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乙肝患者健康箴言:明明白白治乙肝
13386800000038

第38章 明白乙肝该怎样治疗(8)

(2)为何要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乙肝患者成千上万,没有一个病情是完全一样的,病情有轻有重,感染途径各有差别,病史有长有短,症状有轻有重,心理状态各不相同;携带的乙肝病毒基因种类各不相同,没有一个乙肝患者携带的病毒结构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不对每一个患者的细节进行分析,不论轻重,不论男女老少都采取一样的治疗方法,显然不对,比方说,一知道是乙肝“大三阳”和乙肝病毒DNA阳性,就使用干扰素或拉米夫定,不分析患者病情是否处于炎症活动期,是否处于免疫耐受期,是否具备最佳的治疗时机,不论男女老幼,都来使用,如果患者不具备适应证,硬性使用,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果使用中药和中药制剂,不管患者属于中医辨证分型的哪一类,张三也用乙肝解毒胶囊,李四也用乙肝解毒胶囊,这样下来,不会有好的结果。

本来就是工薪阶层或普通百姓,经济拮据,偏要购买贵药、进口药,借钱看病。作为乙肝患者或是乙肝患者的父母亲属,想要早日治好疾病,不惜一切代价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乙肝这种疾病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它不同于其他某些疾病,如心肌梗死,需要进行溶栓、介入等治疗,治疗花费虽然昂贵,患者和医师别无选择,必须这样治疗,结果可以挽救生命,花销虽大,物有所值。

但是乙肝并非如此,昂贵的药物、各种新药,并非能够起到积极的良效,只有选对治疗对象和治疗时机,才有可能换来有效的结果。

治疗乙肝短期内不可能获得痊愈,治疗是长期而漫长的,一定要打好“持久战”,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乙肝多种新药近期疗效尚可,远期效果不佳,对于阻断肝硬化发展进展并无太大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冷静观察,治疗的简单化和规范化十分重要,治疗必须追求价廉物美,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设立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各种乙肝广告宣传的药物和疗法,多有虚假,不可轻信,否则会演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一幕悲剧。

(3)怎样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量体裁衣需要准确判定患者乙肝处于什么阶段,病情轻重程度,因人施治,治疗方案是针对不同患者专设的,讲求个性化,具体方案就像是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做的衣服一样合适才行。每一个乙肝患者通过肝穿组织活检,或抽血检查肝功系列、凝血酶原活动度、蛋白电泳、肝纤维化指标,B超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乙肝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是否到了肝硬化阶段;通过检查乙肝病毒系列指标,可以知道体内乙肝病毒是否处于复制状态;通过检查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有可能对确立治疗方案、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有所帮助。经过这些程序后,乙肝患者真实情况了如指掌,随即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例如乙肝患者转氨酶水平200国际单位/升左右,没有黄疸,排除家系垂直传播,没有肝硬化,属于中度慢性乙肝,此时应该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为主,适当配合一些免疫调节剂(胸腺素、胸腺五肽等),这样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良效。中药治疗可以贯彻整个治疗过程,但是必须对患者先进行中医辨证,得出患者属于何种中医证型,再对证用药。例如患者长期腹胀、食欲不佳、肝区不适、疲乏无力、消化不良,证属肝郁脾虚,使用柴胡舒肝散、四君子汤等比较对路。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讲究治疗的个体化和因人而异。制定治疗方案一定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条件,不可一味追求贵药、新药。比如患者每月可以支付800元钱左右的治疗费用,家庭生活并没有太大压力,医生可以按照每月800元钱,制定一项长期治疗方案。如患者为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DNA为阳性,转氨酶升高,可以使用拉米夫定,坚持2年以上完整治疗。如果患者每月只能支付200元钱的治疗费用,可以使用中药制剂,如肝得宁、苦参素等。治疗乙肝的方案多种多样,但是并无一个公认的最佳的、效果准保比其他药物更好的方案,一个方案可能对某一个患者起效,但对另一个患者可能就无效,是否有效,要看患者是否具有适应证,是否对于药物治疗敏感,只有根据患者病情和财力,恰当制定治疗方案,才能取得良效。

35.肝炎后遗症怎样调治?

