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陌上行
1359000000080

第80章 战后(下三)

霍士其正神不守舍地坐在首座客位里胡思乱想,听商成一声咳嗽冷不丁把话题转到自己头上,嘴里胡乱支吾道:“啊?是呀,忙,衙门里事情更多,人手又不够……”说了两句,他神情渐渐缓和下来,言语也流畅起来。“县里四成五的村寨集镇遭了突竭茨狗的祸害,各处死伤残疾都要登记造册,死了的官上要贴补丧葬钱,伤了的官上要给延医抓药,乡里报上来的孤儿独翁也要查验,合了律条前例都要发一份口粮月钱,这些都是等不得的事情,需要一一分驳清楚。失踪的人口也要甄别,被掳走又被救回来的要遣送,殁在荒郊野地里的也要督着各乡里寻索到收殓入土一一春夏时节地气弥盛,最怕的就是传疫,稍不留心就会酿出大患。过了兵的村寨田里的青苗大都荒了,也要分别查勘田亩厘定人头户籍,即时派粮赈济。大军过境,从屹县到如其寨,都有屹县子弟跟随支应,全县为大军出工出役约有十万个,该补钱粮的补钱粮,该勾徭役的勾徭役,也不能马虎。最重要的一桩紧要是乡勇壮丁的犒赏。两个月的战事,全县死伤乡勇壮丁一千六百余人,他们的抚恤赏赐要分出等次,该叙功的叙功,该赏钱的赏钱,功劳小的免赋除役,功劳大的可能还要授田……”

商成本来是怕姬范二人不知轻重随口拿军情要务来谈资,这才转移话题,哪知道他轻飘飘一句话,竟然引出霍士其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听着听着也渐渐有兴趣,见霍士其说得口渴端杯子喝水,便插口问道:“授田,是怎么个授法?”

“早唐旧例是两颗首级换一亩上田,三颗两亩,四颗四亩,如此盈倍类推。后来官田流失日盛一日,官上拿不出田来授功,这条办法也推行不下去,乡勇壮丁没了想头,也不肯出力死战,‘赏功授田法’最后便只剩个虚壳。国朝初改了办法,凡乡勇壮丁出战,一律由军地两级合并议功,然后依叙功高低授田赏钱。不过历来都是赏钱多赏田少……”

商成皱起眉头问道:“赏钱多赏田少,这又是什么说法?”

霍士其还没开口,范全已经在一旁笑起来,道:“大人莫非不知道这勋田是永不纳粮的?”

霍士其说道:“范哨所说就是赏钱不赏田的一条缘由。国朝太宗皇帝时有过诏令,领勋田者即同官身,所以勋田其实又是身份。正是因为勋田有这一条好处,所以价钱比平常田亩高出一二十倍也不止。燕州端州这些地方的勋田价钱更高,一亩便抵平常田地数十亩。听说上京平原府左近的勋田更是能当数千贯。可即便有万金也买不来一亩勋田。这勋田一来少一一大赵立国百年,全端州治下勋田也不及三十亩。这还是在边关,中原内地的勋田更是罕能一见,有的地方连州跨府十几个县也没有一亩勋田。二来有勋田的人家谁舍得把它拿出来发卖?所以偶有零星勋田拿出来变卖的,往往会引来数十上百家大户大破头地争抢。我记得前年渠州有家孽子不孝,把祖宗传下来的一亩勋田拿出来发卖,结果消息一出,不单惊动邻近州县,连泉州都有巨富之家携万金不远千里登门求购,据说当时拉铜钱的马车从那蘖子家门口一直排出三里多地。”

简简单单两三句话,霍士其便把渠州城当年的盛况展现在众人面前。除了埋头思忖的商成,屋子里的人连带两个半大的女娃,都是一付悠然神往的神情。

商成一面听霍士其说话,一面皱着眉头在脑海里搜寻唐朝时有没有授勋田的制度。他记得唐朝在中唐之前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却对“勋田”没印象。他知道唐初的府兵们平时务农,农闲训练,被朝廷征发时,盔甲兵器粮草都需要自己准备;而中唐以后,一方面因为府兵自身的负担太重,不少人宁可放弃自耕农身份也不愿承担府兵义务,另一方面中唐以后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作为府兵兵源的自耕农迅速减少,国家为了补充兵员,不得不采取招募的办法来解决兵源的问题,从此募兵制正式代替世兵制,走上历史舞台。可他不记得哪本书上听到过“早唐旧例的勋田”。而且他把自己所知道的军事历史知识全都滤过一遍,也再都回忆不起哪朝哪代有过永不纳粮的勋田。

他想不出个眉目,就问道:“十七叔,都是勋田,怎么屹县这边的价钱远不及端州燕州的勋田价钱?”

霍士其敛容肃然道:“君死国,士死土。”

这样一说商成便明白了。勋田是不是纳税并不重要,关键是它象征着很高的荣耀,而勋田的主人在接受这份荣耀的同时,他也要背负起守土的责任。“士死土”,就是说勋田的主人面对危难是不能回避退让的,哪怕是死,也不能后退半步。那么屹县的勋田没有燕州的勋田价高就能理解了一一毕竟燕州是卫治,突竭茨人等闲打不到那里去。

他猛地记起一桩事。前头太和镇汪家满门大小连仆役一共七十三口,都是力战突竭茨大军而死,难道说这汪家就有勋田?

