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晋江当代旅外文化名人辑要
13657100000016

第16章 电视纪录片编导洪雷

洪雷,1968年出生于晋江市金井镇。198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电教中心任教。1993年调福建东南电视台及福建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室任编导。1998年,参与筹建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历任制片人、频道主编、主编办主任及副总监。2005年,参与筹建福建省广电集团东南国际频道(后改名为福建海峡电视台),经竞聘上岗,任总监助理、副总监。2010年至今,任东南卫视副总监。高级编辑。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12月,当选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节目研发委员会副主任。

作为一名年轻的电视纪录片制片人、编导,洪雷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1996年,纪录片《扶贫状元林占喜》获全国人物短片大赛二等奖。

1996年,新闻系列报道《重走长征路》获全国一等奖。

1997年,纪录片《过年》获全国外宣“彩虹奖”一等奖。

1998年,纪录片《琴岛人家》获福建省广播电视奖纪录片一等奖。

2000年,纪录片《离别与希望》获福建省电视艺术奖一等奖。

2002年,新闻系列报道《胜者为王——泉州民营企业应对入世》获全国二等奖。

2007年,栏目《萍水相逢》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全国旅游节目栏目一等奖,同时获福建省广播电视奖“创新奖”(唯一一名,高于一等奖)。

2009年,大型电视航拍纪录片《飞越海西》获福建省电视艺术奖一等奖,入围全国电视金鹰奖,个人获福建省电视艺术奖最佳电视编导奖。

2010年,歌舞节目《第八届东南劲爆音乐榜颁奖典礼》获福建电视文艺节目奖一等奖。

其中,由洪雷担任总编导的作为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大型航拍电视纪录片《飞越海西》项目启动于2007年5月,为福建历史上首次大型航拍工程,也是福建人第一次从陌生的角度俯瞰自己熟悉的土地。在跨度长达3年的拍摄过程中,《飞越海西》摄制组共计飞行60多个架次、地面行程7万公里、拍摄素材总长16000分钟,不仅记录下了变化中的福建最美的一面,也为海西的发展变迁提供了历史见证,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2009年9月23日,《飞越海西》在福建海峡电视台首播,成为福建电视史上的经典之作。

洪雷曾在《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发表创作谈《起飞,圆一个鹰的梦想》,摘要如下:

一、《飞越海西》的创作主旨

在《飞越海西》筹备之初,我们便有一个隐隐的期待,除了献礼,希望本片在某种程度上能成为闽人熟悉乡土的一部电视教材,一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形象读本。

1.真实情感呼唤共鸣

……

《飞越海西》的拍摄目的非常明确,即取得观众对福建这片乡土的认同,激发本土观众的地域自豪感,所以在创作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真情”。

……

这是第一部以真切为标准的纪录片,就是这种真切,把那个时代的人心中共有的一股爱国情怀释放了出来。

《飞越海西》在种种政治性的要求下,试图突破航拍片的瓶颈,拒绝空洞的宣传语言,要求人文的归纳与提炼,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摄制组成立之初,各集编导们便有了一个共识,就是始终坚持“真情实感”的体现。这首先是建立在创作团队对这块乡土的重新认识上,在前期筹备过程中,摄制组踏遍八闽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实地踩点,并请政治交通文化经济等各领域的专家来开设讲座,帮助主创人员将福建的历史、人文、地理等知识系统地梳理了一遍,每个人都发现原来自己的乡土是那么迷人。

在此基础上,《飞越海西》讲述了许多真切的人物故事,他们不仅唤起摄制组发自肺腑的感情,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舍不得离开家乡的鼓浪屿管风琴女孩方思特、见证福州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院研究员陈亮,还有乘坐Z60特快从闽西山窝飞往北京的高考状元蓝娴……

在第六集《刺桐雄风》中,劲霸男装创始人洪肇明在自己的第一台缝纫机前回顾创业的艰辛——“不单单是我自己感觉很困难,兄弟、亲戚、朋友,包括邻居都说你没有办法了,你快50岁了,你做不来了,你不能想发财,你能把这些孩子养大就很高兴了,你还想发财?但我不相信。”也许通过74岁的老人,真诚的眼神和一口浓重的闽南乡音,观众更能想象泉州城中那些密密麻麻被称为“经济马赛克”的民营企业下铺垫的,是怎样一种敢于为先、勇于拼闯的人文精神。

