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13386300000034

第34章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建筑名作(1)

一、古罗马建筑

001罗马万神庙

作品介绍:

罗马万神庙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万神庙是供奉众神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27年,公元120-124年重建。它的门廊宽33米,16根石柱前后分三行排列,最前面是8根深红色花岗岩石柱。神殿屋顶为半球形,半球的底面直径为43.5米,殿内空间总高也是43.5米,半球顶中心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洞用来采光,没有覆盖玻璃。这个半球顶是古代世界建筑物最大的半球顶。半球顶和柱廊顶原来覆盖有镀金铜瓦,公元663年被拜占庭皇帝掠走,735年以铅瓦覆盖。柱廊的铜制天花于17世纪上半叶也被拆走。万神庙早期建筑本体一直保存到现在。这座建筑体现了古典建筑和谐、稳定和庄严的特征。

002巴尔贝克太阳神庙

作品介绍:

巴尔贝克神庙位于贝鲁特东北85公里的贝卡平原北部,是世界驰名的古迹。公元前3000年,崇拜太阳神的迦南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祭祀太阳神“巴尔”的庙宇,称为“巴尔贝克”,意为“太阳城”。后来腓尼基人取代迦南人在此定居。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占领黎巴嫩后,建立起贸易中心,也同化了腓尼基人居住的巴尔贝克古城。公元前47年,恺撒大帝加快了神庙的建设,并派军队驻防。其后的奥古斯都皇帝驱逐了两万名奴隶,历时数十年,在神庙原址上大规模扩建。公元60年,巴尔贝克神庙基本竣工。以后经过300多年的继续修建,最后成为规模宏伟的神庙群,用以祭祀罗马主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美神维纳斯。

003罗马大角斗场

作品介绍:

古罗马大角斗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威尼斯广场南面,是古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角斗场又名斗兽场、露天竞技场。因它建于弗拉维王朝(69-96)时期,故又称弗拉维露天剧场。但其真正的名字是科洛塞奥,意为高大,因广场上原有尼禄皇帝的一个高大铜像而得名。

这座椭圆形的建筑物是由维斯帕西安皇帝于72年开始修建,其子提图斯皇帝于80年隆重揭幕。据说是为了纪念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服了10年苦役建成的。3世纪和5世纪重加修葺。角斗场是斗兽、赛马、竞技、阅兵、歌舞等的场所,用淡黄色巨石垒砌,外观为椭圆形。占地2万平方米,外部高48.5米,周长527米,椭圆长径188米,短径155米,四周可容观众5万人。分四层,一、二、三层有半露圆柱装饰,每两根半露圆柱之间即为一座拱门。第四层为长方形窗户和长方形半露方柱构成。场中心的竞技和斗兽处,也呈椭圆形,长、宽分别为86米和57米。当初为观赏水中斗兽情景,还采用了引湖淹灌的办法。后来在台下改建成许多地窖,供角斗士化装准备搏斗和关闭猛兽之用。据记载,角斗场竣工后,各种表演持续了100天,动用了5000头狮子、老虎和其他猛兽,还有3000名由奴隶、俘虏、罪犯和基督徒组成的角斗士。他们大部分都惨死在角斗场上。经历了2000年风雨侵袭的圆形角斗场,其围墙已有半壁倒塌。角斗士和猛兽生死搏斗的场地,也已残破不堪,当年建成的地窖也露出地面。然而其四周的看台还保存得相当完整。入口处有一座称为凯旋门的牌坊。同时还有为游客准备的中世纪的轿式马车。

004罗马第度凯旋门

作品介绍:

凯旋门是古罗马纪念建筑中的一种,为炫耀对外战役的胜利而建。常位于城市中心的交通要道上,中央有一个或三个券形门洞,上有大量雕刻装饰。罗马第度凯旋门是公元82年时罗马皇帝为自己建造的凯旋门,位于从罗曼努姆广场到罗马大角斗场的路上,是一座典型的单券洞凯旋门。它高14.4米,宽13.3米,深6米,给人以稳定、庄严之感。凯旋门为混凝土浇筑,外部用白色大理石贴面,檐壁上刻着凯旋时向神灵献祭的行列,立面上使用的组合柱式是罗马现存的最早实例。

005巴西利卡

作品介绍: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拉丁语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基督教沿用了罗马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来建造教堂,尤其罗马风时代的大多数教堂都是巴西利卡格局。随着历史的变迁,巴西利卡这个词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今天在罗马天主教的用语中只要是有特殊地位的大教堂都被称为“巴西利卡”,不论其建筑风格和结构。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希腊人高度的建筑才能和大量的建筑活动,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建筑不以宏大雄伟取胜,而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其建筑设计的艺术原则影响深远。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巴特农神庙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瑰宝。

二、古希腊建筑

006雅典卫城

作品介绍:

古希腊时期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传世之作毫无疑问当属雅典及雅典卫城。雅典背山面海,城市布局呈一种不规则的自由状态,广场无定型,建筑排列因地制宜,无轴线关系。城市中心为卫城,居民定居点和城市就是从卫城山脚下逐步向外发展形成的。

