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武夷山道教文化
13658700000003

第3章 监测报告(1)

2012年上半年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报告

杨丽娜

一、活动概况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郭沫若先生寥寥数字道尽武夷山风光之旖旎,山水之秀丽。不仅如此,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武夷山丰富的文化价值同样不可估量。2012年5月19日,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考察队来到“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进行每半年一次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考察。考察队共12人,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导师黄永锋教授带队,成员有哲学系博士周克浩、萧友信,历史系博士涂丹,哲学系硕士林銮生、贺崎,中文系硕士任现芝、景欣悦、张小柳,历史系硕士张敏以及人类学系本科生梁如玉、中文系本科生杨丽娜。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俞建安主任热情接待考察队,并且不辞辛苦,全程陪同此次考察活动,使监测任务得以圆满完成。对此,我们深表感谢与敬意。

本次考察活动围绕“武夷山道教文化”开展,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为我们制定了周密细致的考察路线,使得本次考察丰富全面且突出重点。“武夷山道教文化”考察的主要日程安排如下:

5月19日,考察葛仙庙、鸣山庙、宝福寺、葛玄道观、天上宫。

5月20日,登白塔山,考察玄天观、龙济道院。

5月21日,考察天花岩道观、磊石道观、马头岩道观,游览九龙峡谷、大红袍景区。

5月22日,考察武夷宫、止止庵、三清殿,畅游九曲溪。

5月23日,考察洋庄葛仙庙、翠峦道院,寻访下梅村。

5月24日,游览云窝、隐屏峰、天游峰、桃源洞。

考察第一日,我们兴致勃勃,重点走访了闽北最大的妈祖庙——天上宫。据福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夷山市道教协会会长、天上宫住持林清道长提供的资料,天上宫坐落于九曲溪畔的星村镇黄花岭,始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竣工,历时十年,这里供奉着海上女神——妈祖。

关于天上宫的历史沿革,武夷山网站有详细介绍。妈祖,原名林默,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因此人们称她为“神女”、“龙女”。妈祖在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等地信徒众多,人们建起众多大小不一的“妈祖庙”、“天后宫”、“天妃宫”来供奉她。而建在武夷山的妈祖庙,名字却叫“天上宫”。因武夷山黄岗山地处闽、浙、赣最高处,具有“东南屋脊”之称;发源于黄岗山麓的桐木溪,又叫“通天河”;其下游的九曲溪据称是九曲银河,传说能通往天上;而妈祖在形成时期被民间传为“通天女神”,星村传说就是由九天之上的星辰化就的,因此建在星村的妈祖庙,被人们认为是妈祖的天上行宫,称“天上宫”。

天上宫是一座仿宫殿建筑,天上宫匾额为竖匾。按照古代规制,只有皇宫才可以用竖匾,因为妈祖于嘉庆七年(1802年)被敕封为“天上圣母无极元君”,为御封天后,所以也可以用竖匾。匾额上雕有“阴阳太极”图案。砖雕门额用“太极”图案和“天上宫”额名标明妈祖的封号。

天上宫为闽西客家人集资所建,因这些客家人大都来自闽西的汀州,故天上宫又叫“汀州会馆”。因为星村自古是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茶市,汀州人长期在此从事岩茶买卖,通过九曲溪、建溪、闽江出海,将武夷岩茶销往各地。而为了保证行船安全,汀州人信奉海上女神妈祖。所以当年汀州人建这所会馆时,就在“汀州会馆”的大殿建有妈祖殿,供奉妈祖神像。

天上宫分为大殿、后进偏殿、左右廊,周围砌有风火墙。正面是砖砌牌楼式门面,砖雕门面雕着神话人物与龙凤花鸟,层与层之间用砖雕塑花、果、斗、拱相砌而成,窗花、瑞云花样百变;匾额两边的砖雕龙凤装饰是凤在龙之上的构思,体现了海上女神妈祖的显赫地位。门楼顶上重檐翘脊,正中间矗立着一座保存完好的砖雕七层古塔镇立中轴。整体来看,整座宫庙别出心裁地为船形建筑,意为妈祖坐在船上行走于九曲溪上,保佑溪流上往来行船的安全。