这些真情实感不是一种泛滥的堆积,还建立在对福建人文以及发展方向的哲学思考上,我们的创作团队一直力图采用航拍影像进行独立叙事、思维方面的尝试,建立思辨色彩较为浓厚的话语体系。

片中有些词句乍看之下有些主观,但因为融入思考,所以不显突兀。如在第一集《缘起海峡》中有这么一段深情的解说:“在我们的飞行总里程中,有一半都是在沿着福建的海岸线飞行,顺着汹涌的波浪,总能感觉到那律动指向前方的一个岛屿——台湾。在苍茫云水间,吸引着你,澎湃着你。”

又如第四集《潮平两岸》中两岸直航带来的欣喜——“一衣带水的亲情,终于不再眼巴巴地眺望。鸡犬相闻的对岸,终于画出了那条天经地义的直线。”

以及第二集《绿色家园》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变和巨变是一种意义,不变和少变有时也是一种意义,甚至蕴藏巨大的未来价值。自古车舟不便的福建深山,便无意中窖藏了这样一些价值,而这些库存,在世人已懂得节制与自律的今天,恰好有了展示与开放的可能。”

在本片的后期制作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寻找这样一种途径,期望能在航拍展现宏阔的画面的前提下,沉下去,为真情实感找到一种具备穿透力的承载方式。

2.讲述“海西”的故事

福建地处海峡西岸,与台湾仅一水之隔,80%的台湾同胞祖籍福建。放眼大陆,很少有省份像福建这样——它60年来的故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时时刻刻在与对岸“另一半”的唱和中进行。如此一来,在很大程度上,“福建的故事”就变成了“海西的故事”。

依托对台这个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崛起,承北接南,东拓西联,成功实现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对接,形成从环渤海经济圈延伸至珠三角沿海一线的中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一个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正在夯实,新一轮良性经济增长周期正在开始……承担着海西建设重大宣传任务的《飞越海西》有责任向福建的父老乡亲以及海外华人华侨清楚地阐释“海西”这一概念。

本片以两岸历史悠久的“五缘”为纵轴,以两岸当前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横轴,拉开一幅壮阔的画卷,通过两岸人民对和平统一的期许与展望,娓娓道来细述了台湾海峡60年来的风云变化。

第一集《缘起海峡》有这样一个片段:7月4日直航当天,台中“市长”胡志强率团抵达厦门机场后在媒体重重的包围中说:“我觉得非常骄傲,台海之间,老实讲距离不远,这一趟我们飞了60年……”闽台间真正的大规模对流,是多少福建人盼了多少年的梦。然而在梦圆的那一刻,我们选择让一个台湾同胞来吐露心底的激动,那种感同身受,将两岸的心,拉得更近。

我们不仅专门开辟了《潮平两岸》这样一个独立的篇章阐述闽台关系,在《飞越海西》整个系列中,我们几乎让“闽台”逻辑通贯全篇。寻根、求缘、问路……观照的是一个“一路走来的福建”,不仅是盘点身世,也在为未来埋下了伏笔。

3.“变”与“不变”

如此时间跨度的献礼片,按通常思路,其创作主题往往停留在一个“变”上,似乎只有“巨变”才能体现发展与物质繁荣。《飞越海西》从对福建的考察和思索出发,决定在刻画“变”(改革开放的成就)的同时,充分显现福建的另一项成就——“不变”。

该“不变”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生活民俗”、“地域性格”、“居住文化”、“精神信奉”等传统能量的守护方面,这既是闽之所以为“闽”的文化根本,也体现了闽人的文化自信、生存定力,以及闽人性格中对传统和祖宗的“忠诚”。“不变”决定身世、决定基因,它回答的是“你是谁”,印证的是“一方水土一方人”。

有个说法,闽人的性格就像“闽”字的结构——门里是条虫,出门是条龙。实际上,许多福建人对自己的家乡并不真正了解,福建的优势和积淀并不为大多数观众所知。而我们期望将祖辈的光荣细数给他们……

