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小学生讲艺术常识
13695700000004

第4章 绘画——颜色、光影与意境的革命(2)

我们翻看伦勃朗的画作时,会发现他在作品中对光线与暗影的运用独具匠心。伦勃朗擅长用黑暗来描绘光明,法国19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针对这一艺术特色,称伦勃朗为“夜光虫”。

伦勃朗是一位毫无争议地娴熟运用光影的大师,他会将光影处理得颇具戏剧意味,让画面增添不少立体感,却毫无突兀之嫌。这种技巧令很多人非常着迷,如荷兰另一位艺术巨匠凡·高看到伦勃朗的《犹太新娘》时,甚至说:“只要能啃着干面包在这幅画面前坐上两个星期,我情愿少活10年。”伦勃朗的魅力可见一斑!

§§§第23章 德国的达·芬奇:丢勒

如果评选美术史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手,将《祈祷之手》排在第一位,应该没人有异议。

《祈祷之手》是德国艺术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1471~1528年)影响力最大的作品。这幅画的名字《祈祷之手》是后人取的,它原来的名字很简单,就叫《手》。一幅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名字竟如此简单,恐怕是丢勒无法构思出一个足够好的名字来表达自己创作时的心情吧,因为这幅作品刻画的正是他的亲哥哥艾伯特的双手。

丢勒出身贫苦,他和哥哥艾伯特都梦想能到艺术学院读书。他们约定好,哥哥去矿场工作,赚钱供丢勒读书,等丢勒学成后再资助哥哥学习。丢勒很努力,很快成为了崭露头角的艺术家,等他按照约定供哥哥念书时,哥哥却流着眼泪拒绝了。原来,艰辛的劳动使哥哥的双手变了形,再也无法拿起画笔。

如你所见,丢勒饱含深情地描绘了哥哥粗糙的双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通过这幅画,我们能看到丢勒过人的天赋和扎实的美术功底。丢勒是中世纪德国最为独立和骄傲的艺术家。从艺术风格上分析,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拥趸,但他巧妙地在其中融入了德国传统文化的味道。丢勒的作品兼有中世纪哥特式遗风和一些巴洛克特征。

丢勒被称为“德国的达·芬奇”。众所周知,达·芬奇是一位知识广博的全才,丢勒身上确实能找到很多和达·芬奇相似的地方。作为一名画家,他不仅能挥笔作画,还对美学原理很有心得,对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的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留有《绘画概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等作品。另外,丢勒还对数学、机械学、建筑学有很深刻的研究,他甚至还发明了一种建筑学体系,创立了筑城学理论。丢勒的天才与博学,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第24章 被世界遗忘的扬·维米尔

如果有机会走进荷兰海牙毛利斯博物馆,你会看到人们围在一幅略大的八开纸前,痴痴地望着那些已经干得开裂的油彩堆垒出来的少女形象。画面上的少女侧身、回首,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她目光流转,双唇微启,棕色外衣,蓝色、柠檬黄的头巾,洁白的衣领,以及耳侧露出的一颗珍珠耳环,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这一切衬托在黑色的背景之下,增添了无尽的浪漫神秘气息。

这是荷兰黄金时代巨匠扬·维米尔的传世之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中少女被称为北方的蒙娜丽莎,她的身份也同蒙娜丽莎一样,是个解不开的谜。

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1675年)同伦勃朗、凡·高合称“荷兰三大画家”,不过他同他的画作却被人们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

维米尔的父亲是一位画商,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同时从事绘画创作。早先,维米尔的家庭情况很不错,他当时在画坛也享有一定声誉,并且先后当过两次画家公会的领导人。不过,由于他有11个孩子,生活逐渐贫困。1675年,维米尔参军抵抗法兰西军队入侵,劳累过度,使原本贫穷的生活雪上加霜。贫病交加的画家年仅43岁就去世了。

维米尔在世时,经常拿画作去抵债,这使得他的作品流失得很严重。而过早去世使画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遗忘了这位伟大的画家。直到19世纪50年代,他才被评论家们从历史的迷雾中再度发现。

维米尔的画风宁静恬淡,他喜欢描绘和谐的家庭生活,尤其喜爱塑造女性形象。在作画时,他喜欢使用黄色、蓝色和灰色,并通过对光线的调节在画面上营造出优雅的气氛。他与伦勃朗一样,是一位能娴熟运用光影的大师级人物。

