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子经典
13379000000003

第3章 品德教育——从小树立孩子的传统美德(2)

6学习交往法。要给孩子充足的自由活动、自由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孩子与成人交往,从中了解初步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从而不断地学习调整自己的言行。在与同伴的共同活动中,能相互学习提高,相互督促评价。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习表达自己的愿望,还能增强友好相处的能力。

4.走出家庭品德教育的误区

古人云:蒙以养正。意思是说幼年时期良好的教育对一个人日后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作为“人之初”的启蒙教育,不仅担负着开启智力蒙昧的任务,同样,也担负着开启道德蒙昧的任务。

(1)家庭品德教育的误区分析

然而,在现代家庭中,却出现了许多品德教育的误区:

1家长的认识观。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及长期以来受重“智”轻“德”思想的支配,许多家长把早期教育视为早期智力开发,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2家长的管教态度与方法。孩子看到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惟我独占,不给别人分享,家长见此情景要么漠然处置,要么一顿打骂。孩子如与同伴吵闹、打架,受了委屈,家长心里不服气。孩子侵害了他人利益或拿了别人的东西,家长看在眼里,不予纠正。

3家长自身的行为影响。有的家长不思进取,整天是吃饱混天黑。有的家长脏话连篇,骂家人、骂邻居。有的家长好贪便宜,公私不分……凡此种种,都对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4家长关心孩子的程度。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一味地给予满足,溺爱、迁就他们,养成了生活懒散、注重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自私等陋习。

(2)家长应如何走出误区

家长应如何走出以上误区,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呢?

1家庭环境,熏陶渍染。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家庭集体的完整和团结一致是良好教育的基本条件。”因此,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要自尊、自爱、严格要求、互敬互爱、自觉按照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行事,使孩子过幸福、轻松、和谐的家庭生活,从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爱人、如何按正确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孩子年龄小,分辨是非能力差,最初的道德概念、是非标准来自于父母对他的教育。当孩子出现缺点或错误时,家长要本着尊重孩子人格的原则,让孩子充分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然后联系孩子身边的实际,多摆事实,共同分析讨论缺点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引导孩子去思考,以致下次不再重犯。切忌随意打骂,弄得孩子无所适从,不敢说话,不敢承认错误。

3及时发现,正面鼓励。孩子的思想情绪有不稳定的特点,容易动摇、反复。因此,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的实际表现,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情况。有了进步,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奖励,使之在精神上得到愉快、满足的体验,充分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因素。如看到孩子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叠被子、整理玩具,家里好吃的东西大家分享等情景时,切不可视而不见。

4树立榜样,形象影响。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且好模仿。他们最初形成的行为习惯,几乎都从家长模仿而来。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因此,家长首先要给孩子亲自树立榜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勤劳俭朴,妥善安排家务事,做到家庭环境整洁优美,为孩子起表率作用。另外,还可通过讲故事,带孩子实地参观等方式,让孩子学习理解优秀的人和事。切不可用反面的例子和反话刺激孩子。

5角色扮演,巩固深化。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家庭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模仿生活中的人和物,体验不同的情感,强化良好品行的形成。如让孩子当妈妈,妈妈爸爸当孩子或客人,练习关心照料;让孩子扮演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妈妈或爸爸扮演小花猫,一起玩“小花猫腿摔伤了”的游戏,练习助人等等。

6实际锻炼,切身体验。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和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亲身实践逐渐养成的。因此,家长应积极引导、支持并放手让孩子进行各方面的实际锻炼。如孩子摔倒了,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培养孩子勇敢的品质;引导孩子学着收拾家务,整理玩具,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看到熟悉的人教育孩子要主动打招呼,培养文明礼貌的言行等等。在实际锻炼过程中,我们家长应本着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切不可操之过急。必要时,家长还可采用示范、演示的方法进行适当指导,然后再让孩子进行创造性地实践。

家庭品德教育是一门艺术,相信每一位家长只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将品德教育坚持进行到底,幼儿的明天一定更灿烂。

5.幼儿家庭品德教育的价值观倾向

幼儿家庭品德教育的价值观倾向从总体上讲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心态,并忽视对幼儿基本行为习惯、传统美德等的培养教育。如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过分满足物质欲,忽视自立态度及协作精神的培养等,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应引起家庭教育的重视。