宋元时期,福建海上贸易鼎盛,泉州刺桐港成为当时的东方第一大港,灿烂的海丝文明在此兴起。这一时期,理学宗师朱熹在闽北著书立说,朱子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支配中国社会达六七个世纪之久。1866年,洋务运动代表左宗棠在这里开设船政学堂,卷起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旋风,也掀起了以民族复兴为目标的启蒙思潮。偏于东南一隅的福建,在不到1000年的历史中,引领了几个时代的文化潮流,也间接改变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山海的沉淀奠定了福建过往的辉煌与今天的崛起。

在本片的主题定位与事例的寻找上,我们致力于将变与不变、开拓与守朴、新锐与传统、向前与向后等融合在一起,从而为福建夯实一个健全而完整的社会变革与生活价值观系统,同时,也试图给福建的发展提供一个未来向度的启示:如何在现代化的途中珍视自己的传统?如何在大变革时代小心呵护那些幸存的“不变”资源?

第五集《魅力闽都》以正在修复的三坊七巷为切入点和比照点,通过在其间工作和生活过的人物(沈葆桢和林晶),讲述千年古城的古往今来,尤其是当下东扩南进、沿江向海的故事与梦想。

福州晚报的副总编刘琳在看完这集后动情地说:“这个片子当中有很多的细节,让我感动得流泪了,为福州的发展,为福州人那种进取……我突然间想到一个词,盛世修史。在这部片子里头,我看到了福建省非常悠久的历史,看到了建国60年,我们福建省翻天覆地的变迁史,更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我们福州的发展史……”

二、《飞越海西》的创作手法

1.宏大叙事与具体事例相结合

以往文献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多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经常是“图解政治概念,居高临下进行说教。或者是先验设定框架,客观事实变成某种填充材料”(高维进:《中国新闻电影史》)。《飞越海西》极力摆脱这样毫无生趣的记录方式,力图把文献纪录片拍得像一部情节丰富的电影。在全景展示、思辨论述的同时,引进更鲜活的个案,希望用微观的事实折射宏大的背景——

如第四集《潮平两岸》中,我们通过金门第一位大陆新娘洪双飞的故事来表现两岸坚冰的融化:上世纪90年代,嫁到金门的女儿过年通过步话机跟家人联络,回一趟围头娘家路上要辗转两三天,而现在只需一个小时,一个月可以往返好几趟。

这样的切入点在整个系列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新闻事件、一段历史故事,也可以是一艘船、一条街……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航拍可视性,并且引领主题的深入,提炼出背后无形的东西,使这部作品的内容更扎实,有看点,有回味。

2.空地结合

《飞越海西》创作上最大的亮点来自航拍。

从气质上看,“跨度”召唤“高度”。

作为一部大型献礼片,30年乃至60年的历史“跨度”,从视觉技术和精神美学上看,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距离”审美,需要一个空前的“高位”视角和历史“制高点”。除了视野开阔、能领略更多的风物,最重要的是追求磅礴的精神气象和豪迈之境。这和本片所追求的宏观意图与超越姿态是极契合的。无论气质还是内涵,“鸟瞰”本身就有“回首来路,眺望未来”的象征意味。

从实效上讲,“地理”需要“凌空”。

和其他一马平川的省份不同,福建山峦遍布,视觉屏障多,低位拍摄不利于实现宏观意图和全景展示。利用空中视角,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电视片做不到的,如利用卫星遥感测绘,对地形地貌做一些概要展示,对比区域地图历年的变化,展示城市的变化与发展。同时,这一拍摄工程也将为福建电视业留下一笔宝贵的影像资料,对未来有着重要的史档和对照价值。

从收视上说,“故乡”需要“新貌”。

在福建电视史上,如此全程大规模的航拍为首例,也就是说,几乎所有人都未曾以鸟瞰视角领略过家乡的容颜。视觉上,无论对观众还是电视人,这都是个空前的诱惑,会带来强烈的陌生化的美学刺激。让福建人以全新的视觉印象与自己的故土“相认”,这是本片的另一个立意。

但是,航拍既有巨大优势,也有明显局限。它适用于展示波澜壮阔的场面,作全景式的介绍,但无法对细节进行深入描述,更难对进程性强的事件进行挖掘展示。在《飞越海西》开拍前,我们拿其他各省已有的航拍片进行学习分析,发现一个共同特点:画面都是优美的,气势都是宏大的,但仅限于景观性的介绍,更多的片子甚至只能作为电视台的形象宣传片播出,无法在内涵上达到更高的层次。在福建航拍则受到更多的限制,最大的困难来自于空中航线的管制,由于所处地理战略地位的特殊,闽东、三明、南平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其余各地市的小部分地区不能进行航拍。

