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中国卷)
13381600000029

第29章 运筹帷幄、铁马金戈——谋臣勇将之谜(5)

第二天早晨,都昌城门一大早又大开。太史慈又带那两人骑马出城来练箭,黄巾军官兵见了,有些人稍微起起身,立在远处指指点点议论起他们的箭术来;有些人懒得动,躺在地上闭目养神。太史慈他们练完箭,一如昨天。回到城内去了。两军阵前,相安无事。

第三天清晨,太史慈他们又骑马出城了,黄巾军兵士见他们带着弓箭,又如前两日的样子,眼皮稍微抬一抬就不愿多看了。全部躺在那儿打瞌睡,再也没一人愿站起来注意这三名官军的动向。而这时,太史慈他们却快马扬鞭,直朝义军阵地冲了过来。

“哎呀,我们上当了。”等黄巾军官兵醒悟过来已经晚了。太史慈他们从城侧飞驰过去。太史慈突出重围,来到平原相刘备处,立即搬来3000救兵。

有勇有智的吕布失败之谜

吕布(?-公元198),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东汉末年擅长骑射,武力过人,闻名于并州;刺史丁原任用吕布为主簿。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五原地处蒙古,可见吕布很可能有少数民族血统,那么神箭飞骑的本事自然是天赋来的,“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这一段猛一看跟董卓年轻时还真像。年轻时因为骁勇而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做骑都尉(类似于典韦之于曹操),可是后来“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主簿者文书也,可见吕布并非文盲,而是有一定才识之人。

吕布个人的勇武,可以和项羽、袁达等传奇猛将媲美,其战绩也堪称了得。而其陷入的悲剧则多少与项羽有相似处:过于迷信个人武力,无视政治手段,任用将领过于胆小等等。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他过于勇猛了。勇猛成了他的最优秀的地方,从而使他放弃了其他的优点,大致如是。

考虑一下这个人,一个生在游牧民族地方的男人,小时候不大可能受系统的政治教育,他所有的政治经验可能完全来自于在丁原手下的官职升迁等。但在仕官时,他更多地依靠了自己的勇武,而在政治手腕上是绝对不行的。猛然之间,他踏进了乱世,踏上了乱世的舞台,他只能依靠自己勇武。其实人们对他的诟病是他的背叛,即使他杀董卓是正义之举,受儒家思想毒害的旧势力——袁绍、袁术、张邈等都对他避若蛇蝎。可是乱世本来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任何事都必须以最终的政治利益出发。从这一角度而言,吕布只是选择了最符合他利益的事。从这一点来讲,刘备和曹操其实和吕布是一类人:他们摒弃了一切繁文缛节和道义观念,追求的是自己的天下。可刘曹何等枭雄,他们是举着正义的旗子给自己打天下,而吕布则不懂政治,于是人们把矛头对准了他。其实他唯一的失败就是有带兵的智谋和勇武,而无政治的手段。

可以这么说,吕布这种人的存在是乱世的必然,可是他的死亡也是乱世的必然。没有这种人,乱世不称其为乱世。可是他如果不消亡,乱世无法结束。他只是为乱世而生,在乱世中扮演一个可能很显眼的配角,然后匆忙谢幕。他的英姿固然潇洒,他的能力固然骁勇出众,可是他不懂得“演戏”,所以他只能及早地“谢幕”。

陈寿说:“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其实“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哪一个乱世人物不是如此?只不过吕布始终是个政治上的孩童,以为用在草原的那一套就可以驰骋中原。他太短视,也太浅显。而“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倒是很客观地总结了一条历史规律。

王允巧诛董卓之谜

王允(公元137-公元192年),字子师,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官僚家庭,饱受封建教育,从小好大节,习经传,练骑射,立志报国,被同郡人介休郭泰誉之为“王佐才”也。

初平三年(公元192)四月,王允与士孙瑞、杨瓒在一起重议合谋。士孙瑞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应当立即动手除奸。王允也同意士孙瑞的看法,但董卓有勇将吕布常在身侧,是执行谋杀董卓的障碍。于是,王允便暗中以厚礼馈赠吕布,与吕布相互往来,结为密友。吕布原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任主簿,极受丁原信任。丁原带兵到洛阳本是与何进共诛宦官的,后何进谋败被杀,董卓入京,诱使吕布斩杀丁原,并其兵众为己有,擢升吕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董卓自知平素待人无礼,担心被人谋害,行止总以勇将吕布为心腹侍卫。可是董卓气量狭小,性情暴戾。有一次竟为一件小事动怒,拔出手戟刺杀吕布。吕布艺高急躲,才未被击中,从此暗恨董卓。加之,吕布与董卓的一个侍婢私通,也担心董卓发觉,很是不安。王允在与吕布的交往中知道了这些情况,遂选一次酒席之际,告诉吕布他们准备刺杀董卓,要吕布作为内应。吕布虽已动心,可又觉为难。他说:“我与董卓父子关系,这怎么能行呢?”王允遂动之情理说:“太师姓董,将军姓吕,本非骨肉。而且将军在他手下忧死不暇,何有父子之情?”吕布经王允这么一激,幡然醒悟,便应允作为内应。

