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13393000000042

第42章 针刺与耳针补脾胃法

一、针刺补脾胃法

当人体发生病变时,或为了日常保健,可用针刺的方法,施治于选好的穴位上,促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以达到驱邪扶正,恢复和确保健康的目的。

方1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下脘、内关、足三里。

【操作】

让患者取俯卧位,脾俞、胃俞分别向脊柱方向斜刺0.5~1.0寸,使麻胀感向内及胃脘部放散,持续小幅度捻针2~3分钟后出针,然后让患者取仰卧位。中脘、下脘直刺1.0~1.5寸,出现酸胀感;内关直刺0.8~1.2寸,足三里直刺1.0~1.5寸,二穴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力求使针感向胃脘部传导。腹胀、腹痛明显者可加刺太冲,向涌泉方向透刺1.0~1.5寸。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2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方2

【取穴】百会、印堂、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让患者取仰卧位,印堂向鼻尖斜刺0.5~1.0寸,使针感向鼻尖方向传导;百会向前或后平刺0.5~1.0寸;神门直刺0.3~0.5寸;足三里刺0.8~1.2寸;三阴交针尖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斜刺,施针0.5~1.0寸。采用提插补法,使针感向足底方向传导。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方3

【取穴】背俞穴、募穴、足阳明、手厥阴经穴为主,用平补平泻法。

【操作】膈俞、中脘、内关、足三里。患者先取俯卧位,膈俞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行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约2分钟后起针,然后患者取仰卧位。中脘、内关直刺0.8~1.2寸,足三里直刺1.0~1.5寸,其中,内关、足三里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尽量激发针感向胃脘部传导,以求气至病所。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

方4

【取穴】肝俞穴。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穴位皮肤消毒后,用2.5寸一次性毫针,从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进针,呈45°向督脉方向斜刺1.5~2寸,施以捻转补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治疗中配胆俞、足三里、太冲穴。

二、耳针补脾胃法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耳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耳郭与人体各部位存在着一种生理的内在联系,在病理上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反应规律。耳针治疗内脏疾病,就是基于这一理论而应用于临床的。当人体有病时,耳郭相应部位就会出现变色、凸起、凹陷、水肿、充血、敏感点,甚至变小、缺损等征象。人们借此诊断疾病,并刺激这些部位,以防治疾病。见图20-1。

方1

【取穴】膈、交感、胃、肝、脾。

【操作】在穴位范围内寻找压痛点,强刺激,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

方2

【取穴】心、脾、肾、神门、皮质下。

【操作】每次选2~3穴,中、弱刺激,留针30分钟,两耳交替,每日治疗1次。

方3

【取穴】脾、胃、十二指肠、交感、神门、皮质下。

【操作】每次选2~3穴,中、弱刺激,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2次。两耳交替,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方4

【取穴】脾、胃、口、大肠、内分泌、皮质下。

【操作】每次选2~3穴,中等强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两耳交替,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5

【取穴】直肠、大肠、皮质下、肾上腺。

【操作】每次选2~3穴,中等强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中间行针1~2次。两耳交替,每日治疗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