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奇效冬病夏治
13542400000039

第39章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3)

(二)头针法

头针法1

取顶颞前斜线(患肢对侧)为主。配顶旁1线、顶旁2线(均为患肢对侧),高血压加顶中线,腰脊无力加枕上正中线,共济失调加枕下旁线(对侧)。穴区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在顶颞前斜线从上而下连针3~4针,即三段接力刺法,其中,第1针应从前神聪(或前顶穴)透过。每根针的进针点之间的距离为1寸左右。当刺入帽状腱膜下层、深1寸左右,而术者指下有吸针感(不松不紧,针下有吸力)时,则可行抽气法或进气法。一般情况用抽气法,体质虚弱用进气法。行抽气法时,用暴发力将针向外迅速抽提3次,每次至多提出1分,继而缓缓插至1寸处;行进气法时,用暴发力将针向里迅速插3次,每次至多插入1分,继而缓缓提至1寸处。上述的3~4针,可以分别行针,也可同时行针。如此反复行针,直至肢体活动有所恢复,或患肢自觉有力时为得气。行针时,需配合主动或被动的意念引导动作,如跺足、抬腿、握拳、举臂和上下肢屈伸等。必须注意的是,要求患者集中意念做以上的导引动作,即使实在不能完成,也必须想象这些动作是如何准确完成的。在这个基础上,留针和行针时,可嘱患者站立(坐位时)和起坐(卧位时)。如已能站立,则嘱其起步行走,可根据情况给予适当扶助和保护,有的则可让他独立行走。如患者原用拐杖助行,一定要求他不用拐杖或其他助行器具。其他各条治疗线,在行针和留针期间,也需配合导引和气功等。如在顶中线上行针时,要求患者放松身体,心平气和,意守丹田,做腹式深呼吸;在枕区各线行针时,可叩击其腰脊、揉按腰眼,和起步走注意自己协调步态等。一般可留针2~24小时。在第1次完成各线行针后,隔半小时再按上法行针1次。在留针期间,仍嘱患者隔一段时间做1次导引等辅助动作,但以自己不感到劳累为原则。必须强调的是,长时间留针要在医生和护士严密观察下进行。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5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肢体瘫痪。

头针法2

取百会与曲鬓之间的连线(即顶颞后斜线)。穴区常规消毒后,用1.5~2寸毫针,沿头皮从百会向曲鬓穴方向针刺。用三段接力刺法,即将该线分作三等分,第1针从百会刺入,沿该线透刺1.5寸;第2针从第1个等分点刺入,沿该线透刺1.5寸;第3针从第2个等分点刺入,沿该线透刺1.5寸,至曲鬓穴。然后快速捻转,每分钟200次左右,连续5分钟,休息6分钟,再捻针5分钟。如此共捻针3次,约30分钟出针。每天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肢体瘫痪。

(三)电针法

电针法1

取头穴对侧运动区、双侧足运感区为主。有感觉障碍症状者,加对侧感觉区;失用症者,加运用区。穴区常规消毒后,用1.5~2寸毫针,沿头皮快速进针,并迅速将针体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待各针达一定深度后,针柄插入电动头针套管,使针体与机轴成垂直一体;打开电机开关,启动捻转,捻转频率为200~300次/分,每根针捻转2分钟后,关闭电源。停转后,除去电动头针套管,保留头针,用G6805治疗机通电,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时间20~30分钟,疏密波和连续波交替进行。本法刺激量较大,适宜于体质较强的患者。每天或隔天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肢体瘫痪。电针法2取头穴运动性失语取言语1区(即运动区下2/5),感觉性失语取言语3区,命名性失语取言语2区。言语恢复迟缓,加用语言加强区,该区位于运动区下2/5段两侧旁开0.5~1厘米处。穴区常规消毒后,用1.5~2寸毫针,快速进针,在针体沿头皮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后,各针针柄套入电动头针套管,使针体与机轴垂直一体;打开电机开关,启动捻转,频率为200~300次/分,持续2分钟后关闭电源;停转后,除去电动头针套管,仍保留头针,再以G6805治疗机通电20~30分钟,疏密波和连续波交替使用,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失语。

