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13393000000019

第19章 补脾益气(3)

三、补脾益气粥

山药粥

【原料】鲜山药100~150克(或干山药45克),白面粉100克,葱、姜、红糖各适量。

【制作】将鲜山药洗净,刮去外皮,捣烂,或将干山药磨粉。然后将山药与面粉混和,加入冷水,调成糊后,入沸水中搅匀,煮作面粥,再加入葱、姜、红糖,稍煮1~2沸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养心。适用于脾胃虚弱、心气不足而致的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心慌心跳、自汗盗汗、腹泻久痢、男子遗精、妇人带下等病症。

【注意】实证、热证及大便干燥者忌食。

黑米党参粥

【原料】党参15克,茯苓15克,生姜5克,黑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

(1)将党参、生姜、茯苓切片,加水,煎汁,去渣。

(2)取药汁,与黑米共煮为稀粥。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养胃。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虚弱而致的全身无力、食欲缺乏、大便稀薄等病症。

【注意】湿热,胃热者忌用。

补虚正气粥

【原料】黄芪30克,人参10克,粳米90克,白糖适量。

【制作】

(1)将黄芪、人参烘软,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放入沙锅,煎熬成浓汁,取汁去渣,在渣中加冷水,再煎1次汁;合并2次滤汁。

(2)将粳米淘净后加适量水,加入上述煎汁,同在文火上煮熬成粥;加入白糖,搅匀。

【功效】大补元气,健脾和胃。适用于脾虚气弱而致的劳倦内伤、五脏虚衰、年老体弱、久病羸瘦、心慌气短、体衰自汗、慢性泄泻、食欲缺乏、气虚浮肿等病症。

参皮猪肚子粥

【原料】猪肚1具,麦冬20克,猪腰1对,地骨皮30克,党参30克,粳米150克,葱白、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

(1)将麦冬、地骨皮、党参加工成粗末,用纱布包裹。

(2)将猪肚、猪腰如常法洗净,与药袋一并置于沙锅中,加水适量,用文火煮至猪肚熟透,弃纱布内药,加淘净的粳米、葱白,用微火熬煮成粥糜。

(3)粥成,加盐、味精调味,作点心或正餐食用。

【功效】益脾胃,补肝肾。适用于脾胃不足而致的体倦乏力、饮食减少、腰酸腿软、小便频数、消瘦盗汗、手足心热等病症。

参苓粥

【原料】人参、茯苓(去黑皮)、生姜各10克,粳米100克,食盐少许。

【制作】将人参、茯苓、生姜水煎,去渣取汁,然后将粳米下入药汁内煮作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少许盐,搅和匀。

【功效】益气健脾,补虚疗损。适用于虚羸少气,亦可治胃气不和、不思饮食、日渐消瘦等病症。

【注意】

(1)实证、热证禁服。

(2)服药期间勿与萝卜、茶同服。

黄芪陈皮粥

【原料】生黄芪50克,粳米100克,陈皮末1克,红糖少许。

【制作】将黄芪洗净,放入锅内,加水,浓煎,取汁,用粳米、红糖同煮,待粥将成时,调入陈皮末,稍沸即可。

【功效】补益元气,健脾养胃,利水消肿。适宜于劳倦内伤、慢性腹泻、体虚自汗、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疮疡久溃不收口等一切气血不足的病症。

【注意】凡属阴虚体质、脉细数、舌质红者忌服。

参芪白术粥

【原料】炙黄芪30克,人参3~5克,白术15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

(1)将黄芪、人参、白术切片,放入冷水中浸泡半小时,放入沙锅,煎沸。煎出浓汁,取出,再取复渣煎1次。

(2)将一、二煎药汁合并后,再分成两份,早晚各服1份,同粳米加水煮粥,粥熟后放入白糖。

【功效】大补元气,疗虚损,健脾胃。适用于脾胃气虚而致的年老体弱、久病羸瘦、心悸气短、体虚自汗、慢性泄泻、脾虚久痢、食欲缺乏、气虚浮肿等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注意】

(1)凡实证、热证者忌服。

(2)在服粥期间,忌食萝卜和茶。

黄芪党参粥

【原料】生黄芪30~60克,党参30克,陈皮末1克,红糖少许,粳米60克。

【制作】先将黄芪、党参浓煎取汁,并与粳米、红糖同煮,待粥将熟时,调入陈皮末少许,稍沸即可。

【功效】益元气,健脾胃,消水肿。适用于劳倦内伤、慢性腹泻、体虚自汗、老年性浮肿、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疮疡久溃不收口等一切气血不足之症。

