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乙型肝炎居家疗法
13387000000005

第5章 揭开神秘的面纱——各种肝病的病因(2)

延伸阅读乙肝病毒简史

乙肝病毒危害人类的时间久远,给人们的健康造成的损失巨大。据有关资料推测,母婴垂直传播的方式在人间存在与乙肝病毒的进化史相一致,已延续了8500万年以上,垂直传播了几百万代。由于历史的局限及科学技术的滞后,而对乙肝病毒感染人类机体的漫长过程毫无直观认识。

在二千年前《内经》中有黄疸、胁痛、症积等记载,根本没有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疾病名称,更无对乙肝病毒的认识。

直至1883年德国的1289名造船工人中有2人接种了由人淋巴结制备的牛痘疫苗,数周至数月后有15%的工人出现了黄疸。这可能是第一次记录到乙型肝炎的流行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1),美军接种血清黄热病疫苗时发生了2800例肝炎,但对其病原体仍然没有认识。直到1965年,美国科学家布朗勃(Blumberg)在研究人类血浆蛋白遗传多态性过程中,于澳大利亚土着居民的血清中发现了一种脂蛋白,并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来经过大量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一些肝炎患者的血液中可检测到这种抗原,因而命名为“肝炎相关抗原(HAA)”。1970年,Dane等在电镜下鉴定了Dane颗粒,即乙肝病毒颗粒。也进一步阐明了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存在的3种形式的病毒颗粒及其抗原抗体系统。

自从Blumberg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以来,医学界对乙肝病毒的研究有了划时代进展,也使Blumberg获得了1976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第二节肝硬化

一、肝纤维化与肝硬化

(一)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包括细胞(成纤维细胞、储脂细胞)、纤维(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非胶原糖蛋白、糖胺多糖)的增生,其中以胶原纤维增生更为突出。

(二)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残存的肝细胞增生形成再生结节,最后形成以假小叶为特征的慢性肝病。通俗地说,肝硬化就是肝质地变硬,形成再生结节,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形成假小叶。肝硬化是各种肝损伤共同的终末阶段,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纤维化发展而来。引起肝硬化的病因较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国外则以酒精中毒多见。

1.病毒性肝炎

主要为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通常经过慢性肝炎、肝纤维化阶段逐步演变成肝硬化。成人期乙肝病毒感染者大多数呈自限性经过,可完全康复,仅少数(10%)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或慢性乙型肝炎(CHB);而婴幼儿期(一般指4岁以前)乙肝病毒感染则大多数(85%)表现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发展至肝硬化的比例不足10%,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若病情反复活动,则有10%~30%的病人可发展成肝硬化。

约有5%的肝硬化病人可发生原发性肝癌。在肝硬化的病因中,由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比例为84%~86%。可表现为肝炎肝硬化或肝炎后肝硬化。

2.酒精中毒

酒精性肝硬化在西方国家占肝硬化的首位。由于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饮酒者,甚至嗜酒者将不断增加,毋庸置疑,酒精性肝病问题在我国将日益突出,尤其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对所有长期饮酒者而言,观其一生,有90%~100%的嗜酒者会发生脂肪肝,有10%~35%的嗜酒者会发生酒精性肝炎,有10%~30%的嗜酒者发生肝硬化。长期大量饮酒(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时,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发生酒精性肝硬化。

3.胆汁淤积

长期持续性的肝内淤胆或肝外胆管阻塞时,高浓度和高压力的胆酸和胆红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增生,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4.充血

长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特别是三尖瓣关闭不全和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可导致肝淤血、缺氧,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变成淤血性肝硬化,又称为心源性肝硬化。

5.工业毒物或药物

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钾等或服用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环素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终演变成肝硬化。

6.代谢障碍和遗传疾病

由于遗传性或先天性酶的缺乏,致使某种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沉积于肝,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如肝豆状核变性。

7.营养障碍

慢性炎症性肠病、长期食物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抗脂肪肝物质等,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营养失调、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以及降低肝对其他致病因素的抵抗力,成为肝硬化的间接原因。

8.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肝组织,造成肝病理性损害,既可有急性肝炎或暴发性肝衰竭表现,也可演变成肝炎肝硬化或肝炎后肝硬化。

