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13695600000009

第9章 千秋人物后世典范“至圣”(4)

李贽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他出生于福建泉州市一个没落的商人家庭,原本姓林,中举后才改姓李。李贽自小就很聪明,但性格比较倔强和固执。嘉靖三十一年,他考中举人,先后担任过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云南姚安知府等职,行走了大半个中国。为官期间,他目睹朝廷的黑暗和腐败,所以经常与上司发生争执。后来,他终于觉得无法忍受,就辞官归隐,专门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后来,因为思想激进,得罪了明代的统治者,他被捕入狱,最终自杀于狱中。

李贽是一位勇于创新、富有批判意识的思想家。他虽然也崇尚儒家学说,但反对把孔子的是非观作为评价一切的标准;他虽然出家做过和尚,但把为社稷民生着想、关心百姓生活作为自己的“真道学”;他所提倡的个性自由、官民平等和男女平等也是非常有进步意义的。

他的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并没有什么,可在当时却是“离经叛道”的。李贽自己也知道,他的观点不会被正统所容,所以就给自己的著作起了《焚书》的名字。从《焚书》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最恨的是虚伪,最厌恶的是束缚,最崇尚的是真情,最爱的是童真。虽然名为《焚书》,但这本书却没有真正被焚,至今它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忧国忧民的顾炎武中国历史上涌现了无数的爱国文人,他们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以自己的行为诠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就是说出这句名言并且一直身体力行的人。

顾炎武出生于江苏昆山,原名为顾继坤,在明朝灭亡后,才改名为顾炎武。因为他就住在亭林湖旁,所以人们也尊称他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长得并不好看,但他性格耿直,从小就聪明好学。他的青年时期正值清兵南下之际,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他积极投入了保卫明朝、反抗清朝的武装斗争中。起义失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

即使是在逃亡中,顾炎武仍然不忘学术研究,他用许多马和骡子装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旦遇到什么遗忘的内容或是稍有闲暇的时候,就会找书本认真复习。更为可贵的是,他并不是死读书,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核对和验证书中的内容。正是凭借着这样的精神,他终于学有所成。

顾炎武饱含爱国热情,刚正不阿,在明亡后还一直心系故国,始终拒绝清廷的任命请求。所以他在自己的大半生时间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潜心著述。他学识渊博,阅历深广,对经史百家、金石考古、天文地理、国家典制、经济贸易等都有精湛的研究;他强调做学问先做人,认为只有保持好的操守和气节,才能做好学问;他强调学以致用,主张不能死读书,而是要多实践、多考证,做到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聊斋先生”蒲松龄人们往往都有好奇心,喜欢听一些新奇的故事和传说。而清代的小说家蒲松龄不仅喜欢听故事,还将听来的故事加以整理,并融入自己的创造,编成了《聊斋志异》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他也因此名声大震。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是山东省淄博县人,清代杰出文学家和小说家,世人又常称他为聊斋先生。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从小就勤奋学习,很有才华,但考运却不怎么好。他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以失败告终,直至71岁时才成为贡生。为了谋生,他曾经南下宝应县去给知县孙慧做了几年幕宾。除此之外,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乡的一个大户人家担任私塾老师,边教书边准备科举考试。

在教书和做学问的同时,蒲松龄还有写书的梦想。他从年轻时就着手创作《聊斋志异》,陆陆续续地写了很多年,用了半生的时间才完成这本书的创作。相传他为搜集和整理材料,就在十字路旁修了凉亭,过路的行人只要能说一个新鲜而吸引人的鬼怪故事,就可以免费歇脚和享用茶水。

《聊斋志异》是一部用文言文写成的小说集,内容十分广泛,主要记述一些妖魔鬼怪之类的故事,并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有力批判,有着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部作品问世后,就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

蒲松龄一生过着清贫的日子,但博学多才,除了《聊斋志异》外,他还创作了很多诗文、戏剧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作品,可以算得上是当时有名的才子。

学贯中西的梁启超近代中国处在一个变革时期,在中西文明的熏陶之下,出现了许多既博古通今,又学贯中西的大师。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被世人称为梁任公的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他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六岁中举人。据说,当时的主考官看重梁启超“国士无双”的才华,把自己的堂妹也许配给了贫寒的梁启超做妻子。也就是在这次赴京赶考期间,梁启超认识了康有为,并拜他为师。在跟随康有为学习的四年间,他受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

后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变法图强。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但最终由他们发起的戊戌变法还是失败了,梁启超也被迫逃往国外。

除了在政治上有进步意识,梁启超还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他涉猎广泛,博学多才,尤其是在史学研究上很有成就。在从欧洲归来之后,他便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上,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他开始在清华大学兼课,之后,他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讲授国学方面的课程。

梁启超治学严谨而勤奋,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一生著述宏富。

头戴多顶博士帽的胡适胡适是中国近代的又一名国学大师,人称“胡博士”。这个称呼是名副其实的,胡适的确是博士,而且是头顶三十二个博士头衔的博士,授予他博士学位的还多是一些世界顶级名校如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这恐怕也是学界的一个纪录……当然,除了博士身份外,胡适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成就。

胡适,原名嗣穈,后改名为胡适,字适之,他的笔名有很多,如天风、藏晖等。他曾经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基础。随后他又赴上海求学,这段时间他接受了一些西方新潮思想的影响。之后,他获得了赴美留学的资格,在此期间主要跟随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实用主义哲学。两年之后,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

回国后,他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并加入了当时的进步团体《新青年》编辑部,在此期间,他发表了很多反对封建主义,宣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文章,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同时,他还积极倡导用白话文写作,并对新文学形式作出了初步设想。

胡适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一生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都有不小的成就。他的许多作品如《胡适文存》、《胡适学术文集》等至今仍广为流传。

胡适的一生荣誉颇多。他虽然有初步的民主思想,但也有传统秀才的思想,最后不仅没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在很长的时期内还备受世人非议。无论如何,他身上的某种特性和才气的确还是值得大家佩服的。

学识渊博的钱钟书在中国近现代的学者中,钱钟书以博学著称。且不说他留下的诸多学贯中西、蕴涵丰富的著作,但凡与他有过交谈的人,也无不佩服和称赞他广博的学识涵养。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默存,出生于清朝宣统年间,祖籍是江苏省无锡县。他从小天资聪明,记忆力超强,不仅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还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特别喜欢读书。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深奥的学术著作、极厚的字典和百科全书,他几乎都是拿来就读。在读书时,钱钟书还有做笔记的好习惯,而且会随着读书次数的增多不断添补笔记内容。因为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尽管钱钟书读的书很多,仍不容易忘记。除了天赋之外,超常的勤奋是钱钟书博学多才的最主要原因。

凭借着这种勤学苦读的精神,十九岁时,钱钟书就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尽管在报考时他的数学只考了十五分,但还是因为其他方面的优异而被破格录取了。进入清华之后,他就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愿,终日阅读中外名著。后来,他获得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的机会,进入牛津后更是把精力都用在去图书馆学习上。他还曾经把自己比喻为东方的书虫,要在牛津大学的博德利图书馆中畅饮饱餐。

钱钟书一生淡泊名利,始终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放弃做学问的信念。他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而且更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有着丰硕的成果。他一生中著述无数,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围城》、《写在人生边上》等,学术研究成果如《管锥篇》、《谈艺录》等,堪称一代文化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