因此,我们还另外成立了地面摄制组,他们脚踏大地,为飞行锁定目标,深入八闽,找寻背后的故事。除了与每集人物的亲密接触外,地面组还承担着对各地标志性景物的描绘的任务。在拍摄中,大量采用升降、轨道等技术,在一些大景别的视角上尽量保持“飞行的姿态”,以便于在后期剪辑时能够更好地与航拍画面相结合。从形态上,也有助于缓解长时间全景式的航拍画面所带来的视觉疲劳,避免本系列片流于单一、空洞与枯燥。

可以说,《飞越海西》填补了福建电视史上航拍的空白,也第一次系统性地总结了福建的历史和现在。对于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来说,不啻是一次挑战,如果说我们多了一种理性的思索与掌控,那是源于一份纪录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家乡福建的满腔热爱。如果我们的努力,能收获观众的认可,取得大家的共鸣,便是实现了最初的理想。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颜纯钧在观看了《飞越海西》后,发表了题为《优势互补,流畅转换》(见《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的评论:

在看过一些省市制作的航拍片之后,我对福建海峡电视台筹拍航拍片《飞越海西》一直心存疑虑。对于这种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拍摄方式,失败似乎要比成功来得几率更高。一般而言,对一种新鲜玩意儿,观众的胃口当然是很容易被吊起来的,但航拍的目的却不像在选择一个商业回报更可观的电视剧题材,只要能吸引眼球就行。迄今为止,国内的航拍题材似乎都与宣传有关,都是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宏大叙事——就像《飞越海西》,正是为庆祝建国60周年而作。

航拍对电视制作来说,既是一种大诱惑,更是一个大陷阱;甚至可以说,正因为是一种大诱惑,所以才更是一个大陷阱。航拍的优势在于它的角度与景别的独特,采用航拍技术获得的,通常只能是俯视的大远景。这种角度和视野共同建构的运动画面效果,是一般的地面拍摄很难得到的;即便采用大“摇臂”,它的“目力”所及和画面动感,与航拍相比仍然有小巫见大巫之嫌。尤其是对国内最常见的政论片而言,航拍的宏阔画面与解说的激昂声调相结合,恰恰最能符合宏大叙事的形式要求,传达出时代的节拍与情绪。然而,这个看似无与匹敌的技术优势,却也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它的局限。航拍的角度从来只能是地理学的角度,不管它怎么升降和推拉,镜头所对准和摄入的都仅限于地表的状貌和堆积物。高山河流、森林平原、农田房舍、楼宇桥梁……那都是自然地理、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所描述的对象。哪怕是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段历史、一个事件,都是航拍所无法进入的。如此一来,单纯依靠航拍,就有如在举办一个地理学的活动展览,或者是一次旅游安排的空中游览项目。印象中,重庆市作为形象宣传的航拍片,产生的就是这个蹩脚效果。

按照中国的传统,逢十都是大庆。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传统的纪年中恰逢一个甲子,这自然更是大庆。大庆行大典,庆典之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庆祝活动,似乎已成了一个常规和惯例。在这种情况下,海峡电视台拍摄《飞越海西》这部航拍片,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空中游览,而是要概括和记述建国60周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周年的辉煌成就。一个回顾和总结的定式从一开始就框住了《飞越海西》这部系列片的结构形态。在这样的航拍片中,时间的线索将无处不在,历史的追述会构成基本逻辑,这就不可避免地和航拍片空间巡礼式的表现形式产生深刻矛盾。无法想象,单凭空中一个个漂亮的镜头,福建省建国60年来的伟大成就可以一览无遗?无法想象,单凭地理学的画面展现,政治、经济、人文,尤其是福建省所独有的两岸关系地位就可以被充分概括?采用航拍来歌颂建国60年来福建省的辉煌成就,这个选择其实是充满风险的,太被它的诱惑所吸引,其实是很可能掉入陷阱的。

