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花季女孩儿阳光成长必读
13428800000012

第12章 健康篇(2)

4.与家庭环境有关,如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严、过分追求完美;孩子对父母过分依赖;从小受到虐待、单亲家庭等。这样的孩子易偏激、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性格特点。

5.与体内激素分泌失调有关,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下降,皮质类固醇激素升高,气候过热湿度过高影响神经调节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等。

厌食症发病一般多隐袭,逐渐厌食而体重减轻,丧失原体重的1/4—1/2或更多,同时还会出现闭经。呈不同程度的消瘦,严重者皮包骨。但体力仍充沛,闭经而阴毛不脱,是本症的特点,但到后来可有乏力、易倦和忧郁感。

患者开始不一定有厌食,而只是制造种种理由拒食。

厌食症患者最主要症状是对食物提不起兴趣,没有胃口开怀吃东西。有些患者虽觉食欲好,但吃了几口就觉得胃部饱胀不适而中止进食,或者见到食物就不想吃。如强迫进食,常诱发恶心呕吐;一些患者甚至千方百计以诱导一吐为快。除厌食外,患者还可有其他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如癔症等,上腹饱胀不适,不能解释的疲劳,对性欲不感兴趣和失眠等。患者的想法和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即使已经很瘦了,还老是觉得自己很胖。

厌食症的治疗必须视患者的病情而定,病情严重的话,甚至必须入院接受心理医生、专科医生及营养师的观察及诊治,再配合行为治疗,使病人的体重渐渐回升。若是病情还不太严重,在心理医生的辅导下,也有可能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厌食症患者如果仍处于发育期,而器官又已受到损坏,可能在病情好转之后,功能还无法恢复正常,会影响到生理发育和成长。患者是否能康复,也必须视病人的意志力而定,疗程则因人而异,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最重要的是,要尽早治疗,不要等到病情很严重才上门找医生。许多患者在患病初期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患上厌食症,而家人由于生活忙碌,或是不常在一起用餐,而忽略了病人的病隋,等到发现问题时,往往病情已不轻。

贪食症是怎么一回事?

在很大程度上,贪食症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病。在物质富裕的文化中是以瘦为美,在贫瘠的文化中则以丰满为美,理想的体型总是难以达到的那种。

在西方国家,贪食症开始流行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却是在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在发达的大城市,大多数少女都在追求偏瘦的体型,减肥是女学生中的一大流行话题。

人们对贪食症患者常有一种错误印象,都以为那是一个胖女孩,一天到晚吃个不停。其实,事实正好相反,大部分患有贪食症的女孩都是隐瞒高手,你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来。一方面,她们对自己无法停止吃东西的行为感到可耻。只要家里没人,她们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冰箱里的东西全部吃光;但全家人一起进餐时,她们又比谁都吃得正常,甚至吃得更少。另一方面,有些人吃过之后就去呕吐,或服用泻药,以防变胖。所以尽管吃个不停,但大多数贪食症少女的体重还算正常,所以,一般人很难察觉她们的障碍。据统计,一半的贪食症女孩都患有呕吐症。请注意,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长期呕吐,食道、胃及肾脏都可能受损,或造成身体内部矿物质的匮乏。

贪食症患者为什么那么贪食呢?他们不一定是因为肚子饿,也不是因为嘴馋想吃。那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冲动,她不把自己“填满”不行。于是,她能拿到什么就吃什么,可能一次就吞下相当于好几餐的分量。之后,她暂时得到满足。然而,很快的,罪恶感便来了:狼吞虎咽地吃那么多,为什么不能克制自己?

对比厌食症患者和贪食症患者,我们不难发现:厌食症患者能精准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反应,且引以为傲,而贪食者恰好相反,她们感到无地自容,并且,她们常以为只有自己才有这种见不得人的病。如果她从来没跟任何人提过这件事,甚至恐怕要等到三四十岁的时候,才会从好朋友口中听到:原来这位朋友也曾经历相同的贪食症困扰。

通常,厌食女孩认为自己过得很好;相反的,贪食女孩则觉得自己过得很糟。因此,她更不愿意主动就医治疗,容易把发病当成偶发行为来安慰自己:“下次我一定不会再犯。”

大部分的贪食症病患者有感情问题及情绪上不稳,并借着强迫进食来逃避痛苦的问题。有些研究指出,这种用咀嚼食物以减缓心理压力的习惯,可能是在幼小时和母亲不正常的育儿方式有关。

