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民间疗法
13393200000005

第5章 艾灸疗法(1)

艾灸疗法是指用艾绒放在选定穴位的皮肤表面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灸疗法是随着火的发明运用而产生的。灸法自应用于医疗实践以来,到春秋、战国时期已颇为盛行。在文献中最早提及艾灸的是《左传》。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也有关于灸法的记载。《内经》中有关灸法的记载更多。随着针灸学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灸法专着,曹翕撰集的《曹氏灸方》七卷及《曹氏灸经》一卷是最早的灸法专着。晋代葛洪着《肘后备急方》中,对治疗霍乱吐利以及急救等也注重灸法。唐代的《骨蒸病灸方》,宋代的《外科灸法论粹新书》《膏肓腧穴灸法》及《备急灸法》,清代的《神灸经论》《理瀹骈文》等,对灸法也有详尽的阐述,可见历代对灸法的应用颇为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针灸重要组成部分的灸法随着针灸医学的发展得到很大的重视和发展,对灸法的作用原理、临床治疗效果、适应证、禁忌证及灸法的补泻等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第一节操作方法

一、艾灸疗法分类及操作方法

(一)艾炷灸

1.直接灸

(1)瘢痕灸:又称化脓灸,临床上多用小艾炷,亦有用中艾炷者。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量大蒜液以增加粘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

烧近皮肤时,病人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疼痛。应用此法,一般需每壮艾炷燃尽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每换1壮,即涂大蒜液1次,可灸7~9壮。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淡水膏,大约1周可化脓,化脓时每天换膏药1次。

灸疮45天左右愈合,留有瘢痕。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临床上多用中小艾炷。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艾炷放置于腧穴部位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病人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艾炷施灸,当病人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炷再灸,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为度。

2.间接灸

(1)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2~3cm,厚0.2~0.3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面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灸完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潮红而不起疱为度。

(2)隔蒜灸:将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一般灸3~7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肤温、证候改善。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以黄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留一小孔或用针刺数孔,将艾炷置于附子饼上,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点燃施灸。

(二)艾卷灸

1.悬灸

(1)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病人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如果遇到局部知觉减退者或小儿等,术者可将中、示两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术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病人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防止烫伤。

(2)雀啄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3)回旋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向左、向右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2.实按灸施灸时,先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处垫上布或纸数层,然后将艾卷的一端点燃,趁热按到施术部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再点再按。或者以6~7层布包裹艾火熨于穴位,若火熄灭,再点再熨。最常用的为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

(1)太乙神针的通用方:艾绒100g,硫黄6g,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代)、雄黄、白芷、全蝎各1g。上药研成细末,和匀。以桑皮纸1张,约30cm见方,摊平,先取艾绒24g,均匀铺在纸上,次取药末6g,均匀掺在艾绒里,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1层,两头留空3cm,捻紧即成。

(2)雷火神针的药物: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代)各9g,麝香少许,艾绒100g。其制法与太乙神针相同。

(三)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艾灸又需针刺留针的疾病。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此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针、灸并用的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入体内,使其同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四)温灸器灸

温灸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温灸器有温灸盒和温灸筒。施灸时,将艾绒点燃后放人温灸筒或温灸盒里的铁网上,然后将温灸筒或温灸盒放在施灸部位即可。

二、操作规程

(一)辨证施灸

艾灸疗法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整阴阳、恢复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的失调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在使用艾灸疗法时,必须严格按照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腧穴理论及针灸治疗的基本规律选取不同的部位、经络、穴位、时间及补泻方法以辨证施灸。

(二)选择体位

病人的体位是否合适,对于正确取穴和进行灸疗操作有一定的影响。部分重症和体力衰弱的病人,体位的选择更为重要。体质虚弱或精神紧张者要采用卧位。

不舒服的体位,在操作期间,往往会因肢体的移动而引起意外。总之,选择体位以医者能正确取穴、操作方便,病人肢体舒适并能持久为原则。

(三)点穴

施灸时不仅要取准穴位,还需嘱咐病人不可移动体位,以保持穴位的准确。此外,还需使施灸的部位平直,一方面以便艾炷能平放,防止施灸时艾炷滚下烫伤皮肤;另一方面,也可使艾条灸及温针灸时火力集中、热力深透肌肤。

(四)置炷与点火

点穴后,不同的艾灸疗法有不同的置炷要求。如艾炷灸,可先涂些大蒜液、凡士林,然后将艾炷粘贴其上;温针灸则在针刺入穴位后,将艾绒捏在针柄上或在针柄上套置一段1~2cm的艾条施灸。置炷完毕,可用线香点燃艾绒。艾炷灸从尖端开始,烧近皮肤时,若病人感到灼痛,可在穴位周围用手拍打以减轻疼痛。灸完1壮后,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再依前法续灸。一般可灸7~9壮。