霍士其点点头,说:“汪家太翁用十一颗突竭茨狗的首级换了一亩勋田。”他闭着眼睛喟然一声叹息,道,“北郑的刘家和关家也有勋田;两家人加起来有三百余口,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女人。”

他先提到“君死国士死土”时,屋子里的气氛就有些压抑,又说起北郑县刘关两家,大家的情绪更是低落。尤其是月儿和杏儿,她们至亲的亲人全都在战火中罹难,如今再听到别人的悲惨遭遇,再想想自己的苦难,忍不住都在暗暗地抹眼泪。

商成沉默半晌,长长地吁了口气,转头问范全和姬正:“你们呢?打了十几年仗,总该挣下一亩半亩的勋田?”

范全马上沮丧地摇摇头。

姬正坐在椅子里抓耳挠腮,眼珠子骨碌乱转,吞着口水一付欲言又止的模样,到底没能忍住,咧着大嘴道,“我就快要有了。前头夺回广平驿时我立了大功,提督府里传出消息,功劳已经议定了,我给儿孙们挣得一亩勋田。”

看范全盯着姬正满脸都是羡慕的神情,商成便知道这一回范全没捞到足够的功劳换勋田,正想说两句宽慰话,姬正突然又说道:“有件事,本来是不想告诉大人的,不过既然说到了勋田,我觉得要是不说也不合适一一”他扭脸望范全一眼,看范全不反对,就在椅子里欠下身说道,“李将军上月已经把功劳簿报到提督府,咱们丙字营击杀两名大撒目一名撒目的功劳也在上面,不过……”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想什么。

商成霍士其还有月儿和杏儿都望着他,等着他把“不过”后面的话讲出来。

“不过李大将军只把一个大撒目和一个撒目的功劳给了咱们丙字营,重新拿下营盘的功劳咱们也只有一半……”

商成两道浓黑的眉毛突地一跳,目光幽幽望定姬正,隔半时才轻声问道:“其余的功劳给谁了?”

“听说是分给了左军的小李将军。”

“谁?”

“左军的建辉右尉李真,也是个营校尉,是李将军的族侄。”姬正语气平静地说道,好象他说的是一件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这个李真是李大将军的亲侄子。就是咱们燕山卫的提督李大将军。”

看商成靠坐在席榻上不言语,范全说道:“我和老姬也是昨天晚上才在酒桌上知道这件事,今天就急着赶来和大人说一声。”他耷拉下眼眉,避开商成望着自己的两道咄咄目光。“我们过来倒不是想让大人为全营将士争这口气一一李慎这个人历来就是这样,连他自己的右军里都有不少人恨他。”他和姬正虽然责在防守南关大营,暂时归右军辖制,但是他们不是在李慎说了算的右军里作军官,评论起李慎来根本没有什么忌讳。“我们就是想先和大人通个声气,好让大人知道,这份功劳咱们不要也罢。大人千万不要在李慎面前争功一一这家伙为人处事向来就心狠手辣,无论是谁,只要逆了他的心意,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这话商成相信。他一时还看不出来右军司马李慎都有些什么本事,但是“刚愎自用”这个性格是跑不掉的。当初援军一到,他就给李慎建议,派一队悍勇敢死之士,由燕山山脉中的山道小路经渤海卫,悄悄绕到如其寨的后面掐断突竭茨人的归路,来个关门打狗,结果被李慎斥为“狂妄”;突竭茨人逃跑的迹象刚刚显露,他又和另外两个营校尉提出分兵,一部吊着突竭茨人衔尾追击,一部走小路直插广平驿,力争把突竭茨大军阻截在广平关里,又被斥为“不知兵”。李慎认为,突竭茨人是撤退而不是溃退,贸然分兵只能给敌人留下各个击破的机会。结果后来审讯俘虏才知道,整个端州战役期间,留守广平关的突竭茨人最多时也不过三百人。商成他们还希望李慎修改突袭赵集的计划,直接用两营人马攻打拱阡关,也被李慎拒绝了,结果南路赵军不得不在突竭茨人的严密布防下强攻拱阡关,付出了数百人的沉重代价之后,仅仅收获一个什么用都没有的关隘……

看两个军官都是一脸的诚挚,商成心里也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意一一人家这是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呀。说句实在话,其实他和姬范二人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前后连十天都不到,而且除了带着他们去留血去拼命,他也没给过他们什么好处,可他们俩竟然不顾自己的功劳被侵吞,反而先替自己考虑,这份情谊不能不教他感动。

就奔着姬正范全两个人的情谊,他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让人把丙字营的功劳给吞没了,不然的话他怎么想那些死去的弟兄交代,又怎么去面对活下来的人?

这份功劳开始要争!这是丙字营全体参战兵勇的功劳,为什么凭白无故给个什么李真李假的人?

倒是霍士其很冷静,他把两个军官劝住。争功劳又不一定非得比谁嗓门大,何况争来这份功劳又能怎么样?李真的叔父可是提督大人,就算商成他们拿回了自己的功劳,提督大人也未必就会给他们这份功劳一一他完全可以把南关大营丙字营的功劳簿束之高阁呀。别忘了,在燕山这块土地上,一切都是提督大人说了算。

“那就这样算了?”姬正翻着眼皮说道。这种虚功冒领的事情他听多了见多了也经历多了,生气归生气,但是也拿这种事情没办法,只是商成几句话就勾起了他的往事,郁闷在心头十来年的邪火终于爆发出来,现在是想克制也克制不住。“遭他娘皮!我们在前面流*命,凭什么让那小兔崽子一上来就捎走这么大一块白面饼子,还舀走这么大一勺子肉汤?”

霍士其乜着姬正胀得紫红发黑的脸膛冷哼一声,再不开口。

范全先劝姬正消消火气,又对霍士其道:“十七叔,你有什么好主意就尽管说出来,大家一起斟酌,不管成不成,我和老姬还有丙字营的全体将士都承你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