部分肝炎病人在肝脏炎症消失之后,可以长期遗留下来一些症状和体征,如眼睛发黄、胁痛、容易疲乏、食欲不振等等,它们依然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不能小视这些肝炎恢复期的遗留问题,需要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加以防治。

(1)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是胆汁的组成成分,如果血液中胆红素超过了正常水平,即称高胆红素血症。有少数病人在病毒性肝炎治愈之后,黄疸总是退不尽,但黄疸程度很轻,仅在眼睛巩膜部位可以看到(阳光下较明显)。这些病人,除间接胆红素轻度增高外,其他肝功能检查都正常,而且增加活动量也不会引起肝炎的复发。临床特点是:病毒性肝炎治愈后,遗留下长时间的轻度黄疸,其血清胆红素一般不很高,仅为17.1~51.3微摩尔/升左右,尿中胆红素也为阴性。治疗以中草药为主,治则为益气、养血、活血,药物可用黄芪12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郁金10克水煎服,1日1剂,至胆红素恢复正常时停服。另外,还可服用一些中成药来治疗,如熊胆胶囊、乌鸡白凤丸、河车大造丸等。

(2)肝炎后综合征:有少数病人在病毒性肝炎治愈之后,仍有许多主观自觉症状,常常诉说食欲不振、厌油、恶心、上腹部不适、腹胀、腹泻、肝区疼痛,同时伴有头晕、头痛、汗多、皮肤瘙痒、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工作效率低等等。但无论是体检还是化验检查,或者做肝脏组织病理检查,都找不到任何病毒性肝炎继续存在的证据。对这些病人,医生要耐心讲解,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患者自己要安排好工作和休息时间,适当参加体育活动,而且要每1~2个月到医院复查1次。治疗以中草药为主,中医认为肝炎后综合征属于中医肝郁脾虚证的范畴,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处方为柴胡疏肝散、平胃散加减,具体组方如下:柴胡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炒谷麦芽各10克,怀山药10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上药共煎,每日1剂,分3次口服。

(3)肝炎后脂肪肝: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患病后过分强调了休息和营养,使体内的能量消耗不掉而转化成脂肪,大量的脂肪沉积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当然肝脏也不例外。正常情况下,肝脏中的脂肪组织约占5%,而在患脂肪肝时,肝脏中的脂肪可达10%~50%。脂肪肝同样可引起转氨酶的长期升高,这样很容易被误认为病毒性肝炎未愈,而继续强调休息和营养,结果使脂肪肝程度越来越严重。这类病人常常有肝炎后体重大量增加的病史,病人一般情况良好,食欲佳,不厌油,皮下脂肪厚;转氨酶轻度或中度升高,而且长期存在,波动较小。对待脂肪肝的最佳策略是:改善饮食结构和习惯,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合理用药。饮食应选择低糖(4克/公斤体重·天),低脂肪(0.8克/公斤体重·天)、高蛋白食物(1.2克/公斤体重·天),逐渐降低体重,每周应降低0.5~1公斤,连续3个月。若转氨酶降至正常,可停止或减缓降低体重。对于脂肪肝伴有高血脂者可以使用复方降脂片、绞股蓝总甙片、烟酸肌醇脂等降脂药物来治疗,也可用中药焦山楂30克、草决明15克、泽泻10克、大黄10克,加水500毫升煎后代茶饮。

36.小儿慢性乙肝的诊治

我国小儿乙肝的发生率很高,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为9.8%~12.7%,部分沿海地区及内陆农村地区的阳性率更高。这些患儿多在接种疫苗、入托、上学体检时被发现,患儿家长多大惊失色,携子四处求医问药,惶惶不可终日。其实,小儿乙肝并非那样可怕,只要做好保健预防、定期随访等工作,绝大多数的患儿预后良好。下面就患儿家长关心的一些问题予以解答。

(1)小儿慢性乙肝是怎样得的?

