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饮酒与解酒的学问
13387300000015

第15章 醉酒对健康的危害(1)

1.酒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及醉酒与乙醇浓度的关系

饮酒过量而醉,即中枢神经受侵袭面临酩酊状态。作为常识,谁都知道这是酒中所含的乙醇所致。但穿肠而过的酒,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饮酒后,乙醇被吸收,在体内被酶氧化为乙醛。乙醛虽具有麻醉性,但不像甲醛那样有较强的毒性。乙醛在体内进一步被氧化而形成醋酸,并进入循环系统,最后被排出体外。这种过程不但不对人体产生损害,而且还能被利用,加上酒的有效热能高,因而少量饮酒会产生兴奋感,加快血液循环,获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益处。但是如果饮入的酒质量差,经过一二天仍觉头痛,出现恶心和倦怠感,这是酒中所含少量甲醇所致。因甲醇在体内会被氧化为毒性较强的蚁酸,而蚁酸是不进入人体循环系统的,故不能被排出体外,潴留在体内,造成沉醉不醒。当然,即使是乙醇,也有人体的承受程度问题。人是否醉酒,取决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血液中乙醇浓度和人醉酒表现的关系见表4-1。

对于乙醇的耐受能力,人与人的差异很大。这是由于胃肠吸收能力和肝脏代谢处理能力不同所致。一天中饮酒2千克而满不在乎照常行动的大有人在,但不能不承认他们已经成为乙醇中毒者了。

酒量是可以经过锻炼提高的。尽管如此,酒量也还是有一个界限。在英国经常举行的“威士忌大口饮比赛”时,常常发生饮酒死亡的,当然是急性乙醇中毒。乙醇中毒,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次饮酒过量过急的急性中毒,这种中毒危险性大;另一种是长期饮酒的慢性中毒,这种中毒短时间不易察觉。

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不是饮进的乙醇的绝对量。

但乙醇中毒与饮酒的量和速度有着正比关系:即过饮、快饮,则中毒的可能性就增加;少饮、慢饮、配适当的菜肴饮、适可而止地饮,当然就不会中毒。

2.过量饮酒对肝脏的危害

许多研究表明,肝病的发生与饮酒量有密切的关系,饮酒的程度、时间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也有直接关系。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脏损害。酒精(乙醇)克数的计算方法为:每日饮酒的量(毫升)乘以所含酒精的百分比,如每日饮50度酒250毫升(约半斤)即相当于纯酒精125克。研究表明,每日饮酒含酒精80~150克,连续5年即可造成肝损害、脂肪肝。大量饮酒在20年以上,40%~50%会发生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患者易患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也可增加酒精性肝病的发生。

酒精及其在体内的转化物乙醛对肝脏细胞有毒性,可引起脂质过氧化,产生毒性氧,并破坏氧自由基的解毒功能,导致肝细胞缺氧,使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引起肝脏炎症;乙醇和乙醛也会使肝脏的脂肪代谢发生紊乱,造成三酰甘油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肝脏在炎症和乙醛的反复刺激下,纤维组织会增生,并因肝纤维化而发展为肝硬化。

酗酒可引起的肝病一般有三种:一是酒精性脂肪肝,其发病隐匿,一般缺乏症状;二是酒精性肝炎,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肝损伤相似;三是酒精性肝硬化,由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进展而来,临床表现与肝炎后肝硬化相类似。此外,在肝癌的形成中,酒精可起促进作用。

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喝酒脸红的人其实不容易伤肝脏,而喝酒脸白的人特别容易伤肝脏。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精神抖擞了。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底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直到烂醉。他们体内的酒精由于没有高活性的酶处理而发生积累,导致肝脏损伤。酒精性肝损伤一般只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红脸的人可以连续几餐即便喝吐了也还能喝酒,而白脸的人需要更多时间的休息,因为酒精的代谢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3.过量饮酒导致高血压

研究发现,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着饮酒量的增多而逐步升高,血压升高值越大,其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也越多,从而影响人的寿命。大量饮酒者的血压明显高于不饮酒者,停止饮酒可使血压回降,但重新饮酒血压则回升。饮酒引起的高血压并发症中尤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常见,其死亡率是不常饮酒者的3倍。长期饮酒者实际上处于一种间隙性酒精戒断状态,停止饮酒后伴有血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浓度升高,正是这类物质可使血压升高。在对饮酒的和不饮酒的高血压症患者给予同样治疗后,饮酒者的舒张压不易控制,而不饮酒的人的高血压症状容易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宜戒酒或适量、少量饮酒。

4.酗酒者易中风

中风,即脑溢血,中医称其为中风。中风常见的三种诱因为:嗜酒过度,大喜大悲,纵欲过度。而其中在大喜大悲之后再饮酒过度者更易中风。大喜大悲可使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功能调节紊乱,使血压波动,血管调节功能失常;再加酒精刺激,使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脑内血液在短时间内急骤增加,颅内压升高,就更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发生中风。

