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列夫·托尔斯泰(名人传记丛书)
13410500000012

第12章 上下求索(1)

杜赫宝教派与《复活》

杜赫宝教徒于18世纪后半期出现在俄国,他们有其独特的信念。

他们确信所有的人类都应该是平等的,所以谁也没有绝对的主权,就算是皇帝也一样。他们虽然不承认皇帝的存在,但对同胞的爱却很浓厚,彻底发挥了相互扶助的精神。他们还有共同的会计制度,家畜都是共有的,耕地当然也是共有的,甚至孤儿院也是共同经营的。

杜赫宝教徒也遵照基督教的教义,反对人们拿枪去打仗。俄国政府对这些教徒没有办法,就将他们放逐到外高加索地区,这是一种政治流放。

但是,这对杜赫宝教徒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事。俄国幅员广阔,皇帝权力所不及的地方很多,外高加索就是其中之一。杜赫宝教徒进入外高加索山中后,按照自己的理想,过着和帝王政治毫无关联的快乐、充实的生活。1886年以后,皇帝的政治力量逐渐延伸到这座山里。皇帝发出布告,命令他们充当屯垦兵,为皇帝军队服务。杜赫宝教徒非常惊讶与生气,但是他们不能作无谓的抵抗。于是多数人服从了命令,但这种强制人服从的命令必然是无法维持长久的。

杜赫宝教派的领导者读过托尔斯泰的书,对托尔斯泰的宗教观点很是推崇。

1895年6月下旬,杜赫宝教徒分散在三个地方,一边唱着赞美歌,一边举行庄严的焚毁武器仪式。但由于间谍的告密,行动很快被镇压下去。结果参加仪式的3000多人被送进法院判决,一些干部们立刻被送进监狱,剩下的人则被放逐。可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抵抗。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有470多人被判处死刑,41人被送进监狱,74人被判了18年的流放。不但如此,有些幸存者被责令不得与亲人共同生活,如果被发现偷偷与亲人相见,则会受到鞭笞,甚至被枪杆打得头破血流。

托尔斯泰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赶到现场,希望能做政府与教徒们之间的谈判桥梁,但是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托尔斯泰尽全力想办法,让这些教徒们能得到一片土地过他们自己向往的生活。他不仅向国内,更向美国和英国请求援助杜赫宝教派。托尔斯泰在文章中写道:

住在高加索的12000名杜赫宝教徒,现在正遭遇着非常恐怖的境遇,他们因拒绝服兵役而被关进监狱,遭到严厉的鞭打和惨无人道的逼供。至于之前服预备役的200人,先在牢狱里痛苦地度过两年,之后又被迫与家人分开,被流放到高加索的蛮荒地区。那里没有耕地可供种植五谷杂粮,也没有任何救济及房屋,更没有购买粮食的地方,他们大都濒临饿死的边缘。

这些人的家属也遭到了严厉的处罚,他们被禁止离开现在所居住的地方,如果发现有下列的任何情况,则要处以罚金,或被关进监牢。

1.不遵守政府命令随意露面;

2.出入制造面粉场地(唯恐他们偷取面粉接济教徒);3.父母访问子女的居所(子女为教徒者);4.到森林捡拾柴薪(唯恐以燃料接济教徒)。

三年间,这些教徒已陆陆续续地离开世间,不论小孩,老人全都死了……托尔斯泰将这些实情向全世界的人们报告,希望能博得同情,拯救杜赫宝教徒。

不久之后,加拿大政府欢迎他们移民,并提供了一块自由的土地。于是,托尔斯泰等人又开始为他们筹措旅费,差不多需要70万卢布,这是一笔庞大的费用,如何筹措呢?政府是绝不会拿出一分钱的,而且也不允许募捐。托尔斯泰没有办法,一方面偷偷让人募捐,一方面开始写小说,以稿费来筹措这笔费用。这就是促使托尔斯泰完成《复活》的原动力,此书于1899年完成。

这部小说在很早以前托尔斯泰就已经在构思了,但是因故未能及早完成,现在为了要筹集善款,所以必须尽快完成。这不是托尔斯泰的自传,是他在自己听过的一个故事的基础上,加上个人想象凝合而成。

最初这部小说的名字是《尼克的手记》,故事的内容描写了一个很有地位的公爵聂赫留朵夫曾诱奸了姑母的养女卡秋莎,使其未婚先孕,后来沦落风尘。聂赫留朵夫后来当了陪审员,有一次在法庭上,他与卡秋莎重逢了。卡秋莎这时候的名字是玛斯洛娃,她被控故意杀人。这个机缘巧合,使得聂赫留朵夫良心发现,他顿时受到良心的谴责。玛斯洛娃被判流放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百般奔走,最后终于使玛斯洛娃得以取消原判而被特赦。但是玛斯洛娃在囚禁期间认识了政治犯西蒙,她决定与他一道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也从《圣经》中得到启示,开始了新的生活。

