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
13653900000045

第45章 一定要教孩子学会隐恶扬善,不可逆而行之

面对他人的善与恶,我们一定要秉承一个原则:隐恶而扬善。自古以来,隐恶扬善都是一种高尚的美德。面对他人的恶,不要到处宣扬;面对他人的善,要懂得去称赞。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隐恶而扬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那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有短,切莫揭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短处被人知道,所以不要揭他人的短。

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每个人都有短处,无论是外表的短处,还是言行举止的短处,都不希望让他人知道。

作为成人,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他人面前,尤其是在一些德行、地位、权势比较高的人面前,我们会伪装自己,把自己不好的一面隐藏起来,只希望把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既然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短处被他人知道,那么对于他人的短处,我们也不可以去揭穿,更不可以到处宣扬。

我们要教育孩子,如果不希望自己的短处被人知道,就不要揭穿他人的短处。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这种不好的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并给予引导:揭穿他人的短处就像揭人伤疤一样,会让他人受到很大的伤害,给他人带来负面的影响,不仅不能帮助他改正自己的缺点,而且还可能会令他怀恨在心。

另外,我们也要引导孩子,看到他人的缺点时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存在类似的问题,就要改正;如果没有,也要引以为戒,正如前面讲到的“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在孩子面前,我们一定不可以互相揭短。

在某些家庭中,有的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互相揭短,比如,有的妈妈会对孩子说:“你爸可笨了,有时候,家里坏了东西,他都修不好。”“你爸好吃懒做。”有的爸爸会对孩子说:“你妈胆子可小了,自己都不敢走夜路。”“你妈就爱挑我的毛病。”

当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在孩子的意识里就埋下了“爸爸笨”、“爸爸贪吃、懒惰”、“妈妈胆小”、“爱挑毛病”的种子。也许有一天,孩子还会以此来取笑父母,那么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何在?父母还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千万不可以在孩子面前互相揭短。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对于孩子而言,我们的言行举止就是最生动、最真实、最深刻的教育。

不要在众人面前揭孩子的短。

有时候,面对令人头疼的孩子,有的父母觉得忍无可忍,就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他,揭他的短。有的父母认为:只有在众人面前指出孩子的缺点,才能让他长记性,才能督促他改正。

然而,在别人面前揭孩子短的父母是不配做父母的。也许,这句话说得有些严重,但是我们都应该反思一下。因为,当我们在众人面前揭穿孩子的短处时,不仅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而且还会摧毁他的自尊心,让他无地自容,甚至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叛逆”心理:越不让我这样,我就越要这样。

其实,我们无论是选择在众人面前揭孩子的短,还是选择在其他的场合指出孩子的缺点,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缺点。那么,我们何不选择一种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呢?

事实上,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也好面子,他非常在乎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而且,对于孩子来说,面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自尊和人格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留点面子,不在众人面前揭他的短。

难道,我们就不能帮助他人指出缺点了吗?

“人有短,切莫揭”是否表示我们就不能帮助别人指出缺点了呢?当然不是。揭短,是指将他人的短处或缺点揭露出来,然后公之于众。换言之,揭短就是在公众场合揭穿他人的短处或缺点。那么,如果我们不是在公众场合指出他人的缺点,而是在私底下,是不是就不属于“揭短”的范围了呢?

我认为,我们需要指出他人的缺点,这也是必需的,因为如果我们不帮助他指出缺点,他可能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就不会有所改进。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场合。在公众场合,会让对方觉得没面子,下不了台;在私底下,才会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从而反省自己的行为,进而改正缺点。正所谓“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时机。比如,当他人不高兴或正忙着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我们最好先不要指出他的缺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我们要取得他人的信任,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指出他人的缺点,他人才会接受我们的指正。

可以说,指出他人的缺点时,需要注意“天时”、“地利”、“人和”。只有各方面的要素都具备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对孩子的缺点,我们应该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用手势、眼神等非语言方式给他暗示,也可以先把他带到没人的地方,然后再对他进行教育、引导。对于这样的教育方式,相信孩子会更容易从心里接受。

人有私,切莫说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隐私公之于众,所以不要到处宣扬他人的隐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空间,都有自己的隐私,有些是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有些只愿意让自己最信任、最亲近的人知道。总之,对于自己的隐私,每个人都不希望让其他人知道,更不希望被人公之于众。

如果隐私被公之于众,我们就会受到伤害,甚至感觉没脸见人。如果隐私是被自己最信任的人泄露出去的,我们则会非常伤心,甚至会怀恨在心。而且,到处宣扬他人隐私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这样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因此,对于他人的隐私,我们应该给予保护,不要到处宣扬。

