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优秀是教出来的
13388800000015

第15章 《铃木镇才能教育法》(2)

铃木镇一强调,事物的发展环环相扣,遵循着因果循环的规律,有其因必有其果,孩子的培养也不例外。成长环境良好的孩子,就会成为善良的有爱心的人;在恶劣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则会变成不负责任、一无是处的人。许多贻害社会的人其家庭环境都非常糟糕,就是这个道理。

铃木镇一明确指出,他所说的良好的环境决不是指家庭物质方面的丰裕。有钱的家长和豪华、漂亮的房屋并不能保证孩子成长的优良环境。相反,一个家庭,如果父母互敬互爱,孩子们互帮互学,日常生活中充满爱心,家中洋溢着快乐,家教良好,那么,这样的家庭即便贫寒,也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

信美和启太同在3岁那年到铃木镇一的学校开始学习小提琴,信美由铃木镇一亲自指导,启太的老师叫川本井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两人的成绩相差很大,启太比信美的水平明显高了一大截。

对于这个问题,铃木镇一深感困惑。两个孩子出现差距的时候,他们学琴的时间都是4个月。通过4个月的学习,信美可以拉《闪闪星星变奏曲》,这样的进度对3岁的幼儿来说,只能算是一般的水平。

而启太在短短4个月里就掌握了13首曲子,其中还包括难度很大的巴赫的曲子。对于一个年仅3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成绩和速度都是非常令人吃惊的,更不用说启太的琴声优美动听,音阶准确,且饱含激情了。

铃木镇一认为自己的教学非常认真,信美也学得很用功,在主观上师生两人都尽了很大的努力。因此,铃木镇一只好试着让自己相信:可能是启太在家用了更多的时间来练琴,但是这样的说法依然无法说服自己。

按惯例,学期的期中阶段,铃木镇一的学校要组织学生在分部举加汇报音乐会,邀请家长们来听听自己的孩子的演奏。那次演奏会上,信美和同学们合奏了《闪闪星星变奏曲》,而启太由于水平出众,就安排他独奏了一曲巴赫的《小步舞曲》,启太的才能受到了所有家长的赞赏。

演奏会结束后,铃木镇一偶然在教室外的窗下看到信美独自躲在那里偷偷地哭泣。

“信美,你怎么了?”铃木镇一赶快走过去抱起她。

“老师,我是不是拉得太差了!”信美伤心地说。

“谁说信美差劲?你拉得很棒啊,我和其他老师都拼命为你鼓掌呢!”

“是真的吗?”信美听铃木镇一这么说才慢慢停止了哭泣,但还是抽抽搭搭的。

“当然是真的了,你看,老师把手都拍红了。”铃木镇一把手伸出来给信美看。

“但是启太比我强多了,他一个人独奏,而我却只能和大家合奏。”

“启太的确挺棒的,但信美也很好啊,你也学得很认真,是这样吗?”

“嗯,”信美用力地点点头说,“每天我回到家里都要练琴,妈妈说练半个小时才能去玩。”

“信美你真是个乖孩子,只要努力,你将来也会像启太那样,拉得那么好听。但你平时要多听一些曲子啊。”

“好的,老师。”信美高兴地说,“妈妈新买了一台电唱机和很多新唱片,现在每天晚上我都在听,真好听。”

铃木镇一似乎觉察到了什么,于是问:“信美,以前你听过小提琴吗?”

“没有。第一次就是听老师拉《闪闪星星变奏曲》。”

这时,启太跑了过来。信美高兴祝贺他:“启太,你真棒啊!”

铃木镇一转身对欢天喜地的启太说:“的确不错,不过,你还要加油啊。”

“是,老师,”启太说,“加代姐姐每天都要我跟她一起练琴,我要是练好了,她就给我糖吃,练不好就骂我笨蛋。”

“哦,原来加代是你姐姐啊!”

听了这话,铃木镇一总算想清楚其中的奥妙了。加代也是铃木镇一的学生,3年前她就开始跟铃木镇一学小提琴,那时她只有3岁,启太才刚刚降生。

铃木镇一问:“启太,你经常听加代姐姐拉琴吗?”

“是啊,妈妈说,我还在摇篮里时,就开始听姐姐拉琴了,不过我可不记得自己到底有没有听过!”

