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13391900000011

第11章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1)

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好象通向罗马的道路有千万条,而罗马只有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就是作为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真正的市场经济,就是作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统一、怎样统一的问题,是经济学范式、以及经济学范式后面的哲学范式的问题。无论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抑或马克思的经济学,决非在旧的范式中进行“补丁”就可以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得到兼容。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真正得以有机统一的,是对称经济学与对称哲学的范式;以致我们可以说,对称经济学与对称哲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也是解析与重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模式的理论工具。

视角与视野

从空间上展开的不同经济学范式,体现了时间发展的不同阶段。

视角与视野——参照系;经济学的视角与视野——经济学的参照系;解释中国经济的视角与视野——解释中国经济的经济学的参照系。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就是不同的经济学参照系。由于参照系不同,解释中国经济的角度与结论也不同。但不同的经济学范式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从空间上展开的不同经济学范式,体现了时间发展的不同阶段。参照系的层次不同,各种经济学范式的层次也不同;各种经济学范式所反映的经济层面不同,解释中国经济的深度、广度、力度也不同。

改革、开放、发展是系统工程。对称经济学,就是在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对称的视角、五度空间的、复杂系统论的视野,建立起来的对称的、整体的、系统的、主体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经济学。对称经济学,既是特殊的经济学,也是一般的、人类的经济学。一般的、人类的经济学,应该成为改革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解释与重建中国经济的理论基础。

对称的视角

对称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对称辩证法;对称经济学对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的视角,就是对称的视角。

对称,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如果说,客体与客体的对称是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主体与客体对称的结果,就是资源的优化再生。如果说,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位于客体与客体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把经济学定义为资源配置的学说,那么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位于主体与客体对称关系的对称经济学则把经济学定义为资源再生的学说。如果说,配置经济学把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的根本区别看成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那么对称经济学则把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的根本区别理解成资源是否再生——计划体制的弊端不在于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而在于人和企业的主体性降低造成资源再生效率低下;而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就在于为高扬人的主体性、为创新-创造-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配置与再生,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发展方式上的本质区别。变增长为发展、变配置型增长方式为再生型发展方式,是转型的根本指标;提高人的主体性、解放生产力、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对称,是改革的根本目标。对称的视角,就是与传统配置经济学本质不同的再生的视角。

对称,就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对称、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对称。发展方式转型的前提是制度转型。在其它各方面条件都相同、仅仅制度的不同就造成东德与西德、韩国与朝鲜在生产力发展程度上重大的差别,充分说明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制度对人的主体性发挥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改革即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充分发展生产力。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就是人的主体性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的体现。因此,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是相互决定的对称关系,而不仅仅是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对称的视角,就是与传统政治经济学本质不同的制度与人相统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对称的视角。

对称,就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对称。发展方式转型与制度转型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对称的过程。社会主义的经济系统是资本主义经济系统从不对称转向对称的必然结果。如果说资本主义(包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宏观经济落后于微观经济,因而不足以实现对微观经济的有效调控,那么传统社会主义则是用宏观经济来否定微观经济,造成对微观经济的过度控制。只有对二者的扬弃才是全面的真理——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对称。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开来的最本质特征,不是系统中的某一个要素,而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对称。改革就是变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不对称为对称。对称的视角,就是与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本质不同的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对称的视角。

五度空间观与复杂系统论的视野

视角是本质,视野是现象;视角渗透在视野之中,视野是视角的展开。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本书对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的视野,就是五度空间观的视野。改革是时空层次相对称的五度空间的模式;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解释不了中国经济,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经济的发展是典型的五度空间的,只有用五度空间的思维方式才能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相对称。

五度空间观的视野,也就是复杂系统论的视野。量子力学与经济学在科学性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都是复杂性科学,都是在无序中包含着有序。区别在于:前者的有序无序关系是自然的,后者是人为的,人可以通过自觉活动,化无序为有序、以有序去整合无序。对称,本身就是蕴含在量子力学、复杂科学中的根本方法论原则。所以妄想用经典力学的思维方式去追求经济学科学性、客观性、实证性,无异打渔用树叉,是方法与对象的不对称。由于经济改革的量子力学特征,所以经济改革的是什么、为什么与怎么样是统一的,实证性与规范性是统一的,真善美是统一的;是什么通过为什么、怎么样表现出来,操作性是其内在环节。

经济学“帝国主义”

随着生产社会化、经济宏观化,经济学也逐步整体化。改革是系统工程,必须用整体的经济学作指导。作为整体的经济学,就是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经济学的综合性、整体性、一般性、人类性,就是经济学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