§§§第25章 爱情成就的画家:委拉斯凯兹

年仅15岁的少年无所事事地走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位身材窈窕、面容清丽的少女。少女如花的美貌瞬间迷倒了男孩,使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尾随少女回家。他后来发现,这位女孩是著名画家巴切科的女儿。他立刻拜画家为师,从此踏上了艺术之路……

这可不是一个拙劣的爱情故事,它是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真实经历。

迪埃戈·德·西尔瓦·委拉斯凯兹(1599~1660年)出身于西班牙一个下等贵族家庭。他从小喜爱绘画,12岁就在父亲的鼓励下进行绘画的系统学习。不过他不喜欢刻板的教学方式,很早就离开了老师的画室。

爱情让委拉斯凯兹有了继续学习绘画的决心,恰好他未来的岳父巴切科是位作风严谨的绘画理论家,机缘巧合,让委拉斯凯兹才华得以挥洒。他年纪轻轻就享誉画坛,并与老师美丽的女儿喜结连理。

委拉斯凯兹的生命中总有充满喜感的传奇。25岁的时候,他与年仅19岁的西班牙国王结成好友。国王因为喜爱委拉斯凯兹的肖像画,竟然下令宫廷中只能悬挂委拉斯凯兹为其绘制的肖像。

国王的偏爱让很多画家妒忌委拉斯凯兹,他们嘲讽他是个“人头”画家,即只会画肖像。这些尖酸的讽刺激起了委拉斯凯兹的斗志,他在艺术方面更加努力,用自己的才能证明了他无愧于国王的厚爱,实乃西班牙画史上第一位大师。

可能是长期为王室服务的缘故,委拉斯凯兹的作品总带有高贵与威严的风格,而将这种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作品,当属《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画家对人性的深度观察和高妙的绘画技巧的运用成就了这幅杰作,据说教皇本人看到肖像时都惊呼:“画得太像了!”

§§§第26章 “法兰西绘画之父”尼古拉斯·普桑

法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这样一位影响深远的绘画大师,塞尚跟他学到了理智,安格尔跟他学到了严谨古朴,德拉克洛瓦则为他的大胆独创激赏不已……这个人就是古典主义大师普桑。

尼古拉斯·普桑(1594~1665年)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也是法国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后世有无数人崇拜普桑,而普桑本人却是前代大师拉斐尔、提香的狂热崇拜者。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拉斐尔与提香的作品中惯有的那种庄重典雅的美。普桑还醉心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他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刻艺术符合某种典范,所以他的人物造型大多脱胎于此,富有雕塑感。这也解释了桑普笔下的人物为何与生活的距离那么远。

桑普艺术素养极高,他愿意给画作赋予深刻的内涵,由此时常选择一些格调高雅的题材创作,所以,他的作品大多描述历史、神话、宗教故事,鲜见世俗题材。

从《阿卡迪亚的牧人》这幅画中,我们能看到较为鲜明的桑普特色。

《阿卡迪亚的牧人》选材孤高脱俗,长久以来,评论界一直无法给这幅画进行确切的解读。画面呈现给我们的阿卡迪亚是一片宁静的土地,树木葱茏。据传,阿卡迪亚是西方传说中类似中国的世外桃源的乐土。四个牧人都有着希腊雕塑般壮硕美好的身体,他们头戴花冠、手持牧杖,研读着一块墓碑上的铭文。那段铭文是拉丁文,大意是“即使在阿卡迪亚也有我”。有专家推测,这里的“我”,指的是死神。

虽然整幅画含义晦涩,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欣赏。画中流淌出的非现实主义的悲凉,让观者心中充满复杂的情感,也许是惆怅,也许是哀思,也许是疑虑,也许是抚慰,总之,滋味杂陈。这种饱含深情并充满哲理性的作品,可说是普桑独有的肃穆崇高的艺术。

§§§第27章 雅克·路易·大卫:与时代共同跳动的艺术脉搏

几乎没有哪位画家如大卫一般,把自己的艺术生命与时代结合得如此紧密。可以说,没有时代的变革,就没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他的代表作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年)是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他10岁丧父,自小由叔父抚养。大卫并不具备多么出众的天赋,不过他对绘画有强烈的兴趣,所以亲友们把他送到洛可可大师布歇那里学画。布歇观察后认为,这个勤勉的少年并不适合学习洛可可画风,就让他转投皇家美术院教授维恩门下。

