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13656500000022

第22章 厦门与台湾文艺合作路径探索

两岸交流

◎厦门与台湾文艺合作路径探索课题组

厦门市紧抓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主动作为、先行先试,注重实效,不断推进和扩大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特别是2011年底,国务院批准《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后,厦门市更是加大了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不断丰富交流内容、拓展交流领域、搭建交流平台,总结交流经验、检验交流成果。

近几年来,在两岸文化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文化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遍及文学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各个领域,催生了海峡两岸文博会、两岸民间艺术节、两岸汉字艺术节、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一系列交流品牌,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取得大丰收。与此同时,随着厦台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一些问题和障碍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缺少统一的组织和规划、交流经费紧张、交流机制不畅,等等。本文拟通过对厦台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概况的梳理、对两岸合作经典范例的研究和对当前两岸文化合作存在问题的分析,审慎提出厦台文化交流合作的新路径、新方法。

一、两岸文艺合作概述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大陆东南沿海民众通过收听、收看台湾广播和电视节目,约略获悉彼岸消息,到80年代中期厦台艺人开始零星接触,再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涌动的潜流喷薄而出,特别是“小三通”实现之后,厦台两岸的文艺交流与合作,在几十年的分隔与翘盼后,绽放出越来越璀璨的花朵。

(一)学术先行,搭起两岸文艺合作新桥梁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术交流率先破冰起航,成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先锋,开创了1949年以来两岸民间艺术直接交流的新局面。

1986年12月,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室成立,后改为“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2012年更名为“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其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扩大两岸文化艺术交流。20多年来,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文化部下达的各项任务,而且在推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与发展方面,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该院先行先试推动多项两岸艺术合作,为海峡两岸的文化合作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1989年3月,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室与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共同举办了“首届台湾艺术研讨会”,这是两岸文化学者第一次学术上的接触,被媒体誉为“两岸艺术界零的突破”。1990年2月,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室举办“闽台地方戏曲研讨会”,在两岸引起强烈的反响。此后,不断有台湾学者到厦门访问交流、寻根谒祖。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两岸寻根互访、探索交流更加频繁、深入。1995年10月,在台北举办“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研讨会”,大陆学者陈世雄、陈耕、曾学文等8人首次赴台交流。至此,两岸民间艺术交流开始由单向交流走向双向交流,参与的团队和交流的内容也逐年扩大。从歌仔戏、高甲戏、南音到民族民间舞、戏曲舞台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等,每一届的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期间,都有不同学派的学者聚集到一起进行合作探讨,研讨领域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二)经典创造,唱响两岸文艺合作大舞台

经过多年的开拓发展,在两岸文化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文化交流领域佳音频传,文艺交流与合作已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和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态势,逐步向制度化、常态化和深层次发展,遍及文学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各个领域,催生了海峡两岸文博会、两岸民间艺术节、两岸汉字艺术节、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一系列的交流品牌。

1.戏曲经典代表:歌仔戏《蝴蝶之恋》

被海峡两岸誉为“歌仔戏发展里程碑”的两岸首度合作大戏——《蝴蝶之恋》,自2009年首演以来,连续荣获了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特别奖”,写下了两岸合作剧目首次参与中国戏剧节和中国艺术节新的一页。《蝴蝶之恋》立足平民视角,以“梁祝”爱情故事为主轴,讲述了两岸一对歌仔戏生旦的半世纪相思、一世情爱,开创了60年来两岸歌仔戏剧团同演一台戏的先例,这出有着“两岸戏曲合作破冰之旅”之称的大戏,渗透着两岸间浓浓的文化情缘。表现两岸分离的题材并不新鲜,文学影视戏剧都有相关作品,但《蝴蝶之恋》的创新和精彩之处,在于巧妙地将传统的“梁祝”传奇和现代爱情故事结合起来,以戏中戏的方式演绎这段跨越时空的爱恋。传统戏曲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再创造,语言简朴自然,唱词清新雅致,音乐如行云流水,舞美简洁素雅,既呈现出了浓郁的戏曲传统美,又有很强的时代感。历史的厚度与戏曲唯美、浪漫的色彩相互交融,赋予了传统歌仔戏现代性的灵魂。