(四)耳穴法

耳穴法1

取耳穴肝、肾、神门、三焦、皮质下。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刺,耳穴局部常规消毒,以左手固定耳部,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或取“图钉型”皮内针(即揿针),耳穴局部常规消毒,用镊子持针柄,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入,令环状针柄平整地留于皮肤上,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以拇指、食指按压埋针处2~3次,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或取王不留行子,耳穴局部常规消毒,把王不留行子置于8毫米×8毫米胶布中心,贴敷于所选治疗点上,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揉捏至耳穴局部发热、红润、疼痛,留置3~5天,每天按压2~3次。

此方法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耳穴法2

取耳穴肾、肝、缘中、皮质下、脑干。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刺,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或取“图钉型”皮内针,用镊子持针柄,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以拇指、食指按压埋针处2~3次,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或取王不留行子,置于8毫米×8毫米胶布中心,贴敷于所选治疗点上,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揉捏至耳穴局部发热、红润、疼痛,留置3~5天,每天按压2~3次。

此方法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四、中药内服法

中药内服法1

用“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取麻黄10~15克,杏仁10克,桂枝10~20克,白芍10~30克,生姜50克,细辛10克,肉桂5克,防风15克,防己10克,川芎15克,黄芩10克,人参10克,甘草20~30克,制附子30~60克(制附子用30克以上时,先与甘草30克同煎30分钟)。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300~4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开始服用,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连服2个月。

此方法具有温阳通络、扶正祛邪的功效,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中药内服法2

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取黄芪60~120克,当归尾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桃仁6克,红花6克,地龙10克,香附10克,鸡血藤30克,炙甘草6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开始服用,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连服2个月。若半身不遂日久,虽加重活血药物而疗效不显者,可加水蛭6克、穿山甲10克以增强破血祛瘀通络之功。如兼有言语謇涩者,加石菖蒲6克、远志6克以祛痰利窍。兼口眼斜者加白附子3克、全蝎6克、白僵蚕10克、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以祛风化痰。兼肢体麻木者,加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l5克、威灵仙15克、伸筋草15克以理气化痰通络。如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10克、郁李仁10克以润肠通便。如小便失禁者,加益智仁12克、桑螵蛸12克以温肾缩尿。如上肢偏瘫较重者,加桑枝30克、桂枝10克以通络;下肢偏瘫较重者,加牛膝15克、续断10克、桑寄生30克、杜仲10克以壮筋骨,强腰膝。

此方法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中药内服法3

用“偏瘫康复方”治疗。取制马钱子300克,水蛭30克,白花蛇30克,川芎30克,蜈蚣30克。先将白花蛇和蜈蚣共研细粉(能减少毒副作用),再与研为细末的其他诸药混匀,装入胶囊(每粒含药粉约0.3克)。从“夏至”日开始服用,每天夜间睡觉前用温开水送服1~5丸,服后即卧床。忌下床走动和日间服用。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连服2个月。方中主药马钱子有毒性,因此一定要按药材炮制规范如法炮制,不可疏忽。服本药时需注意从小量(1丸)开始,服后40~50分钟患者自觉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或有蚁行感,或灼热如火烤,或短暂性麻木窜痛,属正常药物作用,说明服药剂量已够,不可再增加药量,以免发生中毒现象。如无此反应,次日递增为2丸,以后每隔1周递增1丸,最大量为每天服5丸,但连续服用时间不得超过90天,以防蓄积中毒,停药2~3周后可继续服用。本方对软瘫疗效较为肯定,对硬瘫在服本方效果较差时可加服由僵蚕30克、白芍40克、伸筋草12克、丹参30克、白芥子10克、炙甘草6克组成的汤药,每天1剂,可增强疗效。

此方法具有活血祛风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中药内服法4

用“祛瘀通脉汤”治疗。取黄芪30~50克,桂枝15~30克,当归15~30克,地龙15~30克,牛膝15~30克,川芎10~15克,丹参10~15克,桃仁10~15克,甘草3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从“夏至”日开始服用,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连服2个月。

此方法具有益气化瘀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