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13656500000017

第17章 跨越发展中的厦门公共图书馆事业(1)

◎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一、概况

厦门市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行政区,现有37个镇(街)、469个村(居)组织,2013年末常住人口373万人。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无论在设施建设、资源储备、科技支撑、服务创新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覆盖全市范围的图书馆服务联盟,为市民提供规范、便利的文献资源和文化活动服务。

二、设施建设及分布情况

厦门市图书馆事业发展至今,形成了包括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分馆、流通点、农家书屋、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汽车图书馆等在内的图书馆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1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市级少儿图书馆、8个区级图书馆,以及80个分馆、278个流通点、156个农家书屋、55个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和9个汽车图书馆。

(一)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

1.厦门市图书馆。厦门市图书馆创办于1919年,原馆舍位于公园南路2号,2007年3月1日迁入厦门文化艺术中心新馆,馆舍面积25732平方米,拥有上、下两层各6000平方米的“藏、借、阅、检、咨一体化”的开放式阅览空间。阅览座席3564个,计算机459台。创办了19个直管型、托管型、联办型分馆,15个流通点(含鼓浪屿家庭客栈图书角)和1个汽车图书馆。

2.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创办于1986年元旦,是福建省首家独立建制的市级公共儿童图书馆。现有馆舍总面积10106平方米,拥有阅览座席1525个、计算机138台。建有34个联网分馆、43个流通站、近40家集体用户、1个汽车图书馆。

3.思明区图书馆。思明区图书馆建于1998年,为区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2010年9月27日迁入新馆,馆舍面积近4800平方米,拥有阅览座席327个、计算机100台。建有9个分馆、99个流通点、20个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1个汽车图书馆。

4.湖里区图书馆。湖里区图书馆是湖里区政府主办的公共图书馆,1997年对公众开放,2004年独立建制。馆舍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阅览座席530个、计算机61台。建有1个联网分馆、61个流通点、35个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1个汽车图书馆。

5.海沧区图书馆。海沧区图书馆是由海沧区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公益性的公共图书馆,于2004年6月批准设立,2005年7月对公众开放,2007年5月独立建制。馆舍面积6400多平方米,拥有阅览座席393个、计算机50台,建有7个分馆、21个流通点、1个汽车图书馆,并负责对海沧区23个农家书屋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

6.集美图书馆。集美图书馆创办于1918年,是厦门地区最早建立的图书馆,现由集美校委会管理。馆舍面积6322平方米,拥有阅览座席344个、计算机60台,建有3个分馆、9个流通点。

7.集美区少年儿童图书馆。集美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成立于2002年12月,为区级公共少儿图书馆。2008年7月新馆投入使用,馆舍面积4200平方米,拥有阅览座席365个、计算机105台,建有7个分馆、5个流通点、1个汽车图书馆,并负责对集美区22个农家书屋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

8.同安区图书馆。同安区图书馆创建于1978年。2011年元旦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馆舍面积5128平方米,拥有阅览座席450个、计算机85台,建有2个分馆、10个流通点、1个汽车图书馆,并负责对同安区81个农家书屋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

9.同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厦门市同安区少儿图书馆1981年创办,是福建省第一家独立建制的区级少儿图书馆。2009年10月,迁入原同安区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3135平方米,设有阅览座席80个、计算机32台,建有6个流通点、1个汽车图书馆。

10.翔安区图书馆。翔安区图书馆是翔安区政府于2011年投资兴建的区级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316个、计算机52台,建有17个流通点、1个汽车图书馆,并负责对翔安区30个农家书屋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

(二)农家书屋和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

一是2009年厦门市全面完成全市156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实现“村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目前,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和翔安区农家书屋的数量分别为23、22、81和30家,全市农家书屋面积达7286.41平方米。

二是自2009年厦门市首台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建成以来,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在厦门市得到了大力推广。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有55台街区自助图书馆投入使用。目前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主要分布在思明区和湖里区的街道和社区,为市民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身边服务。

三、资源建设及利用情况

2011—2013年,厦门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在各级财政经费的保障下,文献资源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藏书总量、电子文献和数据库资源的逐年增加,全市人均拥有藏书量也逐年递增,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前列。在发展馆藏的同时,各馆还根据自身服务特点,注重加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形成了鲜明的馆藏特色。

(一)纸本文献建设

1.藏书总量。2011年全市图书总藏量达3527211册,2012年达3991039册,2012年图书总藏量比2011年增加13.15%。2013年全市总藏量达4521494册,与2012年同比增长13.29%。

2.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根据当年厦门市常住人口总数计算,2011年厦门市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977册,2012年为1.087册,2013年该数字为1.212册,呈逐年递增趋势。

(二)数字资源建设

1.数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提升了数字化服务能力

近年来,为适应现代图书馆开展的服务内容,各图书馆大力发展数字资源,通过自建、共建和外购数据库等不断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电子文献。全市公共图书馆除同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因馆舍改造原因外,其余各馆都配置了电子文献。电子文献总量从2011年的1203723册上升到2013年的2967849册,3年内增长了147%。