《蝴蝶之恋》是特意为两岸歌仔戏团量身定制的,由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原厦门歌仔戏剧团)和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剧团共同打造,从剧本、导演、音乐、舞美设计到演员表演,无不凝聚了两岸众多优秀艺术家的心血。它的艺术成就已达到相当高的美学境界,成为当代戏曲舞台独具特色的优秀剧作。2006年,在台北“华人歌仔戏创作艺术节”上,两岸戏曲界人士对合作创演一部大型歌仔戏剧目、共同推动两岸歌仔戏的传承与发展,都热情高涨。2011年,《蝴蝶之恋》作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经典范例,被收录在由中央电视台和厦门市政府联合摄制的专题片《风从大海来》中,随片在央视一套和四套多次播出,赢得《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艺报》等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在海内外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2012年2月,唐美云在接受《厦门日报》和《台海》杂志专访时说道,“《蝴蝶之恋》是海峡两岸歌仔戏合作的一次创举,在台湾各界获得了高度的评价,台湾同仁纷纷表示非常期待在总结这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两岸能有更多、更深层次、更广阔领域的交流合作”。

2.舞蹈经典代表:舞蹈《鼓神》

继《蝴蝶之恋》之后,两岸共同合作又一力作是厦门思明区艺术团与台湾九天民俗技艺团共同创作的舞蹈《鼓神》。舞蹈借鉴海峡两岸闽南传统文化的元素,通过强与弱、快与慢等跌宕起伏的鼓曲交错,表现阳刚与柔美之间的起承转合以及和谐共鸣。舞蹈以鼓作乐、以情释舞传递了天地之间人性的美好。正如台湾九天民俗技艺团董事长徐振荣先生所言,《鼓神》的创作是基于一个扎实的文化融合基础,即便隔着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化依然没有距离,因为它们都是基于同根同源的闽南文化。同样,《鼓神》的舞蹈编导黄秀珍也表示,“相同的语言背景、相同的习俗,甚至是相同的宗教信仰的基础,才使得我们能够撞击在一起,来创作这个人神精神交汇的作品……”

舞蹈《鼓神》也获得了两岸官方的大力支持。台中市政府胡志强市长、文化局叶树珊局长、新闻局石敬文局长、台湾龙应台先生、林怀民先生都给予了关注和推荐,称此项合作是两岸民俗、民间文化深层次的合作形态,是新时代的拓展,是新的合作模式的有益探索,在民间文化交流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是有益的尝试,为今后的合作发展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2013年10月,舞蹈《鼓神》还将再次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舞蹈门类总决赛中角逐国家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大奖”荣誉。

3.合作模式创新代表:“乡音之旅”

2012年,由厦门市歌仔戏研习中心、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和厦门市南乐团等几个地方戏专业艺术院团联合组成的大规模厦门市赴台湾南部“乡音之旅”巡演交流团,开始了台湾南部地区的巡演交流活动。台湾南部地区是历史上闽南先民拓荒台湾的登陆点,与厦门之间有着浓浓的乡情。“乡音之旅”选择以台湾南部为中心,在社区、乡镇庙口开展巡回演出,广获台湾民众的好评。

“乡音之旅”突破了“台湾生大陆旦”的传统合作模式,利用台方优势进行线路操作、宣传造势,在社区、庙口进行下乡式、普及性演出;同时,舞台演出也突破了单一的戏曲演出,在演出形式上进行大胆创新,在操作形式上也是厦台乃至两岸合作方式的一个新突破。其公益性和创新性获得文化部、国台办的肯定和推广,受到诸多省市的重视和青睐。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厦门与台湾文艺合作路径越来越宽,合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创作出了众多喜闻乐见的文艺经典。与此同时,仍有不少问题和障碍。

