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武夷山道教文化
13658700000007

第7章 名山宫观(3)

武夷山止止庵的历史与现状

盛雄

一、止止庵的历史沿革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风景名胜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胜景奇幻百出,“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1982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大自然赋予了武夷山独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历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将前赴后继,在山中或游览、或隐居、或著述、或授徒。历经千年积淀,先人的驻足在九曲溪畔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存,使武夷山成为中国基本文化形态儒、释、道的荟萃之地。

特别是对于追求“清静自然”的道教方士、羽客来说,武夷山水是一个绝佳的修炼隐逸之地。清人来谦鸣说:“自秦汉而降,(武夷山)历为方士、羽客隐遁之所。”【62】回溯至传说中陶唐时代,道教神仙人物彭祖与其二子曰武曰夷隐居于此,武夷山因此得名。彭祖之后,历经秦汉晋唐,众多道教神仙、人物都曾在武夷山或驻留或修炼羽化,至唐宋时期武夷山已成为道教名山,道教将其列入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十六洞天,司马承祯在其《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曰:“第十六武夷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杜光庭亦在其《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三十六洞天》称之为“升真化玄洞天”。随着道教名山地位的确立和道教活动的兴盛,一大批道教场所被修建起来遍布全山,历史上武夷山道教宫观有108观之说,但大多数岁久荒圮,在现代仅遗存断壁残垣供后人景仰,现存完整的宫观有冲佑万年宫、桃源观、止止庵、天上宫等,其中白玉蟾亲自住持过的止止庵历经风雨,几经倾颓和修复,在近年得以重建,可以说是武夷山道教宫观一个缩影。

止止庵坐落于大王峰麓,九曲溪畔,自然景观奇秀,地理位置极佳。《武夷山志》载:“是庵背倚幔亭,面对虎啸,左则天柱峰,右有铁板嶂”,“不深而幽,不高而敞”,“云寒玉洞,烟锁琼林。紫桧封丹,清泉浣玉。铁笛一声,群仙交集。螺杯三饮,步虚冷冷。青草青,百鸟吟。亦可棋,亦可琴。有酒可对景,无诗自吟心。神仙渺茫在何许?盖武夷千崖万壑之奇,莫止止庵若也。”【63】止止庵内外现存许多摩崖石刻,大门口刻有“武夷山第十六洞天”,庵内有石刻“止止壶天”,所以专家学者考证,武夷山“第十六洞天”的具体所在地就是止止庵。自古以来,止止庵作为一块风水宝地吸引了众多仙人羽士有缘于此。止止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两千余年。据宋祝穆《武夷山记》载:秦始皇二年仲秋,武夷君与皇太姥、魏王子骞等十三仙人,在幔亭峰顶大宴乡人,结彩为屋数百间,群仙云集,君民同乐。这个“幔亭招宴”的传说在武夷山流传千年,至今不衰,据说当时皇太姥就在离幔亭峰不远的止止庵之地结庐修炼。继皇太姥之后,“次则张湛继其踪而入室,其后有如鱼道超、鱼道远皆秦时之女真入此而隐焉”【64】。张湛、鱼道超、鱼道远相继到此隐居。此后,“晋人娄师钟、唐人薛邴,皆于此地炼真养元而去”【65】。北宋年间,东京李陶真、洛滨李铁笛、燕山李磨镜接踵于此,盖一草庵,名之“止止庵”,世称“三李”。宋朝宰相李纲因政治失意来武夷山拜访“三李”,在庵边增设一“史隐亭”,欲隐居于此未成。此后数代又有尼师数代在此禅修,世人称庵为“禅庵”,称此地为“禅岩”。但到南宋时期,“庵亦倾壤,地皆荆榛”,止止庵日现颓废之势。至宋嘉定九年(1216年),名士詹琰夫出资整修止止庵,并邀请金丹派南宗五祖白玉蟾从“驻云堂”来庵为住持,白玉蟾作《武夷山重建止止庵记》以叙述止止庵建造历史及其含义。以后,程斯道有异术,黄咸中遇仙皆在此庵。明朝癸酉年间(1273年),道士金蓬头复隐武夷山居紫清之止止庵并于至元间坐化,旬余体颜不坏。至明景泰元年(1450年)止止庵有过一次大规模重建,景泰中(约1454年)道士王宋端、江一真等修复观宇,正德末年(1521年)方道明增建,嘉靖十六年(1537年),李元阳住持增建玉皇阁。嘉靖年间,道士傅汝舟、江一源入武夷居止止庵。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崇安县令韩士望出资重建,当时道士云集,康熙乙酉年(1669年)南城道士邓行达居止止庵二十余年,坐化庵中。

