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13389900000012

第12章 张家界民风大观园(3)

苗族银饰

张家界的少数民族除了土家族和白族,还有不少苗族。如何区分苗族人的服饰,男子只要看绑腿,女子只要看其一身银饰即可辨出。苗族人的服饰,一般而言都比较简朴而富有特点。男子喜穿对襟衣,外面套件小背褂,脚上打绑腿,头带花格丝帕,腰上围宽腰带。女子的服饰一般要绣花滚边,头戴丝帕,前低后高,堆积成螺形或椭圆形,颜色分青白两种。苗族妇女特别喜欢银饰,头上、手上、胸前都配有各种图案和花纹的银饰,走起路来叮当作响,五光十色,格外惹人注目。苗家姑娘还喜欢编织各种花带,并赠与自己相爱的人作为信物。

白族定情荷包

荷包是张家界地区白族姑娘定情的信物。他们十二三岁的时候,心里就开始琢磨学刺绣工艺,待到十七八岁就公开绣荷包。其成品一般留作自用,或者赠送亲友,而最精致的则只送给心上人。有山歌这样唱,一首是“郎在对门打哦嗬,妹在树下绣荷包,后山来雨(女)天打岔,哥哥明朝取荷包!”。另一首是:“月亮没出天墨黑,妹妹你躲到床上绣么得?一针一针绣荷包哪,送给哥哥你舍得?”在桑植等地民间广为流传的民间情歌《妹妹绣荷包》唱道:“小小荷包双呀双线挑,妹绣荷包坠呀坠郎腰……丈夫常在外,月月不回来,三月里呀桃花开,捎个信儿来,哎呀咳,想个荷包戴……”姑娘们在一块儿劳动,休息时总喜欢相互出示绣制的荷包,露一露各自的手艺。有些爱逗玩的男青年,趁机暗取这种“宝贝物”后,嬉戏中要姑娘相送,若姑娘对男青年有意,就假装不给,还要沿着山路追赶一番,追不上了,就当“订情物”送给了心上人。若对男青年无好感,姑娘会捡起岩石作砸头状,杏眼圆睁,喝一句:“拿来!”男青年就会趁机逃脱,知趣地退出荷包。荷包被称为“女红”艺术的经典之作,用料讲究,白族姑娘用上等零碎细布、绸料拼粘成形,再用彩色丝线缝合并绣上精致的图案。图案千姿百态,如:“并蒂莲”、“二鱼戏水”、“鸳鸯鸟”、“蝴蝶双飞”、“荷花出水”。整个荷包大如手掌,呈牛腰子形或葫芦形,吊着“红绿白黄青”五色丝穗,故又称“撒穗荷包”,穗边上缀着明亮的小珠子,荷包分隔三四层,可装钢片、剃须刀、钢笔、小刀、钥匙,还可以装钞票、药物、打火机、手机,背面有两个码绊,便于吊上裤带系在腰间。据民间考查,荷包作为姑娘定情的信物,从“发八字”送进男人家,直到“百年长寿”还是崭新的。平时,成家的夫妻俩只管将荷包关在箱底,如逢婚丧大事去做客,或遇上“赶会”、“赶场”等重要节日,才取出佩用。桑植、武陵源一带白族人家,十分喜欢收藏精致的荷包,由于主人家视同宝物爱惜倍至,还当成“传家宝”留给儿孙们。白族风情荷包。表达张家界白族人们惜爱情,向往美好生活的主题,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4.难忘今宵——张家界居有好屋

秀华山馆

张家界市内,有一家名闻遐迩的家庭博物馆——秀华山馆。其馆舍占地面积九百多平方米,主楼高三层,属传统民居风格,黑瓦白墙,古香古色。里面分几大展室,分别陈列收藏的约八千多件明清时期湘西土家族各类文物精品。主要品种有各类土家织锦、根雕、明清钱币、家具用品、瓷器、字画、奇石雕塑等。馆内最闻名的有两大文物:一是土家滴水床,因其造型依照方便排流雨水的屋檐而得名。整张床雕刻精美,图案十分丰富,其中仅故事场景的雕刻就有五十余幅,加上一百多只鸟雀虫鱼和不计其数的奇花异草,凝神望去只觉栩栩如生,另一文物是一块晶莹亮丽的五彩石浮雕,馆主号称是“镇馆之宝”。这块五彩石上雕着一幅“清明上河图”,工匠利用天然奇石纹理,把整幅画面雕镂得浑然天成。秀华山馆的主人陈楚华原是大庸阳戏剧团的美工,为建家庭博物馆,二十多年来到处奔波,节衣缩食寻找各类收藏品,他的创业史本身就有许多感人故事。展馆开展后,已吸引无数国内外游人前来观看。