因为是航拍片,《飞越海西》的空中航拍自然要占据很大的分量,以便让这些镜头来彰显系列片的形态与特色。而从歌颂建国60年的辉煌成就这方面看,空间巡礼反倒不是目的,而成了一种手段,一种陪衬,一种补充。在空间巡礼的同时,《飞越海西》仍然在尽最大努力深入时间的隧洞,把60年甚至更为久远的,深藏于空间影像中的历史挖掘出来。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那些高山平原、江河海洋、村舍农田、大路桥梁,其实都不仅是一种空间的形态,更是时间的产物,时时处处都积淀着历史与文化。《飞越海西》首先把这方面的功能很大程度寄托在画外的解说上。俄罗斯的一个古老谜语让人猜“文字”,很恰当地把它形容为“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文字的魔力就在于概括性和符号化。那些难以用形象来记录和表现的对象,文字都可以应付裕如。从与航拍的画面互补这个角度看,作为文字语言的画外解说,确实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飞越海西》的解说词不追求激昂壮烈和高门大嗓,而是强调一种文献性。对福建省的重大历史、建国60年以来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具体的数字、资料、人物与状态呈现出来。不管是自然、人文、两岸关系,还是更具体的城市、社会领域,因为有了画外的解说来作为空中巡礼更充分、更具体的说明、展现而体现出厚度与深度。900万公顷的林地、全国第一的森林覆盖率、全国最曲折的海岸线、750种海洋鱼类、武夷山的朱子故居、莆田市的妈祖信仰、福州的船政学堂、厦门的台商、泉州的乡镇企业……当各种文献资料伴随着一幅幅或优美、或壮丽、或舒展、或辽阔的空中画面扑面而来时,我们除了感到惊讶,感到不可思议之外,更有了一种不仅是目视,而且是深入理解和强烈感受的可能。画面是如此炫目的漂亮,但观众的收获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一次盛宴,更是这后面的内心经历——惊讶、认同、欣喜和骄傲。

要克服航拍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端,回到地面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回到地面不仅是摄像机拍摄的问题,更是视野和视角的问题。航拍片虽然需要超越性的高度和宏阔的画面,也需要有概括力的地点、人物,以及所承载的政治、经济、历史与人文的内容。这是建国60年来福建省有代表性、有标志性的一些“亮点”,它们都带有突出的时间特征和历史品性。在记述人文历史的第三集《八闽传奇》中,这些“亮点”包括了海丝文化、妈祖文化、土楼文化、船政文化等几个有概括力的方面。这些地面上的“亮点”深入历史,突出了福建的人文优势与人文特点,又因为有了一种从空中去俯瞰的可能,而加深了印象和感受。妈祖的石雕像、客家的土楼、福州的三坊七巷和泉州的开元寺等,都因为获得从空中去重新观察的角度而造就了一种新鲜感和悦目效果。一方面,镜头画面的呈现因为有历史文献的支撑而充满张力,反过来增强了画面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地面的拍摄也克服了空中巡礼那种单调的“大而无当”,能够深入建筑物的内部和个体人物的心灵。在客家土楼,航拍看到的只是一个个有如“飞碟”的圆顶,除此之外,实在就乏善可陈了;而地拍却得以深入到土楼的内部,进一步去观察楼房的结构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活方式。“海丝文化”的部分,当然也不可能满足于从空中去呈现带有“海丝”特征的建筑和遗存,台湾人和厦门人共同建造郑和下西洋所用的“福船”,显然更具体和形象地在复原那种文化本身。不难看到,《海西之路》作为一个系列片,在反映现实生活这个方面,受到了《再说长江》等成功的系列片颇大的影响。它努力在克服过去类似的宏大叙事经常犯的见物不见人的毛病。不管是一个侧面还是一个领域,编导都更重视选择人物,从他们的作为、变化和心路历程去概括和提炼。第六集的《刺桐雄风》是从泉州人在开元寺“勤佛”的热闹场面开始的,第七集的《鹭岛辉煌》更是从一个普通的厦门市民王汉祯在环岛路上晨跑的镜头开始的。选择和突出了人物,就必然要加大地拍的分量,因为不可能从空中去航拍人物,那显然不是在利用它的优势而是它的劣势。