到了近现代,止止庵的命运依旧跌宕起伏。1914年,南平知事万珙在崇安、建阳知事的陪同下游览武夷山,他写的《武夷纪游》中记载止止庵“室宇三栋,上栋有楼”,“凭栏视兜鍪、狮子诸峰,凝烟耸翠,尽态极妍”。1940年,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在武夷宫设苏皖临时联合政治学院时,曾将该观改为“墨三图书馆”。1950年,“图书馆”被拆毁。1954年3月,有位名叫老竹的旅行家,写了一篇《武夷春色》登在《旅行杂志》上,详细描述了这几座建筑物。但过后不久,这些古建筑全部被拆掉,连石板也被人运走了。到了现代,武夷山景点对外开放后曾经在原址上建竹制茶室,后亦荒废。1993年,中央电视台在武夷山拍摄电视剧时,拆毁了原有的竹寮,搭建几处茅房,作为拍摄外景场地,电视剧拍摄完成后也拆毁了。直至2003年,经过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十几年的悉心谋划,止止庵得以破土重建,2007年建成对外开放。至此,止止庵终于结束了它千年的风雨飘摇,引来的新的生命历程。重建后的止止庵,与武夷山著名景点大王峰融为一体,以北方风格为基调的仿古建筑群坐落在在大王峰南麓,被群山叠翠所包围,殿堂瑰丽,山水秀美。包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诸神之殿、碑亭廊苑,赋予自然山水以人文的重新诠释。山水与宫殿、自然与人文,在这里被圆融地结合起来,千年古观,重放异彩。

二、止止庵的宫观建筑及艺文墨宝现状调查

重建之后的止止庵共有四栋主体建筑,分别是山门、祖师殿、易经楼(玉皇阁)和白真人祠。除了主体建筑之外,还分布各项配套设施以及亭、台、石刻、纪念碑等小筑。

止止庵山门,坐艮向坤,为砖木结构,山门两侧伫立一对神兽麒麟,是在原大门的位置上重建。门楼原为清代书院的牌坊,是从建阳市彭墩村整体易地原拆移建。山门上“止止庵”三字由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题写,门上砖雕精美,喻“吉祥、花开富贵”之意。门上挂有一副楹联:“到此十六洞天方知天外有天当止则止,仰其百千仙道始悟道非可道应行便行。”寥寥两语点破止止庵的地位和意旨。由左右礼门义路进入庵内,又一副楹联:“道既在兹山亦文,心源如是水同活。”意思是:道既然在此,山水景观也饱含着文化;理学渊源既然在此,流水也像中华哲学思想一样活跃。言简意赅地道出此地自然人文景观的特质。山门内供奉的王灵光是道教中擅长斩妖除魔的天神。

进庵小径左右绿草成茵,花团锦簇,仔细一看才知大有玄机,小径左右各有一个太极八卦,所不同的是左为后天八卦,右为先天八卦。过慧愿桥有一株古梅树从石缝长出,先分一枝,旁边再长两枝,继而又生了三枝,形象地注释了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古梅左后方便是止止庵三大殿之一的祖师殿,祖师殿外六棵木柱上有幅楹联:“道法本自然上善应若水,静涵无量阴蕴和一点阳。”祖师殿内正上方悬挂着“南宗祖庭”的牌匾,供奉着玉雕南宗五祖白玉蟾玉雕。据介绍:该玉雕高2.6米,神像高1.8米,由岫玉雕刻而成,白玉雕身,翠玉雕扇,花玉大蟾蜍为身下座骑,坐骑背驮97个小蟾蜍,加上白玉蟾,一共99个蟾蜍。正殿左右挂有道教全真金丹派南宗初祖紫阳真人张伯端、二祖翠玄真人石杏林、三祖紫贤真人薛道光、四祖翠虚真人陈泥凡的画像,诸真人均是一派仙家风范。

