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13695000000014

第14章 得失:有斜阳西落,必有朝阳东升(2)

检了票的游客被带进一个封闭信道内,信道每次只能过一人,等前面的人过去了后面的人才能继续接上。入第一关,电子屏幕上写着:现在,您已经获得了5元钱的奖励,如感到满足,您可以结束游戏,从侧面出去领取奖金。游客想,我花15元钱就这结果呀,那还不如不玩,继续。于是就进了第二关。第二关屏幕上写着:现在,您已经获得了10元钱的奖励,如感到满意,您可以结束游戏,从侧面出去领取奖金。游客想,获得此机会不容易,再走。第三关,奖金成了20元。游客想,下一关一定是40元了,再继续……等到了第六关,屏幕上写着:现在,您已经获得了320元的奖励,如感到满足,你可以结束游戏,从侧面出去领取奖金。许多游客想,我不过花费15元钱,损失了也没事,就赌它一把,下一关就是640元了!

然而,当游客进入最后一关时,发现那里只有负责剪票的工作人员,手中拿着一个印有“欢迎下次光临”的牌子。这时想要后退回去是不可以的,前面索道又催,那些游客只好怀着一丝遗憾离去。

最后从通道出来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只有他们获得了奖金,他们在第三关的时候领取了共40元的奖金,也就是说,中年夫妇分文未花地乘索道——旅游区还要倒贴给他们10元。其他游客笑问这对中年夫妇怎么没有再往前选取再高一点的奖金呢,哪怕是在第四关、第五关或者第六关?

中年男子笑着说:“当我们到了第三关的时候,我们发现,这第三关的奖金已经让我们‘赚’了10元,我们当时就决定领取奖金。贪念是人间最可怕的东西,只有舍弃这个可怕的贪念,你才能获得美好,只有学会舍弃,你才有可能得到。”

这个创意让旅游区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据说起初讨论方案时,好多董事提出质疑,说如果大家都在第六关满足的话,那可赔惨了。策划者却说,不可能。这关过的其实是贪婪关,一般人很难超越过去。事实确实如此,能通过者寥寥无几。

就像那对中年夫妇一样,只有舍弃了贪婪,才可能有更多的得到;只有舍弃了欲望,才可能有更多的收获。

走路时,不舍去后面的一步,便无法跨出向前的一步;写作文时,不舍去那些冗长的赘语,便无法成为精简犀利的短文;庭院里的小树苗,如果你舍不得剪去那些看似漂亮的多余枝叶,它就无法茁壮地生长主干。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

投入才能深入,付出才能杰出,平凡才能不凡,磨炼才能熟练。

盏茶铭心

《维摩诘经》道:“贪著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生活是一个单项选择题,每时每刻你都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要追求一个目标,你必须在同一时间放弃一个或数个其他的目标。该放弃时就放弃,不要贪得无厌,否则到最后你有可能一无所获。

七里禅师茶语:布施如同春梦了无痕

布施是行善的方式,七里禅师教导信徒要积极行善,因为善行既可以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又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修行得到提升。

然而,布施并不是总能顺利进行,之所以受到阻碍,有时候是因为自己不肯施,有时候则是因为他人不肯接受。所以,布施不是简单的施舍,也需要智慧。

作家林清玄曾经在《吝啬的人》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非常吝啬,吝啬到珍惜自己的每一根头发,可谓“一毛不拔”。他从来都不肯把自己的东西送给需要的人,也从没有动过布施的心思,甚至连“布施”这两个字都说不出口,仿佛话一出口,自己的财物就会有所损失。

佛陀为了教化此人,便开示他道:一个人这辈子之所以富有,比别人长得高、长得帅,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跟上辈子的布施有关。

在佛祖的开示下,这个人深受触动,但仍然无法像别人一样顺利布施。他找到佛祖,对佛祖说:“世尊,我也很想帮助别人,也很想用自己的财富去救济穷人,帮助需要的人,但每一次当我要把东西送出去时,就会感到割肉一般的疼痛。对我而言,布施实在太困难了。”

佛祖静静地听他说完之后,从地上抓起一把草,对他说:“请你将这把草从你的左手交到你的右手中。”

这个人一听,毫不迟疑地照做了。

佛祖又说:“现在,把你的右手想象成自己,左手想象成他人,然后将这把草再从右手交到左手里。”

吝啬的人一听要把草给别人,就犹豫了,满头大汗也舍不得这把草。

佛祖轻轻地在他耳边说:“难道左手不是你自己的手吗?”