对称经济学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对称发展观,代替片面追求货币GDP增长的经济增长观。货币GDP→财富GDP→社会GDP(含人的素质指数)→绿色GDP。对称经济发展观中,社会GDP、特别是人的素质指数是关键。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统一为中介,使幸福与知识、幸福经济与知识经济得以统一。只有把社会GDP——人的素质指数、幸福指数、社会文明指数与绿色GDP——生态文明指数纳入经济学视野,并成为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成为人的经济活动的核心目标,成为比货币GDP更重要的目标,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对称经济学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以人类经济活动为核心展开的综合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自然科学、横断科学、纵深科学成果的整体学科。对称经济学不但研究物质的社会关系,而且研究思想的社会关系;不仅研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且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这是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所没有的;任何一门具体社会科学都是经济学的展开。对称经济学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要素与结构相对称的经济学,就是还原与整体相对称、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相对称的经济学。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实际上是微观经济学的帝国主义,是宏观经济微观化的、还原论思维方式的帝国主义,是把人还原为经济人、把经济人还原为自私的人的帝国主义,是把社会归结于货币、把货币归结于价格、把价格归结于交易、把交易归结于产权的帝国主义,是商品拜物教、价格拜物教、货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利润拜物教的帝国主义,是把经济学庸俗化的帝国主义。对称经济学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与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有本质的不同;这个本质不同构成了对称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不同的改革视野、对中国经济解析与重建的视野。

思辩与现实

以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为理由,甘愿摸着石头过河,只能造成积重难返、甚至不可收拾的后果。物价上涨、经济周期、不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指导经济的理论错误。

怎能摸着石头过河

以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为理由,甘愿摸着石头过河,只能造成积重难返、甚至不可收拾的后果。物价上涨、经济周期、不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指导经济的理论错误。如果说崇尚经验主义的西方国家,既产生不出科学的理性的经济学理论、又不愿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经济政策尚情有可原,那么一贯善长思辩的中华民族,居然也漠视经济活动的理论指导有点讲不过去。

经济学的双向运动

改革是要建立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互对称、生产力功能最佳发挥的经济系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建立“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互对称、理论功能最佳发挥的经济学系统。“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互对称的逻辑,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互对称的历史的浓缩;“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互对称的历史,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双向运动中形成。

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宏观调控与民间调节二者可以统一起来,问题是需要一系列中间环节。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双向运动是:共性化和个性化。共性化是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经营一体化;个性化是创业工程的发展、企业直接投融资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一般化、政府化越强,越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个性化、市场化越强,越有利于增强活力。在增强企业活力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防止过度投机,回避金融风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新型的经济体制,新型的“国企关系”。其优点:在把行政手段纳入市场化轨道的同时,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二者同时得到强化。

开放带来有序,封闭带来无序,开放不仅是横向开放,而且是纵向的开放。局部的不对称并不能否定全局的对称;全局的对称,正是由局部的不对称造成的。只要参与了全局的对称,局部的不对称将从落差中受益。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这两种开放同步增长。经济学应该与时俱进,改变自己只讲配置、不讲再生(纵向开放)的模式。腐败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说明政府是市场的内在环节,法制是市场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要使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建立并使之健康发展,充分竞争的经济必须与民主政治相对称。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共产党,应该为建立健全的市场体制起引导作用;作为执政党,共产党还应该为建立健全的市场体制起领导作用。这样就可以消除自由主义与干予主义的对立。

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相互融合、宏观调控与民间调节的相互统一,就是经济学的双向运动。经济学的双向运动是经济体制改革双向运动的理论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双向运动是经济学双向运动的实践证明。在这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运动中,实现对称经济学对新自由主义与国家干予主义的扬弃。

经济学的双重理性

现实的经济学决定理论的经济学。社会典型事件,可以证实或证伪经济学理论。地震等突发事件,以极端典型的形式说明:是“创造理性”高于“选择理性”、“人类理性”高于“个人理性”。

“创造理性”高于“选择理性”:形象地说,配置经济学家的“理性”只能在地震到来后选择逃出楼房还是躲在桌子底下,再生经济学家善于思考能否预测地震,能否把房屋设计的不容易倒塌,万一倒塌时怎样使人不至于马上丧生,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使遇难者可以活着等到救援的到来。是“创造理性”高于“选择理性”而不是相反。“创造理性”与“选择理性”的区别,决定了投资与投机、配置型经济与再生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不可持续发展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