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中国卷)
13381600000034

第34章 运筹帷幄、铁马金戈——谋臣勇将之谜(10)

于谦义正辞严地说:“过去南宋朝廷只满足于呆在江南,不去收复失地,最后还是亡了国,这个教训各位难道都忘记了吗?京城是国家的根本,只有保住根本,才能稳定大局,老百姓才能安心,请皇太后赶快传令,征调各地的勤王兵马来守卫北京。”

于谦这一番话,把那些想南迁的大臣都说得低下了头,连皇太后也被他说服了。她就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保卫北京。

于谦一上任,首先办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铲除王振的同党。朝廷上有许多大臣早就对王振一伙人恨之入骨,这会儿还没有等到皇太后下达命令,就扭住了王振的三个同党,拳打脚踢地把他们打死了。于谦又下令将王振其余的同党全都革职查办,算是让大家出了一口气。第二件是扩编军队。于谦一面传令给外地的军队火速来保卫京师,一面又派了15位官员,分头到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去招兵。老百姓们听说要保卫京师,抵抗瓦剌入侵,都踊跃报名,京师的队伍迅速增加到22万人。第三件是储备粮草。当时通州官仓里存着几百万石粮食,有的大臣主张把这些粮食全都烧掉,免得瓦剌军来了让他们抢去。于谦不同意。他征调了500辆大车,把通州的粮食运到北京,同时又动员京师的老百姓有车出车,有人出人,协助士兵运粮,没有几天工夫,就把通州的粮食全部运到北京。这样,粮草问题也解决了。北京城经过这样一番准备,变得像一座堡垒那样坚强,士兵和老百姓都憋足了劲,准备给进犯的敌人一个迎头痛击。

过了不久,也先果然挟持着明英宗,带领着大批瓦剌军来了。他先派了一个使者进城面见皇太后,说:“我们这回是特意送你们的皇上回来,请你们快把城门打开迎接。”有不少大臣听了,都想借这个机会同瓦剌谈判讲和,于谦不同意。他说:“也先为人又凶残又狡猾,他借口送还英宗,其实是想麻痹我们,好趁机打进城来。”

一位大臣说:“你不肯同他们谈判,万一惹恼他们,把皇上杀了,这个责任谁担得起?”

于谦理直气壮地说:“国家是第一位,皇上是第二位。我不能为了皇上一个人,就拿整个国家去同敌人做交换。”他干脆下令把京城的9个城门都关闭得严严的,让军队驻守在城外面,还下了一道命令:两军交战,谁要后退,一律处死。

也先见于谦不上圈套,就开始进攻。他先攻打北边的德胜门。于谦早就做好了准备,故意放瓦剌军靠近,然后命令城墙上的士兵发射火枪、火铳。埋伏在大道两旁的明军伏兵也趁机杀出来,副总兵范广一马当先,首先冲入敌阵,其余的将士也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把瓦剌军杀得大败。

也先在德胜门吃了大亏,又调头去打西直门,没想到也吃了败仗,他又去攻彰仪门,还是占不到便宜。这时候,北京周围一带的老百姓也自发地组织起来,截杀小股的瓦剌部队,瓦剌军就好像陷入明军和老百姓的汪洋大海中,处处挨打。经过5天的战斗,瓦剌军伤亡惨重,士气越来越低落,也先只好放弃攻打北京的计划,垂头丧气地撤兵回去。

京师保卫战,大败瓦剌军,使明朝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国家没有遭到分割。由于京都解围,英宗又安全无恙的回来,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于谦“厥功伟矣”,却“口不言功”,功归下级。可是后来于谦竟然被明朝皇帝杀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自从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当了瓦剌的俘虏,明朝的皇位就空着,这对国家来说是个不稳定因素。为了安定人心,抵抗瓦剌的入侵,于谦等人就拥戴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当了皇帝,就是明景帝。也先攻打北京失败后,觉得留着明英宗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放了他或许还会有些好处,就把他送还给明朝。英宗回来之后,由于景帝已即位,按礼制就成了“太上皇”。

明代宗即皇帝位之前,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就是太子。明代宗在景泰三年,却废原太子为沂王,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也许是造化弄人,朱见济在第二年即景泰四年病死。由于明代宗当时没有其他的儿子,这样一来,大臣就上奏让明代宗恢复朱见深的太子地位,明代宗不允。这场更立太子和复储风波让宫廷神情诡秘、血雨腥风。当时于谦是主张重立朱见深为太子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场更大的阴谋在悄悄地酝酿着,其策划者利用明英宗和明代宗的矛盾开始从中周旋,为己渔利。

