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13386500000020

第20章 伊克巴尔主要哲学思想述评

张亚丽

穆罕默德·伊克巴尔(1877-1938)是现代最伟大的穆斯林诗人、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出生于印度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自幼接受了传统宗教教育和现代教育。青年时,他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在拉合尔旁遮普大学获得哲学学士、硕士学位。之后,又去西欧深造并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伊克巴尔生活的时代正值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和剥削使这个文明古国遭受巨大的屈辱和不幸。这一切激起包括印度穆斯林在内的印度人民的强烈反抗和斗争,然而,屡次的失败使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当中。在印度国内,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加上英国殖民者的挑拨离间,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曾一度占统治地位的穆斯林在政治上迅速被边缘化。在文化思想方面,外来文化开始对传统伊斯兰文化产生强烈冲击,有些人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淡化传统的伊斯兰文化,或走世俗化道路;而更多的普通穆斯林民众则深受苏非消极思想的影响,悲观遁世,将希望寄托于来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伊克巴尔学成回国,致力于穆斯林的自强自立运动,用积极进取的现代观念建构他独特的伊斯兰哲学思想,对部分教义进行符合时代的解读,以激励人们积极生活,由此改变现状。他的思想在穆斯林社会受到广泛而热诚的支持,对南亚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伊克巴尔的思想直接来源于《古兰经》、圣训和哲俩鲁丁·鲁米的哲学思想。同时,由于他曾在西欧学习,所以也受到威廉·詹姆斯、尼采、伯格森等几位西方哲学家的深刻影响。总体来说,他的哲学包含了四个基本概念:直觉、自我、世界和真主。本文将一一讨论这几个概念。

一、直觉

直觉在传统西方哲学中一直是一个心理名词,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的这种认知方式,所以直觉一直被当作理智的边缘产物而不受重视。西方认识论认为理智是主要的靠得住的认知方式,而直觉只在辅助理智认知时才起作用。后来现代哲学家柏格森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认为直觉优于理智,是更高级的思维能力。伊克巴尔赞同柏格森的这种观点,认为直觉同感性和理性一样,都是获得知识的能力。他说:“事实上,正如柏格森所说,直觉就是一种高级思维能力。”感性和理性只能从局部片面地认识事物,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而直觉则能从整体上全面地认识事物,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在伊克巴尔看来不是西方学者所说的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变幻不定的事物背后的统一性,那就是“自我”。直觉就是能认识“自我”的这样一种思维能力,它不需要依靠理性或者意识,而是通过心直接体验到自我。

对这种直觉体验伊克巴尔概括为以下五点:1.它是一种直接的经验,直觉能直接地、立即地经验到自我以及世界的本质。而理性和感性都是间接地理解实在,理性通过范畴和关系来认识事物,感性通过感官来认识事物,它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2.直觉把握的是事物的整体而不是部分,直觉直接体验到那个完整的事物。就像看到一张桌子,我们一眼就看到整个桌子,而不是部分。3.在直觉中事物的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或个性展现出来了,只有直觉才能认识自我。4.由于直觉经验直接经验到自我,所以显然直觉经验各自具有的,是不可交流的,不能把直觉到的东西传达给其他人,它是主体内部的神秘体验。5.在直觉中,那种有顺序地划分出时间点的时间消失了,时间作为持久的永恒的东西展现出来。事物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而是作为永恒的、不变的、无限的事物出现。

伊克巴尔关于“直觉”的观点是为了论述他的“自我”哲学做准备的,但在客观结果上否定了传统西方哲学中以理性为主的认知模式。传统西方哲学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理性不能认识的事物就是人无法认知的。着名西方哲学家康德就认为,对于像神、意志、灵魂不死等这些事物(康德称为物自体),都是假定存在的对象,是超验的,是我们无法认识的,而伊克巴尔则认为“直觉”可以认识这些不可认知的事物,直觉从认识个体事物的“自我”开始,再认识世界的“自我”,最终达到对真主的认识。直觉摆脱时空的限制,通过对事物和“自我”的直接体验,最终直接体验到那个永恒的、绝对的实在——真主。这不但否定了传统西方的认知模式,而且对整个人类思想来说,则提供了一种揭示世界奥秘的新途径。

二、自我

直觉是认识“自我”的方式,“自我”则是伊克巴尔哲学的核心。“自我”在波斯语和乌尔都语里有“自己”、“人格”的意思,伊克巴尔曾用认知和觉悟的“闪光点”,“生命的挺拔状态”等多种意义解释“自我”。通俗地讲,“自我”在伊克巴尔那里就是“个性”,是能将人或者事物处于零乱状态下的天性统一起来的一种精神实体。

