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
13394000000012

第12章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通常会有许多愿望,这些愿望也许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然而,孩子的能力却非常有限,他们不可能实现每一个愿望,这一点是他们最不愿正视的,也是最不情愿接受的。在这种时候,孩子就会体会到无助无望的感觉,感到沮丧、烦躁不安、紧张焦虑等等,这种沮丧的心情足以压倒孩子的自信心,使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这种情绪左右。于是孩子开始发脾气,如哭闹、跺脚、在地上打滚等。

教育专家经过分析认为:孩子在两岁左右爱发脾气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易冲动,自制力差,对挫折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孩子要到外面玩儿,家长不允许,为什么不允许,他不明白,有可能就要通过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而4岁以上的孩子,对挫折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初步明白了一些事理,如果还经常发脾气,其原因大多在家长身上。说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存在问题,使孩子养成了好发脾气的习惯。

一般来说,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它会以新的形式在另一个年龄段出现。科学家对482名6~12岁的儿童做了研究,他们发现80%的孩子每月会发一次或数次脾气;48%的孩子每周发两次或更多次的脾气;而另有11%的孩子每天都要发一次或更多次的脾气。即使同一家庭的孩子,基本的性格和脾气也大不相同。有的孩子性情温和;有的孩子从很小时就爱发脾气,并且一直改不掉;还有些孩子上学后才开始发脾气。孩子爱发脾气有后天教育和先天遗传两方面的因素。因此,如果你的孩子爱发脾气,你不要轻易下结论说自己教子无方,或者如果孩子不发脾气,你也不要过早的得意。

每个孩子养成发脾气习惯的原因都不同,一岁左右的小家伙还不可能精心策划如何发脾气,但事情过后他会意识到发脾气的作用。他可能会意识到他可以靠发脾气迫使父母改变主意,得到他想要的玩具,或是推迟上床睡觉的时间或引起父母对他的注意。

孩子在不舒服的时候,比如,生病、疲劳时易引起发脾气暴躁,这和大人是一样的,只不过大人会表达自己的意志,幼儿大都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身体不适的感觉。有经验的母亲善于结合情境和孩子的情绪状态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避免孩子发脾气。

有时候孩子受到冷遇,感到失望时也会发脾气。孩子自己玩儿了一天,很想和妈妈玩儿会儿,或者很渴望家长的表扬,可妈妈却毫不理会,照旧干自己的,孩子就会发脾气以示心中的不满。聪明的父母若能主动给孩子放松环境,沟通感情,了解孩子的愿望,就能避免孩子因情绪不佳而发脾气。

不管孩子为什么发脾气,也不管你多么同情他,这是一个不能接受的行为。必须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毫无意义——它不能帮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责任和让父母改变主意。发脾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效,如果它不再起作用,孩子很可能也就不发脾气了。

脾气发作不仅严重损伤孩子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而且也使家长狼狈不堪,感到很棘手。所以家长要想方设法制止孩子发脾气。怎样制止呢?一定要根据发脾气的原因“对症下药”,方能奏效。

1.应对好孩子的第一次发脾气

孩子爱发脾气,也是有个过程的,当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父母的处理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的父母一看孩子乱喊乱闹,就赶紧想尽一切办法,哄劝,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也一应百应,过分迁就。大人可能会觉得孩子嘛,哄一哄就好了。可孩子就会认为只有这样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把发脾气、胡闹作为要挟大人的手段,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坏习惯。有的父母把问题看得很简单,解决方法也简单,一个字“打”。其实,打的结果更坏,孩子或是表面屈服于棍棒,或是越闹越凶,对父母产生敌视心理。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呢?父母应该持不予理睬的态度,专心于其他事情,或是告诉他:“什么时候安静下来,我才跟你讲话。”渐渐地孩子会由大哭变小哭,由闭眼哭叫到睁眼看父母的反应如何,他的注意力也就会转移到父母身上来,静静观察父母做事情,渐渐忘记了撒泼。当他的情绪稳定以后,父母一定要告诉他那样做不好,并说明为什么不好。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了,第一次发脾气就能被制止。在处理孩子第一次发脾气时,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这可以说是一场“意志与毅力”的较量。如果作父母的心软,以后就很难再奏效。