如此一想,他赶紧把草放到了左手里。

佛祖要求他反复几次,最终,他克服了自己心中的障碍,将草交到身边人的手中了。

经过不断练习,这个吝啬鬼成了众人眼中的慈善家,他不仅将自己的财富布施给别人,临终前甚至把自己的身体也捐献了出去,自然得到了无上菩提。

这个故事令林清玄十分感动,他说:“再吝啬、再坏的人,只要发心想追求菩提,只要让自己朝着美好、光明、良善的地方走,就可以通过训练开启菩提心,成为慈悲的人。”

其实,吝啬者的生活是最不安宁的,他们整天忙着的是挣钱,最担心的是丢钱,唯恐盗贼将他的金钱偷走,唯恐一场大火将其财产全部吞噬掉,唯恐自己的亲人将它全部挥霍掉,因而整天提心吊胆、坐立不安,永远都不会愉快。

我们要远离吝啬的魔鬼,广施善行,从而寻找生命中与人分享的蓝天。

盏茶铭心

施与没有资格的限制,再吝啬、再坏的人,只要决心给予,就可以通过训练开启布施之心。让我们学会“布施”吧,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得到更多,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收获。

净慧禅师茶语:福往者福来

“爱出者爱进,福往者福来”,这是一句佛教的禅语,意思是爱好远行的人必然眷恋故乡,爱给予的人必然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回报。如果你给别人的爱越多,那么你得到别人的爱也越多。而真正与人为善者是不要求回报的,为善讲究的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我们不能说自己付出多少努力就能得到多少收获,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自己不想付出,就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从前,有个年轻人跟随他的舅舅外出做生意。有一天他们途经一个小镇时,遇到了一条大河。舅舅先过了河,他沿着河岸走了一会儿,就看到有一间小茅屋,屋里有一对忠厚老实的夫妇。

夫妇两人看到一个商人朝这边走过来时,妻子对丈夫说:“咱们家里还有一只茶壶放了很多年了,反正咱们也用不上,不如卖了吧!我真希望可以拿它换一颗漂亮的珍珠!”丈夫想了想,点点头,于是自己走进后屋,从一堆杂物中,找出一只沾满尘埃的茶壶,拿给商人看,希望能换取珍珠。

商人轻轻擦了一下茶壶,立刻发现这个茶壶是金的,茶壶的价值远远超出自己所有的珍珠,但他表面上依然不动声色,因为他并不想让这对夫妇得到珍珠,于是他举起茶壶往地上一摔,轻蔑地说:“我以为是什么值钱的宝贝呢!原来不过是个铁茶壶,这个根本不值钱,比起我的珍珠差远了!”商人转身就走了。

不一会儿,年轻人也过了河,他正好沿着这个方向来找他的舅舅。妻子看见远处又来了一个商人,于是满怀期待地看着丈夫。丈夫知道妻子很喜爱珍珠,想拿茶壶继续交换,但是他担心会再次出现刚才的局面。不过,在妻子的坚持下,夫妻俩还是把茶壶拿给年轻人看了。

年轻人一看,对着夫妇俩惊喜地说:“你们这个茶壶太珍贵了!它是用上好的紫磨金制作的啊!现在已经很少有这么好的货了,我要拿我所有的财物跟你们交换,可以吗?”丈夫听到年轻人的话后开心地说:“当然可以啦!”年轻人于是急忙去雇人把他所有的财物运过河来。舅舅一听外甥要换这个名贵的茶壶,就着急了。他趁外甥去河对岸运货的时候,装作很仁慈的样子对夫妇俩说:“我看这个茶壶也值不了多少钱,这样吧,看情形你们的生活也很拮据,我就大发慈悲,做个好事,拿几颗珍珠和您交换吧!”

丈夫这时彻底看透了商人的心思,直接把商人赶了出去,和妻子一起等年轻人过来。

商人懊恼异常,气得捶胸顿足。而那个名贵的茶壶,他再也无法得到了。

与人为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内心世界里一片广阔的视野。

小男孩霍华德·凯利为了攒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傍晚时分,饥寒交迫的他摸遍全身,只有lO美分,根本就不够买吃的,于是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凯利有点不知所措。他脸红起来,没有要饭,犹豫后只乞求女孩给他一口水喝。

女孩看到他饥饿的样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凯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孩看着他微笑着回答:“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导我,施以爱心,不图回报。”凯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凯利就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的他重新找到了奋斗下去的勇气与力量,眼神中充满坚定。

20年之后,霍华德·凯利已经是都市里一位大名鼎鼎的医生了。一天,他工作的医院收治了一位女子,她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需要专家会诊治疗,凯利医生也参加了医疗方案的制订。当他听到病人来自的那个小城镇的名字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她的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一眼就认出了20年前给他一杯热牛奶的恩人。回到会诊室后,他决心竭尽所能来治好她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这个对自己有恩的病人。经过艰苦的努力,手术成功了。

女患者在病房里忐忑地等着医药费通知单,她确信,她将用整个余生来偿还这治病的费用。当通知单到达时,她鼓起勇气,翻开单子,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已付:一杯牛奶。

“(签名)霍华德·凯利。”

喜悦的泪水溢出了她的眼睛,她默默地祈祷着:“谢谢你,上帝,你的爱已通过人类的心灵和双手传播了。”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女主人公用最朴实的行动告诉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爱心。爱自己也爱别人,这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最大价值。

世事就是这样,当我们左手付出爱时,便能从右手收获爱。当我们在旅途所经之处播撒下各种鲜花的种子,即使我们不会再从同样的路上经过,但是这些种子一定会让原野变得美丽,让道路两侧鲜花缤纷、生机盎然,安抚寂寞旅人的心灵。

水深波浪静,学广语声低;山高鸟飞集,德厚人自亲。

盏茶铭心

净慧禅师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个人的生命,除非有助于他人,除非养成对人人怀着善意的习惯,除非对人人抱着亲爱友善的精神,否则他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不能真正地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