祖师殿正后方为易经楼(玉皇阁),木石结构,17.9米高,连廊五开间,四檐两层歇山式楼阁,盖在玉皇阁原址。通往易经楼的台阶中间有一组石雕中国龙,刻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传说。正殿门前有两根龙柱,由金丝楠木雕成,十分珍贵。在易经楼一层和二层的四周,及两层楼的大门,也刻有60多幅精细的木雕,其雕刻内容皆反映闽北的历史故事。玉皇阁二楼以上均为木结构,所用杉木全部是百年以上的木头,塑有玉皇大帝神像,主要为举办学术论坛,文化交流,传统教育以及易经研究之场所。一楼大厅为殿厅,主要陈列产自辽宁省秀延县的大型天然玉石,重达18吨大型雕刻作品,名曰“永远的武夷山”,把武夷神仙洞府的36峰99岩以及九曲溪和春夏秋冬的自然生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是福建省最大的一宗玉石雕作品,颇值一睹。“易经楼”横匾为中国哲学界泰斗任继愈先生的墨宝,任先生还为其撰写了一副对联:“卦起阴阳无需文字,究原爻象不废图书”,传达了筹建者把易经楼建成全国性易经研究中心的想法。

在易经楼正后方有一洞,洞口眉眼篆书“止止壶天”,表明此地乃武夷山三十六洞天之一,真升化玄洞天的确切地点。沿着易经楼向右向上纵深到止止庵最里处便是纯石结构的白真人祠。这栋建筑物不同于其他庙观,采用的是无墙无壁的开放型结构,供奉着白玉蟾玉雕,与近景的蟾蜍石雕相映成趣,后因不忍其日晒雨淋玉雕被移至祖师殿内。石亭正前方树立华表两柱,两只朝天兽昂首发哮,扶正辟邪。石亭屋脊正中,止止标志两止交叠,上下左右皆为止字,构图奇巧却又寓意深远。白真人祠所伫之地传说是白玉蟾打坐修炼的地方,因此在止止庵里面白真人祠可以算得是一处“玄关”。白真人祠的后方建有一座石结构的止止庵重建纪念碑,以感谢所有关心支持重建止止庵的各界人士。

除了这几大主体建筑以外,止止庵中还分布着露华桥、壶天小筑、栖真洞、天师殿、洞天门、钟楼、关公殿等建筑古迹,这些碑亭廊苑与北方风格为基调的主仿古建筑相映生辉,即错落有致又不失清净古雅,即是一处游览的胜地,亦是一个清修的好去处。

三、止止庵历史文化价值的现代再发挥

(一)止止庵的历史文化价值

正如止止庵前简介牌上所写:“止止庵历经沧桑,风雨剥蚀,时代磨洗,愈久弥光,毁而复修,废而再华。两千年两次重建,非山川之灵俊,道德之含蓄,文化之积淀,能有此堂皇乎?”几千年来,从神话传说中的仙人羽客到现实生活中的文人雅客都曾为这片灵动的山水所倾倒,于此或休养生息,怡然自得,或纵情肆意,挥毫泼墨,他们的活动足迹以及思想灵感对现代的我们来说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现从各种方志古籍中可以得知娄师钟、薛邴、李铁笛、李磨镜、李陶真、白玉蟾、黄咸中、金蓬头、江一源、傅汝舟等人都曾在止止庵或长或短逗留。其中很多人因行为隐逸,生平不为世人所知,文字记载以李陶真、白玉蟾、黄咸中、金志阳的故事最为传奇。

李陶真,因好吹铁笛又称李铁笛,东京人,宋熙宁年末至武夷止止庵居。李笛技十分高超,每吹笛,一奏而苍壁裂,再奏而龙蛇悲,众人都十分惊讶。李曾与人同游溪上,忽然跳入深潭不见踪影,大家十分惊愕,连忙回去找他,结果见其正酣睡榻上。后来李陶真又居建平里通仙岩,一日留诗告别众人,诗云:“毛竹森森自剪裁,试吹一曲下瑶台。当途不遇知音者,拂袖白云归去来。”众人听见笛声隐隐渐远,不知所适。

黄咸中,东阳人,曾借宿止止庵中。夜半遇仙人东南子坐石上,告诉他已名在仙籍,然后授以秘书及方寸铜印,说佩之可以济世延年,当时空中有彩云捧月的祥兆,道人令其更名为庆云,精进勤修七十年后再会于此。黄随即弃家遍游名山,后归武夷,年九十坐化。

金志阳,号野庵,明永嘉年间人。素不梳发,人称金蓬头。幼时就果敢有大志,特立独行,慕道弃世,蓬头在龙虎山结庵时,病者求药,以其供果服之,无不立愈。曾在旱时登井召龙,出来一条龙逐渐变小跃入其袖中,蓬头遂训斥之,放开小龙随即下雨。癸酉年间复隐武夷山居止止庵,期间曾为淛东元帅李太平谋略预测,十分灵验。至元年间四月十日坐逝庵中,越十三日面赤若栗,肢体温软犹生,其徒将其葬于庵侧之古梅下。

