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起舞弄浮萍
1343800000045

第45章 四十四不得已而为之

北阴昭德六年仲夏末,南陵属国越析王薨逝。失踪了月余的世子于增突然出现在了姚州城外,并带兵将姚州围得如铁桶一般。王宫之中的客察氏得到消息,急传客察言明进宫商议对策。

“叔父,母土司可有消息?现今于增与韩城大兵压境如何是好?”客察氏一见到客察言明,便顾不得规矩地扯住他的白色羊毛擦而瓦讨主意。

“王后稍安勿躁。想当初我们封锁了大王薨逝的消息秘不发丧,只因世子失踪,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世子平安归来,我们只需打开城门将他迎接进来即可。”客察言明坦然地回答。

“不,不。”王后吓得连忙摇头:“不能让他进城。”

“为何?”客察言明不解地问。

“您别问那么多了,总之是不能让他入城。”客察氏放开了手中的擦而瓦,紧张地两只手交握在一起。

“王后,你说实话,大王到底是如何死的?”客察言明见王后如此地坐立不安,就觉得事情并不是像她当日所说的那样简单。

“我,我说过了,大王,大王是在狩猎时不慎失足落马,以致伤势过重而死。”客察氏避开了客察言明探究的目光期期艾艾的答道。

“真的如此吗?”客察言明的声音不由得提高,“那世子为何会举兵围城?王后,您是想将客察氏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吗?”

“叔父——”客察氏听了客察言明的话不由神魂撩乱。

“王后,您还不说出实情吗?”客察言明见王后言辞闪烁,不由怒火中烧:“大王为何身故,世子又为何失踪?大王的死可与那母寻右有关?”

“您就别问了。”王后这时泪如雨下扑倒在胡床上。

“哎,你啊。”客察言明想到母寻右到姚州后与王后的种种不由仰头长叹,老泪纵横:“你当叔父真的是老眼昏花了吗?你,你糊涂啊。竟为了一己私欲做出灭国弑君秽乱宫禁之事,客察氏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啊。”

“叔父,母土司会来救我的。”王后自胡床上抬起梨花带雨的面庞,犹抱一线希望。

“救你?哼!”客察言明冷哼道:“他都自身都难保了,又如何救得了你。如今之计只能开城纳降,免得生灵涂炭。希望世子会念在客察氏代代忠于越析的份上,只降罪你我二人,免除客察氏的灭族之祸。”

“不——叔父,我不想死——”王后扑到在客察言明的脚下,声嘶力竭的哭喊着。

“敏儿,晚了。”客察言明叫着王后的闺名,看着她那凄惶的神色,宽大的手抚着她的头。

姚州城门大开,清平官客察言明率越析百官出城迎接世子进城。姚州城毫不抵抗,客察言明会如此简单地迎接于增进城出乎阴若水的意料之外。让她重新打量这个须发皆白一脸浩然正气的老人,他是绝不会轻易将越析拱手让与他人。阴若水的心中也下了决不能留下此人的决定。

王宫中众人见世子平安归来皆朝贺,客察言明跪在丹墀下顿首:“殿下,老臣有罪。”

“大人为我越析鞠躬尽瘁何罪之有?大人快快请起。”于增神色自若,挥手命左右宫人将客察言明扶起。

“老臣惶恐。”客察言明以头触地,不肯起身。

“于增,命众臣都退下。”坐在于增身左的阴若水低声对他吩咐道。

“众臣且退下,吾与清平官有事相商。”

众臣听到于增的话,皆顿首退出大殿。

“言明大人,请起来回话。”阴若水开口说道。

丹墀下的客察言明听到她在说话而不是于增,不由抬起头。只见于增的左侧站起一为身材娇小却英气逼人的女子,她边说着话边款款走下丹墀。

她穿着宽边大袖的左衽丝制上衣,在排襟、前襟、后项圈和袖口都用彩线挑有祥云花纹,领口周围还缀以翡翠。外罩青底彩花的坎肩,袖笼底边镶上一圈雪白的兔毛,显得华美富丽。下穿用宽布与窄布镶嵌横联而成百褶长裙,裙长曳地。裙子中部桶状窄长,红色,下节蓝色细褶均匀齐整,其下横间以红、白、黑细条纹,色调和谐,再下是青色,膝盖处百褶四散,成喇叭状,每一走动褶皱闪动,轻盈飘逸。胸口饰以獐牙,金圈;腰际佩挂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饰龙凤纹样,上端开口,下缀五色飘带,挂于左方腰际,腕戴翡翠手镯,手戴猫眼形戒指。

“大人请起。”阴若水伸手搀扶起言明。

“你是何人?”客察言明起身,一脸狐疑的看着她。

“我是何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客察家想做什么样的人?”娇小的身材所散发的气势,令人不敢直视。

“客察家世代忠义,岂有外人置喙的余地。”客察言明凛然回答。

“那极好,我还怕大人只是贪生怕死之徒呢?”阴若水嗤笑到。

“老夫一生忠君事主,又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客察言明听了阴若水的讥讽之言,不由脸涨红。

“是我失言了。”阴若水收起讥讽之色,面带敬重之意:“我知大人是忠君事主、顶天立地之人。奈何客察王后冒天下之大不韪秽乱、弑君,客察家有了灭族之祸。不知大人意欲何为?”

“这,”客察言明的老脸一红,语气没了刚刚的豪迈:“是老臣管教不严,愿一死以谢先王。只求殿下免除客察家灭族之祸。”

“既然大人如此说,我倒是有个好主意,不知大人愿意听否?”

“请讲。”

“客察王后所犯之罪,本该遗灭三族。但念在客察家世代忠良,准大人与王后为先王殉葬,王后的丑行不予公开。你的爵位,与王后的封号依旧。”阴若水说罢,又转头看向丹墀上的于增:“殿下,你认为如何?”

“就依娘亲。”于增其实也不想将自家的丑闻公布于天下。况且他又是王后自幼抚养长大,对她的感情甚深。觉得阴若水的建议既为王兄报仇,又可以成全了王后的名节。不过,他从客察言明的话中感到言明对王后所做的事并不知情,不知娘亲还为何逼客察言明自尽?

“如此,就多谢殿下饶恕臣的族人。”客察言明跪在地上,脸上是欣慰之色。言明又转头看向身边的阴若水:“您是殿下的义母?”

“正是。请大人见谅,我不想留下任何的隐患,威胁到于增。”阴若水看着言明面有愧色。

“老臣明白。多谢您救了殿下,才为使老臣抱憾终身。”客察言明对着于增肃拜,又对阴若水顿首,然后起身步履安详地走出大殿。

“娘亲,这样真的好吗?”于增走下丹墀来到阴若水的身边眼眶微红。

“是啊,这样真的好吗?”阴若水在心中也不由地问自己。

阴若水见到客察言明后,也被他的忠义耿直打动,也生起惜才之心。可越是如此,此人越不能留。留下此人必会成为她囊或越析的绊脚石。

她将于增揽在怀中:“傻孩子,娘亲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