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我怀念的女孩儿
1340600000002

第2章 :初闻

或许那时的年龄是情窦初开的年龄,追逐的是真爱,自然追逐的也很疯狂,不久,李松就给田原写了一封信,装满了仰慕的句子,无奈的可望不可即和无数的珍惜

这些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平常我总是很麻木,不关心生活周边发生的事情。

现在我介绍介绍李松吧:跟我坐在同一排,但不挨着,性格呢,有些要强,要强里带着些倔强,属于男生不喜欢,女生也不喜欢的类型。

我们很早以前就是同学,关系很好,不过我这个观点我从没跟他提起,我怕认清他以后开始烦他,还是装傻一点比较好。

我想这就是我朋友很多的原因,也许不是朋友多,是熟人多,总之,这个急匆匆的年代,朋友和熟人又有什么区别?

田原的回信很快,半天的时间。他是放学时托人给她的,第二天下午快放学时又由这个熟人拿回来的。为什么说半天呢,李松说晚上女孩儿需要学习,自然没工夫,要给她空间。

他认定这封信是第二天白天写的,还说没想到她这么在意,竟然在半天里就回信了。

可信的内容是他预料的,具体我不记得了,不过有一句关键的句子:我想我们可能不适合。这封信我们都看了,对他表示同情,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写情书,或者说是仰慕信。那一天,田原在我印象中才真正有了些影子,觉得她是一个高傲的人,还是一个不懂得尊重的人。

我始终认为女生如果拒绝,不应该很直白,喜欢你还不高兴,又不是图你什么,更何况那时候。

社会很残酷,所以恋爱成了某种禁忌,但不能把别的罪过所引发的无奈强定为罪过。

李松很落寞,我知道有些人注定是用来成长的,命运给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却不知是往哪个方向发展。他以后有可能孤寂一生,也可能浪荡一生,或草草一生,或光辉一生。

可能我想得太远了,高瞻远瞩的某些原因也可能因为日子过于无聊单调。我无语,唯有祝福他

很多事情都留下一个挽救的余地。

不久,李松听说有一个跟田原同班的男生喜欢她,有时还动手动脚的,可田原讨厌他,当然,那时所谓的动手动脚不过是打打闹闹,只不过是很多词汇会跟着情绪变化,从打打闹闹会变为动手动脚,再讨厌点儿,就成了猥亵调戏

我是从来不信报导的,有时我连我自己的眼睛都不信,我知道很多时候眼睛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李松行动了,他请了几个流氓要修理修理他,那个敌人听闻后,也不甘示弱。我胆子小,不想过多提及江湖事,不过结果告诉大家,由于两位江湖人士请的两伙人之间关系甚好,江湖少了一场恶仗

结果还是挺乐观的,那个男生不再动手动脚,他也不再满怀思念。

只因学校已经通知父母,由此少了很多神秘性,没有了飞蛾扑火的冲动,很多事情一旦顺理成章或公知于众,便不再有意义,

比如我们现在长谈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我想李松和田原之间虽然不熟,但两人之间通过这件事增加了某种联系,有点像亲情的感觉。

由于事态的转变很多事情变得不再自然,或者自己觉得不自然,尤其对于敏感的人来说。

李松不再给她写信正因如此。

事情本该到此打住,但有些事情打断骨头连着筋,缘分显然没尽。

失去了青梅竹马的李磊打算帮帮这个至情至性的李松。

也很巧,李磊正想抒发一下失意诗人的情怀,他借着伤感的惯性给田原写了一封感慨世事无常人情冷暖的信,并在信中想认她为姐姐。

我佩服他的勇敢,这种勇气恐怕我再活一轮也不能拥有。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一条大街上,一放学,熙熙攘攘的人群首先走上大街,然后转进各个小街角,开始另一种生活.那天放学,我刚要转进回家的路口,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是李松,可他的家不再这里。

我疑惑的走过去,问道:“你怎么在这?”

