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子经典
13379000000012

第12章 智能教育——培养一个“天才少年”的基础(2)

小孩从小增加文化刺激,可以弥补先天智力不足。科学发现,老鼠体内有一种促进智力发展的基因,一旦剔除基因,老鼠会变笨;但若将它们置于刺激丰富的环境,可能比刺激贫乏的聪明鼠变现得更优异。人类其实也一样,其智力是遗传和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

最近一项调查发现,看漫画越多的青少年,在校成绩越差。两者虽然不见得有因果关系,但父母不妨作参考,鼓励小孩要不只看漫画,要进一步读比较丰富、内容较复杂的书。正因阅读有很大的自主性和想像空间,父母不要逼孩子从头到尾看完一本书。要一边读,一边想,揣摩作者下一步怎么写,就像看推理小学,不要急于知道结局,从书名及章节名称开始想像下去的情况,和作者斗智,甚至推翻作者的结局,这样的阅读才能激发智力开发。大人不要把小孩子当白痴,不要老是让他们看不用动脑筋的幼儿读物,应适时鼓励他们看经典名著,而且不是精简本。

暨南大学教授李家同说,让小孩看书很简单,只要家里到处都是书,小孩耳濡目染,自然会读书。让小孩多看小说等文史方面的书,培养其人文气质。

7.如何在游览中开发孩子的智力

怎样利用参观游览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以达到获得知识和开阔眼界的目的呢?

首先,参观和游览时,应该边走边与孩子谈话。看到什么,就给孩子讲什么。发现孩子对某些事物发生兴趣,就针对那些事物进行恰如其分的知识教育。讲解时要注意知识的准确性。

其二,如果是有目的性的参观和游览,则应针对要看的主要内容,事先一些资料,作好知识上的准备。如果无从查找,也应依据说明牌讲解给孩子听。

其三,家长应该明白,除了游玩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观察,获得一些知识。因此,观看植物时,对不同的花和不同的树要提醒孩子区分。观看动物也同样如此,以培养他们比较与鉴别的能力。

另外,游览名胜古迹,参观古代建筑时,要让孩子注意建筑物的形体特征,比例和色彩等,并让其懂得,这些壮观的建筑和秀丽的风景,是人们用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以此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思想和对创造活动的向往。

当然,要做到这些,做父母的要多学点知识,才能正确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满足其好奇心。正确鼓励他们观察、思考和发问,使其感到和父母一块出去参观、游览能增长知识,是一件愉快而高兴之事。

8.开发孩子智力的方法要点

不难找到这样的父母,他们为了孩子毫不吝惜金钱,以为买够了孩子所要的一切,或者能请到一名好的家庭教师,或者能千方百计进入一所好的学校,那么孩子的智力发展就不成问题了。的确,做到这些,肯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好处,不过,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还有许多事是父母自己应该做而别人所不能替代的。

为了使孩子在智力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孩子能以智慧能力取胜,父母到底能做些什么呢?为了培养孩子的智力,父母必须抓住以下要点:

(1)为孩子创造好的家庭环境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家庭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环境,要求让孩子有基本的生活用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活动场所;二是心理环境,它比物质环境对孩子的智力成长更重要。心理环境是指和睦友爱的气氛、民主宽松的态度、无拘无束的沟通,以及父母自身的榜样。这两方面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发展前途。科学研究证明,即使两个遗传素质完全相同的双胞胎,如果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也不相等,在较优裕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其智力发展会更优秀。这一点已经为科学研究所证明。

(2)为孩子提供创造的机会

孩子的成长,需要能过他自己不断的体验和学习才能实现,因而父母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体验的学习的机会。如果父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孩子忽冷忽热,空闲时拿孩子逗乐,烦闷时拿孩子出气,肯定不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

智力的内容包罗万象,可以朝不同方向发展,孩子的智力到底适于向哪方面发展,在其婴幼儿时期还很难辨别。因而,保证从多方面给孩子提供发展的机会,是父母的重要责任。如果父母只按自己的兴趣和期望,硬性规定孩子的发展方向,在婴幼儿期就局限于发掘某一方面的才能,使孩子单一发展,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任何一方向的才智,都需要在早期打下坚实宽广的基础。没有全面扎实的基础,某一方面才能即使能得到暂时的进步,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3)对孩子的兴趣给予关心和鼓励

在培养孩子某方面的才能时,父母不能过于性急,过急只会“欲速则不达”。强迫式的训练往往被孩子拒绝,孩子接受不了就会逃避训练。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让孩子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自发地产生兴趣、感受乐趣。

父母应该备加珍惜孩子的兴趣。孩子有兴趣的时候,也正是父母指导最有效果的时候,错过时机,以后的指导只会事倍功半。孩子常常会缠着父母问问题或是要求讲故事,这正是孩子兴趣的表现,如果父母粗暴地以一声“自己一边玩去”加以拒绝,对孩子的求知欲无疑是一次打击。但如果父母能耐心解释或启发孩子一起思考,则有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和思维、想像的发挥。在孩子有兴趣时加以拒绝,以后即使设法弥补,恐怕也难以奏效了。因为孩子的兴趣是变化不定的,很可能你虽有情,他已无意了。