明代宗身体历来不好,景泰八年正月,明代宗病重。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人秘密谋划一场阴险的宫廷政变,“认为立太子不如复上皇可邀功赏”,决定拥立幽居南宫的英宗复辟。他们利用明英宗是君的这个优势,迎英宗复辟为自己“邀功赏”。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晚,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率兵来到南宫,他们毁墙而入。拜伏在明英宗面前请其复辟的时候,并搀扶英宗入东华门,进奉天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于是,英宗改年号为“天顺”,废景帝为郕王。

夺门之变给于谦带来了杀身之祸。复辟当日,英宗就将于谦、王文等人逮捕入狱。但是想要杀掉于谦这样一位有功于社稷、为官清廉的大臣并不容易,必须要找一个听起来可以服众的借口。英宗在徐有贞等人的策划下,按照“意欲”的说法,以“谋逆”的罪名将于谦处以极刑。

其实,英宗心中也知道“于谦实有功”于朝廷,也是冤枉的,十分犹豫。但在徐有贞等人“不杀于谦,夺门就没有正当的名义”唆使下,明英宗就有了杀于谦的决心。

到底是谁要杀于谦呢?主要是四个人,这四个人就是徐有贞(徐珵后更名徐有贞)、石亨、曹吉祥,还有那个昏庸的明英宗。真正要杀于谦的是明英宗,至于徐有贞、石亨、曹吉祥只是想杀于谦而已,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把刀驾在于谦的脖子上,而真正挥刀的是英宗。

据《明史》记载,于谦“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太后闻谦死,亦嗟悼累日。”京城的老百姓,不管男女老少,都放声大哭。隔了没几天,北京民间便传开一首民谣:“京都老米贵,哪里得饭广(暗指大将范广)。鹭鸶水上走,何处觅鱼嗛(暗指于谦)。”有大臣深感于谦忠义,收其遗骸葬在北京城西。后来,于谦的女婿朱骥也有说是其子于冕将其归葬于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至此,一代英烈以其所写的诗“清风两袖随风去”而匆匆结束了一生,年仅59岁,从此也留下了“两袖清风”的典故。

海瑞痛斥嘉靖之谜

海瑞(1514-1587年),明代著名回族政治家。字汝贤,自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人。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49)中举。

正德八年(1513),海瑞出生在海南一个官宦世家。1549年,考中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底,40岁的海瑞被任命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海瑞虽然身居边地一隅,在一个小县城里做“蚊子大”的小官,但是在上任不久就引起了朝野的关注。

一次,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接待人员按规定标准为其提供食宿。胡公子不满意,就向负责接待的驿吏大发雷霆,还把驿吏倒挂起来,鞭打训斥。海瑞得知,马上派人把胡公子关押起来,并没收了他随身携带的千余两银子。海瑞说:“胡总督为官堂堂正正,他一直教育属下不要铺张浪费。现在这个人行装奢侈,一定不是胡总督的儿子。”胡宗宪得到消息后,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咽。后来,都御史鄢懋卿到淳安县视察工作,这个人是大贪官严嵩的狗腿子,海瑞拒绝给他浩浩荡荡的随从队伍提供食宿,气得鄢懋卿只好绕道而行。

1564年,海瑞到京赴任。此时在位的嘉靖皇帝已年近花甲,他崇信道教,一意修仙,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而且还刚愎自用,喜好阿谀逢迎,导致国事荒废,民不聊生。海瑞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直接给嘉靖皇帝递了一道奏疏。在罗列了嘉靖皇帝的种种罪行后,海瑞毫不客气地说:“皇上你昏聩多疑、刚愎残忍、自私虚荣。既是昏君,又是暴君。既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男人。普天下的臣民百姓,早就对你有意见了。希望你改掉这些坏毛病!”

