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13384900000013

第13章 原发性高血压(1)

什么叫高血压?有什么特点?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

正常血压:舒张压≤85毫米汞柱,收缩压≤130毫米汞柱。

正常高值:舒张压85~89毫米汞柱,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

高血压:舒张压≥90毫米汞柱,收缩压≥140毫米汞柱。

高血压的发病情况综合起来有以下特点:

(1)患病率较高:从世界各地区的发病情况看,发达的西方国家明显高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西方国家患病率为20%左右,我国的平均患病率为11.8%。从近两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看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发病特点:从资料显示,我国的原发性高血压有以下特点:①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②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③城市高于农村。④家族史明显,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⑤高盐饮食者高于低盐饮食者。⑥有烟酒嗜好者高于无烟酒嗜好者。⑦身体超重者高于正常体重者。⑧长期从事精神紧张者高于其他工作者。

(3)并发症严重:从高血压的表现看,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感觉。一般情况,患者仅有头痛、颈后部发紧不适,头晕,眠睡不好,健忘,也有的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但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发生晕厥。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以损害几个主要脏器为主的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疾病,这些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晚期表现。

(4)预防和治疗:周期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用药和预防措施很多,而且是一种长期的治疗和预防过程。可以说,一个人患上高血压病之后,用药和预防将伴随终生。所以,一旦患上高血压病,必须树立长期治疗和长期预防的思想。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要长期坚持降压治疗,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水平,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对继发性高血压首先是治疗原发病,才能较好地控制高血压。

为什么会患高血压?

(1)真正的高血压病因不明,人们为何会得高血压,至今没有人知道。

大部分的高血压都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的95%以上,其余不到5%的则是由于明显的疾病造成,被称为“继发型高血压”或“疾病型高血压”。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有家族遗传性。此外,饮食过咸、肥胖、运动不足、饮酒等都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不过,这些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程度分别有多大,至今没有明确的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血压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病症。有的人少吃盐血压可以降下来,有的人就毫无变化;一般认为肥胖的人血压高,但也有许多肥胖者血压正常;一般认为瘦弱的人不可能血压高,可偏偏也有不少患高血压的瘦子。高血压与遗传有关,父母血压高的孩子也容易血压高;脑卒中多发的家族,其家庭成员患病的可能性也较大。一般说来,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病例占半数以上,另外不到半数的病例才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所以说,对高血压的诊断无法单独从某一个方面来寻找原因,也不可能简单地判断某种因素对病情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2)脑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大量因精神紧张造成血压上升的例子,就说明大脑和神经系统对调节血压的重要性。在精神紧张时,除了血压上升,人们还常常会感到心跳加快,这是交感神经活跃的迹象。神经的主要作用在于顺应生物体的突然变化,所以血压在急升急降时神经活动的伴随是不可避免的。对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是否易患高血压这一问题,医学界至今未有定论。

但是在动物实验中,确实已发现如果动物长期被施以疼痛刺激或置于噪声环境中,精神的高度紧张将最终引起血压升高。由此推测,人类在精神压力过重时由于交感神经的过分活跃也可能助长血压的上升。生物体内有一种调压神经,它的作用是在血压过高时降低血压,在血压过低时抬高血压,从而使血压的变动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如果血压长期处于高值状态,调压神经就可能把高值血压设定为正常值,将高血压感知为正常血压。这样一来,调压神经就不再作降压调整,血压被维持在高值水平。在动物实验中我们看到,如果切除调压神经,血压则明显升高,而且摆动的幅度特别大。生物体内的调压神经分布于内颈动脉和外颈动脉分开处和大动脉弓部。

(3)女性闭经后易患高血压。女性在闭经期前,高血压发病率大大低于男性,重症病率还不到男性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女性激素中的雌激素和黄体酮分别具有减缓动脉硬化收缩血管和促进钠的排泄的作用,这两种激素都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可是,到了更年期激素分泌减少,脑垂体激素分泌增多。

这一系列变化破坏了自律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原有的协调性,血压的控制也随之失调。闭经期间出现的更年期症状和血压不稳定就是这个道理。

(4)是遗传还是环境使然。与遗传疾病相关的遗传因子中只要有一个主要因子在起作用,其余的大多数因子也会协同该主要因子使生物体呈现某种性状。由多数遗传因子促成的性状被称为“多因子遗传性状”,如身高、体重、血压等。将测定数值用曲线来表现的话,大多数人的多因子遗传性状呈现持续规则的吊钟形分布。血压值的分布图与身高、体重的曲线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它们的遗传性是类似的。一般说来,多因子遗传性状最为相似的是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其次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再次是异卵双胞胎或者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兄弟姐妹。血压的遗传影响程度为0.5~0.6(环境影响程度为0.4~0.5),虽比身高小一些,但遗传对血压的影响力是不可否认的。父母亲都是高血压的,孩子得高血压的概率是1/2,父母亲有一方是高血压的,概率为1/3,父母双方均血压正常的,则孩子患高血压的可能性不到1/5。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有关高血压遗传因子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至今发现的高血压候补遗传因子已达100多个,究竟哪一个因子与血压升高直接相关尚未有定论。高血压的形成不是某一个遗传因子就能解释清楚的,所以有必要找出起主导作用的多个遗传因子组。找到了这样的遗传因子组,我们就能使高血压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还能够根据遗传因子特征细分高血压的类型,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每一个患者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相应的生活指导。

血压为何忽高忽低?

