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莫扎特(名人传记丛书)
13558100000001

第1章 音乐神童(1)

家学渊源

莫扎特的全名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他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萨尔斯堡位于阿尔卑斯山山麓的一条河边,当时是一个只有一万人口的小镇。亲王们在镇内建造了许多意大利式的教堂,这使它有“德国的罗马”之称。由于建筑和风景相得益彰,萨尔斯堡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小镇之一。

萨尔斯堡是萨尔斯州的首府,它在理论上是独立的,但名义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四十个州之一。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东起匈牙利,西到荷兰,南达意大利,北到丹麦,包括这个范围内的所有国家,当然,这只是形式上的组合。

当时的每一个州都有自己的货币、征税制度和行政机构。萨尔斯堡的统治者是一位亲王兼总主教,手握世俗和宗教两方面的权力。每一位亲王总主教都是由一小群富有的地主选出来的。

如同其他各州一样,萨尔斯堡也有一个宫廷和一群贵族阶级,他们讲究奢华的排场,尽可能地以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作为效仿对象。各州的宫廷都在宴会、打猎和其他的娱乐上花费大量金钱,当然这些娱乐项目中也包括音乐。在战争和饥饿的年代,宫廷的奢华和享受无疑成了很多人梦想的世界,也是很多人仇视的对象。社会最底层的农奴,长年在土地上辛勤耕作,却常常吃不饱,穿不暖;贵族阶级和宗教人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却生活得异常奢侈和糜烂。这种强烈的对比就是当时的社会现状。

今天的萨尔斯堡已经是每年接待成千上万游客的游览胜地,这与莫扎特的成就有很大关系。它保留着莫扎特的故居,兴建了莫扎特博物馆,每年还会举行一次音乐节,吸引了大量全世界各地的游客。

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是当地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还会作曲和指挥,可算是小有名气。

利奥波德年轻时,既唱歌也弹风琴,但是并不出色。后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成了小提琴手。他的第一首作品发表于1740年,三年后,他开始为萨尔斯堡的亲王演奏和作曲。

利奥波德写的都是当时盛行的音乐即教堂音乐、剧院音乐和室内乐。教堂音乐包括弥撒曲和赞美诗;剧院音乐是剧场演出时所用到的音乐;室内乐包括管弦乐队演奏的作品。

利奥波德的作品并没有能够长久地流传下来,因为它们就像那个时代或其他任何时代的大多数音乐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最大的成功是一本关于如何演奏小提琴的手册,叫做《小提琴实用基本教程》,曾在1756年公开出版并受到广泛的好评。这部作品被当做标准的教科书长达一百多年。

莫扎特的母亲安娜·玛丽亚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她是一个愉快、热心、意志并不特别坚强的女人。她长得很漂亮,和利奥波德被称做萨尔斯堡郎才女貌的一对。两人在1747年结婚。婚后,全家以装订书籍为业,是介于贵族和农奴之间的自由公民阶层。

公元1756年1月27日晚上,莫扎特诞生在隆冬的严寒之中。据说,莫扎特接受洗礼的那天大雪纷飞,十分寒冷,但是他却安然无恙。18世纪的欧洲,婴儿死亡率极高,很多婴儿出生后尚不满一年,就夭折了。利奥波德的五个孩子都在婴儿时期就死掉了,到莫扎特出生时,他只有一个四岁的姐姐。

莫扎特出生的这一年,空前惨烈的“七年战争(1756—1763年)”正好爆发。这场战争参战国家众多,战场涉及欧洲、亚洲、北美洲等很多地区,促进了当时欧洲社会封建制度的瓦解,对18世纪后半期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赋出众

莫扎特家虽然不是贵族,但以当时的标准来看,也是小康之家。他们在萨尔斯堡的中心地段租了一套宽敞的房子,雇了一个女仆和一个厨子帮忙料理家务。这种中产阶级的家庭,多由贸易商和艺术家构成,数目虽不多,但在人口不断增加的城市中仍占了为数不少的部分。一个世纪之后,这个阶级的人在欧洲甚至全世界占了优势。

利奥波德像那个时代大多数中产阶级一样,并不满意于自己的现状。他无法忍受生活的不稳定性,他执著于金钱和事业上的成功,渴望物质享受上的进步,所以他使出全部力量向上爬,专心一致企图进入特权阶级。