提及止止庵乃至武夷山,都不能够回避一位历史上与之有着深厚渊源的高道——白玉蟾。白玉蟾,本名葛长庚,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诗画。遂笃志玄学,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于惠州得遇泥丸真人,随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9年。陈楠逝后,白玉蟾游历天下,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打破了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后隐居著述,在名士詹琰夫的邀请下来到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是金丹派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可以说,武夷山是白玉蟾生命后半段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虽游历甚广,却钟情武夷山水,他在自赞诗中云:“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特别是对于止止庵,他不仅亲力亲为其重建写下了《重建止止庵记》,一方面对止止庵极尽赞美之辞,“神仙渺茫何处许?盖武夷千岩万壑之奇,千山万水之胜,莫止止庵之地”;另一方面溯请止止庵的历史源流和文化意蕴,接受了住持此“清绝胜妙处”的邀请。时至今日,止止庵中的祖师殿、白真人祠都是为了纪念白玉蟾而修建,庵内有一联:“培成仁德德有邻,此地欣邻白水;风尚兴贤贤可学,其人愿学紫阳”,足见今人对这位高道的深切缅怀。

仙人羽客由于本身的神秘性,他们在止止庵的故事多以传奇性引人入胜,这些传奇的事迹也是武夷山地区神话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以外,历代文人也多为止止庵的胜景和所吸引,留下了众多诗词佳句。其中比较完整的有宋詹琰夫《止止庵即事》:“小结茅庵斩薜萝,主人心事定如何。春风枕上邯郸梦,夜雨灯前云水歌。岁月不堪频把玩,山林偏称小婆娑。年来欲问长生诀,止止庵中养太和。”明傅汝舟《游止止庵》:“登仙台下访仙俦,倚树迷花过远丘。云石倒随飞鸟坠,风泉低压断虹流。年华宛转仙家驻,物色迢遥地主求。琼琯此中如可遇,同吹铁笛万峰游。”明江一源羽士《止止庵》:“庵名止止谁知止?我亦庵中悟止人。啼鸟落花春意足,满天凉露月华新。明李永锡《止止庵》:“逶迤深谷两峰开,中有仙人结宇来。欲识洞天奇绝处,一湾溪水自潆洄。”明汪三宝《谒止止庵白真人祠》:“杖履飘然海外来,平生踪迹遍崔嵬。琪花瑶草随时采,紫府琼楼次第开。丹灶尚遗玄谷石,茅庵犹傍白云堆。衷肠欲对虚灵诉,月冷空山猿鹤哀。”明林大辂《游武夷八首》:“止止庵开近钓矶,汀鸥沙鹭日相依。野人投老谈金液,童子从师住翠微。别涧泉声云外细,平林山色座中辉。玉蟾遗迹今衰草,惆怅秋风薜荔衣。”这些诗歌有着较高的文学鉴赏价值,是武夷山地区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二)止止庵现代价值的开发

与武夷山风景区其他道观如冲佑万年宫、桃源观、天上宫等相比,止止庵损毁程度更为严重,所以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宗教政策更为自由宽松的情况下,也没有及时得到修复,长时间处于荒废状态。自2007年重新对外开放以后,止止庵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从外在的宫观建筑到内在的规章制度都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这就意味着发展的可能;另一方面因重建开放时间较短,各项工作都百废待兴。因此,如何让这座千年古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成了我们所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在此,结合《中国道协50周年工作回顾报告》和止止庵具体的历史地理条件,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教务活动,提高庵内道教徒宗教素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在塑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宫观氛围之后,才能重树止止庵在教内的名声,吸引更多的求真之士前来参访。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可以派遣庵内道士前往北京白云观、四川青城山常道观、沈阳太清宫等运作比较成熟的道观学习其管理方法,再结合止止庵具体实际加以应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附近开放时间较长的桃源观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的交流合作,早日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制度和人才管理体系。