肠胃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1.肠炎

拉肚子大多是由急性肠炎所引起的,饮食过度、食物中毒、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等都是主要的原因。吃了太多不易消化的食物后,食物会在肠内形成异常发酵,刺激了肠壁,便会使大肠的运动加速,而造成拉肚子。急性肠炎的症状是,突然开始拉肚子,并经常肚子痛,平均一天要泻两三次,严重的时候一整天都在往厕所跑,而且有时这种状态持续好几天。

有了肠炎最重要的是保暖,不要让腹部受寒。根据症状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止泻药和消炎剂。在发症初期,最好避免使用止泻药,使用时要遵照医师的指示。属于消化不良性的下痢如果不马上治好,常会转变成慢性肠炎,甚至会成为胆囊炎、胆结石等病的致病因素。慢性肠炎虽然不会发烧、呕吐,但却常常引起腹痛,肚子也常会咕噜咕噜地响。此外,粪便里会掺有黏液,而且便秘和下痢的现象会交互发生。

治疗肠炎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身心的安静、温暖。使用的药剂则与急性肠炎相同。

2.盲肠炎

盲肠炎的正名应该是阑尾炎,也就是盲肠末端突然发生病变,致病的原因不外是积存食物残渣、异物或粪便阻塞阑尾出口、饮食过量或过度疲劳所致。发病时主要有以下症状:强烈的腹部疼痛,先是心窝处,再扩散到整个腹部,再转致腹部,成为局部疼痛。有恶心、呕吐的现象发生。用手按压腹部会有异常的疼痛。高烧至38度左右。

盲肠炎的治疗方法是尽快送医院手术治疗,因为引起盲肠炎的细菌毒性很强,若是使盲肠充满了脓汁,盲肠壁又不慎破裂,则会引起局部的腹膜炎,有生命危险。盲肠炎的手术很简单,且治愈率是百分之百,如果因某些原因不能够立刻施行手术,应该以内科方法治疗,保持安静,冷敷右下腹部,服用抗生素,吃流质的食物。

3.胃炎

胃炎一般分为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两种。急性胃炎一般是因为暴饮暴食而引起的,吃了腐败的食物,或者过度酗酒、抽烟、喝咖啡等,也有可能会引起。另外如果有过敏的人,即使只是吃牛奶、蛋、蟹等也可能会引发急性胃炎。急性胃炎的特征是,患者吐出的秽物会产生酸臭味。如果患有急性胃炎,就不要勉强自己多吃,即使一整天都不进食,也没有什么大碍。此外,配合身体的实际状态,两三天后再恢复正常的饮食。副食品方面,要选择容易消化、不油腻的食物。在进食时,不要将胃填得饱饱胀胀,最好保留三分饿。至于治疗药剂则并不太重要:不能胡乱地服用市面上出售的消化剂。

慢性胃炎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不规则的饮食、没有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过度抽烟酗酒、过量食用辣椒芥末等辛辣的食物。慢性胃炎的症状是:胃部轻微疼痛,感觉沉重、膨胀、想吐。大部分的人都是在饭后或空腹时,感到胃部隐隐作痛。但这也是因人而异,有些人与饮食毫无关系,却始终有这种持续的轻微疼痛。对自己的慢性胃炎不用太过在意,要保持规律而长期的治疗。

腹泻怎么办?

如果你一天跑三趟以上的厕所,那你多半正在经受腹泻的折磨,腹泻在大部分人眼里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它对身体的损害却不可小视。所谓好汉也架不住三泡稀。严重的腹泻可引起脱水和身体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情绪紧张、豆类食品、胰脏疾病、癌症、通便剂、制酸剂、咖啡因、寄生虫、结肠炎、病毒、病菌或其他微生物、喝了不干净的水、吃了变质的食物、食物或化学物质过敏等,均可能引起腹泻。

如果腹泻不止,且排物稀淡如水,最好能检验粪便,便中带血,就有形成赤痢之虞。下痢本身是对毒物排出的一种反应,不要用药止泻。但下痢会引起脱水,所以必须保持充足的水分,并保持体温。过去,一开始下痢,人们常为了中止腹泻而不敢喝水;但对一个上吐下泻的人来说,体内的水分骤然减少,并不是好现象,因此补充水分可说是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倒不如喝白开水来得好。同时,在腹部想排泄的时候,最好尽量把握如厕的机会,将秽物全部排掉,保持肠的通畅。下痢时,最好能接受医师的诊断。如果食物已进人人体内,且很快就发生症状时,就要在体内残留食物还没被吸收前,赶快吐出来。其他要注意的是:保持安静,用棉被等包住身体保暖。有激烈的下痢或呕吐时,暂时不必勉强就医。要适当地补充水分。如果认为是重症就要赶紧请医生诊治。