2.冷落他一会儿

孩子会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由于家长的溺爱,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家长决不要让步和造就,不然会助长孩子的脾气。最简单的办法是把他单独放在房间里,作短暂的隔离,冷落他一会儿,让他有时间冷静下来重新考虑下一步怎么办。即使在外面也一样。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发脾气、哭闹都毫无意义,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地就不再乱发脾气了。每次发作平息后,家长要记住为孩子讲道理,及时进行教育。要告诉孩子刚才的行为是不好的,采取发脾气的办法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是达不到目的的。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还是爱自己的,只是不爱自己的撒泼行为。这样既可以教育孩子今后不再乱闹,也可以避免孩子疏远父母的亲情。

3.置之不理

置之不理是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见效的方法。因为孩子发脾气的主要目的是想得到你的注意,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即使是因为你拒绝了他的要求他才发脾气的,这种行为也不恰当。因此,你不要理他,你不能说服正在气头上的孩子,也不必做这种尝试。另外,这时搂抱孩子并不能使他心情变好,而且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只要孩子没有什么危险,你就不要去理他。这样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还是少用它为好。

4.转身走开

孩子发脾气时,你尽管干自己的事,继续你的谈话或大声自言自语,可以走出去,但同时注意他的动静。如果孩子确实是相借此引起你的注意,他可能会跟着你,因为他需要听众!他如果这样做了,说明你做对了。你可以唱歌,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机,坐下来读书或准备晚饭。注意不要看他,因为即使只是瞥了他一眼,他也会受到鼓舞,继续闹下去。你在一段时间内不要理他,如果你忍受不了他的哭闹,而他也下不了台,过几分钟等他哭声降低后你可以说:“你不哭了就过来,咱们一起玩儿。”不要再说别的话。如果他哭闹得更厉害了,不要感到意外,因为你刚刚注意过他。在必要时可以再重复一次,但不要做出任何举动。你的目的是帮他摆脱困境,给他个台阶下。

5.和孩子聊一聊

由于不被理解,孩子也会发脾气。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某一件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充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有时候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长讲述某件趣事时,父母们却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经心的点点头或哼哼两声,那么孩子会十分恼火的。所以,父母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以专注的神情倾听孩子的话语,以欣赏的态度理解孩子的话语,并饶有兴趣地和孩子聊一聊,说一说,那对孩子将会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6.适当表扬、奖励

当孩子不发脾气时,必须对他进行表扬。你要说:“你能好好听我讲话,我很高兴”。“你真听话。”每当孩子有好的表现时,你就拿出一些时间陪他玩儿。孩子听话时要更关注他。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你注意到并赏识他的好的表现。你甚至可以记“好行为”日记,帮助你和孩子记住这些表现。有时还可以用情景表演、记分、奖励制度来帮助孩子克服掉发脾气的毛病。

7.给孩子转移环境

有的孩子在家里、在父母面前爱发脾气,而在其他环境则表现得比较好,这样的孩子可以让他暂时离开使之脾气发作的环境,到亲戚朋友家生活一段时间或到寄宿制幼儿园或学校过一段集体生活,这对矫正孩子爱发脾气的缺点会有好处。

8.转移注意力

很多时候,孩子会由于受忽视而乱发脾气。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安抚他们并转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稳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转移。当发生不愉快时,要采用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比如,孩子想妈妈了,而妈妈加班还未回家,孩子委屈得不得了,乱扔东西,怎么劝都不行。这时,家里人可以有意识地提起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给孩子讲个爱听的、好玩儿的故事,或者带孩子去玩儿最喜爱的荡秋千游戏,等等。一定要从爱心出发,从感情上安抚他,哄劝孩子不哭;要有耐心,千万不要训斥指责,更不能动怒打骂。否则,孩子的脾气只会愈演愈烈。

9.教育态度要一致

当孩子发脾气时,千万不要在成人中间形成几派,有人不理睬,有人去哄劝,有人离孩子而去,还有人跑到孩子面前讨好,更不要当着孩子争论。成人彼此之间一定要沟通好,一旦孩子发作,全家人采取一致的态度。否则他就会更加哭闹不止。

此外,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不乱发脾气,父母还要以身作则——自己不乱发脾气,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让孩子保持积极情绪,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

教子点拨

爱发脾气是孩子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反映,与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父母的态度和教育方法有关。孩子爱发脾气,对健康性格的形成很不利。父母要想改掉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发脾气,才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