27岁时,大卫得到了去罗马学习的机会。他不仅从古罗马、古希腊艺术中汲取到营养,还受到古罗马政治思想的熏陶,培养了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热情。这对他的艺术生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从此以后他一直试图用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样式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大卫在政治理想的感染下迎来了自己艺术创作的高峰。这一年,他创作的《处决自己儿子的布鲁斯》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他自己亦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

1793年,雅各宾派领导人马拉在浴缸中被刺。据说事件发生后两个小时大卫就赶到了现场。看到眼前的惨相,画家不能自已,当即创作了艺术史上不朽名作——《马拉之死》。

马拉患有湿疹,每天要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进行药浴。他利用药浴的时间处理公务,女刺客以申请困难救济的名义潜入浴室,将他刺死在浴缸里。

画面中的马拉已经停止了呼吸,一只握着羽毛的手笔无力地垂在浴缸之外,另一只手上握着一张刚写好的便条:“请把这5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个有5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画家将马拉的遗体处理出了一种纪念碑式的质感,他没有在画面上使用复杂的色彩、复杂的笔法,只想用单纯的色彩牵引出一种单纯的力量,唤起人们质朴的感情和正义感。

大卫的创作非常成功,《马拉之死》成为那个时代最有感染力的宣传画,刻画了一个博得众多同情的、为人民呕心沥血的革命领导人形象。

§§§第28章 为画艺致聋的雷诺兹

雷诺兹(1723~1792年)是英国伟大的学院派画家。他的一生庄严而荣耀,1769年被封为爵士,1768年做了皇家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

你可能不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一位聋人,不过,他并不是生来就听不到声音。雷诺兹曾经去拜访艺术圣地佛罗伦萨、威尼斯,认真地学习了拉斐尔、科雷乔、提香等艺术大师的绘画技巧。在这些人中,雷诺兹最为推崇的是米开朗琪罗的画作,就是为了研究米开朗琪罗的画作,他变成了聋子。

这是一个意外,雷诺兹在西斯廷教堂研究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时太过投入,完全没有注意身边有一个通风装置。这个通风装置毁坏了他的听觉,从那时起,他只能借助助听器听声音了。

雷诺兹以绘肖像闻名于世。因为购买肖像画的顾客特别多,所谓有需求就有供给,当时很多画家都以绘肖像画为业,你可能会奇怪,在那个年代,为什么肖像画会如此流行?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那时还没有照相机,人们要留下自己的形象,只能通过绘画的形式。

雷诺兹的肖像画优雅迷人,很受上流社会欢迎,后来他受封为爵士,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雷诺兹是位很有创新意识的画家,经常会在绘画时尝试新的颜料,这使得他的作品往往完成不久就会褪色。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大家对他作品的喜爱,有人说:“雷诺兹的画即使褪色了,也强过任何人刚画好的画。”这话听起来像是狂热的粉丝说的,不过当我们欣赏过雷诺兹的画作后就会由衷地认为,这并非溢美之词!

§§§第29章 农民的画家米勒

法国巴黎南郊约50公里处有一个叫做巴比松的小镇,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其实非常有名,著名的巴比松画派即诞生于此。很早的时候起,巴比松就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因为艺术家生活大多清贫,住在这里比住在巴黎要便宜得多,而且巴比松风景优美,适合写生。第一批搬到巴比松的画家中,有一位非常著名也非常贫穷的大师,他带着妻儿在巴比松住了一辈子——他就是法国著名画家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米勒自己就是农民的儿子,他的画笔描绘的也都是他最为熟悉、最有感情的生活。

米勒的父亲是一位农夫,米勒自小就跟随父亲在田地里干活。米勒非常有绘画天分,于是村里出了一笔钱,送他去巴黎学画画。

米勒性格腼腆,很不适应城市生活。当时他也不怎么有名气,靠卖画糊口,日子过得很艰难。幸好后来他发现了巴比松这个世外桃源,得以在较小的生活压力下进行创作。

喜欢乡村格调的人一定格外喜欢米勒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总有着特别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的画作大部分都在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了让作品更真实,米勒经常到田间观察农民干活的样子。他记忆力奇佳,在脑海中记下这些真实的劳动景象后,不用模特就能在画布上将场景重现。

米勒一生贫穷,不过他还算幸运,晚年时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虽然没有得到金钱,但是得到了一位杰出艺术家应得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