有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虽然选用了很好的降压药,但是一直忽高忽低,血压不稳定的原因有下面几点:

(1)情绪方面:高血压病程长,使很多患者备受疾病的折磨,特别容易产生多疑、苦闷、情绪差,爱发脾气或对什么都没兴趣,这会使血压波动,很难控制。

(2)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很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自己的疾病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教师,害怕、担心自己突发心脑血管意外,致使其常监测血压,并对数值非常敏感,自行随血压数值增加或减少用药,致血压忽高忽低。

(3)是否忽视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的治疗。高血压与血脂、糖尿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4)是否有口服干扰降血压作用的药物。例如:服卡托普利、洛汀新最好不与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并用。

(5)饮食习惯也能影响血压。低脂膳食,保持一定量的钾、钙摄入以及低盐饮食,多食蔬菜和水果。含钾多的食物,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对钠盐的敏感性,降低血压。

什么叫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有着自己的病因、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的升高。占人群高血压病患者的90%以上,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依据排除了其他疾病导致的高血压后才能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动脉血压的升高主要是因外周小动脉阻力增高所致,同时有不同程度的血容量和心输出量的增加。晚期常导致心、脑、肾等脏器受累发生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肾功能障碍、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降低血压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致死原因为脑血管意外、心血管意外和肾功能不全,我国以脑血管意外为多见,心力衰竭和尿毒症次之,而欧美国家以心力衰竭多见,脑血管意外和尿毒症次之。

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是什么?

有不少人常常把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等同起来,二者有很大区别,不能简单地把原发性高血压称为高血压,也不能发现血压升高就认为得了原发性高血压。实际上高血压仅某些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高血压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就好像发热是许多病都可引起的一个症状一样,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则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有自己的独立病因、发生和发展规律及临床表现。

根据高血压形成的病因及原理不同,医学界把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有人统计约占所有高血压的8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见,占高血压的10%~20%,它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高血压仅仅是这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如果原发病能够治好,那么高血压症状也就自然消失。在临床诊断中,必须排除各种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后,才能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哪些人容易患原发性高血压?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部分人群属于高血压的高发人群:

(1)父母患高血压则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者。

(2)食盐摄入多的人容易患高血压,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摄入可降压。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3)食用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的人比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的人易患高血压。

(4)长期饮酒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而且与饮酒量呈正比。

(5)从事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长期受噪声等不良刺激者易患高血压。

(6)此外,吸烟、肥胖者也易患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继发性高血压由于其他症状不明显,容易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混淆而耽误治疗,所以一旦发现高血压,特别是年轻人、儿童以及原来血压正常的老年人,要先进行相关的检查以确定是否是继发性高血压。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为多见的,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晚期影响到肾功能时)、肾动脉狭窄、肾结石、肾肿瘤等。

(2)血管疾病:主动脉狭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颅脑病变使颅内压增高也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3)妊娠:妊娠高血压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存,鉴别比较困难。

(4)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等。

对于部分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如单侧肾脏病变、肾脏肿瘤、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狭窄、脑瘤等疾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消除的,高血压也就随之改善。即使不能进行手术,也可以对症下药,获得最好的疗效。

什么是睡眠性高血压?

在原发性高血压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高血压,叫睡眠性高血压。这种高血压常在睡眠时或睡醒后血压升高。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睡眠时呼吸浅慢、暂停、心率快慢波动、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致的交感活性增高有关。多见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和鼾症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

高血压与脑血管病有何关系?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据报道,美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3倍。日本是世界上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脑血管病者是正常人的13.1倍。在我国有人报道,80%的脑血管病患者与高血压有关,其中86%的脑出血和71%的脑梗死都有高血压病史,而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发生脑血管病的机会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同时研究中还发现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对脑血管病的危险性都很大。收缩压大于150毫米汞柱者,发生脑血管病的相对危险性,是收缩压小于或等于150毫米汞柱的28.8倍,而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是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的19倍,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病的机制,主要是加速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管壁发生病变,管腔狭窄,内膜增厚,当脑血管管腔进一步狭窄或闭塞时,可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还可引起小动脉壁透明样变,纤维素样坏死,进而形成微小动脉瘤。当血压骤升时,可使这种已经变硬脆弱的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

有效地控制血压,可明显的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而降压药钙拮抗剂,有扩张脑血管、保护脑细胞、维持红细胞变形能力等作用,且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可根据情况选用,常用药物有尼莫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