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13393300000106

第106章 中医内科(12)

淮山药15g,肉苁蓉15g,熟地黄15g,山茱萸6g,茯神12g,菟丝子15g,五味子6g,赤石脂12g,巴戟天15g,泽泻15g,杜仲15g,淮牛膝12g。水煎服,每日1剂。

【其他疗法】

(1)热淋:服用马齿苋汁,或白茅根煎水服。

(2)诸淋痛:用海金沙15g,滑石30g,研末,每次1g。或用灯心草、木通、麦冬、甘草煎水,入蜜调服。

(3)石淋痛如割:用滑石、石膏各3g,石韦、瞿麦、木通,蜀葵子各1.5g,研末,每服1.5g,以葱白两茎、灯心草1尾煎汤空腹服用。

(4)食疗康复

①脾虚:服用山药粥。山药15g,莲子15g,薏苡仁15g,芡实l5g,加适量水煮成粥,早、晚温服。

②肾虚:服用淡菜汤。淡菜10g加水少量先煎汤,再加入萝卜或冬瓜或荠菜或芹菜适量同煮,饮汤,对腰酸、小便余沥者有效。

③石淋:在可能的条件下了解结石晶体成分,进行相应饮食治疗。含钙结石者,应避免过多饮用高钙饮料(如牛奶);草酸钙结石者,少食菠菜、西红柿、竹笋、红菜、可可菜;尿酸结石者,少食肉、鱼、鸡、肝、肾、脑,采用低蛋白饮食;磷酸盐结石者,禁食牛奶、蛋黄、虾米皮、豆腐、芝麻酱,多食酸性食物。

(5)针灸气淋患者,脐中着盐,灸二壮。石淋不得小便者,可灸关元、气门、大敦等穴位。

【转归预后】

(1)淋证的转归与预后取决于患者体质强弱、感邪轻重、治疗是否恰当与彻底。

(2)热淋、气淋、血淋等实证,若以清热利湿、理气疏导、清热凉血等法治疗,效果良好。

(3)若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可由实转虚而成劳淋,日久甚则可导致脾肾衰败,出现肾亏肝旺,肝风内动危象。若热毒过盛,侵入营血,热邪弥漫三焦,又可出现高热、神昏谵语。

(4)劳淋虚证若复感外邪则转化为虚中夹实证,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主。

(5)石淋者因结石日久过大,阻塞水道,排尿不畅,浊阴内聚,伤及肾气,进而水邪潴留、泛滥,全身出现水肿,当采用中西医有效方法消除结石,否则浊阴上逆,凌心犯肺,导致癃闭。

【预防调护】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防止情志内伤,不过分劳累。

(2)讲究卫生,保持下阴清洁,妇女应注意月经期卫生、产后卫生。

(3)清除各种外感和内生湿热的因素,如过食辛热肥甘之品、嗜酒太过。

(4)免受风寒,避免诱发因素。

第二十六节水肿

水肿是指水液潴留,泛滥于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等为临床特征的疾病。

西医学中由多种心脏病引起的心源性水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所见之肾源性水肿,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l缺乏症、严重贫血引起的营养不良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内分泌性水肿,以及特发性水肿等,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原发病因

(1)风邪袭表: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风邪外袭,肺气失于宣降,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肤,发为水肿。

(2)疫毒内归:肌肤痈疡疫毒内归肺脾,导致水液代谢失常,郁遏肌肤而成水肿。

(3)水湿内侵:涉水冒雨,或久居潮湿之处,水湿之气内侵而成水肿。

(4)饮食失调:因兵戎战祸,或严重天灾,饮食不足,致脾气日渐亏损,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损伤脾胃,以致脾虚失运,遂成水肿。

(5)劳倦体虚:劳倦太过,或素体脾胃气虚,脾阳失运,运化失司,水湿停聚而为水肿;房劳过度,生育不节,肾气受损,开合不利,水液内停,形成水肿。

2.继发病因水肿的继发病因为瘀血阻滞。瘀血阻滞,损伤三焦水道,水液停聚而成水肿。

3.诱发因素起居失常,劳欲过度,感受外邪,饮食过咸,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二)病机

(1)发病:由风邪侵袭及疮毒、湿毒所引起的风水相搏与湿毒浸淫型水肿,都呈急性起病;水湿浸渍型水肿起病稍缓;正气不足、体虚而病水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2)病位:主要在肺、脾、肾三脏,与心、肝、三焦、膀胱亦有密切联系。

(3)病性:以肺、脾、肾虚为本,风湿热毒瘀为标。阳水以标实为主,阴水以本虚为主,病情反复,出现阴阳寒热虚实错杂,常见本虚标实之证。

【诊断】

(1)头面部浮肿,目下如卧蚕状,甚至头皮下均肿,手按之凹陷。

(2)四肢浮肿,以双下肢浮肿多见。常表现为膝以下肿甚,两足跗肿尤为常见和明显。

(3)腹背水肿,常与下肢肿或头面肿同时并见。

(4)全身水肿。

具备以上任何一项者,均可确诊为水肿。

【治疗原则】

(1)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

(2)以阴阳虚实言:阳水以驱邪为主,可用发汗、利水、攻逐、解毒诸法;阴水以扶正为主,可采用健脾温肾利水、通阳利水、补气养阴利水等法。

(3)治疗水肿还应视其标本缓急,不可见水利水,切忌草率攻下。

【辨证论治】

1.风水泛滥

证候: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兼有恶风发热,肢节痛楚,小便不利。舌苔薄白,脉浮滑。