航拍和解说词的完美结合、航拍和地拍的和谐统一,这两个方面都是在运用航拍新技术的同时,注意到它可能带来的局限,并以一种互补的方式去采取措施、恰当处置。《飞越海西》所以能比国内其他一些航拍片做得更好,就在于编导对航拍片的优势与局限有着冷静而又客观的分析与评估。一方面充分地发掘和利用它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谨慎地注意和克服它的局限,以使航拍的价值能得到尽可能完美的体现。

航拍和地拍这两种形式,在电视技术的角度看都是不成问题的,编导甚至可以在撰写文稿的基础上,分两个摄制组分别进行拍摄。然而,从航拍镜头到地拍镜头,或者反过来从地拍镜头到航拍镜头,因为镜头角度、运动感知等方面的差异,其画面效果不仅绝然不同,甚至可以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于是,航拍镜头和地拍镜头在后期的编辑组接中,就又造成一个棘手的问题。它可能产生于航拍和地拍两个摄制组在拍摄思路、镜头运作上的难以沟通,当然更可能产生于两种镜头反差极大的画面效果。从几部失败的航拍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个矛盾的处置不当所遗留的种种恶果。单独地看,也许航拍的镜头和地拍的镜头都是很漂亮的,但一旦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就总是跳来跳去、疙疙瘩瘩,把无数好端端的镜头素材都糟蹋了。在航拍片中,也许镜头的连接要比一般的电视片遭遇更多的问题,因此也使问题的解决显得更加举足轻重。

在这方面,《飞越海西》的处理可圈可点之处也颇多。不难发现,编导在解决航拍和地拍的镜头连接时,经常会利用解说词来完成两种镜头之间的转换,或者通过两种镜头中某一方面的共同性、相似性和连续性来完成彼此的衔接。在第八集《大道如飞》的一开头,我们看到的是从空中航拍的龙岩地区新的火车站。随即,画外传来站台上广播的声音,告知某一辆火车正在进站(解说词转换),紧接着,镜头就顺势切换到了地面——远远的一列火车正从画面的纵深处驶来。跟着火车进站的画面,接下来一个镜头,则直接对准了候车室里的女孩蓝娴(“进站”与“候车”的连续性)——“一个生养在闽西大山中的畲族女孩”。她作为龙岩地区2008年高考文科状元,正准备搭乘火车进京入读北京大学法学院。此后,一组镜头跟着蓝娴从火车站的月台进入火车的内部(利用搭乘火车这一画面的共同性),我们看到蓝娴第一次乘火车的兴奋心情,以及她凭窗凝思的样子。当火车的奔驰已经被观众作为一种前期信息接受之后,解说词又加入一句“我们分享了这个梦想飞出大山的孩子在得到一双翅膀时的快乐”,就在观众接受了这个梦想飞翔的信息之后,画面又一下子切换到航拍的镜头,画面真的有如一只飞鸟在空中向下俯瞰。与此同时,一列火车从隧洞中飞奔而出,在福建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前行……解说词的下一句也在这地拍与航拍转换间进入:“……在‘海西号’诞生一年之后,更快的Z60进京列车从福州开出……”作为航拍片,第八集《大道如飞》的这个开头,只是《飞越海西》在解决航拍和地拍两种镜头转换与衔接的一个例子。这部航拍片之所以让人看着觉得流畅、舒服,和镜头编辑中注意航拍和地拍两个部分的转换与衔接有极大的关系。除此之外,地面的“摇臂”摄像机所造成的上下摇移的运动镜头,对航拍与地拍的转换与衔接也常常能起到比较理想的过渡作用。航拍与地拍在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等方面的相似性,也有利于彼此的转换和衔接。必须承认,《飞越海西》在航拍与地拍的镜头组接上,是费心极多、用心极细的。这个后期制作的环节,被牢牢地掌控在编导对整部航拍片的构思之中,同时也采取了各不相同、各见功力的技巧与手段,具体入微地建构起和延续了系列片一气呵成的感觉。

《飞越海西》的拍摄成功,确实有不少方面是值得从航拍片的角度去讨论和总结的。一种新的技术往往带来极大的诱惑,但风险的同在也在时时提醒我们的电视工作者:再崭新的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部电视片的制作仍然需要调动其他不再崭新的技术共同参与。在这种情况下,新技术的融入就是一个复杂的协调与重构的过程。而检验一次电视制作的成功与否,当然不可能仅凭是否运用了新的技术,更重要的当是从技术到艺术、从艺术到思想内容等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内洽与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