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强迫症患者必读:乌托邦清单
13688300000002

第2章 关于冯内古特的清单

一条普普通通的新闻:昨天晚上我们的空军袭击了德累斯顿。所有飞机安全返回。

这是1945年2月14日刊载在美国主流报纸上的一则简短通讯,在当时密谋划界的雅尔塔会议、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苏联解放、惨烈到极致的硫磺岛战役这些当时二战里呼啸轰鸣的大事件里,它微小到只能以两个句子、二十几个单词的面积占据一张报纸的篇幅。

在历史资料和数据统计里,德累斯顿空袭意味着科布伦次西德联邦档案TB47公布的2.5万人的死亡数字。它在死亡人数上低于同时期的不列颠战役,跟之前早一点儿的冬季战争,再之后苏德战争的死亡人数比较起来,连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不到。在历史的广袤疆界里,德累斯顿空袭只是以微米为单位的灰色标点。

但对于库尔特·冯内古特而言,德累斯顿空袭不只是2.5万具或掩埋入土,或破碎异处,或燃烧成血尘的尸体,不只是一场非决定性的战役,也不只是报纸新闻上一条轻描淡写的短通讯。在冯内古特的眼睛里,德累斯顿空袭是绝望地把手指抠进掩体墙面的孤寡老妇人,是妻子、两个孩子和父母亲都被美军炸死却还与冯内古特分享香烟的当地人,是像李子干一样又黑又皱像被烤焦了的面包一样散发着浓烈气味的人体,是血水和肠子内脏横溢而需要蹚着走的地板,还是雕像的碎片、树木的残枝、烧焦变形直到锈蚀的车辆和崩落粉碎的泥灰。

在战争历史纵向的宏大叙事里,一场如德累斯顿空袭一般的战役是一个局促短小的时间节点,有其导火索,有其连锁反应,有其兵力投入及伤亡状况,或由于数字太低被忽略不计。操持着总体战观念的民族主义者和国家主义者关心战役里敌方的损伤受创情况,政府和军队关心战役收场后的最终结果,史学家关心战役的文本、影像资料和口述细节,作家关心战役的场面上的恢宏跟情节上的戏剧化,只有亲历一场战役的人,就算把心碾碎,也只能读到心里一层层一粒粒残垣断壁的恐怖记忆。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这样的叙述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随便走进一个高中生或者大学生的宿舍,都很可能能找到几本冯内古特的书:《猫的摇篮》《冠军早餐》《囚鸟》《没有国家的人》《时震》。他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家,是常常被中国评论家拿来和马克·吐温相提并论的黑色幽默象征。冯内古特被国内读者所知,是在20世纪80年代文革结束之后外国文学出版繁荣的时候,他最广为人知的《五号屠场》被很多知识分子喜爱,并被连续加冕上黑色幽默、科幻小说、讽刺文学、后现代文学、著名悲观主义者、人道主义作家、反战分子这些标签。

《五号屠场》是库尔特·冯内古特写下的,不同于民族主义者,国家主义者,政府,军队,史学家和其他作家的德累斯顿空袭战争回忆录。说是回忆录,也欠恰当精确:和詹姆斯·琼斯的《从此地到永远》、欧文·肖的《幼狮》、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赫尔曼·沃克的《凯恩叛乱事件》这些50年代里同样描写二战的或撕裂现实,或鼓舞人心的战争小说相比,《五号屠场》是轻度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它不从战争史铺垫起,不从战役凶猛激烈的经过描述起,而是讲了一个荒诞好笑,以至于连作者本人好像都没有被自己说服的奇怪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美军战士毕利·皮尔格林,在二战时,他被德军俘虏,和一批美国战俘一起被运到德累斯顿,经历了英军对德累斯顿的轰炸,又亲眼目睹这座典雅美妙的城市瞬间从地球上消失,散落成硝烟和灰尘。二战之后,毕利结婚生子,成为一名配镜师。他在一次参加国际会议的途中遭遇飞机失事,此后呈现出精神分裂的战争创伤后遗症,宣称自己曾遭外星人劫持,被绑架到特拉法玛多星球,和好莱坞女星一起被关在特拉法玛多星球的动物园里供外星人参观。整个故事极尽荒诞幽默和插科打诨,却是以喜剧的外在形式去表现悲剧的内核,在灾难跟绝望面前发出笑声。当一个作家可以把幽默和荒诞讲得高超巧妙,根本不带一丝凄楚和愤懑地刻画“喜”,而灾难本身又有极大的震撼力跟表现力来承载悲的时候,笑越大声,矛盾冲突越剧烈,反差感越强,越能够长驱直入,直抵读者的心脏。