这次谈话之后,铃木镇一分别询问了信美和启太的父母,最后终于搞清楚造成两个孩子差距的原因:信美从出生到3岁时从来没有听过小提琴曲;而启太则从出生开始,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姐姐拉琴,这个才华出众的孩子因为有姐姐作为榜样,所以无意之中培养了内在的能力,也就是说,他姐姐的教育出乎意料地延伸到他身上了。

这就是家庭环境对孩子能力发展的巨大影响。因此铃木镇一相信:只要大人们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孩子就一定会展现出令人侧目的才能。比如,一个孩子的父母都从事音乐,那么,虽然,家里并没有特意让他从小学习音乐,但是和别的孩子比起来,他在音乐方面却有着更强的悟性。因为从幼儿期开始,孩子就开始接收父母乃至周围环境带来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在这种内在能力上,孩子比大人想象的要强得多。

培养孩子能力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父母们所创造的环境——家庭环境。铃木镇一深信,孩子一出生,在父母创造的环境里,他的能力教育就开始了。在每天的家庭中生活,父母所有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孩子。所以,挖掘孩子的潜能是所有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好环境让孩子形成好性格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父母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泼开朗,而不希望他们内向孤僻。那么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铃木镇一认为,孩子的性格是在其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力在适应环境时的表现方式就是性格。孩子不同的性格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各不相同的成长环境。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也不去重视,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结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性格反映的就是人的能力。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多加注意就会发现,性格对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性格开朗的人更容易让人接受,更容易融入社会。他们往往交游广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他们也具备了多种发展的可能性。而性格孤僻的人往往不容易被人接受,时常处于孤立的状态。这样就直接导致他们无法与人沟通合作。长此以往,他们的人生道路会变得很狭窄。

铃木镇一强调,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性格的人,首先要弄清楚形成孩子性格的原因,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可能由孩子自己创造。

谈到人的性格时,铃木镇一想起了自己儿时的伙伴河也林仁。

河也9岁那年,他最亲爱的母亲逝世了,河也的心里从此蒙上了无法消除的阴影,这件不幸的事情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河也上中学和大学时已经失去了丧母以前的开朗和快乐,他没有朋友,也不参加学习以外的任何活动。

一个周末,铃木镇一约河也在酒吧内共进晚餐,河也向他透露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河也阴郁地说:“铃木君,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太愿意和别人打交道。其实,我也渴望有很多朋友。但是,每次和人相处时就没有话说,这让我感到非常难受。”

“我理解你的心情,”铃木镇一尽力开导他,“而且,河也君,我认为,长时间的自我封闭形成了你现在的这种状态。孤独让你变得紧张,最后导致你害怕与人相处。其实,你不用那么紧张,只要开朗地想一下:我和别人同样,没有丝毫区别。我想,只要你主动和人交往,大家肯定会喜欢你的。”

但是,铃木镇一苦口婆心的规劝对河也一点也不起作用,河也依然很内向,有时甚至连一句话也不想多说。

母亲的早逝给河也带来巨大的打击,他觉得人生很悲哀,没有任何意思,他把自己囚禁在学习中,似乎只有这样,内心的苦闷才能发泄出来。河也从不参加体育活动,饭量也很小,在这种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下,他变得非常虚弱。终于,身心虚弱的河也病倒了。恰巧那天是周末,同寝室的学生们都出去玩了,偌大的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

直到第二天,同学山田敏夫回到宿舍,才看见躺在床上发着高烧的河也,山田敏夫看着脸色惨白,奄奄一息的河也,惊呆了。

他关心地问:“河也君,你怎么啦?”

河也吃力地回答:“没关系,我只是感冒,山田君,多谢关心。”

“河也君,你烧得厉害,应该马上进医院,我现在就送你去!”山田敏夫不由分说把河也从床上扶起来。

河也急忙推辞:“不行,不行,我不能给你添麻烦!”

