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13393300000090

第90章 中医儿科(4)

2.治疗原则本病以调和阴阳为治疗原则。心肾不足者,治以补益心肾;肾虚肝亢者,治以滋肾平肝;心脾气虚者,治以补益心脾。病程中见有痰浊、痰火、瘀血等兼证,则佐以化痰、清热、祛瘀等治法。

3.证治分类

(1)肝肾阴虚

证候:多动难静,急躁易怒,冲动任性,难于自控,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静坐,或有记忆力欠佳、学习成绩低下,或有遗尿、腰酸乏力,或有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薄,脉细弦。

辨证:本证以急躁易怒,冲动任性,五心烦热,舌红,苔薄,脉细弦为特征。肾阴虚者,五心烦热,盗汗,腰酸乏力,记忆力差;肝阳亢者,急躁易怒,冲动任性;肾精亏者,脑失聪明,学习困难。

治法:滋养肝肾,平肝潜阳。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常用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肝肾;山药、茯苓健脾养心;菊花、牡丹皮、泽泻清肝肾之虚火;青龙齿、龟甲宁神定志。夜寐不安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盗汗者,加浮小麦、龙骨、牡蛎敛汗固涩;易怒急躁者,加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桑椹润肠通便。

(2)心脾两虚

证候:神思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多动而不暴躁,言语冒失,做事有头无尾,睡眠不实,记忆力差,伴自汗盗汗,偏食纳少,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辨证:本证以神思涣散,多动而不暴躁,记忆力差,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虚弱为特征。偏心气虚者,形体消瘦,睡眠不实,伴自汗盗汗;偏脾气虚者,形体虚胖,偏食纳少,面色无华,记忆力差。

治法:养心安神,健脾益气。

方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常用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炙甘草补脾益气;茯神、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浮小麦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

思想不集中者,加益智仁、龙骨养心宁神;睡眠不熟者,加五味子、夜交藤养血安神;记忆力差,动作笨拙,苔厚腻者,加半夏、陈皮、石菖蒲化痰开窍。

(3)痰火内扰

证候:多动多语,烦躁不宁,冲动任性,难于制约,兴趣多变,注意力不集中,胸中烦热,懊不眠,纳少口苦,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本证以多动多语、烦躁不宁、难于制约、胸中烦热、懊不眠、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特征。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宁心。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黄连清热泻火;陈皮、法半夏、胆南星燥化湿痰;竹茹、瓜蒌清热化痰;枳实理气化痰;石菖蒲化痰开窍;茯苓、珍珠母宁心安神。烦躁易怒者,加钩藤、龙胆草平肝泻火;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通腑泻火。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静灵口服液:6~14岁,每次l0ml,1日2次。用于肝肾阴虚证。

(2)杞菊地黄丸:每次3~5g,或口服液5~10ml,1日2次或3次。用于肝肾阴虚证。

(3)知柏地黄丸:每次3~5g,1日2次或3次。用于肝肾阴虚证兼虚火上炎。

(4)人参归脾丸:每次3~5g,1日2次或3次。用于心脾两虚证。

(5)柏子养心丸:每次3~5g,1日2次或3次。用于心脾两虚证。

2.推拿疗法补脾经,揉内关、神门,按揉百会,摩腹,按揉足三里、心俞、肾俞、命门,捏脊,擦督脉、膀胱经第一侧线。

3.针灸疗法

(1)体针:主穴取内关、太冲、大椎、曲池,配穴取百会、四神聪、隐白、神庭、心俞。捻转进针,用泻法,不留针。1日1次。

(2)耳针:取心、神门、交感、脑点。浅刺不留针,1日1次。

【预防调护】

1.预防

(1)孕妇应保持心情愉快,营养均衡;禁烟酒,慎用药物;避免早产、难产及新生儿窒息。

(2)注意防止小儿脑外伤、中毒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保证儿童有规律性的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调护

(1)关心体谅患儿,对其行为及学习进行耐心的帮助与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责骂不体罚,稍有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