它以实在的方式眠伏在事物中,又以活动的方式表现出来。“自我的生命存在于自我和环境之间的拉锯战中,一会儿自我屈服于环境,一会儿自我又征服了环境。在这场拉锯战中,自我指导着这场拉锯战,也在其中被不断地训练,从而得到完善。”所以,自我既是使事物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精神实体,又是与环境相斗争的精神实体。自我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个特征是:“自我”是真实存在的。伊克巴尔认为“自我”是力量和活力的中心,是一个整体,它真实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中。他在诗中写道:“证明自己是自我的性格/每个原子都眠伏自我的潜能”,世界万物中的每一个原子都存在它的自我,每一个原子都有一种潜在的成为自我的力量,伊克巴尔呼吁绽放这种力量,证明自己的自我。

“我不在乎如何去感激人生的历程/我就是一个小小的世界、一个国王/我不是酒、不是侍酒、不是醉汉、不是酒杯/我是生活酒店里每一件物品的实质”。这说明,只有拥有了“自我”,一个人才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才是一个世界,一个国王。自我不是酒、不是醉汉、不是其它具体的东西,而是每一个物品各自是其所是的实质。所以,否定自我或者把自我融入到某个其他的自我中去,是违背道德和宗教精神的,自我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中,一个人要努力保持他自己的个性并且通过发展他自身的独创性和独一无二性来强化自我。

“自我”的不断发展和增强,是通过积累一个又一个的经验而完成的,所以“自我”的发展能被经验到。自我能够对人的所有活动进行指导,人的所有情感、决断、活动,在所有这些经验的背后都有一个整体的、同一的自我,它是对综合的统一体的认识,就像用一条线穿珍珠一样,“同一的自我就是一个整体,在它里面,个体的经验不是作为众多的经验存在而是作为整体的一,所有经验都被贯穿起来”。自我把所有的经验联结成一个整体,我们所有的经验都被包含在同一的自我意识中,这便是“我是”的感觉,衡量自我实现程度就是要获得这种“我是”的感觉。

无论是人还是物,只要认清了自我,不但能成为有意义的整体,而且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伊克巴尔在诗中这样写道:“当一滴水牢记了自我,它那无价值的生存便成为珍珠”;“草从自身寻找到生长力,它的勇气撕裂了花园的衣襟。”即使水滴和小草这样微小的事物,一旦有了自我就会使生命变得有价值、有意义,就会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因此,对自我的否定不是人应有的生活理念,生活的目标就是强化个性,就是通过不断的奋斗发掘一个人的潜能,使自我得到不断地完善。

第二个特征是:自我有创造性和自由性。“自我”不被外在环境所决定,也不被内在条件所决定,它能改造环境,使其与内心的渴望、需求和思想一致。这说明“自我”是自由的。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低等动物本能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而人常常按自己的目的去改造环境。在改造环境统治自然的过程中,人获得了自由,而“自我”也得到了发展。“一个具有坚强个性的人,将以他的性格创造一个历史周期。如果这世界不合他的脾胃,他将试图战天斗地。他要挖掉宇宙的基石,用它的原子铸造新的模型。

……他要运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令他乐意的苍穹”。这种力量源于人的愿望和个性,一个人的愿望越多,他的生命力就越强,因为愿望激发人的创造力。而只有一个有个性的人才不会舍弃理想,不受内在和外在条件的控制,自身试图去控制那些生活中遇到的物质的障碍物,在克服的过程中“自我”表现为意识的自由活动。所以自我的各种活动都体现了自由。正是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才认识到自由和我们所具有的自由自我。

伊克巴尔认为伊斯兰的前定说并没有否定人的自由,因为命运给“自我”留了发挥自由的空间,自我在自由地选择、自由地创造。如果一个人没有进取心,如果一个人没有挖掘他存在的内在丰富性,如果一个人停止感受生命的内在动力,那么那个人就是一个僵死的灵魂。因此,个性不是被给予的东西,它必须通过不断斗争才能获得。个性的发展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必须积极活动,必须不断地行动,不断地对环境做出有目的的反应,人绝对不能向环境投降。

第三个特征: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完人”。“完人”是对“自我”概念的延伸,而且,“完人”更体现了宗教哲学的特征。伊克巴尔认为要成为“完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笃信安拉、笃信先知穆罕默德和《古兰经》;其次,要克制自己,谨守五功。最后,要成为安拉的代理人。在达到“完人”的境界后,“自我”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得到完全的自由,人成为了安拉的代理人。但是这时,人并没有消失自己的个性,而是通过“爱”在自由地仿效安拉的属性,从而达到了自我完善的顶点。