一个极好的时机来了,没几日,汉献帝久病新愈,要在皇宫召见群臣。吕布率先布置同乡人骑都尉李肃带领亲兵十余人,扮作卫士守在未央宫掖门内。等到董卓下马进门,李肃等人突然一齐动手,持戈直刺董卓。董卓惊呼吕布何在?此时吕布由后厉声喝道:“有诏讨贼!”遂一戟刺入董卓咽喉,结束了他的性命。

王允计诛董卓之后,与吕布共执朝政,查究董卓党羽,或黜或诛。董卓将校多是凉州豪强,追随董卓以来,作逆甚多,尤其是其战将李催、郭汜、樊稠、李蒙等,担心被杀,索性带兵攻打长安。吕布等寡不敌众,便派人叫王允与他一起出逃。王允见汉朝大势已去,已作殉死准备,对来人叹息道:“若蒙社稷威灵,得安国家,这是我的愿望。万一无成,则只有奉身以死。主人年幼,所恃唯我。临难苛免,我不忍为。请替我传语关东诸公,如能使国家易危为安,我死也瞑目了!”

诸葛亮娶丑妻之谜

诸葛亮(公元181-公元234),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少年时父母双亡,逐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关于诸葛亮的婚事,因他娶了名士黄承彦“黄头黑肤”的丑女,而被传为佳话。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自然是属于此列。诸葛亮本是山东人,后迁居隆中。在隆中的10年,诸葛亮由一个普通的青少年成为一个识时务的俊杰。一个客居的外地人,何以立足成长为青年派的领袖?这除了诸葛亮本人的聪明才智,还有他来襄阳后建立起来的人事关系。其中与地主阶级当权派和当地豪强势力联婚又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在刘表统治下的襄阳一带,主要的豪强势力有庞、蔡、黄、蒯、马、习、杨等家,又分为在野派(庞、黄、马、习、杨)和为刘表效力派。

诸葛亮与两派都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一是,诸葛亮的大姐姐嫁给了蒯琪,小姐姐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于是诸葛亮和蒯、庞建立了亲戚关系,而庞家的庞林娶了习家的女儿,于是又和习家连上了关系。这样带来了两个好处:1.有利于他在襄阳立足,免得受欺负,还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力量。2.有利于他获得良师益友,促使他学业上进,政治发展。二是,刘表的后妻和黄丞彦的妻子是同胞姐妹,诸葛亮娶了黄的女儿,刘表就成了诸葛亮的姨父。这种关系成了诸葛亮在襄阳生存进取的最大政治靠山,又是他从上层统治者那里获得消息的源泉,为他观察分析形势,了解天下大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上面说到的两种关系中,诸葛亮迎娶黄承彦的女儿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这个非同寻常的“利害关系”问题,诸葛亮不能不再三权衡。1.黄承彦是当地名士,与黄氏结婚后可以得到黄承彦多方教诲和大力支持,对他成就事业很有利。2.黄氏是刘表后妻蔡氏、蔡瑁的外甥女。与黄氏结婚可以和统治者刘表、豪强蔡瑁建立密切的亲戚关系,对自己以后的出山从政有很大的帮助。3.黄氏虽然外貌不美,可是有才华,迎娶她可以得一贤内助,对事业大有帮助。有如此的三长一短,何乐而不为?再说在封建社会,娶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妻子不美,找个美貌的妾就是了,诸葛亮后来不也纳妾了嘛?如果黄氏不是和刘表、蔡氏有这样的亲戚关系,不是名士黄承彦的女儿,而是凡夫之女,就算有美貌,诸葛亮也不见得会迎娶的。可见诸葛亮娶黄氏依然还是政治婚姻,是由诸葛亮和黄氏的阶级地位来决定的,所以它是计算利害的婚姻。

