍然尝试用以下的程序来解析李嘉诚先生庞大事业发展的经过。

(1)李嘉诚先生自小就已经有很远大的理想,要创一番大业。这是他日后事业发展的支柱,也是航向,是指针。这时,他个人的理想可能只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观念,仍然未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他通过打工,吸收社会经验、人生经验以及事业上的经验,并由此而累积资本。这个时期,他已经投身于社会,有了工作经验,心中正慢慢规划出自己将来事业的蓝图。

(3)李嘉诚先生开始实现他的理想。他辞去总经理的职位,以个人资金开创自己的事业,这时他的目标开始清晰了,就是首先要开办一所塑料花厂,作为事业展开的第一步。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在他心中,塑料花厂的建立和运作成功只是他的众多目标之一,李嘉诚先生还有很多更远大的目标。(4)李嘉诚先生的塑料花厂办得非常成功,他因此赢得了“塑料花大王”的称号。但对李嘉诚先生来说,塑料花厂只不过是起步而已,他下一个目标就是进军当时的地产界。后来,他终于成功地在地产行业中打出名堂,而且创建了香港最有实力的地产发展公司。这一个目标又成功地完成了。

(5)李嘉诚先生通过一连串的收购活动,不断将自己的企业壮大。这仍然是他逐步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每一个目标完成之后,他都会有另外更多的目标,而且通常都是更高的目标。

他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不断订立不同的、较为具体的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地向这些具体目标进发。

事业的成功,是先要有理想,然后再有具体的目标。跨过一个又一个的目标,理想就可以慢慢实现。这一点我们从李嘉诚先生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

如何规划自己的目标首先,你要明确你想做什么。

选择和确立目标一定要从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自己的兴趣与优势等实际条件出发。这是最重要的。

美国旧金山的一个人才研究中心对各行各业的1500名出类拔萃的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功者所选择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领域都是自己真正喜爱的工作和确有专长的职业。因此,他们工作起来既兴趣浓厚、心情愉快,又专心致志、干得出色。兴趣、特长和优势一般包括:一是原来的学识基础,二是自己的特长,三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四是发展兴趣爱好的客观条件。还需要补充的是,如果你认为干什么事情最有价值,即使原来没这种兴趣,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

成功的真谛是自我实现,经营自己的人生要有自己的头脑!选择目标意味着你到底要什么,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和目标才适合自己,只有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你有自由的价值取向,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才会做出具体而明确的判断与决策。即使你问一个富豪当初创业的动机是什么,他们大多也会告诉你:个人有什么兴趣很重要。

记者采访李嘉诚时,问道:“李先生,你是从零开始创业的。你认为对创业者自身来说成就事业至关重要的是什么?”

李嘉诚回答:“是培养自己对所从事行业的浓厚兴趣。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有了兴趣,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保持这样的心态,做每一件事情是没有困难可言的。做哪一行就要培养出对哪一行的兴趣,否则,要成功,要出人头地不容易。经商,只有充分掌握市场状况,对这一行业未来至少是一到二年的发展前景有了预测,那么你面对每一件事情,就会简单得多,准确得多。”

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大都对自己的学业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专心致志,潜心攻读。古希腊杰出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兴趣集中在数学王国里,端起碗忘了吃饭,在火盆的灰烬里画各种几何图形,进浴池又忘了洗澡,竟拿起擦身用的油在身上画起图形来。俄国杰出的园艺学家米丘林,从小就喜欢在园子里挖地、选种、播种、栽培和摘果,这同时也培养了他去创造发明新品种的浓厚兴趣。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培育了300多种果树新品种。

英国人类学家古道尔,小时候对母鸡下蛋感兴趣,一个人偷偷爬到鸡窝里,一蹲几小时观察母鸡下蛋。后来他抱着这样的兴趣去研究黑猩猩,不畏艰险,只身深入热带森林和猩猩在一起生活。经过10年的观察和研究,写成了不朽的著作《人类的近亲》等著作。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他在文学、医学、数学方面谈不上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但对打猎、旅行、采集标本、观察动植物有着特殊的兴趣,正是在别人看来是不务正业的这一兴趣导引着他潜心观察,勤于思考,最后完成《物种起源》这样的辉煌之作。

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学者兴趣所至,如醉如痴者更是数不胜数。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是“年少鸡鸣方就枕”,可见他对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对学习的兴趣终生不减,正如他作诗自叙的那样“生平喜摊书,垂老如昔狂”。这些事实都表明,凡是对国家、对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都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有着浓厚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他对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

其次,你的选择要符合社会需要。

这是使人生目标合理的根本保证。要坚持为人类根本利益的原则。因为任何人的才智本来就是人类文化遗产哺育的结果,费尔巴哈认为:“能够把人从自然界抽出来吗?不能!但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因为满足社会需要的范围越广泛,其目标就越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人生具有较长时间的挑战性,可以成为人生的恒久推动力量。要使目标服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所指示的大方向,就要使之与社会历史大趋势、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相统一。

你所追求的目标和成果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需要有销售市场的“产品”。因此,你所选择的目标一定要有社会需要,这种需要越大越好。

20世纪50年代,日本有个叫安藤百福的青年人正在寻求创业门路。他选择什么目标呢?他每天在回家的路上都看到许多人挤在饭铺前等着吃热面条。他想,这么多人吃面条,如果有开水一冲的面条可吃那多方便。于是,他就以研制销售方便面作为创业的目标。经过3年的努力,第一批“鸡肉方便面”试制试销成功,并很快成了热门货,仅一年就售出1300万份。从此,他出任日清食品公司总经理,使制作方便面成为风行世界的巨大产业。

再次,你的目标应既有激励价值,又要现实可行。

心理学实验证明,太难和太容易的事,都不容易激起人的兴趣和热情;只有比较难的事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才会激发人的热情行动。

目标是现实行动的指南,如果低于自己的水平,干些不能发挥自己能力的事情,则不具有激励价值;但如果高不可攀,拿不出一项切实可行的计划来,不能在一两年内明显见效,则会挫伤积极性,反而起消极作用。

那么如何掌握一个合适的程度呢?情况完全因人而异。

个人的经验、素质、水平和现实环境条件是我们制定短期目标的依据。

由于个人条件不同,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验阅历、素质特色、所处的环境条件等,使我们的目标既要高出现实水平,又要基本可行。

最后,为了达到目标,你要学会放弃人们往往认为他们不应错过生命所赋予的一切。那种抑制不住的贪婪欲望促使他们想知道一切,达到一切,拥有一切,搞得自己一生就像是在进行百米赛跑。

忙于一切,使得绝大多数人忽略了这个不容改变的现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东西都需要我们为它付出相应的代价,这种代价就是放弃。

因为我们总是在想“我们想得到什么”,而不去想为了得到它们,我们必须放弃什么,所以,很多人的一生中都充满了不断的沮丧。他们想拥有别人所拥有的一切,想立即拥有并尽可能多地拥有。当然他们还想拥有永远的安全,而当在这种安全第二天就消失时,他们会感到极度的失望。

为什么?答案非常简单:他们制定了一个目标、一份计划,但他们没有同时决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自己应放弃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到底要什么,当然无法选择;但如果你知道要什么,却又总是害怕失去什么,也同样无法选择,或者做出错误的选择。选择当然是为了获得,但它同时也意味着丧失。你若不想失去什么,怎么能做出你的选择呢?这就是选择与心态密切相关的原因。

中国话中的“舍得”很有意思,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因此,选择目标,争取达到,不是脚踩两只船的事,不能同时骑两匹马。你要有一番作为,取得成就,就必须有一番下定决心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