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的历史
13543500000014

第14章 蒙特威尔第

也许是因为钢琴的发明,弦乐心甘情愿地处于次要的位置,对于 小提琴来说,一般尽量避免编写高于第一弦D的音符,因为小提琴演奏 过高的音节会十分难听。就连它们自家人,伟大的小提琴大师大安琪 罗·克莱利也这么认为。他是第一位游走型提琴演奏大师,在弦乐领域 成就斐然。克莱利出生于蒙特威尔第逝世后的第十个年头,1643年。这 两位在音乐历史上都很有地位的人物,就这样错过了彼此。蒙特威尔第 的创新之处在于,他在谱写的乐曲中加入了很多较为简单的和弦与拨 弦。这种技术从音乐史发展的角度看,不得不说是超前的。遗憾的是, 这并没有得到他那个时代的音乐家们的欣赏。

我们从现代人的角度看,也许并不十分在意蒙特威尔第的单音曲和复 调曲,更重要的是他训练了弦乐队应当遵循的纪律,让他们养成了听一个 人指挥的习惯。这是人们称赞他为当代著名作曲家的原因。经过培训的乐 手懂得严格按照乐谱演奏,这在当时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举措。 从现有的史料中,正好可以查阅他的管弦乐队的人数,以及他们所 使用的乐器。从数量上看,乐器总共四十件,可比几个世纪以后的贝多 芬用的多出不少。从种类上看,有风琴类-两架小管风琴,两架古风 琴,一架小风琴;有提琴类-十把臂上提琴,一把中提琴还有两把袖 珍小提琴;还有两把大鲁特琴、小提琴,两只笛子、双簧管和单簧管等。但是那时还没有出现现代乐队中必不可少的大鼓和定音鼓。

就这样,出现了截至 当时,史上人数最多的乐 团。但是,多数人并不 买账,他们认为这样的乐 团与绅士们的品位不相 符- 过于嘈杂。可是蒙 特威尔第才不在乎别人的 看法,歌剧院成了他展示 自己乐团的场所,不过在 那里他又一次受到了负面 评价,有人指责他的曲子 过于感情用事- 这和当 时人们听惯了古板的大键琴和古钢琴不无关系,后两种乐器的音量不可调控,缺乏变化,乏味至 极。所以蒙特威尔第指挥着大小提琴、双簧管和单簧管一齐奏响最强音 和最弱音的时候,人们一定是惊讶不已,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对此非 常不屑。

蒙特威尔第一点都不在乎这种批评,果然是一流艺术家中的一员。 他于1643年在威尼斯与世长辞,在此之前他也一直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 徜徉。他曾经指挥过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合唱队,而且一干就是很多 年。这一经历帮助了他继续进行自己管乐团的音乐实验,不得不说是一 件幸事。虽然如此,但非常遗憾的是,他同时代的很多人仍然拒绝他的 音乐。也许正是乐团受欢迎程度有限,才限制了歌剧在国外的发展。

这种音乐在意大利,虽然反对的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但还是很 快就登上了公共歌剧院的舞台,不再局限于私人的府邸,这似乎是不可 操纵的潮流。威尼斯早在1637年就建立了一个歌剧专用剧场,由于获利 颇丰,又先后建立了五个类似的剧院。这种新歌剧并不像之前的歌剧, 后者只讲述古代的各路神仙和他们女友的爱情故事。新歌剧的特点在于剧情中包含了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以至于被人称为"情节剧",并一直 流传至今。后来"情节剧"就专门指剧中的男女主人公通过努力,改变 了自己原本悲惨的命运,结局圆满的舞台剧。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在歌剧改革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出 生于伟大的克雷莫纳-传说中的著名的弦乐器制作之乡,他自己演奏 的中提琴也是堪称一绝。也许这两者之间有着莫大的联系吧。那个年 代,作曲家和音乐教师多为歌手出身,而这位器乐大师则独树一帜,他 从乐器的角度来考虑音乐,因而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人们现在公认蒙特威尔第为现代器乐的奠基人。想表现出动听的旋 律,必须有优秀的乐器,不要求每一件单独的乐器都十分完美,但要求 它们能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后来的贝多芬时代的乐器,尽管不如今天的 完美,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指挥乐队、编写乐谱方面天赋的发挥-因 为他能因地制宜,给钢琴写出奏鸣曲,给交响乐队写交响曲。

蒙特威尔第成功的原因也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