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拥有隐私,不要进入他的“隐私地带”。

每个人都有隐私,孩子也不例外。但是,一些父母并没有重视孩子的隐私问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根本不懂什么是隐私。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生命都是我给的,他对我还有什么隐私可言啊?我当然有权知道他的一切。

结果,父母翻看孩子书包、偷看孩子日记的现象屡见不鲜。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还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如果父母经常在他人面前宣扬孩子的隐私,更会让孩子感到非常羞愧,甚至是无地自容。

另外,有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极端的方式将自己保护起来,为了不让他人了解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心紧紧锁闭起来。结果,我们无法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事实上,孩子拥有隐私,意味着他自我意识的成长,说明他的内心世界正在走向成熟,他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拥有隐私有利于孩子迈向独立和成熟。试想一下,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而言,如果他的心理仍然像几岁的孩子那样天真,也许说明他的心智不够成熟,甚至说明他的心智成长是不健康的。所以,孩子拥有自己的隐私,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和欣慰才对。

其实,保护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允许孩子拥有隐私,给他一个自由的独立空间,这是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当然,这样做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对孩子的隐私给予充分的关注,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积极而合理的引导和帮助。

平日里,我们要仔细观察孩子内心的变化,当发现孩子有一些不寻常的表现时,千万不要用探询或命令的口吻要求他说出来,而是尽量为他提供一个宽松的氛围,多用心与他沟通,关心他的想法和感受,做好基本的心理疏导。

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他才愿意与我们分享自己的秘密。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隐私,千万不要主动打听他人的隐私。

一般来说,孩子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对于身边的事物或发生的事情,他都想要一探究竟。有时候,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会打听他人的隐私,甚至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他人的隐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保护自己的隐私是一个人人格尊严的体现,打听他人的隐私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凡一个有孝心的孩子都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不去打听他人的隐私,因为“德有伤,贻亲羞”。

其次,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想:如果他人打听你的隐私,你会高兴吗?谁都不喜欢他人打听自己的隐私,更不会感到高兴。同理,如果我们去打听他人的隐私,他人也会不高兴的。当孩子拥有这份同理心后,他就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了。

最后,让孩子思考一个问题:打听他人的隐私会有怎样的结果?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吗?只要孩子好好思考就会明白,打听他人的隐私,除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之外,没有任何一点好处,反而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比如,浪费宝贵的时间,破坏彼此的关系,给他人的内心造成伤害,让他人产生怨恨心甚至是报复心,等等。经过一番思考,孩子就会知道,一个错误的行为举止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那么,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负责了。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为什么《弟子规》告诫人们“道人善,即是善”呢?

所谓“道人善,即是善”,是指称赞他人的善心善行,就是一种美德,就是在行善。为什么称赞他人就是在行善呢?因为“人知之,愈思勉”,当他人知道被人称赞之后,便会勉励自己做更多的善事。

其实,我们称赞他人的善心善行,对人对己都有益处。因为人人皆有向善之心,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当人们看到他人的善心善行时,就会感召自己内心的善良本质,从而积极效仿他人的善心善行。

比如,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如果我们经常宣扬的话,这个人知道后,会不断地勉励自己,从而做更多的好事。也许这个人一开始做好事是无意识的,当我们宣扬之后,他就会变成有意识地去做好事了,而且会越做越好。当有人听到这样的善行时,会生起一种向往、羡慕之心,从而向人家学习。而对于我们自己呢?我们也会见善思齐,进而付诸行动去做好事。

所以,当我们看到他人的善心善行时,一定要懂得称赞,要尽量去宣扬好人好事,以感召更多的人去做善事,从而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赞美的语言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

在家庭中,常常会有夫妻或婆媳因为琐碎之事发生口角,相处得不和睦。究其原因,是人人都喜欢看他人的缺点,都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其实,夫妻之间或婆媳之间和睦相处并非难事,只要彼此都愿意看对方的优点,经常说一些赞美的语言,就会获得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

比如,太太沏了一杯茶,做先生的不能挑三拣四,而是要用欣赏的口吻说:“太太沏的茶真好喝,我怎么就沏不出这么好喝的茶呢?”太太听后就会非常高兴,下次还会主动给先生沏茶。

再比如,婆婆把儿媳的衣服洗了,也许洗的方法不对,也许洗得不太干净,做儿媳的不要生气,给婆婆摆出一张臭脸,而是要和颜悦色地说:“妈,真是辛苦您了,我应该给您洗衣服才对。”婆婆听后,心里就会非常高兴,因为她感觉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媳妇的认可。不过,做儿媳的要做好一个媳妇的本分,应该尽可能地把家里的家务主动承担下来,最好让老人少做点事情,别累着,因为我们要孝敬老人,让老人度过一个幸福、和乐的晚年。

