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13513900000022

第22章 养心之道(4)

四、开发如性的真心。每个人都有一颗自性真心,当我们开发了如海的真心、如空的真心、如地的真心以后,如果能再开发自己的性天,把本性的天地加以开发,就能发掘自己的真如自性,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乡,就能寻回自己的所有了。

所以,“发心”二字,发“增上心”,是人天福报,发“出离心”,能解脱自在,发“菩提心”,则世出世间自如,五乘一体,何乐而不为呢?

福报

经云:“人天路上,作福为先,生死海中,念佛第一。”福报就等于吾人仓库里的储粮、银行里的存款、福田里的种植。有福报的人,不但可以自助,更有人助、天助;没有福报的人,做事往往诸多不顺。所谓“升天自有升天福”,升天要有福报,做人其实也要有福报,有福报则富贵通达,吉祥平安。甚至修福报的人,即使轮回转世成为畜生,也是“大象披璎珞”;没有修福报的人,就算现世修行成了罗汉,也是“圣者应供薄”,可见福报的重要。福报从哪里来呢?

一、从环保资源中来。平时重视环保,爱惜资源;懂得惜福爱物,当然就有福报。所以丛林寺院的斋堂门口,经常可见一副对联,写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须知物力维艰。”一个重视环保、爱惜资源的人,必有福报。

二、从发心作务中来。你努力耕种福田,禾苗才会生长;你发心作务劳动,事情才能成功。所谓黄金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里蹦出来,所有的荣华富贵,要从发心作务中求得。所以,有福报的人,相对的也可以看出他的发心来。

三、从积德结缘中来。爱惜钱财,储蓄钱财,当然有财。积财得财,积德必然也会有德。同样的道理,广结善缘的人,必然也会获得各种好因好缘。平时懂得爱惜生命,给人方便,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能够广结善缘,还怕没有福报吗?

四、从慈悲喜舍中来。福报不在天上,不在地下,不在东西南北,福报在慈悲喜舍里。所谓“舍得,舍得”,吾人只要有慈悲喜舍的善行,则福报自会从慈悲喜舍中光临而来。

五、从惭愧感恩中来。惭愧如同华丽的服装,穿了惭愧之服,能让我们身心庄严;感恩好像活泉,知恩报恩的人表示富有。一个人穿戴庄严,自然受人尊重;一个懂得“滴水之恩,涌泉以报”的人,何愁别人不回报我们呢?所以,福报不但在慈悲喜舍里,福报也在惭愧感恩里。

六、从忍辱包容中来。经云:“忍之为福,身安亲宁。”确实不错,能够唾面自干的人,不是吃亏,必得大福。不但忍辱,而且能够包容,其德至善且美!所谓“能忍自安,包容自富”,所以我们要求安乐富贵,何不学习忍辱包容呢?

七、从恭敬供养中来。佛法在哪里求?在恭敬供养中求。同样的,福报从哪里来?从恭敬供养中来。你对三宝的恭敬,你对大众的供养,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助人者人恒助之”,从因果感应的道理上来讲,恭敬供养的人,必有福报。

八、从订阅《福报》中来。世间无论什么事,有果必有因,有来必有由。有了订阅《福报》的缘由,当然就有“福报”的果实,如心定法师说的《人间福报》“顺口溜”: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报纸有报,电台也报,电视也报,天天都报,谁说不报。

也有早报,也有晚报。

破案得早,就是早报;破案得晚,就是晚报。

不论早报,还是晚报,总而言之,通通有报。

看来看去,选来选去,最佳选择,还是人间福报。”

因此,你想要有福报吗?除了积德行善、惜福爱物、发心服务、广结善缘、慈悲喜舍、惭愧感恩、忍辱包容、恭敬供养等懿行以外,最好能够及早订阅《人间福报》。

安静

每个人都希望过平安宁静的生活,只是世间上有几个人能真正在平安宁静中欢度一生呢?人之所以不能在生活里获得平安宁静,究其原因,不外乎受到外境的干扰,以致影响内心。所谓“心随境转”、“心猿意马”;因为不能“降伏其心”,又怎么能获得平安宁静呢?