雅典卫城是当时雅典城宗教的圣地和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也是雅典全盛时期的纪念碑。雅典卫城建于城内的一个陡峭的高于平地70-80米的山顶台地上,东西长约280米,南北最宽处为130米,山势险要。卫城发展了民间圣地建筑群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简单轴线关系,而是经过人们长时期步行观察思考和实践的结果。卫城内各个建筑物均处于空间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布置的艺术雕塑。1940年,着名希腊学者道萨迪斯(Doxiadis)曾分析雅典卫城,发现其中建筑布置、人口与各部分的角度都有一定关系,并证明它合乎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分析。

007巴特农神庙

作品介绍:

巴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中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巴特农”原意为“处女宫”,因它祀奉的雅典娜女神是处女,故又称“雅典娜处女庙”。它建于公元前447-432年。设计人为伊克谛诺斯和卡里克拉特。整个建筑工程是在大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的,神庙的雕刻都为菲狄亚斯和他的弟子所创作。

巴特农神庙坐落在雅典卫城的最高处,从雅典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那宏伟庄严的形象。它采用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回廊式型制。列柱采用多利克柱式,东西两面各为八根列柱,两侧各为17根列柱。每根柱高10.43米,由11块鼓形大理石垒成。神庙的柱头、瓦当,整个檐部和雕刻,都施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充满灿烂夺目的光彩。

008埃比道拉斯剧场

作品介绍:

埃比道拉斯剧场建于公元前350年,是希腊古典晚期建筑中最着名的露天剧场之一。其中心是圆形表演区,叫歌坛,直径约20.4米。歌坛前面是建在自然山坡上的扇形看台,直径约为118米,有34排座位,以过道相接,后面是后台。整个剧场气魄宏大,舒展开阔,具有人类早期特有的大度和气势。今天的人们看到的只是遍地的砖石瓦砾,但我们不难想像当年车水马龙云集于此,聆听歌手高歌的恢宏场面。

009列雪格拉得音乐纪念亭

作品介绍:

这座建筑是古希腊供陈列体育或歌唱比赛所获奖品的独立的纪念性建筑物。因此也称为“雅典得奖纪念碑”。从公元前4世纪起,这类纪念性建筑开始兴起,这是现今唯一留存的一座。

这座亭是公元前335-334年间,雅典富商列雪格拉得,为了纪念由他扶植起来的合唱队在酒神节比赛中获得胜利而建的。

亭子基部是2.9米见方,高4.77米的基座,基座上立着高6.5米的实心圆形亭子,亭子四周有6根科林斯式倚柱。顶部是由一块完整大理石雕成的圆穹顶,用来安放奖品;檐壁有浮雕,刻着酒神狄奥尼索斯(巴库斯)海上遇盗,把海盗变成海豚的故事。亭子的构图特色体现了一个法则,即基座和亭子各有完整的台和檐部,各部分形成对比:基座的简洁厚重与亭子的华丽轻巧形成的对比产生稳定与优美感。它是希腊建筑中较早使用科林斯柱式建筑物。

罗曼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罗曼建筑原意是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被称为“罗马式”建筑、“罗马风”建筑。其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两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的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三、罗曼建筑

010比萨大教堂建筑群

作品介绍:

比萨大教堂是一组建筑群,由主教堂、洗礼堂、着名的比萨斜塔和公墓组成。它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为纪念公元1062年意大利打败阿拉伯人,攻占巴勒摩而造的。

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长95米,有四排柱子。中厅用木桁架,侧廊用十字拱。正面高约32米,有四层空券廊作装饰,形体和光影都有丰富的变化。钟塔(建于1174年)在主教堂东南20多米,圆形,直径大约16米,高8层,中间6层围着空券廊,后来,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塔身开始逐年倾斜。但由于结构的合理性和设计施工的高超技艺,塔体本身并未遭到破坏,并一直流传至今,历时近千年。这就是享誉世界的比萨斜塔。

011德国沃尔姆斯主教堂

作品介绍:

德国沃尔姆斯教堂是罗曼建筑的代表建筑,其规模稍逊于施派尔大教堂。在结构和建筑装饰风格方面,沃尔姆斯教堂与施派尔大教堂基本一致,都结构严谨、装饰宏伟。两者主要的不同在于沃尔姆斯教堂在中堂的西端有圣绩堂(类似圣米盖尔教堂的布局)。而且沃尔姆斯教堂极少装饰,外观形象雄浑有力,它是德国罗马式建筑中在风格上最为彻底的作品。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兴起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是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建筑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和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哥特式建筑

法国哥特式建筑

012巴黎圣母院

作品介绍: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坐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28尊雕塑。1793年,法国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将其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但是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原并放回原位。“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建于1220-1225年。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教堂内部装饰风格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大厅宽阔雄伟,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曾经有许多重大的典礼在这里举行,例如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又如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等。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