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岁月流金--将军的女儿
1360100000060

第60章  困难重重

她不能让张文杰辛辛苦苦挣下的家业毁了,就算是张文杰有可能被判他个几年十几年,也总有一天会回来的。那么,她就对得起这个对自已比亲生妹妹还亲的异姓的哥哥了。

过去跟随张文杰鞍前马后的兄弟们,大多被抓进了局子里吃闲饭去了,他的企业里,只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工人看守大门。留下来的人都是抱着希望张文杰能够早一点回来。

当贾如美带着徐建军派给她的人,替她壮胆,去接收每一家自已的企业时,那些留守人员都激动起来,张文杰的企业不会垮,我们还有希望!

由于没有张家的干预,又有贾如美出面,张文杰名下所有的企业,都非常顺利地接收了过来。

五天后,袁静双眼充满血丝地拿着手里一叠子报告,走进了徐建军的办公室。

徐建军正在打电话,她向袁静摆了下手,示意她坐在沙发上等一会儿。

徐建军放下手里的电话,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沙发前坐了下去向袁静说道:“嘿嘿,你这丫头刚吃完人回来是咋地,弄的跟野鬼一样,看你铁青着个大白脸,能跟真野鬼有的一拼啦,哈哈。小样的,竟敢跟我翻白眼?”

徐建军一边逗着袁静,一只手接过了她递过来的那些文件,低下头一份份地认真看了起来,嘴里跟袁静说着“静静,那边有咖啡,自已去倒着喝吧。”

真如张文杰的父亲所想,徐建军自已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因为丈夫郝春卷走了她三百多万的货款,徐建军一直靠银行贷款来支撑着企业的经营。

现在,又加上接收过来了同样缺乏资金的张文杰名下的庞大的企业,让徐建军犯了大愁。

因为张文杰名下所有的银行存款都被检察院派人过来查封了,就连已经生产好了的,存放在仓库中的产品,也一并查封:说这些东西都是涉及张文杰案的重要线索。

张文杰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案件一天不结案,他名下所有的产业都不能解封。

也就是说,现在,徐建军面临和接手张文杰名下的企业,其实就是一个空壳壳,就连张文杰家的存款也全部被查抄走了。

过去张文杰做事很霸道,他名下所有的产业和企业,不管是负责人也好,投资者也罢,全部都是用他自已的名字在工商部门和银行注册登记的。这样一来,现在要想用这些产业或企业去银行贷个款都贷不来。

工厂要进原材料生产,工人要工资,用电要交电费,用水要交水钱。

一连串的事,都必需要用钱,钱、钱、钱、钱,上哪去弄钱来把张文杰的产业盘活?

所以,徐建军首先想到的就是张文杰的那几个,正在对外租赁着的大商场和饭店。

这几个商场和饭店的地面建筑,都是张文杰从银行贷款建起来的,当然算是属于张文杰所有。虽然银行帐号被查封,但日常经营的营业额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张文杰出事被公安局带走后,他的这几个有日常资金收入的商场,都被他的几个姐姐妹妹的分配一空:她们不可能放过这么好的白来钱的好事情。

徐建军让贾如美带张立新一伙人,最先把这几家商场和饭店的财权接收了过来。

袁静紧随其后,带人对这几个商场进行了彻底地的清查了一遍,把所有的库存和在售商品、人员的岗位布局,都统计汇总。

这些年,袁静一直以在各行各业打零工谋生。所以,她对一般的小规模的经营,还是比较有经验。

徐建军把手里的文件全部大概的看了一遍,抬起头对袁静说道:“静静,干得好,下一步商业那边全靠你了。呵呵,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吃亏的,你的工资已经定好了,一个月三千元,从五天前起算,呵呵,干嘛用这种眼光看我,我可不是那个啥的啊。”

三千块钱啊,在九十年代中期,那可算是高工资了,一般的工人每个月也就百十来块钱。袁静自问自已过去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她的眼里一下子涌出了大颗的泪珠子,心里对徐建军的那个感激之情无法言表。

当初,她实在是有些走头无路了,无意中听人说起北部工业园区有个叫徐啥子军的女人,她就首先想到小时候在天桥下的玩伴,就是“震天桥”的大姐大,那个她老爹是将军的女孩。

经过多方打听,袁静找到了徐建军的工厂,她还没鼓好勇气进去找人,就在离徐建军厂门外不远的路边站着发傻呢。

一辆小轿车驶了过去,然后汽车停下,里面走出了她此生必将追随其后的那个人:徐建军。

接下来在张文杰家院子里发生的事,让袁静兴奋不已,她好似自已又回到了少年时,那个天天呆在天桥下瞎糊混,有事没事的找点事的那个年代。

那许久没有活动过的手脚功夫又回到了身上,立时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过去袁静就是这样,只要徐建军下了令,她才不管命令是对还是错,先冲上去乱打一气,剩下的事回头再说别的。

现在,徐建军把几家商场和二家饭店全交给袁静管理,让她一时大脑短了路,变成了真空一片,眼睛里的水分却不争气地先跑了出来亮相。

看到袁静的这种表情,徐建军笑了起来:“呵呵,你这家伙,还是过去那得兴,心里有点啥事也存不住,全放在脸上摆着。嗨在说你呢,小呆瓜!来,过来坐下,跟我说说你这些年都上哪去了?还有,成家了没?”

要是连家都没成,那孩子的事直接就过滤啦。

袁静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走到了徐建军跟前,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她伸出手去端起茶几上的那杯咖啡喝了二口,让刚才激动的有些负担过重的小心肝子静一静,扭过脸来跟徐建军讲起了她这些年的经历。

高中毕业后,学校拒绝发给她毕业证,袁静响应国家的号召,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了。

在下乡知青回城潮中,袁静所在的村子里的支书就是为难她。因为那个村支书想让袁静做他的儿媳妇,不然的话,他就不给袁静办回城手续。

依着袁静的小牛犊子犟脾气,她哪是能受这种鸟气的主儿,当即打上背包就回了城:管他娘的给不给办手续,没手续咱就去打零工,也比在这鬼地方刨地强。

回城后的袁静只能靠做临时工,几年后,她的户口才随着全国的知青拨点落回了市里。因为年龄太大,袁静没有找到一家愿意接收自已的工作单位,她又不想去街道上的小厂子跟老头老太们混一起,只好一直四处打零工,直至来找到了徐建军这里。

因为袁静不想提自已的家事,徐建军也没再问下去:那些毕竟是人家的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