“哦,我来这儿溜达溜达。”我当时并没在意,直到第二天。

早上,我比较早的到了学校。

不一会儿,李松也来了,有些面色凝重,心情阴暗。

这时,后面的董宇微笑地叫住了他,拿出一张照片,笑说:“昨天没看到她?看,我这有她的照片,昨天偷着照的。

照片开始在班里传递,像一副多米诺骨牌。

许久,照片传到我这,我轻瞄了一眼,看到一个走在洒满阳光的小路上留着齐刘海,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儿,刘海的两边有两束垂下来的发丝挡在耳边。

我敢肯定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发型,很漂亮。

多年过去了,这种发型也流行开来,我每每看到这种样子的时候都会想到那张照片,想到它给我的深刻印象。

有时也猜猜这个女孩儿现在可能的模样,猜她应该变化很大吧?毕竟生活急匆匆的。

然后想起那张照片里的白色的上衣,深蓝色的牛仔裤。

还有淡淡的微笑。

还有,我知道了,原来昨天,李松在骗我

第一节课下课,李磊期待已久的回信终于来了。

由于我跟他同桌,关系又比较好,他破例让我看一看,随后,他又破例让所有人看了。

这让我懂了一个道理,有些破例是为了让你欠个人情,说小点儿,是为了让你心怀感激。

整封信很整洁,特别是写的字,很优雅。

我曾经练过书法,也钻研过书法,看过太多人写的字,可从没看到过一个女孩儿写的如此微妙,仿佛知己一样的感觉。

这的确是我当时的想法,没有调油加醋。

信中写了写安慰的句子,仅仅几句,就已让他喜笑颜开,堪比我百万句苦口婆心。

我知道他也许在信里找到了情书的影子。

我不知该为他的聪慧感到欣慰还是悲哀。

她同意了当他的姐姐,也在信中提到了,她并不是那么讨厌李松。

有的人说李松还有戏,不过我觉得,这句话是心平气和地写的。事实也的确如我所料

故事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此时换了主角,如果是戏剧的话,这一定不是个好剧本,先不管主角和配角哪个受人青睐,就谈戏剧的本身,戏剧是为了让人了解故事和感悟故事的途径,有主干。

为了更好的叙述主干,更好的让人理解,加入了枝叶,这才是戏剧。

戏剧只交代结束,而很多结束必然带来很多开始,可戏剧从来不管以后,它只是拍拍走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警醒而已。

而生活永远都没那么深刻,即便发生跟戏剧一模一样的情景因为生活加入了更多的角色,加入了更多的思绪,加入了利弊,加入了顾虑,加入了更多的隔阂,加入了更多的未来。

对你重要的人就是主角,不重要的就是配角,不断地有主角下台,不断地有配角登台,故事开始的主角到最后可能一个不剩,我们以为故事变了,其实这个故事上演的本身就是人员更迭,只不过我们不适应罢了。

故事仍在上演,李松就算成为过去了,我也需要找个主干说,现在轮到李磊了。

他最近好像满腔肺腑似的,有说不完的话,理不尽的思绪,像个诗人,看来他终于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我很欣慰。

他还特意买一沓信纸,准备长期奋斗。

人们永远都是跟风的,有的人看到曙光就要跑,有的人看到有人跑就跟着跑,仍记得一个笑话,一个假日,很多人在拥挤的公园里,见到排队就一起排,有一个女士问旁边的男士:“你站着干什么?”“排队进去啊”“可这是女厕所”。

跟随着这个规律,很多男生也加入了写信的行列,上课写,下课送,等待回信。

我不写,但我会饶有兴致的看回信,看了几封,觉得她是个经常写信而且文笔很好的的女孩儿,信里没有任何套话,没有做作,云淡风轻但却引人入胜,特别是每个字写的小巧玲珑但却大家闺秀让人无不流连。

但我很有理智,我弄懂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她。

窈窕淑女,男子好求。君子的范围太狭隘。也不符合事实。

由于信太多,又过了这么多年,加上我这么个脑袋,大多数都忘了,只残留了片片语语。

在信中,我得知田原是个转校生,学习不算好,在这个学校也没什么朋友,也得知她家比我家到学校要多走一个街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放学可能顺道。

我很欣喜,没有别的意思。

信中有时也说说她的趣事。

仍记忆犹新的是在一个中午,在信中写道放学低头走路,可能是太专注了,竟撞在了电线杆上,然后撞出了一个包。

我很好奇,心想这世上竟会有这么专心的人。

世上永远不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反而难得的是真正专注的人。

因为专注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破釜沉舟,就意味着更大的失去,就意味着需要更无私,更独立。

我被感动了,于是在那天放学,我匆匆的跑到校门口,等待着那个专心致志的人

看她是否仍低头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