第二节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1.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证。

2.外感风寒表证与中焦虚寒。

3.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证。

4.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证。

5.外科疮疡初起,瘰疬、乳痈初起,各种痛证,疖肿未化脓者,灸之可消瘀散结,拔毒泄热。对于疮疡溃久不愈,灸之还有促进愈合、生肌长肉的作用。

6.气逆上冲的病证。

7.防病保健。

二、禁忌证

1.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均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关节活动部位不适宜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甚至影响活动。

2.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灸。对于体弱病人,灸治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一旦发生晕灸,应及时处理。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第三节临床应用

一、感冒

(一)风寒感冒

1.取穴风池、风门、列缺、合谷。

2.操作

(1)温和灸: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2次。

(2)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每日灸1次。重症可每日灸治2次。

(二)风热感冒

1.取穴风池、大椎、曲池、外关。

2.操作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灸3~5分钟,每日灸1~2次。

二、咳嗽

(一)痰湿咳嗽

1.取穴肺俞、脾俞、太渊、丰隆、合谷。

2.操作

(1)温和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皮肤红润、温热、舒适为度。每日或隔日灸1次。

(2)艾炷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3~5壮,艾炷如麦粒大,每日灸1次。

(3)隔姜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也可于夏季伏天灸。

(4)瘢痕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3~7壮,隔日灸1次,或10日灸1次。也可于夏季伏天灸。艾炷如豆或枣核大。

(二)气虚咳嗽

1.取穴肺俞、脾俞、肾俞、气海、丰隆。

2.操作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

(2)艾炷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3~6壮,每日灸1次。

(三)阳虚咳嗽

1.取穴命门、关元、肾俞、膏肓俞、神阙、肺俞。

2.操作

(1)温和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皮肤红润、温热、舒适为度。每日或隔日灸1次。

(2)艾炷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3~5壮,艾炷如麦粒大,每日灸1次。

(3)隔姜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也可于夏季伏天灸。

(4)瘢痕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3~7壮,隔日灸1次,或10日灸1次。也可于夏季伏天灸。艾炷如豆或枣核大。

三、哮喘

(一)冷哮

1.取穴列缺、尺泽、风门、肺俞、丰隆。

2.操作

(1)温和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3~5壮,隔日灸1次。

(3)隔姜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5~7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必要时1日灸2次。

(二)脾肺气虚

1.取穴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脾俞、足三里。

2.操作温和灸、艾炷灸均可选用。瘢痕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9壮,10天灸1次。艾炷可酌情选用麦粒大、黄豆大或枣核大。

(三)肺肾两虚

1.取穴肺俞、肾俞、太溪、关元。

2.操作

(1)温和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3~5壮,隔日灸1次。

四、胃脘痛

(一)寒凝气滞

1.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梁门。

2.操作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2次。

(2)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艾炷如枣核大,每日灸1~2次。

(3)无瘢痕灸:每次选用1~3个穴位,每穴灸5~20壮,艾炷如麦粒大,每日或隔日灸1次。

(4)温灸器灸:每日选用2~4个穴位,每次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

(5)温针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

(二)脾胃虚寒

1.取穴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神阙。

2.操作

(1)温和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

(2)隔盐灸:每次灸1~5壮,以脐部有较明显温热感向腹部扩散为宜。

(3)瘢痕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3~5壮,艾炷如半粒枣核大,3日灸1次。

五、腹痛

(一)寒邪腹痛

1.取穴中脘、足三里、天枢、神阙、合谷。

2.操作

(1)温和灸:每次选用3~4穴,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2次。

(2)艾炷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5壮,每日1~2次。

(3)隔盐灸:神阙穴按隔盐灸法操作,用中艾炷灸5~10壮,每日灸1次。

(二)阳虚腹痛

1.取穴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2.操作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3~5壮,选用麦粒大艾炷,每日灸1次。

(3)温灸器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

六、泄泻

(一)寒湿泄泻

1.取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合谷。

2.操作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重症可1日灸2次。

(2)温灸器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灸1~2次。

(3)隔姜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3~7壮,艾炷如枣核大,每日灸1次。

(4)温针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

(二)脾虚泄泻

1.取穴脾俞、关元俞、中脘、天枢、足三里。

2.操作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

(2)隔姜灸:每次选用2~5个穴位,每穴用黄豆大艾炷灸3~7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