此外,秀华山馆里常年有土家族婚礼表演,游人成团后可观其美,可赏其秀。

土家风情园

土家风情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张家界市南庄坪五子坡,它背倚天门山,前临澧水河,是一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游览景点。园内建筑多木石结构,飞檐翘角,金碧辉煌,着名的代表建筑房有土司城堡、土家山寨、土司宫、冲天楼等。该园内还有历代土家文物展览,茅谷斯表演场面宏大、原始古朴;土家美眉情歌对唱、山歌点唱堪称一绝;三棒鼓表演独一无二,是湖南卫视《玫瑰之约》等名牌节目的外景地,是张家界人文景观的必游之地。游人到此参观,能对张家界土家族民族风情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祥龙国际酒

这是张家界市兴建的第一家四星级酒店,其位置在繁华的市中心解放路上,总投资达1.2亿元。祥龙国际酒店的前身是大庸宾馆。1985年起开始进行改造,中间历经10个年头,最后由香港皇宫集团发展公司董事长范清祥投资装修并承包经营。1994年6月30日正式营业。祥龙国际酒店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共有高级套房、豪华套房及皇宫套房260间,大小会议厅6个,中西餐厅4个,有格调高雅的商场、酒吧、游泳池、卡拉OK歌舞厅及桑拿、美容美发、商务中心等;有员工五百余人。开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瑞环、钱其琛、王兆国、邹家华、田纪云、杨尚昆等来张家界时都曾下榻于此。

江南名刹普光禅寺

漫步张家界城区,在市中心广场附近,可见到一座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寺庙,寺名普光禅寺,几百年前就已闻名海内外。关于普光禅寺的来历,有一则美丽的传说。大意是:明朝永乐年间,指挥使雍简在修城建寺时,于福德山下发现一群白羊,待其驱捉,羊已入土。雍简遂命人掘土寻找,结果发现一只白羊石,石下有一窑金子。雍简即以此金修建了这座寺庙。皇上闻悉,特又赐名这块石头为“普光石”,这座寺庙则赐名为“普光禅寺”。据史料记载,普光禅寺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比北京故宫要早7年,比建湖北武当山金殿要早3年,更比四川峨嵋山建仙峰寺早一百多年。规模大、景观多是该寺庙的又一特点,普光禅寺总面积达8618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大山门、二山门、大雄宝殿、罗汉殿、观音殿、玉皇阁、高贞观等,且具有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代建筑史,领略佛门气氛的好去处。此外,寺内过去还有常住僧侣五十至一百余人,寺主除管理本寺外,还管辖原大庸地区近百座寺庙,有几届住持均为佛门名人,并曾先后六次在普光禅寺举行过龙华大会,全国许多省的数千名佛教徒在这里受过戒开过光,故此寺早就有“江南名刹”之称。

江南名窟玉皇洞

距张家界市区约八公里的麻空山边,有一处着名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景点——玉皇洞,人们称其为江南名窟。玉皇洞实则不止一个洞,它共有九个洞,除玉皇洞外,其余八洞的名称分别为峰泉洞、玉金洞、毫笔洞、墨池洞、虎龙洞、雄狮洞、孔圣洞与因果洞。这九洞中,因玉皇洞位置最高,玉皇大帝的佛像在佛圣中又最大,又是诸佛中的最高之神,因而九洞总名就称为玉皇洞。