数据库。全市各公共图书馆逐年加大数据库建设,以外购形式购入清华同方、维普、万方等大型数据库,2013年外购数据库总量达48.75TB;同时,各馆根据本馆馆藏资源和服务特点,开发自建数据库,如厦门市图书馆的“厦门记忆”,集美图书馆的“集美文献数据库”、“嘉庚文献数据库”和“会展资料数据库”,湖里区图书馆的“湖里区文化演出视频库”等,至2013年底全市公共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总量达12.705TB。

2.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扩大了数字化服务范围

为更好地利用数据库资源,厦门市公共图书馆建立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2013年厦门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用于共享的数字资源总量达54.98TB,与2012年同比增长47.91%。2010年11月,厦门市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达成数字图书馆建设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厦门分馆”,实现了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在厦门地区的共建共享与全覆盖服务,促进了厦门地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

(三)特色文献建设

1.特色馆藏。厦门市公共图书馆在发展馆藏资源的同时,注重特色文献的收集工作,着力打造特色馆藏。在资源建设上各馆既尽力丰富馆藏数量,满足读者普通阅览的需求,又各有侧重地发展特色馆藏,起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作用。其中厦门市图书馆以闽南地方文献为重点,形成闽南地方专题、华人华侨专题等特色专题文献收藏;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少儿文献为主,2004年与美国明德图书馆基金会创办了中国大陆首间原版英文图书阅览室;思明区图书馆以“写厦门的书”与“厦门人写的书”作为收藏重点设立专柜,并逐步将重点收藏扩大到闽台文化、闽南文化;湖里区图书馆以台版漫画类图书为馆藏特色;集美图书馆以嘉庚文献、会展文献、集美地方文献、古籍文献为特色馆藏;同安区图书馆以同安地方文献和古籍文献为馆藏特色。

2.古籍文献。古籍文献是厦门市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3年底,全市公共图书馆共藏有古籍文献古籍47852册,其中善本2426册。拥有古籍的厦门市图书馆、同安区图书馆、集美图书馆都积极开展古籍普查和保护、宣传工作。至2013年止,全市公共图书馆共有12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四、服务拓展及绩效情况

(一)读者服务情况

2011—2013年,厦门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从单一、被动的借借还还向多元、主动的多样化服务转变,服务效益显著提高。有效读者证数、年流通人次、年外借册次、活动人次等逐年提高。

1.免费开放。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是国内较早实行免费服务的公共图书馆,至2013年各馆的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均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较为健全并全部免费开放。目前厦门市图书馆的免费服务项目达28项,含数字资源利用、学生假期课业辅导、WIFI使用、短信提醒、各类文化活动、文献扫描等,对残障人士和孤寡老人不仅免收借书证押金,还提供免费送书上门等服务。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心理咨询、外教讲故事、国画培训、陶泥培训等特色项目也都免费向读者开放。在厦门,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进城务工人员、低收入人群、少年儿童甚至外地游客,均可以不受限制平等地利用公共图书馆。

2.开放时间。2013年厦门市公共图书馆平均开馆时间为68.2小时/周,比2011年增加10%,且全年节假日无休,方便读者借阅。2013年11月,厦门市图书馆总馆和殿前街道分馆延长开馆时间,达每周82小时,全区域开放时长位居全国图书馆前列。厦门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和海沧区图书馆还分别在馆内开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读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图书借还服务。

3.基础服务。2009年,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成立,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区域内公共图书馆借书证一证通用、书刊通借通还服务,使全市公共图书馆年外借册次和流通人次得到历史性突破。2013年外借总册次比2011年增加46.52%,年流通总人次增加14.47%。有效借书证2013年达到295286个,比2011年增加48.59%。据厦门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联合发布的《厦门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厦门市2013年常住人口373万人,有效持证读者占全市常住人口的7.92%,居全国先进行列。

4.读者活动。在提供文献信息基础服务的同时,厦门市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组织各类读者活动。除常年开展阵地读者活动外,各馆积极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厦门市图书馆和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每年组织开展大型系列主题活动以及图书馆服务宣讲活动;湖里区图书馆举办“湖里阅读季·读书公园”主题活动、集美区少儿图书馆举办集美区少儿读书月等活动。2013年活动场次、人次分别比2011年增加了42.41%和42.60%。在开展读者活动的同时,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间还实现活动互联互动,如联合开展巡回展览、讲座、“故事妈妈”志愿者活动等。

5.参考咨询。2013年,由厦门市图书馆牵头组织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网上参考咨询,集合各馆资源优势,共同做好读者咨询服务工作。厦门市图书馆还根据领导机关与社会发展、科研与经济建设、社会公众三个服务层面的不同要求,设置政府信息公开专题阅览区,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舆情服务,并在厦门市“两会”召开期间,为委员、代表提供“两会”信息服务;与厦门大学图书馆合作设立科技查新点,免费为读者提供查新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定题服务;为社会大众提供及时咨询服务;结合社会热点和读者需求编制文献;与地方史专家学者合作,成立“洪卜仁工作室”、“华人华侨工作室”,为读者提供闽南地方文史和华人华侨等信息服务和培训服务。