从封建历史传统文化来说,贤妻、美妾、正妻要相夫教子,帮助丈夫治理家业。诸葛亮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自己的婚姻上,自然遵循“贤妻美妾”的风俗,而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其后又纳过一妾。但诸葛亮娶丑妇的动机仍有争论,毕竟两千多年了,很难说得清当时他的想法,待后人再研究探寻吧。

范缜与和尚辩论之谜

范缜,字子真,南阳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梁时思想家,无神论者。

南北朝时期,佛教渐渐盛行起来。南齐的朝廷里,从皇帝到大臣,都提倡佛教。南齐的宰相——竟陵王萧子良就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

萧子良在建康郊外的鸡笼山有一座别墅,他常常在那里招待名士文人,喝酒谈天。有时候,也请来一些和尚,到他那里讲解佛教的道理。萧子良还亲自给和尚备饭备茶。人家都认为他这样做有失宰相的体统,他却并不在乎。

有宰相一提倡,佛教的势力自然更大了。这些和尚宣传人死了以后,灵魂是不会死的。还说一个人的富贵或者贫贱,都是前世的因果报应,穷人受苦受罪,都是命里注定,没法抗拒的。当时,有一个大胆的读书人名叫范缜,起来揭露这一说法是一种迷信,要大家别信那一套。范缜的堂哥范云就是经常在萧子良家里走动的。萧子良听到范缜竟敢跟他唱对台戏,反对佛教,十分恼火,叫范云把范缜找到他家来。

萧子良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你倒说说,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富贵,有的人生下来就贫贱呢?”

范缜不慌不忙地说:“这没有什么奇怪。打个比方,人生好比树上的花瓣。花经风一吹,花瓣随风飘落。有的掠过窗帘,落在坐席上面;有的吹到篱笆外,落在茅坑里。”萧子良瞪着眼睛,一下子还听不懂范缜说的是什么意思。范缜接着说:“落在坐席上就像您;落在茅坑里的,就像我。富贵、贫贱,就是这么一回事,哪里有什么因果报应呢?”范缜从萧子良那里回来,觉得虽然驳斥了萧子良,但是还没有把他反对迷信的道理说透彻,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作《神灭论》。文章里面说:“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只是形体的作用。精神和形体的关系,好比一把刀和锋利的作用。没有刀,就不能起锋利的作用。没有形体,哪里有什么精神呢?”范缜在那篇文章里,还断定人死以后灵魂是不存在的,什么因果报应,都是骗人的话。这篇文章一出来,朝廷上上下下都闹翻了天。一些萧子良的亲信、朋友,都认为非把范缜狠狠地整一下不可。萧子良又找了一批高僧来跟范缜辩论,但是范缜讲的是真理,那些高僧到底还是辩不过范缜。

有个佛教信徒王琰讽刺他说:“唉,范先生啊!您不信神灵,那您就连祖先的神灵在哪里也不知道了。”

范缜针锋相对地嘲笑王琰说:“可惜呀,王先生。您既然知道您的祖先神灵在哪里,为什么不早点去找他们呢。”

萧子良怕范缜的影响太大,会动摇大家对佛教的信仰。隔了几天,他派了一个亲信王融去劝说范缜,说:“宰相是十分赏识有才能的人的。像您这样有才干的人,要做个中书郎,还不容易!何苦一定要去发这样违背潮流的议论呢。我真替您可惜。我看您还是把那篇背时文章收回了吧。”

范缜听了,仰起头哈哈大笑,说:“我范缜如果放弃自己的观点去求官,那么要做更大的官也不难,何在乎您说的中书郎呢。”

萧子良拿范缜没有办法,也只好由他去了。

高欢与宇文泰谁更强

高欢(496-547年),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景县南)。其祖高谧曾为北魏侍御史,后因犯法举家徙于怀朔,此后三代遂世居于此。

宇文泰(507-556年),中国北魏名将,西魏军统帅,军事家。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

高欢与宇文泰的东、西魏战争自小关之战开始揭开了序幕。

西魏大统三年(537)正月,东魏高欢西征,占据了汾水入黄河的龙门(今山西河津县),继续沿黄河河套南下,抵达蒲坂(今山西蒲州)。蒲坂是自古以来兵家西进、争夺潼关(今陕西老潼关)的运兵渡口,高欢令前军在黄河上架设浮桥三座,直逼长安。

高欢这次伐宇文泰,兵分三路,除自率中军之外,用先锋窦泰攻占潼关,派大将高敖曹驱兵南下,直取洛州(今陕西商县),然后西进,形成南北夹攻长安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