如今殿内保留清代对联“地隔湄洲虹桥可接,门临曲水鹤舣常留”可证,天上宫自建宫后,每年都从湄洲岛妈祖祖庭接圣回宫。据记载,每到八月中秋,住宫人员组织迎圣信徒,由水路从湄洲岛将妈祖接到崇安天上宫,接受十方信徒朝拜。作为武夷岩茶重要的水陆码头,海上女神妈祖在星村的信徒众多。从八月中秋到九月初九日(林默遇难日),天上宫庙会人山人海,信徒安排踩街,恭迎妈祖游行赐福,以保一家平安。沿街各家办香案上供,并烧化由玉皇大帝敕命的纸钱,供妈祖享用,以求得降福瑞。天上宫内的道士举行斋醮科仪,组织信徒念经、朝圣。是时星村三十六戏台演戏放灯,群众纷纷转场轮流看戏,有“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盛况。妈祖“出巡散福”后回銮天上行宫,接受信徒叩拜。农历九月初九日再从天上宫起驾,据说经通天河飞升进入玉京殿。

天上宫历经三百余年沧桑,到民国时期,宫观和法事活动日趋衰敝。新中国成立初期,历经土地改革,天上宫分给外地无房可居者,宗教活动中止。“文革”期间,门楼砖雕一半遭到破坏,大殿部分雕花被铲除,神像烧毁,大殿两侧陈放的十几块石碑也被抬去做了“九二”疗养院的基石。20世纪80年代被改做厘竹加工厂,90年代观音殿倒塌,妈祖大殿破落不堪。

2001年,武夷山市桃源观组织十方信徒对天上宫进行全面保护和维修,同年11月,经武夷山市民族与宗教局审核,准予其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2002年,桃源观十方集资对大殿和门楼进行维修,并重建观音殿和两廊。按原样重修一新的天上宫屋顶为双重飞檐,中间矗立着一座保存完好的原来的黑色古塔,两旁舍廊雕刻精致,重新刷红镀金,显得金碧辉煌。神缘点化,在房道范家风水山上发现一棵神木——千年含笑,直径1.69米,用其雕刻出一尊高6米的妈祖圣像和2.8米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两护法。殿中保存一只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宫殿落成时铸就的香炉,这只香炉在“文革”中流失在农民家中,后由宫庙收回,现成为镇宫之宝。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的天上宫开启了我们的武夷山道教文化考察之旅。

伴着翌日的朝阳,我们迎来了考察中最劳累也最快乐的一天——登白塔山,走访龙济道院。白塔山是闽北一带较有影响的道教名山,海拔1553米,山峰傲岸秀美、直插云霄,山高林密,郁郁葱葱。沿途山泉相伴,鸟鸣相随,日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落在石路上,山间的正午也如清晨般凉爽怡人。山路崎岖难登,着实难为了平时缺乏运动的青年学子,可年过半百的萧道长居然身轻如燕,一路领先,令我们深深汗颜。而单手提鞋、赤脚登山的黄老师也让我们大呼佩服,黄老师一句“脚踩大地,更有力气”令所有人开心大笑,欢声笑语萦绕林间,原本艰苦的登山成为一趟欢乐的旅程,良师益友当如是!

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我们到达了白塔山顶,放眼望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不禁发出“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首万山低”的感叹。而亲临龙济道院,我们也终于明白众多香客不辞辛苦千里迢迢前来祈福的原因。

龙济道院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清道光、咸丰年间,由住持张道圆重建,占地约750平方米,二进,木石结构,面阔约15米,进深约50米。大罗宝殿供奉着三清祖师,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门前挂有楹联“白塔伟然赫濯英灵垂千古,青峦秀英庄严气象仰三清”,屋顶漆有“万民安康”、“庇佑良民”、“五谷丰登”、“乡邦清吉”等大字。主殿供奉着三皇元君娘娘,墙壁上“有求必应”的锦旗格外引人注目。据说每到初一、十五日,前来烧香祈福的香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八月初一日的庙会更是人声鼎沸。

白塔山龙济道院带给我们的震撼尚未退却,马头岩磊石道观的触动接踵而来。武夷山马头岩,因岩石形似马头而得名,海拔425米,相对高度83米。近旁的磊石岩,像五匹奔驰的骏马,又叫“五马奔槽”。磊石道观位于磊石岩下,倚山而建,并无太过华丽的装饰。外部是由夯土堆砌而成的南方特有的马头墙,内部是木架结构,朱红的顶梁柱与镂空精致的红色窗台雕刻相得益彰,雅致美观,别有韵味。磊石观有一些具有典型道教文化特征的精美石雕,如门梁石夯上的太极八卦阴阳鱼,腾云驾雾、奔向太阳的麒麟等,工艺精湛,图案精致。道观的红柱黄墙衬托出隔世的道骨仙风,道观下方的茶丛彰显着初夏的勃勃生机。