托尔斯泰以抒情的笔法,将这样一件政治性、社会性的事件扩大,并借此探讨人性的本质,尤其揭发了俄国沙皇时期审判、宗教以及行政制度的不合理。

这部作品在发表前,曾经受到政府的检查,审查官员认为作品中表达的思想不对,又说那处写得不妥当,这里也不行,最后将很多地方删得支离破碎,甚至有一章全部都被删去。托尔斯泰非常生气,可是却无可奈何。

由于遭到太多删改,文中的语义已无法连贯,所以托尔斯泰不得不重新改写过,最后这部小说的篇幅增加了很多,因此稿费也增加了。它获得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好评。

同时代的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说:“透过这部作品,能够见到托尔斯泰闪耀的眼睛。他那双灰色而锐利的眼睛,能够立刻看穿人心,并且能找到人性的精神所在。”

这部作品的稿费被全部捐赠给杜赫宝教徒,加上之前托尔斯泰的积极呼吁,杜赫宝教徒们移居加拿大成为现实。

被教会除名

关于托尔斯泰的宗教信仰历程,我们可以从他的生长环境和他日后的经历中看出来。托尔斯泰的家族世代信奉俄国的正教,他的父亲尼古拉并非是虔诚的教徒,但是他的母亲以及后来代为养育他们的伯母、保姆,都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

托尔斯泰出生时依据俄国正教的信仰接受了洗礼,且在这种信仰环境中长大。从幼年时代开始懂事时起,一直到少年、青年时代,他都被灌输了这种信仰。但是到19岁,他大学二年级要退学时,他的信仰不那么坚定了。在高加索过着军旅生活时,可能是面对太多死亡的关系,他心中竟开始不时地出现基督神圣的影子,宗教信仰又回到了他的心中。他在1851年6月的一篇日记中写道:

对神的爱,能让自己心里所有的好东西都融合在一起,让所有的罪恶都排除,只留下最崇高的爱。当我看到人生琐碎、腐败的一面时,真是无法忍受,更无法想象这些东西会诱惑我。我以虔诚的心情向神祷告,神一定会接纳我。

从此以后,在托尔斯泰的人生旅途中,他的宗教信仰日益稳固。他在1879年完成的《忏悔录》一书中,描述了他的宗教历程。之后,托尔斯泰还写了许多有关宗教的书籍和文章,例如《我的宗教——我的信仰何在?》《我们应该做什么?》《宗教与道德》《理性与宗教》《宗教为何?》《天堂就在你心中》《对神的思考》等。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托尔斯泰的宗教观。下面是托尔斯泰1879年10月的一篇日记的摘述,由此可深知他的宗教观。

1.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重量很大却没有翅膀的人,这类人在地上兴风作浪,其中强者如拿破仑。他们将恐怖的事留在世间,播下了不安的种子,并常在地面上爬。

2.世界上也有一些长了翅膀会徐徐飞上天空的人,僧侣们就是。

3.还有一些很轻松地飞上天又飞下来,身子很轻巧的人们,善良的理想主义者就是。

4.还有少数一些有强力翅膀的人,他们为了爱人类,常把翅膀收起来,到世间教导人们飞翔;等任务完成时,他们会再飞上天,这就是耶稣基督。

如果仔细分析,还可以把人分成很多种类,但是简略地划分,这四种类型就够了。

我并没有要与基督竞争的意思,但我还是想做最后一种人,要朝着基督信者的道路前行。

信仰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要有实际的行动。于是托尔斯泰从1884年起,就停止了狩猎的嗜好,因为这种行为是杀生,是违背神意的。1887年3月,托尔斯泰还戒除了肉食的习惯。

从这些事例来看,托尔斯泰已经真诚地走上了信仰基督的道路。但是,在这条道路上,托尔斯泰却逐渐对教会产生了不满。他不能接受教会神职人员的很多行为。托尔斯泰认为他们好像独占了神一般,但实际上,他们却是多方地冒渎神。他在很多作品中,公开地毫不客气地对教会提出激烈的批评。

托尔斯泰对教会的态度遭到了基督教教徒们的反对。

这些教徒在神圣的宗教会议中向托尔斯泰宣告:“你对基督教的想法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必须开除你!你死后不配得到本教的葬礼祝福。”托尔斯泰就这样被开除出天主教会。

当然,也有很多人赞成托尔斯泰的观点,那些都是他忠实的读者。基辅大学的学生抬着“列夫·托尔斯泰万岁!”的牌子,在街上游行。两三天后,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也加入了游行的行列,他们鼓励他、赞美他,叫他不要向教会低头。