饮酒引起的心房颤动和心肌病可使心脏排出的血量减少,造成附壁血栓形成,引起心源性脑栓塞。乙醇还可引起强烈的血管反应,造成血压变化无常,酗酒引起的血管麻痹,使其舒缩功能障碍,导致血压急剧变动;如果血压下降过多、过快,容易造成心脏和脑部供血不足,加上酒后定向力障碍及步态蹒跚,容易晕倒造成颅外伤,使得脑血管破裂。酗酒也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新陈代谢增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引起血管破裂。酗酒后的急性酒精中毒还可使体内凝血机制激活,促进血小板聚集而使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减缓,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如果饮酒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症以及吸烟这一危险因子存在,则中风发生率将会提高,而且发病也比不饮酒者为早。因此,嗜酒者大喜大悲之后,应切忌贪杯、酗酒。

5.酗酒可引起心脏病

研究表明,少量饮酒,能兴奋心脏,改善冠状动脉紧张状态,软化血管,降低血液中对心血管有害的胆固醇,增加对心血管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但大量饮酒有直接导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可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肌病,以心房颤动最为多见。

大量饮酒会减少脂肪作为热能的消耗,使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的浓度增加,同时阻碍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增加了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体内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处理主要依靠脂肪酶的作用,大量饮酒会使酶的活性受抑制,从而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但每日规律性地少量饮酒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有所减轻,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冠心病症状缓解。少量饮酒虽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但不能因此而开怀痛饮。因为一次饮白酒150~200毫升,可引起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长期过量饮酒还可使血液中的脂肪物沉积在血管壁上,使管腔变小,造成心肌营养不良,心腔扩大,心肌肥厚,继而促进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从而出现心律失常。在酒精中毒性心脏病晚期还常见进行性心力衰竭,故冠心病患者饮酒的量要少饮为宜。

6.酗酒可损伤大脑

少量饮酒,可以减弱大脑抑制功能,相对形成兴奋状态,情绪欣快,恐怖感及不安感缓和,痛感减轻。但可以引起嗅觉、味觉变化,运动功能的协调性变差,位置感、距离感的准确性和动作的灵敏性降低。

多量饮酒,大脑皮质受到抑制,通过教育与实践获得的谦虚、自控能力降低乃至消失;辨别力、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亦减弱或消失。出现中枢性视力障碍。

适量饮酒是人生的一种乐趣,但嗜酒成癖则是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所致的一种精神障碍。慢性酒精中毒则是由于长期饮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中毒,表现出人格改变和智能衰退逐渐加重,自私孤僻,不修边幅,对人漠不关心,精神不稳,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下降,震颤等征象,严重者可出现共济失调、知觉障碍、昏迷甚至死亡。酒精中毒者容易继发肝性脑病和烟酸缺乏性脑病等。酒精中毒的发生不仅会严重损害个人健康,而且会困扰人的精神活动。

7.酗酒易导致痴呆

慢性酒精中毒可见多种神经病理改变。慢性酒精中毒者由于经常跌倒,可见到脑外伤的病理改变,例如硬膜下血肿。此外,脑血管病变也是比较常见的。最近的病理研究表明,慢性酒精中毒时,大脑某些皮质区还有神经元减少和神经元萎缩的现象。酒精中毒痴呆患者尸解中可见0.7%~2.7%可见Werincek脑病的病理变化。Werincek脑病主要由于维生素B1缺乏所致。病理变化主要见于第三脑室和导水管周围的灰质和第四脑室底部,乳头体特别容易受损。病损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在急性期可有点状出血,在后期受损区萎缩,呈棕色。显微镜检查,在早期可见血管内皮细胞扩大,血管周围出现红细胞和巨噬细胞,星形细胞扩大,神经元相对保持完好。在晚期,血管周围的网硬蛋白增加,内皮细胞增生,间有散在的含血红素的巨噬细胞。慢性酒精中毒者中小脑的退行性变化具有特征性。肉眼观察可发现小脑有萎缩,显微镜检查可见神经细胞脱失,颗粒状细胞斑点状脱失,胶质细胞增生,可扩展至分子层。

8.过量饮酒可引起失眠

喝酒过量时,睡眠会变浅而且易早醒,醒来之后头晕脑胀,嘴干舌燥,思绪或者一片空白,或者努力思索昨晚自己喝酒前后和当中做了些什么事,怎么也无法再继续睡去。根据研究显示,酒精具有大脑皮质的强烈抑制性作用,可使快速动眼期睡眠减少,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则明显延长。若长期酗酒,则将使快速动眼期的深睡状态大量压抑;反之若一旦突然停止喝酒,常易发生戒断性症状的震颤性谵妄现象,此时快速动眼睡眠期急剧增加,甚至达一夜有5小时以上明显的反弹,而于此期睡眠中所容易出现的肌肉阵挛性抽动和行为异常症状也容易合并出现,而睡得不安稳。

此外,长期酗酒者因营养不良或摄取不均衡,容易缺乏如维生素B1等营养元素,导致大脑内乳头体、穹隆等处的破坏,使其短期记忆力差、定向感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因而就算快速动眼睡眠期的比例可维持正常,但因记忆力差,使可记忆的梦境内容贫乏,不是梦见即时的刺激,诸如饥、渴之类的事,就是梦见久远前的无关紧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