(2)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弘扬道教优秀文化。正如前文所述,止止庵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在此流连的仙人高道不断,他们的活动足迹留存下独具一格的仙道文化资源。以白玉蟾真人为例,他的丹道理论重视对儒学及禅理的融汇,强调性命双修,乃道教史上的一代宗师。他的著作《武夷集》、《玉隆集》、《上清集》等数十卷文稿被收入《道藏》,被视为重要的道教典籍,影响深远。除此之外,他还“善草书、篆隶,妙画梅竹”。依托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足以将止止庵开发为道教文化研修中心或者更细化为白玉蟾文化研究馆。除此之外,止止庵还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知识需求举办道教文化普及论坛,或者开办寒暑期道教文化研习班,吸引海内外道教高士、学者、游客来此地研修、求学,把止止庵打造成地区道教文化研究和传播中心。

(3)积极与港澳台、东南亚道教界和国外宗教界进行友好往来,为实现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做贡献。福建地处海西,与香港澳门相隔不远,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与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也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可以进一步转化为教缘优势,止止庵可以充分发挥道教界同根同源的历史渊源,加强联系和交往,在请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增进了解与友谊。这种地缘教缘优势的良性运用不仅符合当今国内道教界的总体趋向,也有利于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和国家宣传自己。

(4)适当开发止止庵的旅游价值。止止庵坐落在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心地带,重新对外开放以后必然面临着旅游开发和宗教文化场所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对此,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止止庵旅游价值开发的积极方面。自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群体十分庞大,并且风景区和游客自身都越来越有意识地推崇“武夷山文化游”。众多游客的参访,是止止庵宣传自身最好的途径,而且游客的祈福活动也可以为道观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这种“以游养庵”是维持道观日常运转所需费用的方法之一。所以止止庵在未来要牢牢把握住道教文化在武夷山旅游开发中的特殊优势,开发如探寻“止止”意蕴的道教养生游、祈福游、“南宗寻祖”游等特色旅游亮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其次,宗教文化场所的旅游开发尤其要注意适度,切勿影响正常的宗教活动。在限制游客数量,划定游客参观范围,规范游客行为语言,制定合理收费标准、限制宫观附近盈利性摊位等方面都要制定出合理的规范,务求在熙熙攘攘的旅游开发同时保持道教宫观清净的修道氛围。

(5)发展慈善事业,回馈社会。止止庵在重建过程中,民间力量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在进行正常的道教活动以外,还可以在植树造林、改善宫观周围生态环境、赈灾济贫、行医施药、支援地方办学、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止止庵坐落于闽北,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该地区贫困人口较多,慈善事业尚不发达。止止庵可以在自身运作成熟以后,发挥宗教“劝人向善”号召力,通过举办一系列慈善活动,筹集善款,为闽北地区的慈善事业做贡献。

作为武夷山地区道教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之后,止止庵终于在新世纪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发展时机。相信凭借其绝佳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在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和经营下,止止庵必将在不久的将来重塑辉煌,成为武夷山地区乃至福建省一座重点道教宫观。

参考文献

[1](明)何乔远.闽书[Z](明崇祯刻本).

[2](明)陈道.八闽通志[Z](明弘治刻本).

[3](清)董天工.武夷山志[Z](清乾隆刻本).

[4](清)张宝琳.永嘉县志[Z](清光绪八年刻本).

[5](民国)刘超然.崇安县新志[Z](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6]道藏[Z].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7]黄永锋.道教在当代中国的阐扬[M].北京.东方文化出版社,2011.

[8]黄永锋.归时猿鹤烦传语,记取前回白玉蟾——海琼真人与武夷道友交游析略[J].宗教学研究.2006,(3).

[9]盖建民.白玉蟾丹道养生思想发微[J].道韵,1999,(8).

[10]王家忠.白玉蟾与金丹派南宗[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11]何敦铧.武夷山古代道教文化探略[J].福州师专学报,2001,(1).

[12]郭伟锋、许亦善.武夷山道教文化及其旅游价值[J].武夷学院学报,2009,(12).

[13]夏涛.白玉蟾与武夷山道教[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

注释:

【1】(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首《凡例》,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刊本。《凡例》中对历代志书的种类记载如下:“武夷山志自宋刘道元创始,嗣后程嗣祖、杨恒叔、蓝世中、江仲鱼、樊斗山、徐德望、衷稚生、李尝之、李磊英、郑慎庵、蓝勋卿、王明府适庵、王草堂皆有编辑。”从董志中可见,历代所修纂的武夷山志书共十四种。