(2)训练患儿有规律地生活,起床、吃饭、学习等都要形成规律,不要过分迁就。

加强管理,及时疏导,防止攻击性、破坏性及危险性行为发生。

(3)保证患儿营养,补充蛋白质、水果及新鲜蔬菜,避免食用有兴奋性和刺激性的饮料和食物。

三、慢惊风

慢惊风来势缓慢,抽搐无力,时作时止,反复难愈,常伴昏迷、瘫痪等症。

【病因病机】

(1)脾胃虚弱:由于暴吐暴泻,或他病妄用汗、下之法,导致中焦受损,脾胃虚弱。脾土既虚,则脾虚肝旺,肝亢化风,致成慢惊之证。

(2)脾肾阳衰:若胎禀不足,脾胃素虚,复因吐泻日久,或误服寒凉,伐伤阳气,以致脾阳式微,阴寒内盛,不能温煦筋脉,而致时时搐动之慢脾风证。

(3)阴虚风动:急惊风迁延失治,或温热病后期,阴液亏耗,肝肾精血不足。阴虚内热,灼烁筋脉,以致虚风内动而成慢惊。

总之,慢惊风患儿体质多羸弱,素有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而致脾虚肝亢,或虚极生风。此外,也有急惊风后驱邪未尽,而致肝肾阴虚,虚风内动。病位在肝、脾、肾,性质以虚为主,也可见虚中夹实证。

【诊断】

诊断要点

(1)具有反复呕吐、长期泄泻、急惊风、解颅、佝偻病、初生不啼等病史。

(2)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见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或两手颤动,筋惕肉,脉细无力。

(3)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结合血液生化、脑电图、脑脊液、头颅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原发病。

【辨证要点】

1.辨证要点慢惊风病程较长,起病缓慢,神昏、抽搐症状相对较轻,有时仅见手指蠕动。辨证多属虚证,继辨脾、肝、肾及阴、阳。脾胃虚弱者,症见精神萎靡,嗜睡露睛、不欲饮食,大便稀溏,抽搐无力,时作时止;脾肾阳衰者,症见神萎昏睡,面白无华,四肢厥冷,手足震颤;肝肾阴虚者,症见低热虚烦,手足心热,肢体拘挛或强直,抽搐时轻时重,舌绛少津。

2.治疗原则慢惊风一般属于虚证,有虚寒和虚热的区别。其治疗大法应以补虚治本为主,常用的治则有温中健脾,温阳逐寒,育阴潜阳,柔肝息风。

3.证治分类

(1)脾虚肝亢

证候:精神萎靡,嗜睡露睛,面色萎黄,不欲饮食,大便稀溏,色带青绿,时有肠鸣,四肢不温,抽搐无力,时作时止,舌淡苔白,脉沉弱。

辨证:病以脾胃虚弱为主,常发生于婴幼儿,初期有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嗜睡露睛等临床症状,继而脾不制肝而动风,出现抽搐反复发作,但程度较轻。一般不伴有高热,此点可与急惊风鉴别。

治法:温中健脾,缓肝理脾。

方药:缓肝理脾汤加减。

常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白芍、钩藤柔肝止痉;干姜、肉桂温运脾阳。

抽搐频发者,加天麻、蜈蚣息风止痉;腹泻日久者,将干姜改为煨姜,加山楂;大便稀溏者,改用附子理中汤温中散寒,健脾益气。

(2)脾肾阳衰

证候:精神委顿,昏睡露睛,面白无华或灰滞,口鼻气冷,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溲清便溏,手足蠕动震颤,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

辨证:本病多发生在暴泻久泻之后,体内阳气衰竭,病至于此,为虚极之候,阳虚极而生内风,属慢脾风证。临床除上述阳气虚衰症状外,还可见心悸气促、脉微细欲绝等危象。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真武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

常用人参、白术、山药、茯苓、黄芪、炙甘草健脾补肾;炮附子、肉桂、炮姜、丁香温补元阳。

汗多者加龙骨、牡蛎、五味子收敛止汗;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胡椒、半夏温中降逆止呕。

慢惊风脾肾阳衰证为亡阳欲脱之证,上述症状但见一二者,则应投以益气回阳固脱之品,不可待诸症悉具再用药,否则延误投药时机,可危及患儿生命。

(3)阴虚风动

证候:精神疲惫,形容憔悴,面色萎黄或时有潮红,虚烦低热、手足心热,易出汗,大便干结,肢体拘挛或强直,抽搐时轻时重,舌绛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辨证:多发于急惊风之后,痰热炼灼阴津,筋脉失养,故证见抽搐反复发作,低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部分患儿可伴有筋脉失养之肢体活动障碍,甚至萎废不用。

治法:滋阴潜阳,滋肾养肝。

方药:定风珠加减。

常用生白芍、生地黄、麻仁、五味子、龟甲、鳖甲、生龙骨、生牡蛎潜阳息风;当归滋阴养血。日晡潮热者,加地骨皮、银柴胡、青蒿清热除蒸;抽搐不止者,加天麻、乌梢蛇息风止痉;汗出较多者,加黄芪、浮小麦固表止汗;肢体麻木,活动障碍者,加赤芍、川芎、地龙活血通络;筋脉拘急,屈伸不利者,加黄芪、党参、鸡血藤、桑枝益气养血通络。

