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人士心理健康诊疗手册
13390600000012

第12章 圈内的人际关系(1)

给职场“受气包”支招儿

有这样一个绝妙的比喻:企业就好比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在这棵树上攀满了猴子。猴子站在树上,往左右看都是耳目;往下看都是笑脸,往上看都是屁股。要想少看屁股多见笑脸,只有向上高攀。正如树杈的分布一样,在企业内部,越到高处可供盘踞的位置也就越少。因此,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恐怕一辈子只能仰起笑脸看上头的屁股,碰到待人苛刻或脾气暴戾的老板,更不免挨训受气。

刘莹做秘书已经五年多了,见识过许多老板。她到目前这家公司才一个星期,还没完全适应,只是听说老板是个精力“旺盛”的人。他可以连续一个星期每天只睡5个小时;可以刚下飞机就进行谈判、参加酒会、准备文件;他经常有一些创意,而且喜欢亲历亲为。

一次,老板带她到广州,中午1点下飞机,两点钟人已经在工厂里了,晚上6点再赶到东莞工厂,晚饭是在去东莞的路上随便吃的。回到宾馆,已是凌晨两点,早晨8点又要去察看市场。两天的紧张忙碌接近尾声时,刘莹本想松口气,可还有3个小时就要离开广州的时候,老板突发奇想,又要到广州的工厂去看看。

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刘莹只能默默配合,她曾试图尽量让自己适应,但最终觉得实在“不能胜任”,便主动提出辞职。

刘先生在一家民营企业担任人事经理已经两年多了。3个月前,公司准备在北京、深圳两地建立分公司,招兵买马的任务自然落到刘先生的头上,而他也希望趁机为自己招一个副手。

就在刘先生准备刊登招聘广告时,老总却告诉他,已经给他找了个副手。这位副手是老总的朋友,一位30多岁的女士。仗着与老总的关系,她对刘先生一百个看不惯,而老总也是处处偏袒她。

“我真奇怪,怎么招了这样一个没水准的人?根本无法共事。”刘先生向副总抱怨。副总劝他忍一忍。可在不久后,听说老总准备提升副手当人事总监了。刘先生只好准备辞职。

小李大学刚毕业就在一家刚成立的电脑公司做业务。他说自己是巨石下的小草,要拼命挺直身子。可一段时间下来,他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联系的客户,在老板眼里都成了部门经理的业绩。

小李的部门经理资历颇深,有多年的市场销售经验。小李是新人,经理便以“老鸟”的身份处处“关照”,就连小李的业绩也不放过。小李很郁闷。如果不是就业形势不乐观,他早去寻找新公司了。

人在职场,就难免有受气的时候。你可能会受上司的气,也可能会受下属的气,还可能会受同事的气。同样是受气,但有的人却应对得很精彩。

李扬是广告界的青年才俊,他说:“头三年学艺未精,只能看老板脸色,这并不丢脸;有本事的人,三年后成为不可或缺的骨干,让老板看你的脸色。”

李扬对此有亲身体会:他刚进入本地最大的广告公司时,发现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够用也不管用,致使办事成功率很低、出错率很高,他为此受到的责罚也很多。那时候不论寒暑,他都自觉地把领带吊在颈子上,“好让焦躁的老板方便地拽紧它大声训斥”。但是慢慢地,再遭老板训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两三年过后,老板见到他时,变得跟换了个人似的,非但不说一句重话,有几次该老弟耍耍大牌,老板居然也不恼,还陪着小心。

老板不能不赔小心,因为李扬现在已经是个“有本事的人”,举凡展览、策划、文案、平面设计等都很有一套,并获奖无数,是那家广告公司的台柱和招牌,当然他也赚到了无数钞票。他的确可以扬眉吐气,因为他有反过来让老板看他脸色的资本。

至此,你是否也已认为李扬能有今日的成绩,是源于他沉得住气、懂得卧薪尝胆的缘故呢?所以,在职场上受气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看你如何排解。

