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人士心理健康诊疗手册
13390600000022

第22章 摆脱“累”的心理暗示(1)

走出困境的最初建议

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总有失意与困惑的时候。事业的挫折、人际关系的冲突等都是经常会碰到的,如不注意调剂疏泄,就会导致内心矛盾的冲突,使自己陷入郁恐、焦虑、悲痛等心理困境之中,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此时,外界的帮助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自我解救。我们所说的“自救”,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位哲学家说过:“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动力,而恶劣的情绪危机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因而把自己的情绪升华到有利于个人社会的高度,乃是明智的良策。在情绪易于剧烈波动的时刻,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告诫自己严防偏激情绪的爆发。人的情绪和其他一切心理过程一样,是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的,这就决定了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故可以用理智驾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以下几方面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1)回避法

当你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耳不听心不烦”,正是说的这一道理。比如,家里的琐事使您“勃然火起”或“郁闷不乐”,就到单位上班;身患绝症者不妨去医院看望垂危病人;面对一份无望恋情的深深困扰,以一种大智大勇来逃避,这都是有效的心理自救,也可算客观回避法。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去,即通过主观努力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在您痛苦愁闷的时候,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

(2)转视法

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从另一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相传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哟!于是又为大儿子愁。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于是为二儿子愁。老太太愁来愁去,日渐憔悴,终于成疾。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幸一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这么转个看法,就没愁发喽!”这么一来,老太太果然变愁苦为欢乐,心宽体健起来。看来,在审视、思考、评价某一客观现实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换个角度看问题,常会使人感到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化为乌有。

(3)自慰法

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学便借用来,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心理自我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不错,在自慰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确有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单位里评职称,不能每人一份,为此茶饭不思也太不值了,这次评不上还有下次,再说,没有职称也一样称职,有实实在在的业绩就不掉价,何必为个虚名玩命?恋人分手,也好,跟这样无情无义的人真成婚,说不定要倒大霉,早跟她“拜拜”,岂不是免去后患?两百块丢了,就当年终奖没发,何况“去财免灾”,全家平安才是大福!

这不是“精神胜利法”吗?正是。精神胜利法不该被瞧扁了,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摆在那里,如若能改变,当然该向好处努力,如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就该宽慰自己、接纳自己,承认现实。这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4)自勉法

自勉就是以积极的信念暗示自己,努力挖掘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而不是无意中把悲观沮丧、挫折感放大,只有在不幸与失败中奋起的人才能最终成大器。如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女友离他而去的残酷情况下,没有趴下,而是用心灵激情的迸发,留下不朽的乐章。在很多情况下,自勉能驱散忧郁、克服怯懦,使自己恢复乐观与自信。

(5)幽默法

幽默法对解脱心理困境是极有助益的自救策略之一。笑是精神消毒剂,幽默是走出心理困境的阶梯。当事业和生活受到挫折时,当交际出现僵局时,幽默的行为,幽默的语言,常常能使困境和窘迫转为轻松和自然,从而使精神紧张得到放松,和缓气氛,释放情绪,减轻焦虑,摆脱困境。

(6)低调法

人出于本能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期望值。这自然有其积极意义,它是个人进取、社会进步的一种心理驱动力,但“物极必反”。一味不切实际地以过高的期望值来对待人生,也许正是有些人每天都在郁闷愁怨的心理困境中消磨宝贵时光,终生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的心理根源。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绪冲突越大,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结论。

于“官”念,于“钱”途,于“物”欲,低调期望值;于事业也该如此。虽然,“志当存高远”一向为人称道,但没有芸芸众生何谓社会?虽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向有人欣赏,但没有小小兵卒组成军队,谈何将军?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个珠峰。群星虽没有太阳耀眼,同样熠熠生辉;群山虽没有珠峰的高大,同样勃勃向上。“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拥有了小草的境界,便会告别了心理困境。

(7)宣泄法

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压抑自我情绪似乎给予更多的肯定,而对宣泄自我情绪则给予更多的否定。其实这有违心理科学。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用意志力量压抑情绪,表现出正常情况下的谈笑自若,这种做法虽可以减轻焦虑,但这只能缓解表面的紧张,却按捺不住内在的情绪纷扰,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带来更大的身心危害。比如,愤怒如强加抑制,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有毁灭自己或他人的危险;悲痛如强加抑制,不随泪水宣泄出来,不仅会危害身心健康甚至会气绝身亡。如同闷热的夏天惟有一场大雨,才能使空气一新,如晴空万里一样,困境中的心理重压也只有宣泄出来,才能赢得心理上的一片晴空。

宣泄按社会效果说,有合理不合理之分。善于心理自救者总是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苦痛:一是理智性地合理宣泄。如对自己的至亲好友诉说心中的委屈和痛苦,或者自己跟自己倾吐,诉诸文字,让心中的苦水顺水端流泄出来。二是情感性的合理宣泄。据说,美国某任总统的办公室内设一满装细沙的沙箱,以必要时宣泄心中的怒气。这实在是明智之举。我们不妨照此办理,在适当场合,大哭一场,大叫一番,任怒火喷发。这也是智者和强者所为,因为这是陷入极度心理困境的即时性的最佳自救策略。