【其他疗法】

1.推拿疗法运五经,推脾土,揉脾土,揉五指节,运内八卦,分阴阳,推上三关,揉涌泉,掐足三里。

2.针灸疗法

(1)体针:取穴脾俞、胃俞、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太冲,其中太冲穴施捻转泻法,余穴皆用补法,用于脾虚肝亢证。取穴脾俞、肾俞、章门、关元、印堂、三阴交,诸穴均用补法,用于脾肾阳虚证。取穴关元、百会、肝俞、肾俞、曲泉、三阴交、太溪、太冲,诸穴均用补法,用于阴虚风动证。

(2)艾灸:取穴大椎、脾俞、命门、关元、气海、百会、足三里。用于脾虚肝亢证,脾肾阳虚证。

【预防调护】

1.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入不洁食物。

(3)积极治疗原发病,尤其要防止急惊风反复发作。

2.调护

(1)抽搐发作时,切勿强行牵拉,以防伤及筋骨。

(2)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涎壅盛者,随时吸痰,同时注意给氧。

(3)抽搐时要禁食,搐止后以流质素食为主,不会吞咽者,给予鼻饲,病情好转后,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食物。

(4)对于长期卧床的患儿,要经常改变体位,勤擦澡,多按摩,防止发生压疮。

第四节心肾病证

一、遗尿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正常小儿1岁后白天已渐渐能控制小便,随着小儿经脉渐盛,气血渐充,脏腑渐实,知识渐开,排尿的控制与表达能力逐步完善。若3岁以后夜间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经常尿床,就是遗尿症,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

早在《灵枢·本输》就有“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遗尿候》说:“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腑,既冷,气衰弱,不能约水,故遗尿也。”嗣后,历代医家均认为小儿遗尿多系虚寒所致,常用温补之法。明清时期拓展了肝经郁热的病机,验之当今,此类遗尿多与尿路感染有关。现代研究通过X线影像诊断,发现部分遗尿与隐性脊柱裂有关。

【病因病机】

遗尿多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多见。

1.肾气不足肾为先天,职司二便;膀胱主藏尿液,与肾相为表里。尿液能贮藏于膀胱而不漏泄,须靠肾气的固摄;尿液能排出体外,则是靠肾的通利。肾的这两种功能称为开阖。肾的开阖主要靠肾的气化功能来调节。肾气不足,就会导致下焦虚寒,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司,不能约束水道而遗尿。先天肾气不足,体质虚寒及有隐性脊柱裂的患儿多属此证。

2.肺脾气虚肺主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湿,肺脾二脏共同维持正常水液代谢。

若肺脾气虚则水道制约无权,所谓“上虚不能制下”。《杂病源流犀烛·遗溺》说:“肺虚则不能为气化之主,故溺不禁也。”因此,此证又常见于屡受外感,哮喘频发,喂养不当,消瘦羸弱的患儿。

3.心肾失交遗尿小儿多有睡眠较深、难以唤醒或醒后神志蒙眬等现象,也有梦中小便尿于床上者。这与“心主神明”有关。因心肾失交,水火不济,夜梦纷纭,梦中尿床,或欲醒而不能,小便自遗。

4.肝经郁热肝主疏泄,肝之经脉循绕阴器,抵少腹。肝经郁热,疏泄失司而致遗尿。

此外,尚有不良习惯而成者。若自幼缺乏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夜间排尿习惯,或3岁以后仍用“尿不湿”,而任其自遗。

【诊断】

1.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在3周岁以上,寐中小便自出,醒后方觉。

(2)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每夜遗尿1次或2次以上者。

(3)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现。

(4)部分患儿腰骶部X线摄片显示隐性脊柱裂。

2.鉴别诊断热淋(尿路感染):尿频急、疼痛,白天清醒时小便也急迫难耐而尿,裤裆常湿。小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或脓细胞。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本病重在辨其虚实寒热,虚寒者多,实热者少。虚寒者病程长,体质弱,尿频清长,舌质淡,苔薄滑,或舌有齿痕、舌体胖嫩,兼见面白神疲、纳少乏力、肢冷自汗、大便溏薄、反复感冒等症。实热者病程短,体质尚壮实,尿量少、黄臊,舌质红,苔黄,兼面红唇赤、性情急躁、头额汗多,磨齿夜惊,睡眠不宁,大便干结等症。

2.治疗原则以温补下元、固摄膀胱为主要治疗法则,仍需清心安神或泻肝清热。

3.证治分类

(1)肺脾气虚

证候:夜间遗尿,日间尿频而量多,经常感冒,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