利奥波德所能采取的唯一途径就是音乐。莫扎特出生时,他的姐姐南妮尔已经四岁,但这个四岁的小女孩从刚会说话的时候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弹大键琴。南妮尔的音乐才华令她的父亲非常兴奋,也使他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利奥波德认为南妮尔将来或许能为贵族社会演奏,变得富有而出名,这样他这个父亲兼师傅也会声名大噪。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莫扎特是在耳中不断响着音乐的环境中长大的,因此,当这个三岁的男孩坐在大键琴前开始辨别音调时,他的父母并没有感到意外。真正让利奥波德震惊且欢喜的是,小莫扎特可以立刻找出能令他感到愉快的音符组合——和音,而且能够牢牢记住并重复弹出。

莫扎特的天赋在弹琴时自然地表现出来,他只是自我欣赏,为了得到愉快而弹奏。姐姐南妮尔后来回忆说,莫扎特从来没有被迫弹琴或作曲。相反,别人却不得不阻止他日夜不停地弹奏。他弹奏的时候,似乎将全身心都交给了音乐。

莫扎特四岁的时候,可以靠记忆演奏较短的曲子,一般都不会出现错误。五岁的时候,他开始创作自己的曲子,大多数是小步舞曲。他父亲把这些曲子抄写在一个专门的笔记簿上,那是他准备为儿子保存作品的笔记薄。利奥波德每次抄写莫扎特的作品,都不由得惊叹他的天赋和才华,并想象着这个男孩将为他的家族带来怎样的幸运和荣耀。

利奥波德的一个朋友,萨尔斯堡宫廷乐手夏契纳在回忆莫扎特孩童时期的种种时,还能记得他五岁时用笔和作曲纸在桌前忙碌的情景。

每次莫扎特要写曲的时候,总是将笔用力地浸在墨水瓶里,把墨水溅得到处都是,然后用手掌去涂抹。利奥波德看到这种乱七八糟的情形,就问莫扎特在搞什么名堂。

莫扎特回答:“我在写一首大键琴协奏曲,马上就要好了。”

利奥波德拿过纸来看了看,这个叫涂鸦吧?是曲子吗?但是慢慢地,他辨认出墨水污渍下面的音符确实有着旋律。

利奥波德皱着眉头说:“看起来好像很难。”

莫扎特答道:“这样才能叫协奏曲。”说完,他从父亲手里拿过作曲纸,跑到大键琴前去弹奏自己的创作。

据夏契纳回忆说:“弹错了很多地方,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只有五岁的小孩在弹奏他自己的作品。”所以,两个大人坐下来静静地听着。

从了解到莫扎特音乐天分的那一刻起,利奥波德进入上流社会的野心就开始无限地膨胀,他坚信莫扎特的才华是上帝赠赐的礼物,上帝要通过这个孩子来给予他和他的家庭以荣耀和富贵。利奥波德开始专心志致地为儿子在音乐上的发展而努力。他的整个生活都围着莫扎特转,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莫扎特。利奥波德为他而活,也靠他而活,他是莫扎特的唯一老师和忠实伴侣,他对莫扎特性格的形成和天分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最大的影响力。虽然他有自己的工作,但每天仍尽可能用最长的时间和儿子在一起。他可以断定,在自己的指导和督促下,莫扎特一定会成为一名全世界最伟大的作曲家。

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利奥波德就开始为他讲授深奥的音乐理论,并且规定他每天要练习好几个小时的大键琴。正如当时英国一位音乐历史家所说的那样,利奥波德已经“将环境和教养中每一个有利的因素都加在莫扎特丰富的天资上”。

利奥波德的世界观有些极端,他为人冷漠而多疑,没有慈悲心,心地狭窄,做事独裁,总喜欢往最坏的地方想,对世界抱着一种讥讽的态度。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好爸爸,他认真地照料着自己的小家庭,简直是无微不至。只要是跟他的两个孩子有关的事情,他从来都是不知疲倦,有求必应,而且公平正直,将最深的爱倾注在他们身上,尤其是对莫扎特。在这个小男孩的心里,爸爸是仅次于上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