9.原因不明

经常规检查,发病原因一时难以确定,但与肝炎引起的肝硬化相类似,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二、乙型肝炎与肝硬化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与乙肝病毒引起的免疫异常有关,致病方式主要是经过慢性肝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阶段,而最终变为肝硬化。从乙型肝炎发展到肝硬化的平均病程为3~5年,短则数月,长至10余年。我国的肝硬化、肝癌患者中有许多是由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丙型肝炎发展而来,医学上将这一现象称为“金字塔”现象,塔底是众多的肝炎病毒携带者,塔身下层是慢性肝炎,上层是肝硬化,塔尖是肝癌。

但是,肝炎病毒携带者及慢性肝炎患者中,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者仍是少数,而且乙肝病毒感染只是肝硬化发病的原因之一,所以慢性肝炎患者没有必要为此忧心忡忡,甚至悲观失望。只要注意预防,定期检查,就可以及时阻断病情进展。实践证明,大多数肝炎患者经过正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都会稳定下来,肝功能恢复正常而重返工作岗位。

第三节脂肪肝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是一种病理状态。正常情况下,肝只含有少量的脂肪,占肝重量的4%~5%。正常人每100克肝(湿重)含4~5克脂类,其中磷脂占50%以上,三酰甘油占20%,游离脂肪酸占20%,胆固醇约占7%,其余为胆固醇酯等。当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占1/3以上的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肝内脂肪重量占肝重的10%~25%,为中度脂肪肝;肝内脂肪重量占肝重的25%~50%及其以上者,为重度脂肪肝。脂肪肝肝纤维化发生率达25%,1.5%~8%的脂肪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原因有长期酗酒、营养过剩、高脂血症、药物损害、内分泌代谢疾病等。脂肪肝在我国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第四节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在临床上,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肝损害第3章一叶知秋——肝病的表现和检查

第一节肝病的临床表现

一、肝病的常见表现

(一)黄疸

1.胆红素与黄疸

黄疸的产生与胆红素代谢有关。正常情况下,骨髓不断生成红细胞而进入血液循环。红细胞的生命期平均为120天,不断有衰老的红细胞受到破坏。健康人每日约有1%的衰老红细胞被分解,释放出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在体内先形成间接胆红素,被运送到肝细胞,经肝细胞处理后,转变为能溶于水的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经由肝细胞分泌到毛细胆管,成为胆汁的重要成分。胆汁经胆管到肠道,肠道中的细菌将直接胆红素还原为尿胆原。

大部分尿胆原氧化成粪胆原从粪便中直接排出,一小部分尿胆原重新由肠道吸收入血,回到肝,随血液循环由肾排出。

健康人体中胆红素量是恒定的,胆红素进入和离开血液循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当肝出现疾病时,如肝炎、肝功能减退、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再加上肝细胞肿胀、胆栓形成,使胆汁排出受阻,胆红素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运行,大量反流回血液中,血清胆红素就会升高。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mmol/L时,皮肤和巩膜就会发黄,而形成黄疸。这种由于肝细胞损害而导致的黄疸称为肝细胞性黄疸,此外还有溶血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指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被大量破坏,产生的胆红素超过了肝的排泄能力,血液中胆红素升高。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道内阻塞(如胆结石)或胆道外阻塞(如肿瘤压迫)等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肝内胆管的压力因胆汁淤滞而越来越高,最终导致毛细胆管破裂,胆红素流入血液,发生黄疸。黄疸最明显的多是眼巩膜,其次是口腔黏膜,然后是皮肤其他部位或黏膜。

2.黄疸与病情轻重

对于肝细胞性黄疸来说,肝损害越重,间接胆红素滞留越多,则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越多,黄疸越深。所以一般来说,黄疸程度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成正比,与病情成正比。病情越重,黄疸越深。但这种规律并非绝对。

例如淤胆型肝炎,以毛细胆管损害为主,病情随黄疸加深反而好转。一些只有轻度黄疸,甚至无黄疸,却出现肝性脑病等严重表现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肝硬化时若黄疸急剧加重,是因为残余较健康的肝细胞又受到损害的缘故,此时随着残余肝功能的最后破坏,肝功能大部分在数日之后全面停止,因此需要高度警惕。