治法:疏风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

麻黄6g,羌活12g,汉防风12g,防己12g,桂枝6g,白术12g,猪苓12g,连皮茯苓15g,泽泻15g,车前子9g。水煎服,每日1剂。

2.湿毒浸淫

证候: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发疮痍,甚至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清解利水。病位在肺脾。肌肤疮痍,湿毒未能及时清解消散,内归脏腑,致肺不能通调水道,脾不能运化水湿,故须清解利水,宣肺以清解热毒,利水以消肿除满。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生麻黄6g,杏仁6g,连翘12g,赤小豆15g,金银花12g,野菊花12g,蒲公英12g,紫花地丁12g,天葵子12g。水煎服,每日1剂。

3.水湿浸渍

证候: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全身水肿,按之没指,以下肢为甚,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通阳化湿利水。病位在脾。水湿浸渍肌肤,脾为湿困,阳气不得舒展,肿势日甚,身体困重,故须通阳化气,化湿利水。

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桂枝12g,苍术10g,白术12g,陈皮6g,桑白皮15g,生姜皮6g,大腹皮15g,猪苓15g,茯苓皮15g,泽泻15g,生姜6g,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

4.湿热壅盛

证候: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发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治法:分利湿热。湿热壅滞三焦水道,邪壅肌肤经隧之间,遍身浮肿而皮肤绷急,气机升降失常而胸痞脘闷,故须分消走泄,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加减。

槟榔12g,赤小豆15g,川椒目6g,黄柏12g,木通6g,茯苓皮15g,大腹皮15g,泽泻20g。水煎服,每日1剂。

5.气虚水溢

证候:浮肿,尤以下肢明显,按之凹陷,有时晨起面浮较甚,纳少便溏,倦怠无力,腰背酸痛,胫膝酸软,动则气短,尿有余沥,舌淡红,舌边常见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利水。病位在脾,脾虚运化无力,水湿不运,泛滥肌表,故须健脾补气,以利水消肿。

方药:防己黄芪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生黄芪15g,防风12g,汉防己15g,炒白术12g,茯苓皮15g,生薏苡仁30g,淮山药15g,潞党参15g,厚杜仲12g,车前子9g。水煎服,每日1剂。

6.气滞水停

证候:胁肋满痛,脘腹痞满,肢体或全身水肿,纳食减少,嗳气不舒,面色、爪甲白无华,小便短少,舌淡苔薄白或白滑,脉弦。

治法:行气利水。病位在肝,肝失疏达,气滞水停,肋胁胀满,肢体浮肿,故须行气利水。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柴胡12g,芍药10g,枳壳10g,川芎10g,制香附12g,厚朴12g,紫苏梗12g,茯苓15g,白术12g,猪苓15g,泽泻15g。水煎服,每日1剂。

7.脾阳虚衰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病位在脾。脾阳不振,健运失司,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腰以下肿甚,故须温阳健脾利水。

方药:实脾饮或附子理苓汤加减。

附子6g,干姜6g,白术12g,川桂枝12g,茯苓皮15g,川椒目10g,车前子12g,生姜6g,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

8.肾阳衰微

证候: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痰重,尿量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滞或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利水。病位在肾。肾气虚衰,阳不化气,水湿下聚,腰以下肿甚,腰部冷痛酸重,肢冷怯寒,故须温肾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熟附片6g,巴戟天15g,淫羊藿15g,熟地黄15g,山药12g,山茱萸6g,桂枝12g,白术12g,茯苓15g,泽泻15g,车前子12g。水煎服,每日1剂。

9.气阴两虚

证候:浮肿日久,气短乏力,纳少腹胀,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头目眩晕,舌红少苔或舌淡而边有齿痕,脉细数或细弦。

治法:益气养阴利水。病位在脾肾。水肿日久,正气亏虚,阳损及阴而致气阴两虚,故须益气养阴利水。

方药:防己黄芪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生黄芪15g,防风12g,茯苓皮15g,生薏苡仁15g,太子参15g,生地黄、熟地黄各12g,淮山药12g,枸杞子12g,山茱萸6g,续断12g,芦根12g,白茅根12g。水煎服,每日1剂。

10.血瘀水阻

证候:浮肿,面、唇、肤色晦滞黧黑,腹部青筋暴露,妇女经色暗红有紫块,经少经闭,或肿势严重,用他药治疗无效。舌紫暗或见瘀点,脉涩。

治法:活血利水。病位在肝脾。瘀血阻于肝脾之脉,隧道不通,气机阻滞,水气内聚,故用活血利水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