伊克巴尔的完人与尼采的超人虽然都强调一种精神力量,但是本质上是不同的。尼采在宣布上帝死了的基础上提出了超人概念,所以尼采的超人是超越一切传统道德,处于善恶彼岸的新人。他是最能表现权力意志的人,权力意志的本质是征服和同化异己者和弱者,因而超人是世界中唯一的价值,其他价值都要屈服于它。伊克巴尔的完人则是真主的代理人,他是自我发展的阶段,要达到完人需要虔诚信仰、谨守五功,不能置道德于不顾,不能让意志泛滥。而且,达到完人后还要通过爱仿效真主的属性,不断完善自我,同时不能破坏其他自我的存在,不能以消灭其他自我作为发展自己的代价。所以,从本质上说,尼采的超人是在否定了上帝的基础上强调人的价值,而伊克巴尔的完人是在真主的指引下,人的自我发展达到的一种境界。

伊克巴尔的自我思想是他理论中最独特的地方,在自我这个概念中既保持了伊斯兰教义的基本精神,又融会了一些现代西方哲学思想,使伊斯兰教义在现代思维模式中得到了成功阐释。“自我”概念既强调了人的价值和能动性,又没有违背宗教的基本精神,真主指引自我的不断完善,但不干涉和破坏自我的独特个性。这在当时的社会中,既使人虔诚信仰,又让人看到了努力奋斗争取更好生活的曙光。他的自我思想不但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也为他的社会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世界

伊克巴尔受现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威廉·詹姆斯的思想,他认为世界是真实的、未完成的,世界在不断发展前进。伊克巴尔反对古希腊纯理论式的哲学,尤其反对柏拉图把理念世界当作真实世界,而把现实世界当作理念幻象的理论。他在诗中写道:

“远古的隐士和哲人柏拉图/古代那群绵羊当中的一头……他让自己的理性跃上高空/却把实在的世界当作神话传扬……柏拉图的思想颠倒了得失利害/他的哲学将存在说成不存在/他泯灭天性,编织一个梦幻……他从不相信物质的宇宙/被人称为理念论的始祖/活的灵魂为实在世界感到欢乐/死的灵魂对理念世界倍感亲切……为数众多的民族遭受他酒的毒害/他们丧失了行动的志趣走向衰败。”伊克巴尔认为物质世界并不是幻象,它是真实的,它是存在的,经验是知识的必然来源,现代哲学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经验主义的。但是,他认为当经验主义者说只有感觉是唯一真实的而没有其他超出感觉的实体时,经验主义就成了教条主义。世界中应该还有一种实在存在,伊斯兰就说明了这样一个超越现实、超出感官的存在,它是一个有其自身价值的精神世界,因而世界中并不是只有一个实在存在。

这另一个实在就是世界的“自我”或者叫宇宙的“自我”。世界不是一个被创造好的完成物,而是一个在不断发展的实在,事物在不断变化,新事物在不断出现,整个宇宙都呈现出多样化的不断发展的趋势。之所以能够这样就是因为世界的“自我”在起作用。“存在的方式皆因自我的作用/你看到的一切是自我的秘密/当自我唤起自在的觉悟时/它就显露出思维的宇宙”。伊克巴尔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世界自我发展的结果,世界万物的千差万别不是种类的不同,而是“自我”发展程度的不同。“世界万物都在发展各自的自我,发展到人之后,它们的自我就达到了完善。所以即使微小的颗粒也在不断地个性化。世界万物的不同不是种类的不同,而是‘自我’发展程度的不同,也就是对‘自我’的感觉程度不同。由于从较低级的身体自我能发展出较高级的精神自我,所以,身体和精神就不是对立的东西,它们属于同一个系统。在‘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自我’就成为一个自足的、具有排他性的中心。身体是前自我的组合体,精神从身体中产生。低级自我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通过一系列紧张而有目标的活动向高级自我靠近。不活动、懒惰、被动会阻碍自我的成长”。所以,整个世界就是“自我”的不断发展。自我的发展在不断地靠近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将永远处于未来中,所以,世界是未完成的,它的发展是无限的。世界的发展被某种目的合理地引导着,伊克巴尔认为这种目的内在于世界而不是外在世界强加的,是有理智的存在,这就是后面要说的真主。