【2】(清)王复礼:《武夷九曲志》卷首《凡例十则》,康熙五十七年(1781年)刻本。

【3】(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首《凡例》。

【4】(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八《方外·仙》。

【5】(清)董天工:《武夷山志》,来谦鸣《原序》。

【6】(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四《祀典》。

【7】谢路军:《中国道教源流》,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69页。

【8】(明)徐表然:《武夷志略》卷四《仙真》,明万历四十七年刊。

【9】(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八《方外·仙》。

【10】(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四《祀典》。

【11】(明)徐表然:《武夷志略》卷一《武夷宫复田始末》。

【12】(明)衷仲孺:《武夷山志》卷八《祀典》,明崇祯十六年刻本。

【13】(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八《方外·仙》。

【14】(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四《敕封》。

【15】(明)衷仲孺:《武夷山志》卷八《祀典》。

【16】(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四《敕封》。

【17】(明)衷仲孺:《武夷山志》卷八《祀典》。

【18】(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四《祀典》。

【19】(明)衷仲孺:《武夷山志》卷八《祀典》。

【20】(明)衷仲孺:《武夷山志》卷八《祀典》。

【21】(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八《方外·仙》。

【22】(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八《方外·羽流》。

【23】[美]韩森著,包伟民译:《变迁之神:南宋的民间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6、161页。

【24】[美]韩明士著,皮庆生译:《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和神灵模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7~180页。

【25】傅勤家:《中国道教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167页。

【26】(明)徐表然:《武夷志略》卷首《武夷序纪》。

【27】(明)徐表然:《武夷志略》,陈鸣华序。

【28】(明)衷仲孺:《武夷山志》卷首《武夷总叙》。

【29】(明)衷仲孺:《武夷山志》,徐(火勃)序。

【30】[英]崔瑞德、[美]牟复礼编:《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920页。

【31】(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五《一曲上》。

【32】(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六《一曲中》。

【33】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8页。

【34】傅勤家:《中国道教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188页。

【35】(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史贻直《原序》。

【36】(清)董天工:《武夷山志》,杨锡绂《原序》。

【37】(清)董天工:《武夷山志》,来谦鸣《原序》。

【38】(清)董天工:《武夷山志》,董天工《原序》。

【39】(清)王复礼:《武夷九曲志》,陆庭灿序。

【40】徐学仁等:《武夷千秋记文选》,福建省武夷山管理局,1985年,第87页。

【41】方彦寿:《武夷山冲佑观》,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年,第97页。

【42】(明)徐表然:《武夷山名胜图绘》,日本早稻田大学藏本(笔写本),第23页。

【43】《武夷山道教的深远影响》,见福建省情资料库·地方志之窗网站:http://www.fjsq.gov.cn.

【44】方彦寿:《武夷山冲佑观》,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年,第8页。

【45】《武夷山志》,《中国方志丛书》第219册,第265~267页。

【46】陈麟书:《宗教学原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376页。

【47】杨嵩林:《道教“宫观”的缘起》,《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16~17页。

【48】丘理真:《武夷活源》,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6页。

【49】罗健:《武夷古诗词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50】罗健:《武夷古诗词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81页。

【51】《武夷山志》,《中国方志丛书》第219册第265页。

【52】(明)徐表然:《武夷山名胜图绘》,日本早稻田大学藏本(笔写本),第23页。

【53】《武夷山志》,《中国方志丛书》第219册,第268~270页。

【54】《武夷山志》,《中国方志丛书》第219册,第357页。

【55】详见方彦寿:《武夷山冲佑观》,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年。

【56】卿希泰:《道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93页。

【57】卿希泰:《道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95页。

【58】方彦寿:《武夷山冲佑观》,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年,第12页。

【59】会真观很早就有。初,乡人以幔亭之宴得与仙真同会,建祠于此,曰“同亭”。宋政和五年,赐额“会真”,祀魏真君及从神潘遇。元人萨都剌于至正三年(1337年)在武夷山拜访隐居武夷的杜本,杜本带他参观冲佑观,借宿冲佑观东的会真观,有诗《会真观》。元刘说道有诗《会真庙》。明张榘有《重建会真观记》。

【60】陈雅卿:《2010年度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报告》,张世宏主编《武夷山文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页。

【61】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二月二十一日始,徐霞客在武夷山考察三天,遍游九曲及其附近崖峰,全面考察了武夷山水。宿于武夷宫,并写下了《游武夷山日记》,成为武夷山旅游资源研究和开发的重要资料。

【62】(清)来谦鸣:《序》,乾隆《武夷山志》。

【63】(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六,清乾隆刻本。

【64】(宋)白玉蟾:《重建止止庵记》,《道藏》第4册,第797~822页。

【65】(宋)白玉蟾:《重建止止庵记》,《道藏》第4册,第797~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