在家庭中,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称赞对方的善心善行,那么不仅能够维系家庭的和谐,而且还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会促使他在生活中落实“道人善”。

在生活中,我们要多称赞孩子的善心善行。

孩子本性善良,他的善心善行比我们成年人表现得更加明显。比如,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当看到其他小朋友因受伤而哭泣时,他会表现得特别伤心,甚至会流眼泪。其实,这就是孩子善心善行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保护孩子这珍贵的本性,肯定和称赞他的善心善行。

其实,孩子的善心善行随处可见。因此,在平日里,我们要注重观察孩子的表现,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发现他的善心善行,然后给予肯定和表扬。

当孩子的善心善行得到我们的称赞时,他就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好的,他会感到非常快乐,也会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孩子体验到了积极的行为结果之后,他做善事的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自然就会主动去做善事了。

让孩子明白,不能为得到称赞而行善,行善是不求回报的。

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学生向爸爸要5元钱,爸爸拿了一张5元的纸币给他,他却执意要5张一元的纸币。爸爸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原因。孩子说,我要把钱拿到教导处,就说是我捡到的,如果是一张5元的,只能给班级加10分,只能得到老师的1次表扬;如果是5张一元的,我就能分5次送过去,这样就能给班级加50分,我就可以得到5次表扬。

我们看,这个孩子为了得到称赞,为了得到加分,采用了这种不正当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会扭曲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此,我们要防患于未然,要告诉孩子,行善最重要的是一颗心,不能为了得到称赞而行善,更不能为了得到称赞而行假善,就像这个“捡钱”的孩子。所以,当孩子为了得到称赞而行善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引导,让他明白:行善一定要真心实意。当一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行善时,善就变质了,他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而且还会玷污自己纯净的心灵。

俗话说:“善有善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确是这样,做了善事就相当于播种下了一粒善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这粒善的种子定能结出善的果实。不过,真正有德行的人做善事,不是为了得到善的回报,而是因为他心中有真善、大爱。

如果一个人行善是为了得到回报,那么他行善的心就有掺杂,就不纯了。而且,当这个人行善而没有得到回报时,他就会陷入痛苦之中。因此,我们要告诉孩子:行善是为了帮助他人,而不是为了得到回报。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为什么《弟子规》要告诫人们“扬人恶,即是恶”呢?

所谓“扬人恶,即是恶”,是指宣扬他人的恶行,就等于是自己在作恶。为什么我们宣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作恶呢?因为“疾之甚,祸且作”,如果我们宣扬得太过分了,就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当一个人做错事情时,他最不希望被他人知道。而且,他也许已经非常自责了。这时候,如果我们把他的恶行宣扬出去,他可能就会与我们结怨,甚至会采取报复的手段,这些往往都不是我们所能预见的。

另外,我们到处宣扬一个人的恶行,其他人就会知道,有的人可能就会想:他的行为比我可恶劣多了,就算我坏点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一来,人们就不以恶为耻辱了。当人们的心中失去道德底线之后,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那么,社会又怎能实现和谐发展呢?

面对污染严重的社会环境,我们要为孩子增加“保护层”。

如今,报纸上所登出来的、电视上所播放的、网络上所曝光出来的,很多都是恶人恶事。我们可以打开一个中文门户网站,看看“新闻”栏目中有多少是善事,有多少是恶事。我有一次仔细看了一个中文门户网站首页的“新闻”栏目,竟然没有一条正面新闻,不是杀人放火,就是假冒伪劣;不是交通事故,就是色情艳事……当人们一天到晚所看到的都是这些所谓的“新闻”时,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受到污染呢?尤其是对于心智不够成熟的孩子,如果他每天泡在这个“大染缸”里,纯净纯善的心灵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此,我们要为孩子增加“保护层”,让孩子有能力去抵御社会上的污染。首先,我们要尽量让孩子远离污染严重的环境,比如前面讲到的“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从而杜绝污染源。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以身作则,不去宣扬他人的恶行。那么,孩子就会受到良好的熏陶,当孩子面对他人的恶行时,就不会去到处宣扬。

教子箴言

前面提到的“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就是在告诫人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要懂得称赞他人的善行;在私下无人的时候,才去规劝他人的过失。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一定要牢记这句教诲,保护孩子的自尊,呵护他脆弱的心灵,勉励他多做善事,使自己做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