2013年,三本关于冯内古特的新书有了中译本:《回首大决战:及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其他新作》《众生安眠》《看这儿,照相啦!》,在这三本书里,你可以读到冯内古特从未发表的短篇小说遗作,还有冯内古特父子的对谈。这些短篇小说里,关于战争的故事依旧写得鞭辟入里。

《先大棒后黄油》里,冯内古特写战争。他描述几个列兵在战时偷偷迷上了制作食谱笔记,在被炸毁的文具店里捡来笔记本,把食物的制作方法记录在本子上,还把小本子分成不同的栏目:我要品尝的甜点烧肉的好方法小吃和其他。整篇小说大篇大篇地描述笔记本里的食谱:如何制作比萨饼,煎锅里烤鸡怎么做,白兰地鸭怎么做,如何用热巧克力浆和蜂蜜来做饼,罗马风味的串扦牛肉块还有糖醋烤牛肉的配方。将食物的象征写在纸上,以期离真实的物品更加接近的幻想,既离奇,又可笑,但是更惨烈和悲伤。

《生日快乐,一九五一》里,冯内古特写战争。他描述在战时的炮火轰鸣里,一个老人为了给一个孩子过生日,要送给孩子一个绝无仅有的生日礼物:远离战争的几个小时。带他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去。两人终于费尽周折抵达,在灿烂的晨光里看见了恬静的松林、绿色的穹盖、棕色的浓密松针,可是孩子却严肃流畅地把眼前斑斓的颜色一一对应:黑色和红色是工程兵,纯黑色是宪兵,红色是炮兵,蓝色加红色是医疗部队……事与愿违白费苦功的转圜,既幽默,又荒诞,但是更残忍和冷酷。

在《五号屠场》和库尔特·冯内古特的记忆里,美军对德累斯顿连番累牍的轰炸不是一个局促短小的时间上的节点,而是连贯始终绵延无法切断的线,从战争之始,一直延续到战争结束,到士兵返回家园,过上看似平静安宁的寻常生活——这寻常里,包裹着巨大的漏洞,是亲眼目睹甚至切身参与过战争疯狂、恐怖、扭曲和战争里人性磨灭到麻木士兵战后心理创伤被消解、被忽略所埋下的高级数定时炸弹。在冯内古特编排的这场包含了战时的德国,战后的美国和幻觉里的特拉法玛多星球三个场景的时空旅行里,毕利就在经历着极刑一样的痛苦,体验着残忍到让人瞠目结舌的时间错乱,以无法控制、无法选择的强迫性方式回闪来重演自己的生活经历。在故事里,毕利的战后心理创伤症状表现得非常明显。他在检查病人时常常不知不觉就睡着,对于自己的年龄和生活的年份经常产生失忆,只能从自己的轿车执照上判断是在1967年而自己应该是44岁,消防队的警报器响起毕利却以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毕利始终回避妻子瓦伦西亚对毕利战争经历的好奇,把他所经历的战争记忆揉搓成一块隐形的记忆。

《五号屠场》里冯内古特对毕利在集体环境下的战争创伤描写,被创伤叙事领域的研究学者归类为属于对战争、灾难、大屠杀、族裔歧视、离散创伤的文化创伤叙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越来越注重探讨叙事的讲述策略及修辞伦理效果。Leigh Gilmore在她2001年的作品The Limits of Autobiography:Trauma and Testimony里说,创伤叙事是解构虚构与非虚构、想象与真实之间的文类界限的重要阵地。《发条橙》里每天被注射药剂,被五花大绑固定在实验椅上观看纳粹分子屠杀犹太人、女青年被强奸痛不欲生、被砍掉脑袋血如泉涌的躯体之类极端血腥的暴行场景的埃里克斯,和电影《兄弟》里在阿富汗暴徒胁迫下杀死同伴,背着一条命却顶着英雄桂冠回到家,最终在父亲、兄弟、丈夫的每一个人生角色里崩溃惨败的山姆队长,都和毕利一样,是这样战争创伤的符号化象征,和他们站在一起的,是真实生活里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的退休老兵卡洛斯·斯坦纳、路易斯·卡洛斯·蒙塔尔万和韦尔塔们。

每一天都有十八位退伍军人想要自杀。蒙塔尔万说。而这些每天都想着自杀的退伍军人们,都是不构成历史,不构成大事件,也不构成世界级焦点的,却在冯内古特的故事里,焕然血肉丰满甚至嬉笑怒骂于故事情节里的普通新闻。

清单

《五号屠场》译林出版社

《猫的摇篮》译林出版社

《冠军早餐》译林出版社

《囚鸟》漓江出版社

《没有国家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

《时震》译林出版社

《回首大决战:及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其他新作》人民文学出版社

《众生安眠》重庆大学出版社

《看这儿,照相啦!》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