“没什么麻烦,同学之间本来就应该互相帮助嘛!”山田敏夫不顾河也的反对,飞速把他背向校医室。对于身强力壮的敏夫来说,将瘦弱的河也背到校医室,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就这样,河也住院了。对河也来说,这场病虽然是一次劫难,但它却使河也发生了改变。因为,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河也的预料,尽管他自认为没什么朋友,但班上所有的同学都到医院探望了他,并给他带去了美丽的鲜花和可口的食物。

铃木镇一说,虽然他不知道河也当时的感受,但看得出他非常开心。大家终于看见河也发自内心的笑了,这种表情是大家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就这样,生病的河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友爱和真情,也发现了世界的美好。

病愈之后,河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把自己解放出来,他开始接近同学们,开始积极热情地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渐渐变得开朗乐观,交际范围越来越广,朋友也越来越多,河也彻彻底底成了一个快乐的人。

从河也的故事可以看出,环境是决定人性格的最根本的因素,并且人的性格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在教育孩子方面,铃木镇一深信,如果父母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那么,孩子不仅能形成良好的性格,而且很多事情都会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必要的毅力是在忍耐之后产生的

在日本人的人生哲学里,“忍”是一种优良的品质。他们推崇“忍术”,并且有一种“忍术的修行法”。其中有一个训练跳高的方法就是,种下大麻,使其生长,每天在它上面跳越。铃木镇一认为,这是培养非凡能力的好方法,值得采用。

大麻在不停地生长。如果每天都从大麻上跳过的话,自己的跳跃能力就会逐日提高。随大麻的生长而每天练习跳越的人就会轻而易举地、自然而然地跳越过去。由此可见,悲叹自己无能的人是无知的。

“能力,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掌握,只有通过反复做才能熟练掌握”,这是铃木镇一的自戒。

有一次,铃木镇一把自己说的“生命在音乐中无形地成长”这句话写在了1500张诗笺上,准备把它送给学生们。

铃木镇一利用晚睡和早起的时间去写,有人说:“你这样做太辛苦了。”但是对于铃木镇一来说,这样做,不但不辛苦,反而是一种快乐。既然写就想写好。每写一张,嘴里都不停地嘟哝着:写得再好点,写得再好点。

对于不是画家的铃木镇一来说,写好字是相当难的。尽管这样,每写一张,他就增加一份信心和力量。就这样,他的字写得越来越漂亮了。同是一张诗笺,但字一张比一张写得好。铃木镇一认为,这正是难以形容的反复做的妙趣。

铃木镇一有一个满6岁的学生,名叫纺子,行动极其缓慢,做任何事情都比其他孩子慢。铃木镇一把她放到其他孩子中间一起培养。

在教室里,并排站着几个与纺子年龄差不多的孩子。老师站在他们的面前,喊道:“好,一、二、三!”当喊到“三”时,立刻把右手举过头顶,让孩子们跟着学。这是对孩子瞬间感觉和快速行动的一种训练,是拉好小提琴的基本能力。

孩子们最喜欢这样的游戏。上课前,孩子们高兴地大声喊叫,同时迅速地把右手举过头顶。不过,只有纺子一个人慢腾腾地举过头顶。

因此,铃木镇一改变了主意,与其让纺子学小提琴,不如培养她瞬间行动的能力。为此,先让她本人按自己的速度自然而然地做举手动作。这是对她的耐力的一种考验。每逢铃木镇一上课,都让她与其他孩子一起认真玩这种游戏。不久,她便能操作小提琴了。

这种马拉松式的训练持续了十二三年后,令人震惊的变化发生了,纺子成为了学院里首屈一指的伟大的演奏家,并成为柏林广播管弦乐团的成员。

从这一事例,铃木镇一得出结论,即使孩子有什么短处,也不要把它视为天生的而放任不管,应该让孩子经常练习,最多用10年时间就可以把其短处变为长处。

很多数人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可以说,任何事情的成功与否都是与能不能坚持干到底有关的。毅力也是能力,所以必须加强培养。

铃木镇一认为,做一件事,下决心后,首先要忍耐一段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的忍耐是决定自己命运的。因为忍耐一段时间后,必要的毅力就会产生出来,相应地,做事情也就容易多了。

一粒种子埋进土里,需要很多的条件才能出土发芽。虽然肉眼看不见,但从埋进土里的那一刻起,种子就开始变化,作发芽的准备。

幼芽终于破土而出了,它孕育着向上的喜悦和生长的快乐。

幼芽渐渐长大了,与此同时,幼芽的根开始在土里生长。这根就是促进植株生长的力,即所谓的根气。当然,就人而言,就是促进能力发展的根源。

幼芽渐渐发育,茁壮成长,形成树的状态,与此成比例,根部也渐渐粗壮起来。因而可以说,人的“根气”就是人的毅力,它是促使人干到底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