【注意】凡属阴虚体质者忌服。

八宝粥

【原料】芡实6克,大枣6克,扁豆6克,莲米6克,薏苡仁6克,百合6克,山药6克,大米150克,龙眼肉6克。

【制作】

(1)先将以上各补药洗净,发胀后,将扁豆剥去壳,莲米去皮、去心,山药切碎。

(2)将大米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再加以上各补药,同煮成粥即可(用糯米亦可)。

【功效】补脾胃、增食欲、壮身体。适用于脾虚胃弱而致的浮肿、泄泻、失眠、口渴、咳嗽等病症。

参芪白莲粥

【原料】人参6克,黄芪30克,大枣15枚,去心白莲子、粳米各60克。

【制作】先将人参、黄芪切片,并加清水300毫升,用文火煮取200毫升,去渣;加入大枣(去核)、莲子、粳米,共煮为粥。

【功效】益气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致神疲倦怠、食欲缺乏、气短心悸、慢性腹泻、妇女月经先期、色淡量多、舌淡苔薄而润、脉沉虚无力等病症。

猪脾粥

【原料】猪脾、猪胃各1具,粳米100克,精盐、味精少许。

【制作】将猪脾、猪胃洗净,切细,然后与粳米同煮为粥,加精盐、味精少许,调匀即成。

【功效】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气虚而致的食欲缺乏、米谷不化、下痢、泄泻、小便频数、小儿疳积等病症。

山药鸡子黄粥

【原料】生山药30克,熟鸡子黄3枚。

【制作】将山药切块,研成细粉,用凉沸水调成山药浆,然后再将山药浆倒入锅内,置于文火上,不断用筷子搅拌,煮2~3沸,加入鸡子黄,继续煮熟即成。

【功效】健脾和中,固肠止泻。适用于脾气不足而致的久泻不止、乏力少气等病症。

【注意】大便秘结及湿热痢者忌用。

猪肚粥

【原料】猪肚1具(约500克),大米500克。

【制作】

(1)先将猪肚洗净,煮熟后,切成细粒备用。

(2)将大米淘洗干净,置于锅中,煮开后,投入猪肚细粒,搅匀,同煮至熟烂,即可食用。

【功效】补益脾胃。适宜于脾胃气虚而致的病后虚弱、泄泻、尿频、乏力、胃下垂、食欲缺乏等症患者食用。健康人食用更能增强食欲、增强体质。

山药大枣粥

【原料】山药3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粳米、山药、大枣(去核)洗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再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补气血,健脾胃,抗衰老。适用于老年人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病后体虚、羸瘦衰弱等病症。

【注意】痰湿较重的肥胖中老年人忌食。

白果莲肉粥

【原料】白果仁、莲子各15克,粳米100克,糖适量。

【制作】将白果仁、莲子用水浸泡,与洗净的粳米一同放入沙锅,共煮成粥,粥成调入白糖,稍煮即可。

【功效】健脾补肾,涩精止带。适用于脾胃气虚而致的腹胀腹泻、纳少乏力或冲任不固、精虚下泻之带下淋漓等病症。

【注意】湿热带下者忌用。

加味参苓粥

【原料】人参3~5克(或党参15~20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砂仁2克,生姜片3~5克,粳米100克。

【制作】先将人参(或党参)、茯苓、薏苡仁煎汁,生姜后下,去渣取汁。人参可连用3次。将砂仁研末,与药汁、粳米共煮为稀粥。

【功效】益气补脾。适用于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而致的食少纳呆、神疲乏力、慢性腹泻等病症。

【注意】湿热泄泻忌用。

加味黄芪粥

【原料】生黄芪、生薏苡仁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末9克,金橘饼2枚,糯米30克。

【制作】先将黄芪放入小锅内,加水600毫升,煮20分钟后捞出渣。再加入生薏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最后加入鸡内金末和糯米,煮熟成粥。

【功效】补气,健脾。适用于脾胃气虚而致的晨起两眼睑浮肿、纳少乏力、口淡无味、面色不华等病症。

玉屏风粥

【原料】黄芪15~30克,白术12克,防风6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上药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再加入粳米,一并煮粥,加白糖少许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固表止汗。适用于脾虚气弱、卫外不固而致的表虚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