磊石道观的陈崇元道长是一位名不虚传的隐士,他常年居住在这里,晨钟暮鼓,种茶养兰,写字弄箫,与来往的人们畅谈道教文化,享受着日复一日的清淡生活。我们刚迈入道观,陈道长便热情地招待我们落座。围桌而坐,品茗论道,茶如灵丹,沁人心脾,茶不醉人人自醉。陈道长博闻强识,对于道教文化深有研究,言辞中充满对本土道教文化的推崇和热爱,但也不乏对道教文化不受重视的忧心。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晚霞初放,在陈道长悠悠的送别箫声中,我们离开了磊石道观,带着对道教文化更深层次的认识,以及对道教未来发展的深深思索。

考察第四日,我们来到了武夷宫。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坐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临九曲溪口,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据《武夷山志》记载:武夷宫始建唐天宝年间(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武夷宫初建时,并不在今址上,而是筑屋于一曲的洲渚上,称天宝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王景为其弟李良佐“辞荣入道”,才移建今址,名“会仙观”。会仙观建成后,历代笃信仙家的封建统治者,都不惜花费重金,多次修葺、扩建这座宫殿,改名“仲佑观”。南宋词人辛弃疾、诗人陆游、理学家刘子翚、朱熹等都主管过冲佑观。元泰定五年(1328年),改观为宫,称“万年宫”。明正统四年(1439年),毁于兵燹。天顺、成化年间(1457—1487年),虽经官府多次拨款修葺,都未能恢复旧观。嘉靖四年(1525年),观又遭火焚,次年创复,即为现在的武夷宫。年代悠久的武夷宫,虽历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经不住数次火焚和兵燹,后仅留下几间空房。近年在旅游、文化部门支持下,武夷宫主殿又重新修复,庭院里的两株桂树,是宋代遗存下来的古树。全面恢复武夷宫的计划将逐步进行。这座千古名观必将重现昔日的雄姿。

在武夷宫内,我们有幸见到了丘理真老师,聆听他对于武夷山的独到见解,感受他对于武夷山的浓浓深情,如沐春风,获益匪浅。丘老师将武夷山视为第二故乡,将生命与爱融入这方乐土,潜心钻研武夷文化数年,创立了“三三五三一”理论。第一个“三”指道教、儒教、佛教,三教文化同山;第二个“三”指“洞天仙府”、“逝者如斯”和“云门三句”,这是打开武夷山文化迷宫的三把钥匙;“五”指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武夷山沉积了五层文化;第三个“三”指武夷山水文化中包含着世界共同的三大文化现象“石文化”、“水文化”、“生殖文化”;“一”是指武夷山的九曲溪是武夷文化的一条主线索。除此之外,丘老师还指出,作为一个道、儒、释三教文化共存、三花并蒂的文化名山,武夷山本身就是一座无比宏伟巨大的万年宫。丘老师自出机杼,将《武夷山风景区导游图》按顺时针方向向右旋转90度,把途中有关景点的名称按意义译成具体的图像,竟得到了一张《武夷山水万年宫》之图,妙哉!

穿过绿树掩映的宁静小径,我们跟随丘老师来到了“武夷山第十六洞天”止止庵。止止庵据称最早建于晋代,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晋、唐、宋都有名道在此修炼,南宋著名道士、道教金丹派南宗第五祖白玉蟾在此担任住持时,止止庵达到全盛。名相李纲曾到此访道,宋明清代多有修葺、扩建,并屡有道众驻足。止止庵背倚大王峰,面朝九曲溪,汇集天地之灵气。门前楹联“十六洞天圣真化玄普度众生,南宗祖庭金丹养神泽沛人间”与潺潺流水、秀丽山川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清代董天工编纂的《武夷山志》中写道:“武夷山千崖万壑之奇,莫止止庵也。”