除非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或者严重腹泻产生并发症,普通的腹泻并不需要服药治疗,它的症状一般不会超过48小时。所以,至少两天以内,勿用药物止住腹泻,因为腹泻是体内排除毒素的方式。今天,当病人发生急性腹泻时,医生多不鼓励使用止泻剂,除非其他急需控制的情况。否则,让它排出可能比较有利,也能加速复原。腹泻有时可能与你服用的药物有关,比如服用纡解胃灼热的制酸剂。制酸剂是最常引起腹泻的药物。为了避免与胃灼热相关的腹泻,建议使用仅含氢氧化铝的制酸剂。除了制酸剂,抗生素、奎尼丁、秋水仙素(抗痛风药)等药也可能引起腹泻。如果你怀疑这些药物或其他药物使你腹泻,应向你的医师询问。

许多人喜欢用果胶、嗜酸菌、角豆粉、大麦、香蕉等各式各样的奇特食物来治疗拉肚子。这些东西能约束肠子,延缓其蠕动。但实际上,这只是延长问题来源待在体内的时间,你真正需要的是将引发拉肚的物质排出体外,最佳的方法仍是顺其自然地排掉。腹泻期间不宜为家人做饭烧菜,应直到症状消除为止。如厕后要记得将手洗干净,以免传染病菌给他人。

如果发生下列状况,应尽快求医治疗:腹泻持续两天以上;粪便出现血丝、黏膜等物,或粪便呈黑色;发烧在38.3℃以上;腹部或直肠剧痛;出现脱水现象(目干及皮皱)、排尿减少或停止;发生疹子、黄疸(皮肤及眼球变黄)、极度虚弱。

睡眠不好怎么办?

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脑力,有舒缓压力,增强记忆力的功效,可以帮助舒缓神经紧张,使人暂时远离压力。每个人每天需要睡的时间长短不一样,但是想要保持头脑清醒、心情愉快、思想敏锐、活力充沛的话,就至少得把人一生的三分之一时间花在睡眠上,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失眠。

睡眠对于我们白天的状态有很大的关系,睡眠不足会导致一系列不良的状态,比如白天嗜睡、情绪不稳定、忧郁、压力、焦虑、失去应变能力、免疫力降低、记忆力减退、逻辑思考能力降低、理解能力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在中学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女孩睡眠不足,或是患有失眠症。

如果你从上床到入睡的时间超过了30分钟,或者一晚上觉醒的次数超过两次,每次超过5分钟,就是睡眠质量不好的表现了。如果你上床30分钟后还无法入睡,或是半夜里忽然醒过来睡不着,不妨干脆下床,起来坐一会儿,或是读点轻松的书,听点轻快的音乐,以便松懈神经,然后再次上床时就能较易入睡。

睡不着的话也可以试试在床上做一下放松运动。平躺在床上,两手掌心向上,两腿伸直,脚尖向外。然后闭上眼睛,轻柔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呼吸。

绷紧脸部肌肉约10秒钟,放松;缓慢地向上抬头,放下;提肩10秒钟,放松;伸展手臂及手指,握拳10秒钟,放松;提臀,然后缓缓地放下;脚后跟并拢,向外伸展腿和脚趾,然后完全放松;把肩膀耸到耳朵,保持着这个位置,然后收紧,完全放松。这样重复练习五次即可。

如果是心理压力太大,则要找到合适的途径给自己减压。最好的减压方式是做运动,因为运动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宣泄消极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脑力消耗也在加大,如果不能保证有适量的室外运动时间给自己放松的话,健康状况就会得不到保证。

每天进行半个小时的有氧运动能有效地改善晚上的睡眠质量,特别是一些缓和的、运动量小的运动,如跳绳、跳操、游泳、散步、打乒乓球等。切忌带着不良情绪运动和运动时间过长,否则会产生反效果。

怎样让自己早上起床的时候精力充沛?

清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阳光穿过落地玻璃窗照到床上,我们“一觉睡到自然醒”缓缓睁开双眼,神清气爽。这是理想中的画面,而事实上我们离这个理想似乎越来越遥远,每天早晨都是被闹钟吵醒,在没睡够的痛苦挣扎中挨到“最后时间”,才不得不艰难起床,然后昏昏沉沉地开始这一天。

睡眠是身体休息、调整的时间,一夜休整后,晨起应该精力充沛。如果每天早晨都觉得没睡够,起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怎样才能改善?答案是培养正确的睡眠习惯。我们的痛苦大多来自睡眠节奏紊乱、睡眠环境不良、没有正确的清醒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