【注意】阴虚盗汗及外感发热者不宜用。

大枣陈皮竹叶粥

【原料】大枣5枚,陈皮5克,竹叶10克,糯米30克。

【制作】先将陈皮、竹叶煎汁,去渣取汁,放入粳米、大枣(去核),共煮成粥。

【功效】健脾益气,收涩止涎。适用于脾胃气虚而致的口干不欲饮、脘腹不适、乏力神倦或小儿流涎等病症。

黄芪南瓜粥

【原料】黄芪粉6克,南瓜30克,饴糖2匙。

【制作】将南瓜切成丁,与粳米共煮粥,粥将熟时,拌入黄芪粉,加饴糖,稍煮即可。

【功效】补气健脾,安胎固摄。适用于脾虚胃弱而致的口干欲饮、面色不华、倦怠无力、女子胎动不安、先兆流产等病症。

【用法】每日1~2次,温热食。

陈皮白术粥

【原料】白术12克,茯苓15克,陈皮3克,生姜1克,砂仁3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上五味药煎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为稀粥。

【功效】健脾行水。适用于脾虚气弱、妊娠所致的面目、四肢浮肿或遍及全身、小便短少等病症。

鲜滑鱼片粥

【原料】优质粳米100克,猪骨200克,腐竹40克,草鱼净肉100克,味精1克,精盐5克,姜丝5丝,葱5克,香菜10克,白胡椒粉0.5克,麻油20毫升,淀粉5克。

【制作】

(1)将猪骨洗净,敲碎。

(2)将腐竹用温水泡软。

(3)将粳米淘洗干净。

(4)将猪骨、粳米、腐竹放入沙锅,加水,先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慢熬1.5小时左右,放入盐、味精,调好味,拣出猪骨。

(5)将草鱼(或鲩鱼)洗净,斜刀大劈成大片,厚以0.3厘米为宜,用盐、淀粉、姜丝、麻油拌匀,倒入滚开的粥内,轻轻拨散,待粥再滚起,端离火位,用碗盛起,撒上白胡椒粉、麻油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壮骨,生精下乳。适用于脾虚气弱而致的妇女产后倦怠无力、面色不华、乳汁不充等病症。

莴苣子粥

【原料】莴苣子10~15克,生甘草3~5克,糯米或粳米100克。

【制作】先将莴苣子捣碎,与甘草同煎取汁,去渣,放入米,煮成稀粥。

【功效】补脾益胃,通乳下汁。适用于妇女产后脾虚、体虚、乳少或乳汁不通等病症。

四、补脾益气方

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党参10克,茯苓15克,炒白术5克,制半夏、木香、甘草各3克,砂仁(后下)、陈皮各6克。

【功效】益气健脾。适用于脾气亏虚而致的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差腹胀、舌淡脉细等病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归脾汤

【组成】黄芪、党参各12克,茯苓、白术、龙眼肉、炒酸枣仁、当归、远志各10克,木香、甘草各5克,生姜5片,大枣2枚。

【功效】益气健脾,补心宁神。适用于心脾两虚而致的纳少食呆、心悸气短等病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强化补中益气汤

【组成】党参、黄芪各60克,炒升麻、益母草各30克,柴胡、独活、桔梗各9克。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适用于脾气亏虚而致的头晕气短、乏力倦怠、口淡无味、大便不爽、便后气短等病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补原复胃汤

【组成】党参、鸡内金各12克,白术、茯苓各10克,砂仁、豆蔻、陈皮、枳壳、厚朴、麦芽、谷芽、神曲、山楂、甘草各6克,山药15克,大枣6个,木香3克。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适用于脾胃气虚而致的脘腹不适、胀满肠鸣、泄泻浮肿等病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养胃汤

【组成】党参12克,甘草、山药各9克,茯苓6克,白术、陈皮、砂仁、生姜各3克,木香1.5克,大枣2枚。

【功效】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不和、气虚失运而致的面色不华、头晕心悸、气短无力、嗳气腹胀等病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组成】党参12克,法半夏、厚朴各9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胃气弱而致的腹胀虚滞、纳呆乏力或臌胀浮肿等病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健脾化湿饮

【组成】炙黄芪、党参各15克,茯苓12克,苍术、法半夏、陈皮、藿香、六曲、香附、厚朴各9克,豆蔻、甘草各3克。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化湿。适用于脾胃气虚而致的气短懒言、乏力头晕、嗳气恶心、腹泻等病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调气益胃汤

【组成】柴胡、白术、白芍、茯苓各12克,枳实、党参各15克,山药、黄芪各30克,生麦芽20克,炒葛根18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功效】健脾益气,疏肝和胃。适用于脾胃气弱而致的胃脘痞滞、嗳气不爽、口淡口干、大便溏薄等病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和胃益脾汤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各15克,砂仁、炙甘草各10克,麦芽20克,大枣10枚,厚朴12克,紫苏根6克。

【功效】益气健脾,和胃降逆。适用于脾胃气弱而致的头晕乏力、腹胀纳差、大便不爽等病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