武夷宫南行100米,便来到三清殿。据武夷山景区导游资料介绍,三清殿是中国道教宫观的主要殿堂,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隆庆元年(1567年)冬应召北上时,曾在殿中墙上题诗一首:“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虏复征蛮。他年觅取封侯印,愿向君王换此山。”殿前有一座题额为“渐入佳境”的白色花岗岩牌坊,结构精巧典雅,上凿有福建省著名书画家潘主兰先生撰文并书写的对联“如此名山宜第几,相当曲水本无多”,寥寥数字生动诠释了武夷山的重要地位。三清殿前有一组石碑,其中最高的是刘公神道碑,详记宋代大儒刘子翚的家世及生平事迹。神道碑左边的石碑,上题明朝万历年间进士龚一清的140字《游武夷记》七言古诗。右边的石碑是清朝正年间崇安县知县刘靖题写的“洞天仙府”和1962年现代文豪郭沫若视察武夷山时抒写的《游武夷泛舟九曲》诗碑:

九曲清流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

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题。

考察后期,我们不仅先后走访了葛仙庙、翠峦道院,进一步探访武夷山蕴含的深邃丰富的道教文化,而且泛舟漂流于九曲溪,饱览了武夷山的秀丽山水,深切感受到红五月的武夷丹山处处生机,碧溪曲曲清湖的魅力。

在武夷山绮丽醉人的山水中,时间如过隙白驹,匆匆而逝。本次武夷山考察之旅暂告一个段落,但师生在考察中结交的深厚情谊将伴随碧水丹山万古长存。也希望我们对武夷山道教文化的考察能够为武夷山已有的广博文化研究成果略尽绵薄之力。“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

二、武夷山道教特点

本次考察队带队老师黄永锋教授,在中国道教史的整体语境中,对武夷山道教文化的特点做了概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著的《道教知识读本》一书也介绍了道教的历史演变与经典教义等内容。

(一)源远流长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本土宗教,道教形成宗教实体,大约始于东汉。从先秦道家发展为汉代道教,经历了数百年,乃至更久,这是道教的前史。道教形成后,又随着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变更和文化潮流的演进而不断发展。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改造发展,道教的经典教义、修持方术、科戒仪范渐趋完备,新兴道派滋生繁衍,并得到统治者的承认,从早期民间宗教演变为成熟的正统宗教。隋唐至北宋时期,由于统治阶层的尊崇,道教极为兴盛。唐玄宗、宋真宗、徽宗,都是崇信道教的著名皇帝。他们优待道士,下令编修《道藏》,修造宫观,使道教的社会影响扩大。道教的哲学、养生术、炼丹术、科仪规章也更为完善。晚唐北宋以来,道教内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兼容儒佛道三教思想,以修持内丹术为主的金丹道派开始兴起。到了南宋金元时期,在华北出现了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等新道派,南方出现了金丹派南宗、天心、神霄、清微、净明等新道派,早期的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在教义和道法上也有革新。明清以后道教进入转型期,道教日趋世俗化,在民间颇有影响,并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相互渗透。道教作为中国的传统宗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民俗、民族关系和农民运动各个方面,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道教仍对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风俗民情意义重大。

武夷山作为道教文化名山,与道教的联系可追溯到唐末。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唐末五代初,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记》里,把武夷山列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称之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宋绍圣二年(1095年),祷雨获应,又封武夷君为显道真人。至今山间还保存着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的武夷宫,为研究武夷山道教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武夷宫、天上宫等道观也是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

(二)道通为一

世界性的宗教,无不有自己的创世纪,道教也是如此。《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就是道教宇宙生成论的最简短的概括。作为宇宙本原意义的“道”,按老子的规定,它是超感觉的、无限定的、永存的、变化不息的、生成一切的总根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由它生成,或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在《老子》第二十五章中对这种“道”最典型的描述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的生养属性,体现在道教的义理和实践中,就是道教特别重生恶死,甚而追求长生不死。在早期道教行世时,便已强调重生的教义。道教强调道生万事万物,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而一,一而二,是须臾不离的。正是由于道教有生道相守、生道合一的基本教义,故而道教采撷、造作了许多修道养生的方术,诸如外丹、内丹、存思、守一、服气、服饵、导引、房中、守庚申等,希求“保神固根,精气不散,淳白不分,形神合道”,达到生道合一,长生久视。武夷山道教养生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据我们考察,彭祖养生文化、白玉蟾内炼文化、洞穴修炼文化、饮食医药文化,都十分值得深入探讨。