我国绝大多数(60%~80%)的慢性乙肝患儿系由父母双方而来,即所谓的母婴垂直传播和父婴垂直传播,这是我国乙肝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母婴垂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和宫内感染,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e抗原也为阳性者更甚)所生子女,如果不经特殊处理(出生后48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价的免疫球蛋白等),其子女多半发展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父婴垂直传播的几率较母婴垂直传播为少,主要与遗传基因与乙肝病毒的亲和力有关。垂直传播的危害极大,它是我国乙肝高发的最主要原因。另外的传染途径还有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它们约占传播比例的20%~40%。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输入乙肝病毒阳性者的血液,多半的人会发生输血后乙肝。输入血液制品如污染的人血白蛋白、血小板、凝血因子等等,都会被传染上乙肝。医源性传播主要是指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过的医疗器械(如针头、手术刀、牙钻、窥镜等),使乙肝病毒经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而感染。密切接触主要是指性接触传播和皮肤黏膜破损造成的密切接触传播。

(2)小儿慢性乙肝会传染别人吗?

从理论上来讲,患者的唾液、精液、尿液等体液都可带有肝炎病毒,但其传染的几率不高,只有在被传染者免疫机制紊乱状态下,才可使其发病。广泛的调查显示,我国人口中至少一半以上感染过乙肝,他们中的多半可产生相应的抗体而不发病。也就是说要想得乙肝,必须具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主观条件指机体的免疫机制紊乱,客观条件指有明确的感染途径和条件。综上所述,乙肝传染并非那样可怕,一般的接触,如握手、共事、共餐等被传染的几率很小。

(3)小儿慢性乙肝有哪些临床特点?

绝大多数的患儿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被发现的,并无明显的症状和不适,被发现时,可以是“大三阳”,也可以是“小三阳”,肝功能检测正常,故属于无症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AsC),此类患儿肝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或仅是轻微的炎症反应。出现症状就诊者多为轻型慢性乙肝,患儿症状轻微:易疲乏、消瘦、面色萎黄等,肝脏较正常时稍有肿大,肝功能轻度异常或间歇出现异常。少数患儿属活动性慢性乙肝,患儿营养状况差,生长发育受影响,表现为面晦、反复黄疸、肝掌、蜘蛛痣、浮肿等,可有低蛋白血症和出血倾向,甚至出现“肝性侏儒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小儿可合并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治疗后病情多可缓解。

(4)小儿慢性乙肝该如何进行保健和治疗?

对于小儿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主要强调患儿休息和合理安排营养,以减轻肝脏负担,促使肝细胞的恢复。休息不是绝对的,应动静结合,不宜过度疲劳,以免诱发肝炎活动;不宜过度安逸,以免体重过重,发生肝源性肥胖。饮食上要采用“三高一低”(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既要注意营养不足,也要注意营养过剩,防止肥胖和脂肪肝。关于治疗,如果是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ASC)无须治疗,此时用药起不到清除病毒的目的,用药不当,还会导致病情向不稳定状态发展。如果属于现行发病状态,肝功异常,需要在正规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对于肝炎发病状态,用药治疗有两个目的,一是恢复肝功能,一是抗病毒,恢复肝功能一般指降酶降黄治疗(即降低转氨酶和降低血清胆红素),降酶降黄治疗主要为中药提取物研制的制剂,如联苯双酯(来自于五味子),甘利欣(来自于甘草)等降酶,茵栀黄注射液降黄等,抗病毒治疗主要以西药为主,如干扰素、胸腺肽、阿迪福韦等等。恢复肝功的治疗是近期目标,抗病毒治疗则是远期目标。

(5)小儿慢性乙肝预后怎样?

小儿慢性肝炎预后一般是良好的,由于小儿肝脏的血流量相对较成人为多,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强,小儿肝炎预后较成人为好,慢性病毒携带者及慢性轻度乙肝患儿90%可获得痊愈,慢性活动性肝炎预后较差,小儿感染乙肝病毒(HBV)多免疫耐受,发生活动性乙肝(AHB)的较少,暴发性乙肝(FHB)罕见;但较易慢性化。

小儿慢性乙肝也可进展至肝硬化(LC),甚至肝细胞癌(HCC),但少见。我国大多慢性乙肝患儿在婴幼儿时期感染,因免疫耐受性而病变多轻微;另外,儿童期间慢性病变未及充分发展,小儿肝硬化少见,肝癌更少。因此,小儿乙肝的家长不必为孩子的乙肝忧心忡忡,应做好小儿的预防和保健,治疗一定要在正规医院、正规医师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