1.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多以民间交流为主,缺乏统一的组织和规划

虽然每年一届的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及官方组织的其他艺术交流活动,为海峡两岸的文艺交流合作提供了多种机遇,但更多的文化艺术交流仍然是两岸的文艺团队通过各自的思路、脉络和途径进行的,重复交流、研究,放任自流,缺乏系统性、规模性和科学性。

2.两岸合作议题广阔,但经费紧张,交流渠道不通畅

厦门市在推行对台先行先试,鼓励加强对台交流与合作中,政策上、经费上一直没有较大突破。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未能深入地进行挖掘、加工和提升。目前,厦台的文艺交流合作项目中,各界都有合作的成功试水,但类似《蝴蝶之恋》、《鼓神》这样在两岸引起轰动效应的范例还不多,各领域的交流仍然缺乏足够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三、厦台文化合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策与经费支持,提供良好的机制、平台,开通更为广阔的交流渠道。首先,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政府应该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给予拥有优秀项目的文艺团队应有的资金支持,缓解其经费压力,可以有效地保证文艺项目的品质和交流层次。其次,利用政府广阔的人脉和资源,为交流团队提供有力的支持,既可以保证交流项目的顺利进行,更可能打开市场,增加更多交流合作的可能性。再次,学习台湾对文艺团队的支持模式。台湾官方对支持文艺团队和文艺项目的台湾企业,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企业为文艺活动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们也可学习这种模式,不仅减轻相关部门的经济负担,同时,还能吸引企事业团体关注甚至参与文艺活动,其社会效应将不可低估。

2.厦门与台湾文化交流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合作模式。虽说近年来的“乡音之旅”是两岸在文化交流合作模式上的一个创新,在未来几年之内仍可有效运行,也可吸引更多省市的目光。但在未来长期的合作发展道路上,“乡音之旅”巡演的模式也有局限性,需要两岸继续寻求、探索交流合作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之路。近来,两岸文艺交流合作提出新模式,即“传统艺术进校园”,厦台文艺剧团选派人员进行交流,进驻对方艺术院校,采取表演、教育等方式,普及本土传统艺术。从教育入手,无疑能在更广范围内、更深程度上传承和发扬本土传统艺术,应该是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路径最为有益的探索。

3.公益文化交流合作与市场化运作是今后两岸文艺合作道路上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大陆注重公益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台湾则更看重文化合作中的市场效益。商业化的文艺合作项目不仅能减轻文艺团队的生存压力,收获票房,也可使两岸艺术团队持续合作发展,既讲公益又讲市场的合作项目必须要找到项目的卖点和创意,依靠有名气、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还要有成熟的运作流程。目前,两岸合作的经典歌仔戏《蝴蝶之恋》在台湾的巡回演出中,充分利用唐美玲的个人影响力,在投入与票房收入上打成平手。但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可借鉴昆曲《牡丹亭》的成功范例。《牡丹亭》成功抓住政策上的优势,名人和企业的支持,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票房和口碑双丰收。未来,厦台文艺合作应该在公益与票房上进行综合考量,利用不同文化市场的需求,增加时尚性元素,在经典和卖点之间寻求双赢,才能让厦台文艺合作长久、持续地发展。

4.闽南民俗文化、民间信仰应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强有力推手。绵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是连接海峡两岸中国人最牢固的精神纽带,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血脉;而同根同源的闽南文化、民间信仰更是维系两岸民众凝聚力的最坚实根基,更是两岸民众的精神家园。20多年来,厦台两岸文化交流从无到有、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从交流到合作、从一般合作到深层合作,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两岸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民间信仰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两岸文化交流领域的不断拓展、规模的继续扩大、层次更为提高、影响持续增强,闽南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应该更加获得两岸文化界的重视和尊重,政府更应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强有力推手。

课题指导:林朝晖

课题组长:阎纪榕

执笔人:廖晓端、武杨

2013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