(三)关注民生

道教作为在我国流传已久的古老宗教,至今仍然存在,并且在社会和人生的各方面发挥着重大影响。它历尽人世社会之沧桑,也随着世俗的历史变迁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以期始终贴近百姓,不与社会发展相脱节。

道教始终关注民生,强调性命双修,道家与道教哲学的根本宗旨是“全性保真”,即保全个人生命和自然本性,追求生命的永恒和人性的解放。老子认为人与自然应该保持和谐,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就可能发生疾病,导致衰老。所以,老子在养生上极力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照“道法自然”的原则,正是由于道教关注人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至今在中国仍信徒众多。武夷山目前正式开放的道教场所有十三处,还有为数众多的民间道场,这些道场,特别是桃源观、天上宫、许真君庙,香火鼎盛,游人如织,充分起到了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发展之作用。

三、对武夷山道教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培养人才

前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李养正在《当代中国道教》一书中曾指出,道教宗元“道”、“经”、“师”三宝,认为修道必习经诰,习经诰必有师授始能悟道明理,臻得道果。道教素重经诰宣教,其教学方式历来师徒授受,口口相传,此教育方式保守,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道教的发展。近代著名道教学家、第二届中国道教协会长陈撄宁先生在1961年提出了《培养道教知识分子计划》,并亲自主持创办了道教历史上的第一所学校——道教徒进修班。

在陈撄宁先生的引领下,从北京到各省市都不断有道教学校兴起,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武汉、成都、苏州、浙江、陕西、兰州、腾冲等地的道教协会竞相创办道教培训班。事实证明,道教界自办宗教学校,使青年道士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宗教修养水平都有较大提高,他们在宫观管理、主持教务、外事接待、经办社会公益事业和服务事业以及协助贯彻宗教政策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武夷山作为道教文化名山,具有开办道教学校的条件。道教学校可以打破旧传统师徒授受、口口相传的教学方式,改变为集体招生、集体教学、集体管理的教育方式。按照道教的规范办学,教学主要内容以道教教理教义、经典、规戒、科仪以及道功修炼为主。通过各种层次的教育,培养一批爱国爱教、有文化、有道教学识、有坚定从事道教事业的志愿和信念的年轻道教徒,培养武夷山道教界自己的人才,促使武夷山道教发扬光大。

(二)注重道风建设

道风建设对于道教发展至关重要,注重道风建设须从宫观道士的日常修持抓起,主要分为规范性的日常功课以及宗教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的自习自修两方面。

日常功课分早坛功课和晚坛功课,主要内容即诵经念咒。所用经书,一般应为黄绫封面的刻印经褶本,道士人手一册,平时念熟,早晚坛时入殿堂或念或唱,由高功或经师领头,念时敲打铃铛木鱼等法器,以合音节。经文一般都很短,多是四言韵文,便于诵唱。日常功课是宫观道士的日常必修课,按清规,居观道士每日必须上殿诵念早晚坛功课经。这些经,或以清净为宗,或以精气神之内修内炼为本,是很凝练的道教教理教义。

除规范性的早晚功课外,还应有较为丰富、较为自由宽松的宗教生活和文化生活。宫观内道士,早五更开静,以敲钟、打云板为号。起床后,洒扫殿堂庭院,练习太极拳、八卦掌等道教武术。白天各司其职,晚上入静前,是道士的自习自修时间。道士可自由选择修习内容,如研习经书、琴棋书画等。

武夷山道教界,目前存在出家道士较少、某些道观的早晚功课不规整、文化学习松弛等现象,建议武夷山道教协会多组织培训、学习,也可以选送青年才俊到福建省道教协会或中国道教协会参加培训、学习,以期端肃道风,弘扬正信,促进道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外交往

道教界历来重视对开友好往来。武夷山作为国家5A级景区,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驰名中外,久负盛名,同时地处海西,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对外交往的便利条件。应抓住机遇,积极推动“请进来”和“走出去”,可利用区位优势,开展诸如“武夷君祭典”、“道教文化论坛”等宗教文化活动,通过道教界的互相交流,切磋教义、交流教务工作经验,共同为振兴道教而努力。港、澳、台道教的“根”在内地,祖庭在内地,而且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加之在港、澳、台的道教信徒近千万,增进交往、增进了解、增进情谊,这对于在“一国两制”原则下统一祖国的事业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宗教无界限,道教也是联系内地与东南沿海,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纽带。期待武夷山道教界能够发挥地利,多开展联谊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为祖国安定、国际友好奉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