玉皇洞本洞其实不大,洞高仅4米,宽5米,深3米。洞内雕凿一尊玉帝像,像高1.9米,头上戴金冠,身着龙袍,手执乾坤袋,端坐于正中,两旁为金童玉女,金童手捧丹瓶,玉女手执琴柄。其他八洞面积较大,一般都深达十余米,洞内各雕有土地神像、魁星神像、文昌神像、孔子圣人像、唐尧帝像,后稷坐像、臬陶坐像、李景开自凿像等众多石窟石像,并题有各类对联诗词,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据有关史料记载,开凿玉皇洞的主人为李景开,生于1742年,享年65岁,是个屡考科举未中的秀才,性情僻古而达观,家颇殷富,并以守钱为耻。由于识破红尘,并以后半生精力在麻空山凿险缒幽,造洞塑雕各类仙佛诸像,将天堂、人间、地府的情景再现于石窟艺术之中。时有民谣曰:“十三都有个李景开,家大富豪一员外,妻不贤来子不孝,拿起银钱去修庙。”

土家吊脚楼

游人在张家界或整个湘西地区,到处都可见到乡村居民的一种典型建筑物一一吊脚楼,其主要特点是木质结构,有司檐悬空,下面是数根木柱,底屋不住人,而放置柴草之类,或者作为牛栏、猪圈。吊脚楼上是住宅,楼上有扶栏,可凭栏远眺。住室内若有土家姑娘未嫁人,站在扶栏边唱出情歌,足以吸引小伙子如醉如痴。一般修吊脚楼的人家,门前大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园,院子内有的铺石板、岩塔,便于晒谷打麦之用。吊脚楼檐上,常挂一根长长横木,专用于晾衣服。楼上扶栏通道多有转角,楼檐屋梁上,常挂有包谷、辣椒等农家产品。吊脚楼的好处是:干净、明亮、通风,比起平房木屋要少潮湿,住起来十分舒适。到土家族人家做客,主人若安置你到吊脚楼上住,则是把你当作真正的贵客来相待。

白族“三合一井天”

张家界酉河、澧水河两岸,由于气候、雨量、土质、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差异,白族村寨依据山势或地形,将房屋建造成一正两横式即“#”形的木质楼房,称之为“三合一井天”。这种住房全部采用木料,由柱、枋、骑、挑排成扇架。可有“四柱三骑”、“五柱四骑”、“七柱六骑”等不同扇架,连扇成间,连间成栋。柱上搁檩,檩上钉椽,椽上盖瓦,然后用木板铺地面,乡里人称“面郑板”。整个房屋的窗子采用人工拼制的木窗,木窗雕有精美的图案,糊上漂亮的窗纸,既可冬日挡风,夏日挡蚊,又可增加美感。房屋的两头,称之为“钥匙头”,只做卧室用。与“钥匙头”相连的叫“迁子”,大都修成吊脚楼的“转角楼”。转角楼的三面都有走廊悬空向外伸出,精干的雕匠饰以雕榈,有凌空欲飞的感觉,人走在上面,发出“咚咚”的回声,令人遐想,无不惊叹白族人高超的建房才能。“钥匙头”屋内一般置书、棋、琴、画等,专做接待贵宾的客房。房屋的正中,叫“堂屋”,堂屋由两扇又厚又硬的木大门把关,木大门一年四季都敞门迎接四方来客,大门常年洞开,白族喻意屋场吸取大自然的灵气而香火旺盛,堂屋正中,设有“家神”,上书“×氏历代祖先,东厨九天司命,天地国亲师位”等金字,堂屋是白族人操办红白喜事的地方,因此,白族人常把堂屋料理得干干净净、富丽堂皇。白族“三合一井天”,其实又称为“三合井”或“三合院”,这种格局实际上是“一”即一间正屋,“二”即两个厢房(钥匙头)组合而成的“天井式”建筑。整个屋前的空旷地,全用石板铺面,俗称“岩塔”,专供晒物、打场、摆宴席等用。岩塔前沿是院门,白族人称为“八字槽门”,院门楣上还别开生面请当地书画名家大写堂第。比如户主姓谷即书“九经堂”,姓王即写“三槐堂”,姓钟即书写“知音堂”,表达白族人崇拜祖先奋发图强的美好意愿。

白族“三合一井天”的房建艺术,既反映了白族人民聪明的艺术天赋,也展示了白族人民对自己祖先和民族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