3.黄疸时的皮肤瘙痒

重度黄疸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而导致皮肤瘙痒。以往认为这种症状与胆汁淤积、胆汁酸盐淤积于皮下有关,目前认为可能与内源性中枢性神经递质的活动异常有关。

(二)乏力、食欲下降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食欲改变。一般来说,急性肝炎患者在短期内出现恶心、呕吐、厌油腻,随黄疸的出现而好转或消失。

慢性肝炎患者容易出现食欲下降、疲乏、厌油腻,肝病变严重时,能量供应不足,甚至出现全身乏力、委靡不振。一般来说,疲乏程度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严重的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都可出现明显的疲乏。

(三)肝区疼痛

前文中说过,肝中没有末梢神经的分布,即使发生病变一般也没有痛感。

的确,肝病时,肝所在的右上腹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急性肝炎初发期,有人会感觉到疼痛,但不严重,多为胀痛、隐痛。慢性肝炎患者可有较长时间的隐痛。这种疼痛有时会在活动时加重,清晨较轻,夜间加重,卧床休息时减轻,但右侧卧位时加重。疼痛并不是来自于肝本身,而是因为肝表面有一层包膜,既富有弹性,又分布有感觉神经。当患有肝炎或肝癌时,肝充血、肿胀、渗出、坏死,肝大,撑开肝被膜,刺激感觉神经引起疼痛。

(四)发热

急性肝炎常有发热,如80%的甲型和戊型肝炎患者在黄疸前期可出现发热,体温在38~39℃,一般不超过3天。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中少数有发热。重型肝炎患者可有持续性低热,37.5~38℃,这是由于肝细胞坏死或肝解毒功能降低,不能及时解毒有毒物质,而引起发热。

(五)皮肤异常

蜘蛛痣是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患者胸前、颈部、上肢等处出现的毛细血管扩张,直径为0.2~2cm,形似蜘蛛网。将其压住后立即消失,松开后马上重新出现。肝掌是慢性肝病患者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即手掌的大拇指、小拇指基底隆起部位类似蜘蛛痣的红色斑点,压之褪色。肝掌和蜘蛛痣的产生是由于肝病变时,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雌激素在体内蓄积,引起小动脉扩张形成的。

此外,肝病变时,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腹壁静脉曲张,腹部皮肤会出现青色静脉纹路。胃-食管静脉丛、痔静脉丛也会曲张,引发食管静脉瘤和痔,食管静脉瘤破裂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

(六)腹水

腹水是腹腔内积液,肝病时出现腹水时表示症状已经相当严重。肝功能恶化时,血液清蛋白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液中的水分渗出到血管外,同时肝组织的破坏使淋巴液从肝表面渗漏出来,形成腹水。腹水较多时,腹部胀起,被称为“蛙形腹”,常伴有腹壁静脉怒张、脾大等。

二、肝病发作和恶化的先兆

(一)肝病发作征兆

疲乏无力: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倦怠、全身无力、容易疲劳。

食欲减退:厌食、没有食欲、恶心。

低热:持续性低热或并发恶寒,排除其他感染。

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烦躁易怒、精神抑郁。

肤色:皮肤晦暗、失去光泽,或皮肤发黄,或觉瘙痒。

黄疸:巩膜、黏膜、皮肤发黄。

小便:颜色加深,浓茶样。

大便:颜色变浅,灰白。

肝掌:手掌表面,大、小鱼际掌面充血发红。

蜘蛛痣:全身皮肤,尤其是前胸部位小动脉扩张,貌似蜘蛛。

水肿:下肢明显水肿,按之皮肤凹陷。

静脉怒张:右侧颈部静脉或腹壁静脉怒张,青筋暴露明显。

(二)肝病恶化征兆

高度疲乏,卧床不愿起,行走困难。

高度食欲缺乏,食量锐减,每日主食少于200g,有恶心、呕吐。

高度腹胀,夜间为甚,失眠多梦。

出血倾向: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现出血点,注射部位出现瘀斑,出现柏油样黑粪甚至血便,凝血酶原时间降至40%以下,有消化道出血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