(8)补偿法

“人无完人”,一个人在生活或心理上难免有某些缺陷,因而也会影响某一目标的实现。人会采取种种方法补偿这一缺陷,以减轻、消除心理上的困扰。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作用。一种补偿是以另一个目标来代替原来尝试失败的目标。

着名指挥家日本的小泽征尔,原是专攻钢琴的。他在手指摔伤十指的灵敏度受到影响后,一度十分苦恼。后来他毫不犹豫改学指挥而一举成名,从而摆脱了心理困境。

另一种补偿是凭借新的努力,以期某一弱点得到补救,转弱为强,来达到原来的目标。

希腊政治家狄塞西斯因发音微弱和轻度口吃,使他不能演讲。他下决心练习口才,把小石卵放在嘴里练习讲话,并面对海边高声呼喊。最终,他的语言劣势得到补救,成为闻名的大演说家。他内心的紧张焦虑也自然消除。

面对自身的某些弱点或缺憾,无需只是徒叹奈何,只会品味苦涩,积极的对策是另寻一条路,以真正走出心理困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正是对这条自救之路的最好诠释。

(9)升华法

文豪歌德年轻时曾遭受失恋的痛苦,几次企图自杀。但他最终把破灭的感情当作素材,从爱情焚毁的灰烬中得到灵感,写出了震惊世界的名着——《少年维特之烦恼》。真所谓“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10)倾诉法

心中的忿闷、悲伤等也可以向亲友,甚至是不相识的人倾吐,相信对方在理解你此时的心境后会及时给予你善意的劝慰;也可以把心中的郁积通过记日记、写作等诉诸文字,在“一吐为快”后,可以排解出心中的忿闷,尽快走出心理的困境。

困境和挫折,绝非人们所祈求的。因为它给人带来心理上压抑和焦虑。善于心理自救者,却能把这种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引向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在获得成功的满足时,也清除了心理的压抑和焦虑,达到积极的心理平衡。古之文王、仲尼、屈原、左丘、孙子、吕不韦、韩非、司马迁等等,之所以为万世传颂,就在于他们在灾难性的心理困境中以升华拯救了自己,塑造了强者的形象。在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一味憋气愁闷,或颓唐绝望,都无济于事;做出反社会的报复行为更是下策。这都是拿别人的错误在惩罚自己。正确态度是:化挫折失败为动力,从心理困境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

“当自求解脱,切勿求助他人”。这是释迦牟尼圆寂时的最后一句话。我们不必去当佛教徒,我们也无需拒绝他人的援助之手。但当我们为心理困境所扰时,也应该首先学会自救。

偶然失误让你职场更完美

有时,人们要学会适当地犯点无伤大雅的小错误,不要在别人面前显得过于完美。犯些小错,可以避免使人认为你太过于完美,而遮盖了别人的光芒,进而引起别人的嫉妒,让对方的虚荣心得以满足。

小成和小鸣是同学,后来又一起进入同一家公司做行政工作。大学时,他俩从不把规矩当回事,经常迟到缺课。上班后,小成变得谨慎起来,因为他知道职场如战场,丁点错误都可以耽误前程,于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各个方面都力求完美。

而小鸣却有点懒散,虽然工作很扎实,但总改不了偶尔的迟到,偶尔的上班时间接私人电话。

按照公司的安排,试用期过后,他们两个新人就要分到其他部门进行全面培训。公司要开拓新的市场,准备抽调人员赴外地组建分部,他们很有可能被提拔去外地。想象着有机会去外地担当重要职务,小成更加重视起自己的言行来,他要在这不长的考验期里树立一个分部负责人该有的形象。

但小鸣好像对这事情没什么兴趣,一如既往地工作,偶尔还是那么粗心犯点小错误。小成本来想提醒他,后来想想也许他想跳槽。其实,上班的这些日子小成过得并不如意,职场的规则与微妙是他读书时所未遇过的,想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那只能刻意要求自己。小成有时真羡慕小鸣不把工作当回事,他的率性是小成不能做到的。

很快半年到了,公司人事部长分别找了小成和小鸣谈话。部长是这样评价小成的,说他做事稳重、扎实,人缘好,分部的策划方案也做得不错,希望他能再接再厉,为公司做更大的贡献。听着这样的话,小成心里特受用,看来他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是有人肯定的。

最后的结果是小成依然在公司本部工作,而小鸣则带着几个新来的人员去外地组建分部,小成极度郁闷。后来人事部长告诉他说,小鸣的偶然错误恰恰与小成的过分稳重形成了对比,偶然发生错误说明了心态平和,对工作得心应手,具有可培养性,易形成独特的领导风格,而小成不仅少了青春活力,而且这成熟是刻意追求的,有疲于应付的意思,这既对个人工作不利,也对公司发展不好。

这件事后,小成渐渐恢复到以前那种性格,偶然的失误让他精神不再高度紧张,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比以前得心应手多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为了不断地完善自己,你必须让自己偶然地犯一些小错误,给别人以批评你的机会。

给自己过于大的压力,只能使自己更累。要以轻松的心态,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做得更好。

(1)要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总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

(2)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会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