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在幼年时期,家庭、父母具有最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价值观,即家长对孩子品德教育的态度,诸如对品德培养重视的程度、各种道德品质的评价性质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制约着他们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并产生着不同的教育效果。调查研究表明,当今幼儿家长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并与幼儿园教育、社会要求构成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或矛盾状态,分析这些倾向,对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和优良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幼儿家庭品德教育存在如下倾向性问题:

(1)从总体上讲,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心态比较普遍

在对幼儿培养上,不少家长片面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性格教育。北京IEA学前项目调查表明,家长对教养机构教育内容期望的9项供选择项目中,选择率最高的是“读书”、“写字能力”的培养(北京市,6岁组地区为41.4%,镇47.02%,乡67.04%),选择率最低的是文明行为(城区2.32%,镇4.16%,乡7.09%),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据幼儿园老师反映,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了吗,故事会讲吗,孩子在班上排第几名,等等。如果老师夸幼儿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缺点,就不屑一听,厌烦,甚至怀疑老师有成见。重智轻德是相当多父母的一种心态。而且随着孩子入学,这种倾向会更严重。当今中小学家长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重点往往放在对子女学习活动的管理上,用功第一,成绩第一,已成为家长的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学,来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成为许多家长的教育信条。

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价值观倾向,有其心理的和社会的原因。阿勃勒等认为:“在既不能决定又不能预见子女职业命运的社会里,双亲在其子女的教育上关心的焦点必然首先指向社会所期望的一般能力方面,而这种能力又主要被视为可以用学业成就来测定。”这可以说是家长教养心态的一种社会背景,也是现在以应试、分数作为录取标准的升学制度的反馈。我们认为,重视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出于急功近利,仅仅重视孩子的分数,忽视其个性和品德发展是难以造就真正人材的。许多事实表明,有些人即使考上了大学,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优秀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的危机和动摇。

(2)忽视基本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别。婴幼儿时期,家庭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儿时期为孩子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变成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也不容易纠正。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定安详快乐。一个人有良好的习惯,别人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接纳,能够适应社会而圆满地生活。另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幼儿必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地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最佳效果。

(3)某些传统美德遭致冷遇,新的观念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人们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的道德价值观也随之有了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变化,如竞争意识、开拓精神等,也有一些消极倾向,如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基础文明遭到冷遇,新的伦理观念、行为准则尚未健全。在幼儿家庭品德教育中下述问题是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矫正的。

1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家庭指导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儿童自发的、本能的行为规范化,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使孩子明确行为的是非,并严格要求其施行是重要的教育原则。观察发现,目前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便委屈了他们,于是常屈从于孩子,放弃教育要求,这是家庭教育的隐患。

无论中外,在传统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一向从严。20世纪20年代,因受美国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的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所倡导的儿童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从成人规范取向,转而重视儿童本身兴趣与个性的发展。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一度趋于民主与宽容的管教方式。近二三十年来,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一般认为,青少年之所以缺乏适应社会能力,与其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密切关系;在急剧变迁的现社会中,父母未能以适度的方法管教子女,致使长大后无法有效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因此,现在父母管教子女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改变的取向可以用八个字来表示:管束、期望、教导、关爱。上述“八字诀”,不只是代表现今父母管教子女的新观念,而且经由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凡是遵循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才是具有威信型的父母。据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的研究和解释,只有威信型父母,才能够教养出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儿童。所谓工具性能力,是指儿童在对人对事的行为上,较多表现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等性格特征。鲍伦德调查研究发现,小学低中年级儿童中,凡是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儿童,分析其家庭背景,几乎全是在威信型父母管教下成长的。除工具性能力之外,威信型父母教养出来的儿童,另外也较多表现出友善、助人、合群、自信等特征。以前,心理学家曾担心过,父母严格管束孩子行为,将不利于儿童自信心与独立性格的培养。鲍伦德的研究澄清了这一疑虑。成长中的儿童,在行为上是需要管束的。除了管束之外,必须配合其他条件,如对孩子管之、望之、教之、爱之四者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