(二)读者服务拓展

1.服务理念

厦门市图书馆以创建国内一流的复合型图书馆为目标,坚持“全方位开放、全公益服务、全社会共享”的服务方针,2008年牵头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构建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服务联合体的构建促进了各馆服务理念的更新,如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坚持“以便利、健康、公益为宗旨,以现代科技为引领,打造全覆盖、全方位、多层次的多元化立体型少儿图书馆”;思明区图书馆以“努力服务,方便大众,照顾特殊”为服务理念;同安区图书馆秉承“传承·开放·服务”的办馆理念;翔安区图书馆以“精心做事、精细管理、精致服务”为理念。服务理念的更新提升了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总体服务能力,提高了图书馆的办馆效益。

2.服务宣传

厦门市公共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网站、大屏幕液晶电视和LED终端等多媒体广播系统,实时发布活动预告、新书推荐、服务项目、读者管理规定和服务规则等,方便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服务信息。

除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宣传图书馆外,还出版了《厦门市图书馆声》、《图书馆探索》、《儿童图书馆论坛》等刊物,提升厦门市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厦门市图书馆还拓宽服务宣传推广途径,如上街发放传单,在厦门市政府网站、厦门文化信息网和民间网站、QQ群、微博、微信、楼宇电视、街头主干道人行电子显示屏、BRT公交候车厅信息发布屏、公交车车身以及中小学家教网上发布公益讲座、活动预告、阅读推荐等信息,在超市、社区以及高校公告栏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多途径地开展图书馆形象宣传。同时,还通过组建“图书馆服务宣讲团”,走进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敬老文明号等平台,与社会各界开展联创共建,在妇女、青年和老年群体中宣传图书馆,推送图书馆服务。

3.服务品牌

在多年的创建读者活动中,厦门市公共图书馆形成了为社会大众所认可的品牌活动项目,如:厦门市图书馆的青少年假期热读活动、“我与书缘”读书月活动、大型名人公益讲座、“书虫”青少年阅读会、英文原版精读会、何娟姐姐故事角、读书沙龙、假期课业辅导、“两会”现场服务等,深受厦门市民喜爱,其中,“青少年寒假期热读活动”还荣获“首届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论坛”优秀案例三等奖;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红领巾读书”活动、明德英文图书馆、少儿心理咨询、“故事妈妈”俱乐部、DIY亲子阅览、闽南文化专题阅览室等品牌活动受到广泛欢迎,其中《厦门少图“故事妈妈”俱乐部》活动案例荣获“2013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全国家庭亲子阅读推广月活动”优秀案例一等奖,并且走进翔安区图书馆、同安区图书馆,带动更多的志愿者妈妈走进图书馆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持久不衰的“红读”活动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并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每年约有5万人次的学生参加“红读”活动,活动区域覆盖率达100%,已成为厦门市的一个文化品牌。

4.特殊服务

厦门市公共图书馆在实现服务均等化方面一直投入了较大的关注度,针对弱势群体,各馆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

未成年人服务。除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同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和集美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三家专业少儿图书馆外,厦门市图书馆及其社区分馆以及各区图书馆均开设少儿阅览室(区),汇聚少儿文献资源,打造少儿品牌活动,为青少年就近借阅图书和参与各种少儿主题活动提供便利。

敬老服务。为方便更多的老年人利用图书馆,各馆加强对老年人的专项服务。如厦门市图书馆设立敬老专座和敬老专题书架,为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复印服务,举办敬老专场电影和专题讲座,组织开展老年书画笔会和培训活动等,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湖里区图书馆利用共享工程设备和资源开办“公益计算机基础培训班”,为老年人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提供专业辅导,吸引了众多老年读者参与。

进城务工人员服务。针对厦门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的现状,厦门市公共图书馆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各类活动。厦门市图书馆在务工人员集中的工业园区开设分馆,方便务工人员借阅图书,并为其子女提供免费课业辅导、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常年坚持送书到各企业,丰富产业工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残障读者服务。残障读者一直是厦门市公共图书馆重点服务对象。各馆在馆内均开辟了专门的视障阅览区,残障通道、轮椅、专用阅览桌椅等设施一应俱全,同时配备相应的盲文资料、视听文献、点读设备,为视障人士提供专业服务。厦门市图书馆还利用统一的物流服务,为残障人士、特殊教育学校及孤寡老人提供文献免费送书上门及上门取件服务;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设立联网分馆,为特殊儿童提供图书借阅服务。

社区矫正人员服务。厦门市公共图书馆以服务全体市民为己任,为各类人群提供平等的服务。厦门市图书馆在厦门监狱、厦门第二教育收容所等设立流通点;与思明区司法局合作成立“思明区公益劳动基地”,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系列帮教活动。

低收入人群服务。针对低保户,厦门市公共图书馆也推出了多项服务措施。如厦门市图书馆每年开展“温暖阅读行动”活动,为低收入家庭办理免押金借书证;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在低保户较多的东荣社区设立社区联网分馆,与总馆及各分馆实现通借通还。

五、智能化建设及服务情况

厦门市公共图书馆积极依托现代技术,在服务联合体内实现管理智能化、服务自动化和阅读便捷化,提高图书馆工作效能,推动业务发展,提高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