吾人若想平安宁静地过日子,以下数点意见提供参考:

一、去除无明烦恼。人因为对真理不能明白,对自心也不能看清,因此虽然一心欲求平安宁静的生活,却被无明烦恼扰动得不能安住。这就如同一块田地,烦恼的杂草丛生,真理的禾苗受到杂草影响,自然不能正常成长。所谓“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我们的心湖之水,被烦恼的风吹得翻搅不停,怎么能获得平安宁静的生活呢?现在只有远离无明烦恼,让心田恢复清静,才有平安宁静的生活可过。

二、放下得失好坏。我们的心受到外境影响,每天计较得失,分别好坏,以致内心不能平安宁静。所谓“一翳遮眼,空花乱坠;但离万象,即如如佛”。人一有好坏得失之心,就会患得患失,就会记好记坏。其实,人间一切,得也未尝得,失也未尝失;好的未必是好,坏的也未必是坏。得失寸心知,好坏难计较,吾人在纷纭扰攘的世间,能对是非得失放下一些,自然就能提起菩提道念,如此还怕不能过平安宁静的生活吗?

三、抛开人我是非。《金刚经》告诉我们,人要获得平安宁静,必须要“无我相,无人相”,必须要把是非妄念都能抛到一边。因为万般烦恼皆因有“我”,一切执著都为人我;假如能抛开人我是非,心中真能坦荡荡、空旷旷,则所谓平安宁静的生活,不就当下即是吗?

四、淡泊名闻利养。我们的心境,经常也被名闻利养给搅和得无法平安宁静。其实世间的名闻利养,都虚幻不实,是无法永远存在的东西,但是我们却加以追逐、攀缘、计较,如此内心哪能太平呢?假名虚利在圣人眼中,只是一块臭肉,我们却一直追逐这块臭肉,纵使吃得津津有味,但又怎能有益健康呢?所以淡泊名闻利养是获得平安宁静生活的必要条件。

五、远离颠倒妄想。《般若心经》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是想要获得平安宁静生活的最好指南。所谓“颠倒”,就是我们把世间上的事理都看颠倒了。菩提佛性是真有,我们认为虚而不实,财色名利是恶事的本源,我们却争相执取。有的,我们认为没有,无的,我们执著为有,一切都好像大梦一场,所以“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你要平安宁静,就必须远离颠倒妄想。

六、熄灭疑忌愤恨。多疑的心、嫉妒的心、愤怒的心、怨恨的心,时刻盘踞在我们的心中,要想平安宁静地生活,此实难矣!假如我们把心中的这许多污染源都去除,把心中这些盗贼都给打败,内心没有疑惑而有正信,没有嫉妒而有尊重,没有愤慨而有平静,没有怨恨而有慈悲,何患不能拥有平安宁静的生活呢?

换心

衣服破了,要换一件新的衣服;家具坏了,要换一套新的家具;房屋朽坏了,也要拆除重建。假如吾人的心坏了,更需要重换一颗心,以便做自己的主人,以为自己的人生做领导。人要为自己换一颗什么心呢?

一、为自己换一颗真心。人最怕被人批评为虚伪、虚假,甚至待人虚情假意。世界上,凡是赝品,都没有价值。假如我们被人批评为虚假,怎么能受人尊重呢?所以必得要为自己换一颗真心。但是真心谁能看得到呢?所谓“画皮画骨难画心,知人知面不知心”,人之相交,贵相知心,但是我们的知心朋友在哪里呢?很多人慨叹“知音难寻”,为什么交不到知心朋友?大概就是因为自己没有真心!如果真情至意,说话给人感觉是真的,做事给人感觉是真的,待人接物都让对方感觉是真的;你有真心,我有实意,我们就能相互成为知交的益友了。

二、为自己换一颗慈心。我们这一颗心所含的成分很多,嗔心、恨心、愤心、怒心,常常对一些认为不平的人事,所谓“恨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因为我们的慈心不够,对生命不够重视,对他人的过失不够包容,所以犯下许多过失。假如能把恨心、毒心,换成一颗慈心;慈心不杀,慈心爱物,慈心助人,慈心行义,让社会感受到我们的慈悲,则彼此还怕不能融和吗?

三、为自己换一颗慧心。每一个人的心应该都是好的,只是受到外境的污染,才被无明蒙蔽。无明的心一起,失去了理智,夫妻吵架,掼碗掼筷,拍桌摔椅;碗筷桌椅也没有犯错,何必拿它们出气呢?朋友利害冲突,即刻恶口脏话,甚至动手打人,演出全武行。失去理智的面容,就像夜叉罗刹;失去理智的语言,就像利刃毒剑;失去理智的行为,粗暴不堪。假如能即时换一颗慧心,慧日高悬,赶走心中的无明黑暗,朗朗乾坤里,看看自己的面目,何必那么嗔恨无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