伊克巴尔承认有一个物质世界真实存在,并用自我的发展理论完美地解释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可发展性。从宇宙的视角再次诠释了“自我”的含义和特性,使人们在世界万物中都能找到事物是其所是的原因——“自我”的存在,从世界万物中都能例证世界的未完成性——“自我”的不断发展。这使他的自我学说得到了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的理论论证,使人们更加坚信强化个性、发展自我、积极生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四、真主

如上所述,整个世界被看作是自我发展的过程,然而,世界自我的发展也受另一个自我的引导,这就是真主——大自我。真主是世界自我的本质,他控制着其他的自我,但是并不破坏他们的独立存在性。他无处不在,存在于整个宇宙。他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全知全能,而且永恒。他不仅仅是一个创世者,而且在创世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发掘出事物的潜力就行了,也不是把自己的安排强加给世界万物,而是让世间万物按照自己的个性自行发展,不断地接近他的安排。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如此的和谐、有序、相互联系。

在传统西方哲学里,当人认识事物时,总是预设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客体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但在真主的知识里没有这种区分,真主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他创造了世界万物,他当然认识它们,知道它们,没有外在于他的东西需要再去认识,他能一眼看尽历史的长河。但是伊克巴尔强调所谓“无所不知”并不意味着所有事物都已经被创造好了,安排好了,真主只需对它们作出说明就行了,他的观看也不意味着看外在于他的事物。“未来存在于真主创造的有机体中,但是在未来实现前却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它不是被明确安排好的”。真主是万能的,他掌握着无上的权力,但他不是不可知的和变幻莫测的。“真主不专横地变幻莫测地运用权力,而是有规律地、有秩序地运用权力。他会用善去调和世间的苦难,因为世界在不断地向那个完美的自我发展。苦难和罪恶只相对于有限生命而存在,它们帮助有限自我坚定信念,使其通过努力奋斗来获得更高的自我”。真主也是永恒的,永恒对真主来说就是时间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时间在现象世界里意味着变化和持续不断,这是一种有间断的时间。而在真主那里,时间是没有变化的纯粹的持续,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真主是全知全能的,历史之河只是他内在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对真主来说,未来和过去都是现在。

在西方哲学中神是一个绝对概念,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个体要依赖于神的意志而存在,从而使个体的独立存在不可能。而在伊克巴尔这里,真主知晓并包含整个宇宙,他指引每一个有限自我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有限存在没有自我和自由,他只是让有限自我分有了他的某些个性。人的自我存在于时空秩序中,但真主超越时空,存在于有限自我之上。真主有他自己的个性,是另一种存在。

以上对伊克巴尔的思想进行了概述,伊克巴尔自我哲学论证了世界万物都是自我发展的结果,只有拥有自我,生命才有独特性,才有价值。而且世界是未完成的,人可以通过自我的发展来得到更好的生活。伊克巴尔的自我哲学思想不但打破了“宿命论”的思想,而且鼓舞了穆斯林积极生活的信心。为改变当时伊斯兰社会悲观失望、消极遁世的社会状态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伊斯兰思想的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印度甚至南亚穆斯林民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环境中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伊克巴尔这种自我哲学思想重在强调个性,强调独特性,强调每一个自我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我们不应该以某一种文化为中心而轻视其他文化,而应该尊重各种文化的独特个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应该看到各种文化的并存和碰撞往往为新智慧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伊克巴尔的思想从客观结果来看就是融合了现代哲学中的经验论、直觉主义和伊斯兰教义,强调世界的真实存在、世界的未完成性以及个体生命自我的发展,使伊斯兰哲学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伊克巴尔的自我哲学思想不仅对当时伊斯兰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今天其他国家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Iqbal Muhammad.The Reconstruction Of Religious Thought in Islam.Kitab :Bhavan ,2000.ISBN8171510817.Syed Abdul Vahid.Studies In Iqbal.Lahore:Sh.Muhammad Ashraf.1986.

1.黄心川.伊克巴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J].哲学研究,1978(9).

2.刘瞩雄.伊克巴尔诗歌的“自我哲学”构建[J].外国哲学,1997(1).

3.穆罕默德·伊克巴尔.刘瞩雄译.自我的秘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马秀梅.穆斯林哲学家与海德格尔的生存现象学[J].回族研究,2005(1).

5.沙宗平.伊斯兰哲学[M].河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伊克巴尔.王家瑛译.伊克巴尔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7.曾琼.文化民族主义的呼唤——对伊克巴尔《自我的秘密》的一种解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