(1)遇到“工作狂”的老板,你就自认倒霉吧,辞职不是明智之举。当一个好秘书,原则就是:老板没喊累时,你千万别喊累,你得跟上他的脚步,这是秘书的职业准则。秘书一定要保持平常心。老板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

(2)遇到那种爱“抢功”的上司,这口气的确难以下咽,与其恨得“咬牙切齿”,不如想办法对付他。平日不妨在闲聊中多透露自己的工作进展,让其他同事知道你在做什么。有机会与其他领导接触时,也要多谈谈自己的工作,让上司无机可乘。一味地忍气吞声不是办法。

(3)遇到有后台的同事,别先顾着生气或吵架,更不能向老板告状,那只会招来更大的麻烦。既然已经成为同事,为了日后工作顺利,应尝试与她(他)交朋友,想办法改善关系,尽量不要发生正面冲突。还有,要有防范意识,学会“留一手”,化被动为主动。实在不行再考虑跳槽也不迟。

强求公正——陷阱

现代社会,上班族经常抱怨单位里有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并为此产生心理挫伤,这引起了不少心理学家的重视。

当一个人做出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将自己获得的“报偿”与自己的“投入”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做比较,只有相等时,才认为公平。

除了横向比较外,人们也经常做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

不公平感的消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它不仅压抑一个人健康向上的良好心境,而且影响他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才能的发挥。最近一项研究证实,如果从上级那里得到公正待遇,那么员工的血压会维持在低水平,心脏病的发病率也比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低30%。因此,专家认为,公正可能给企业员工减小了慢性压力,也意味着员工患冠心病的风险减小。

职场显规则告诉我们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事,而潜规则却说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板更有特权。

石小姐刚进公司做计划部主管时,除了工资,就没享受过另类待遇。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行政主管孙小明的手机费竟实报实销,这让她很不服气!想那孙小明天天坐在公司里,从没听他用手机联系工作,凭什么就能报通讯费?不行,她也要向老板争取!于是石小姐借汇报工作之机向老板提出申请,老板听了很惊讶,说后勤人员不是都没有通讯费吗?“可是孙小明就有呀!他的费用实报实销,据说还不低呢。”老板听了沉吟道:“是吗?我了解一下再说。”

这一了解就是两个月,按说上司不回复也就算了,而且孙小明每月才100多块钱的话费,争来争去也没啥意思。可是偏偏她就和孙小明较上劲了,见老板没动静,她又生气又愤恨,终于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却被人家一语道破天机:“你知道孙小明的手机费是怎么回事?那是老板小秘的电话,只不过借了一下孙小明的名字,免得当半个家的老板娘查问。就你傻,竟然想用这事和老板论高低,不是找死吗?”

石小姐吓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责不懂高低深浅!怪不得老板见了自己总皱眉头!从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机费的事了,看孙小明的时候也不眼红了。

还有位在某知名外企工作的夏小姐最近也特别烦,原部门主管跳槽了,还带走了一名部下,自己对公司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现在一个人干3个人的活,压力特别大。但眼见自己在公司已苦干了三年,仍然没有被升职加薪。而自己对上司提出的一些新想法,也未被重视。

夏小姐出身书香门第,父母对她从小要求严格。从小学到大学她历任班干部。她性格内向、敏感、胆小、压抑,不够自信,追求完美。很多大型外企都有一套很成型的组织管理体系,上面一旦决策下来,下级被要求严格实施执行,较少鼓励创新。思想活跃的夏小姐遇到风格沉稳的上司,感到没有被重视,心里自然会有失落感。由于夏小姐的一些个性的缺陷,使她不会很好地及时与上司、同事沟通,而是把职场的怒气和不快指向自己或家人,采取压抑、回避、退缩的行为模式来应对工作中的矛盾冲突,让自己感觉很郁闷。

如果你工作兢兢业业,却不如那些能力比自己差但会和领导搞关系的人受重用,这使你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在这种处境中,不仅压抑人的良好心境,对人体健康也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扼杀聪明才智与创造才能。