嘉靖皇帝刚读了一半,就愤怒地把奏疏扔到地上,对左右吼道:“快把这个姓海的逮起来,不要让他跑了。”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人向来有傻名。他上书时,就知道自己犯了死罪,已经买好了棺材,和妻子诀别。他的奴仆们都吓跑了,他是不会逃跑的。”嘉靖皇帝听了默默无言,把奏疏从地上捡起来,看了一遍又一遍,一会儿叹息,一会儿摇头,最后把海瑞的奏书留在宫中,不做批示。一天,嘉靖皇帝生病,心情很不好,他对大臣说:“海瑞说的都对。但我病了很长时间,怎能临朝听政呀?”又说:“海瑞这个人有比干那样的忠烈,我却不是商纣王,我不会杀他!”不过,被臭骂一顿的嘉靖皇帝心里实在窝火,觉得自己挺没面子,最后还是把海瑞关入大牢。

海瑞骂皇帝的事,很快就在朝野上下传开。出狱以后,海瑞的名气更大了,他的刚烈作风在官场也愈发显得超凡脱俗。1569年夏天,海瑞被任命为应天巡抚。应天就是今天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当时大明帝国经济和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海瑞雄心勃勃,立志在这里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地的官员听说海瑞要来主政,都怕得要死,一些人请求调离工作,一些人请求告老还乡。那些飞扬跋扈的权贵,纷纷把宅门由红色改漆成黑色;平时作威作福的宦官,也把乘坐的轿子由八人抬大轿换成四人抬小轿。

海瑞的刚正让达官贵人惶惶不安,也注定了他的任期不可能很长。果然,没过多长时间,海瑞就被革职回乡。事实上,在官场上,海瑞始终是孤独甚至是孤立的。纵观海瑞的一生,自40岁步入官场,到74岁病逝在任上,前后历经34年。在这34年里,他被“罢官”或主动辞职的时间长达16年。

戚继光斩子之谜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出身将门,自幼喜读兵书,勤奋习武,立志效国。注重练兵,尤善育将,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抗倭作战中,创立攻守兼备的鸳鸯阵,灵活巧妙地打击倭寇。镇守蓟州,修城筑堡,分路设防,有力地抵御蒙古骑兵。戎马一生,战功卓著。撰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明代著名兵书。病卒,终年61岁。

戚继光出生将门,自幼便立志驰骋疆场,保家卫国,曾挥笔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著名诗句。戚继光17岁时承袭了父祖历任的登州卫指挥佥事之职,25岁时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担负起山东沿海防守海疆、抵抗倭寇的重任。

明初时,国家强盛,海防较为完备,倭寇并未酿成大患。正统年间之后,由于朝政腐败,军备废弛,倭寇日渐猖獗。正统四年(1439),倭寇袭入浙江台州的桃渚村,杀人放火,劫掠财物,甚至把婴儿拴在竿上,用开水烫死。嘉靖年间之后,倭寇之患发展到了极点。他们同海盗汪直、徐海等人相勾结,有时外出劫掠,一次可纠集战船上百艘。倭寇在东南沿海一带,攻城掠地,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使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到难以估计的损失。

为了剿除倭寇之患,嘉靖三十四年(1555),素有威名的戚继光被调任到倭患最为严重的浙江任都司佥书,主持这一地区的抗倭斗争。戚继光初至浙江时,这一地区卫所空虚,士兵老弱;将官不习武艺,不懂兵法;水军战船十存一二,且年久失修……有一次,八百多名倭寇侵入浙江沿海的龙山所,戚继光亲自率军迎击,但是由于明军老弱怯战,接战没几个回合,便已显现出溃败的迹象。在这危急关头,戚继光一马当先,冲至阵前,连发几箭,将倭寇的几个头目射倒,倭寇见明军统帅如此英勇,便仓惶逃窜。为了改变这种兵士羸弱、防备松弛的现状,戚继光从当地的渔民、蛋户中招募新军,并加以严格的训练,这支军队虽然只有三千多人,但是打起仗来,却个个都能以一当十。这支军队不仅作战勇敢,而且纪律严明,从不敢乱民扰民。当地的人都亲切的称呼这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队伍为“戚家军”。他还总结与倭寇作战的经验,结合南方地形多沼泽的特点,创造出新的阵法——鸳鸯阵,每十二名士兵为一个战斗小组,每人所持兵器各不相同,火器与冷兵器、长兵器与短兵器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戚继光依靠这支能征善战、纪律严明的军队,在抗倭的斗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戚继光统军打仗,十分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他要求士兵要绝对的服从指挥,指挥官下令向前,前面就是有刀山火海也要奋勇前进,不得后退,违令者定斩不赦。正是因为戚继光如此强调军纪的重要性,才有了戚继光斩子故事的发生。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几百年来一直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在福建莆田,这一故事还被改编为闽剧《戚继光斩子》,以艺术的形式在民间盛传不衰。此外,在福建宁德、连江、闽侯,浙江义乌等地也有类似的传说。戚继光斩子的故事到底是不是历史事实,到底发生在那个地方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