某工厂的劳动者,在漂亮的玻璃装饰品上写着:“我们深深敬爱着列夫·托尔斯泰。革命的先驱者早已被处以火刑或被关进监牢,甚至被放逐;现在您也被教会宣告放逐,但是请您不要介意这些虚伪的学者和教徒们对您所做的事,因为您对我们来说,依然是一位值得怀念、敬重与亲近的导师。”

托尔斯泰也对教会宣布:“我认为自称正教的教会会开除我,是当然的事,我坦然接受。但是我并不是因为反抗神而被教会驱逐,而是由于我全心全意地将一切贡献给神所致。今天教会的教义是可耻的、有害而虚伪的;而今天的教徒则更是愚蠢,他们只会收集一些愚蠢的迷信来欺骗百姓,忽视了基督的真正教义。”

虽然托尔斯泰被教会开除了,但是他的想法并没有改变,他依然坚定地向着基督的道路前进,渴望为全人类谋求幸福。在托尔斯泰被教会开除前,曾发生了杜赫宝教徒事件。在他被开除后,日俄战争爆发。

在上述两件事中,托尔斯泰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他向杜赫宝教派伸出援手;向日本和俄国宣扬反战思想。他认为这是信仰基督的人该有的责任。

日俄战争

1904年2月8日,俄国和日本的战争开始了。托尔斯泰年轻时亲历战争,以及他对战争的思考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

他在1853年6月看到军官们酗酒的情形,于是在日记中写道:“战争真是无法形容的大坏事,喝酒是为了想抹掉因战争而造成的良心不安,我开始对战争产生了厌恶的心理。”

克里米亚战争中,曾有一次在经过一场激烈的战役后,交战双方达成休战协议,白旗高举,俄国军人和法国军人都走到战场上,开始收殓战友们的尸骸。这时,托尔斯泰看见他们互相微笑着走近,互相替对方点烟,以手势相互交谈,甚至互相拍拍对方的手臂或肩膀,亲昵地谈笑。托尔斯泰不禁自问:“既然两国的军人可以和平相处,那为什么要战争呢?这些军人都是信奉爱与奉献戒律的基督徒,他们对自己现在所做的事又是什么感觉呢?当他们站在给予他们生命和灵魂、让他们行善的造物主面前,他们难道不会有所悔恨吗?”

到了日俄战争时,托尔斯泰心中的反战情绪高涨,决心不偏袒任何一方。他认为战争是最大的罪恶,它破坏了基督教义中最重要的“勿残杀”的戒律。战争一开始,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到各城市去动员年轻人加入战争,为了祖国奉献自己的生命。政府控制的各家报纸一方面辩护战争,极力宣扬俄国在战争中的正义性;一方面发表了很多激励性的文章,激发俄国人民对日本人的仇视心。这些宣传起到了很大作用,血气方刚的青年们被煽动起来,连很有理性的学者哲人们都喊着:“消灭日本鬼!”教会的牧师也忘了“勿残杀”的戒律,祈祷战争的胜利。

托尔斯泰对牧师的行为很是惊讶,基督教教义禁止杀生,佛教也是如此。然而信仰这些规条的宗教国家,却让国民燃烧起憎恨的怒火,互相冲突,互相残杀。托尔斯泰不明白国家和政府的用意何在?!

他在英国伦敦的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悔改》,其中阐述了他的反战思想。

请各位反省吧,将你们现在做的工作停下来,自己问问自己:我是什么人?从哪里来?我现在做的事情是为了什么?

如果再不自我反省,人类的生活将会陷入不幸的深渊中。如果这次战争结束后,人们仍不觉醒,那么不久的将来,战争还会爆发。

我反对战争,当我看到各报纸对战争的报道时,总是感到心神不宁,所以我不想看报,其实是根本不忍看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托尔斯泰的一种矛盾心理,那就是他一方面反对战争,一方面又不希望自己的祖国打败仗。托尔斯泰将这种矛盾心理归结为自己的爱国心,他在1904年12月的一篇日记中写道:“当我听到俄国军队在旅顺投降的时候,我哭了。因为我认为这是件很惭愧的事,在我当兵的那个年代,绝对不会打这种烂仗。这是爱国心使然,从小我就被培养得具有爱国心,一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抛弃它,这完全是个人的利己主义、家族的利己主义,以及贵族的利己主义没有被解除的缘故。所有的利己主义都在我的心中活着,所以才有这种矛盾的思想。但是我内心深处还有神的法则,将那些利己主义逐渐排斥减弱。”

托尔斯泰认为自己在请求全世界人们反省的同时,也应该先自省,他渴望抛弃利己主义,爱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并具有神一般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