(1)不必事事苛求公平。人的心理常常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每件事都应当公平。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不必事事都拿着一把公平的尺子去衡量,否则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2)设法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求得公平。比如,有些人认为只要工作踏实肯干、业务能力强就应得到领导的青睐,而把主动与领导搞好关系的举动错误地当成了溜须拍马。其实,领导也是人,而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所以有些看似不公平的事正是自己不成熟的观念与言行所造成的。

(3)改变衡量公平的标准。不公平是一种进行比较后的主观感觉,因而只要我们改变一下这种比较的标准,也能够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比如,自己这次没评上职称,觉得很“不公平”。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就会发现这次评选职称的名额有限,许多和自己条件一样甚至强于自己的人也没评上,也许这样一想,你也就能心安理得了。

宣布你的独立

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咱们中国的老百姓一向普遍认同“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处世原则。然而,这种处世原则在现代职场中却似乎“行不通”了。

日前智联招聘网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上海职场中,居然有近两成人坦然承认自己在职场没有真正的朋友,并且他们也不想跟同事成为朋友。他们认为,职场如战场,同事就是竞争对手,跟同事做朋友,只能是给自己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因为他(她)了解你的缺点,甚至还握有你的“把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蔺秀云博士认为,跟同事做朋友非常必要。上班族大部分时间都跟同事在一起,没有多少机会跟同事以外的人结交朋友。如果不跟身边的同事做朋友,烦恼就不能及时倾诉,压力就不能及时排解。烦恼和压力日复一日地郁结于心,对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实际上,同事跟你一样,也都是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情感,只要用以真心换真心的方式与之相处,是能够成为朋友的。当然,同事朋友毕竟是特定环境下的朋友,与普通意义上的朋友有所不同。跟普通朋友相比,同事朋友之间往往存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很多时候还会出现利益冲突。因此,处理好与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更需要一定的技巧。

(1)同事之间既然存在竞争,那么必然有干好干坏之分。干得不够好或较差的一方心理上一时不平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干得较好的一方一定要照顾到对方的这种微妙心理,在对方面前注意放低姿态,尽可能帮助对方提高业务水平。切忌趾高气扬,给对方制造更大的刺激。

(2)与普通朋友相处,尚且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跟同事朋友相处,更要有“距离”意识。尽量少在同事面前抱怨单位领导,指责其他同事。如果一时憋不住劲儿,非得抱怨、指责几句才能消消气儿,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3)提倡与同事做朋友,并不是要求跟全单位所有同事都做知心朋友,那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我们完全可以在单位这个小圈子里有选择地结交知心朋友。初到某个单位,先用心观察周围的每个同事,发现共同点较多的同事后可主动接近,与之向知心朋友发展。其他同事也不应划为异己,应该努力保持良好的同事关系。

警惕办公室冲突

办公室有时就是一个小社会,人多嘴杂。面对各种利益冲突,你必须找准角色定位,既不能孤芳自赏,又不能表现过度。新进一个单位,人地生疏,特别是在一个各类人员云集、良莠一时难辨的办公室内,如何避免冲突的确很有学问。如果你只做到了下面中的一条,相信你就没有好的办公室人缘了。

1.拉小圈子,互散小道消息

如果你经常在办公室内私自拉帮结派,形成小圈子,这样容易引发圈外人的对立情绪。倘若你再在圈内圈外散布小道消息,充当消息灵通人士,这样永远不会得到他人的真心对待,只会对你惟恐避之不及。

2.当情绪不佳时,牢骚满腹

工作时应该保持高昂的情绪状态,即使遇到挫折、饱受委屈、得不到领导的信任,也不能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要么招人嫌,要么被人瞧不起。

3.趋炎附势,攀龙附凤

做人就要光明正大、诚实正派,人前人后不要有两张面孔。领导面前充分表现自己,办事积极主动,极尽溜拍功夫;同事或下属面前,推三阻四、爱理不理,一副施人恩惠的脸孔。长此以往,处境不妙。

4.逢人诉苦

把痛苦的经历当作一谈再谈、永远不变的谈资,不免会让人避让三舍。忘记过去的伤心事,把注意力放到充满希望的未来,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时,人们会对你投以敬佩多于怜悯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