(4)让孩子体会成功的乐趣

任何时候都不应嘲笑孩子的努力。常听到父母这样的训斥:“你看你看,又做错了,怎么这么笨啊!”“你看人家小红,都会说英语了,你就会玩”等等。这些脱口而出的批评,显然出自一片好心,想让孩子往好处做,但这些批评往往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能力作了错误的估计,并且这样的说话方式,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使孩子畏惧学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避免唠唠叨叨的批评,对孩子的努力要给予肯定的承认,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应予以赞赏,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既是对孩子最好的精神奖励,同时有利于激发孩子下一次的尝试。

父母要让孩子完成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不要一下子要求太高,不要让孩子经受太多的失败,即使孩子要求太高,也不要斥责、取笑他的失败,应该始终肯定他的努力,欣赏他的长处,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始终满怀信心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失败。

(5)尽量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

在孩子的眼里,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不能正确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在心理学上,这叫做“泛灵论”。他们会把蜿蜒雄伟的长城看作巨人横卧;把桌上的瓷娃娃看作站岗的哨兵;杯子摔碎了,他会说杯子好疼。到四五岁以后,孩子会认为能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不能动的东西是无生命的,如街上跑过的汽车、天上飘动的云彩在孩子心里都是有生命的。这种现象对所有孩子都有例外。父母要理解孩子在言谈举止间所表露出的这种意识,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而不能简单地将孩子这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视为错误加以否定。

孩子的头脑里充满了幻想,儿童时期孩子还不能把现实世界和想像世界截然分开。如果孩子回到家里说他看见一只像马一样大的狗,父母可不要以为孩子在撒谎,这是他的想像。孩子伸开双臂绕圈跑动,也正是他幻想着自己是一架飞机的表现。不能将幻想和现实世界区分开,并不是孩子的头脑有什么不对,而是他们幼儿时期的正常表现。此时的孩子,正是在想像和幻想中生活,所以他们非常容易接受暗示。只要大人稍稍给以启发,孩子就可能发挥想像来一番表演。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孩子的想像和幻想看做是胡思乱想,因为自由自在的想像是孩子智慧成长的必经之途。

儿童的兴趣和想法是变化不定的,正如人们常说:“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许多父母往往因为孩子的思想不着边际而担心是不是出了问题,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在成人眼里孩子的思想可能不着边际,然而对孩子来说却是思想活动的自然流露,是非常活跃和富有生气的,只是成人往往没有耐心去仔细体会孩子的感受。比如说孩子要画画,父母花了好大的劲准备了纸、笔、油彩,可是拿到孩子面前时,他又说要弹琴了。即使画画,一般孩子恐怕也只能画上那么几分钟。想让孩子像成人一样集中精力长时间地干某一件事,是不可能的,父母如果这样来要求孩子,只会挫伤孩子的活动兴趣。在培养孩子的绘画和音乐才能时也是这样,只有用让孩子一会儿弹琴,一会儿唱歌跳舞;一会儿大家合唱,一会儿大家合奏等活跃的气氛和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加以指导和调节,孩子才能保持兴趣。

(6)营造轻松愉快的智力活动氛围

孩子的智慧和才能并不是光靠枯燥乏味的训练就能培养,更不可能靠父母的强迫压制而得到发展,孩子只有体会到智慧活动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喜欢上智力活动,才会自然地培养出良好的智力技能。对父母来说训练孩子的智力,实际上是一种高级的游戏,其结果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和成功。因此,父母没有必要把智力训练看成是一种紧张拘束、一板一眼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也不必做出任何过于严格、一成不变的硬性规定。父母对孩子的智力训练应该是一种轻松自然、无拘无束、开心尽兴的共同享受,是家庭生活中一种快乐的游戏。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不仅不会因为做这种高级游戏而失去什么,而且从中都得到了快乐和智慧。作为参与游戏的一方,父母不应带着任何一点紧张、无奈、敷衍、应付和不高兴的表情和心情。如果父母觉得是一种负担,那么对孩子肯定也是一种压力,因为他不能从中得到愉快的交流。因此,父母们应该在自己充满热情和兴趣时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智力训练。为了给自己减少负担,更是为了孩子生活愉快,所以一定不要用强迫的方式来训练孩子。

(7)多用表扬来激励孩子

在一般城市双职工家庭中,从早上起床到把孩子送到学校的这段时间里,父母最紧张、忙碌,孩子也最容易听到催促、警告、训斥和吆喝:

“快点起床,妈妈要迟到了!”

“把鞋带系上呀,还磨蹭什么!”

“快点洗脸,给我洗干净点!”

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10次乃至20次的训斥是常见的事。“要是由着孩子慢慢弄,我还不得天天迟到呀!”当然,父母不想自己上班迟到,也希望能更快地料理自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妨认真地想一下是不是训斥和指责孩子太多了点,孩子对这些训斥和指责是否已变得麻木不仁或垂头丧气?

虽然,对于孩子不守纪律、胡乱冒险等不好的行为,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训斥。但是,把训斥作为促动孩子的惟一手段,似乎除此之外无计可施,这种作法未免过于草率、简单。有些父母对孩子不是训斥,就是吆喝,到后来,父母的好言相劝、轻言细语对孩子失去了作用,孩子已经养成了听不到训斥和吼声就不行动的习惯。

望子成龙乃人之常情。有些父母往往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一旦孩子达不到如期效果,就十分急躁,接着就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有些父母甚至信奉“棍棒底下出才子”。可是看看周围,哪个有出息的孩子是在父母整天的训斥打骂中成长的呢?一味地训斥和强迫难道真的能取得父母们所期望的效果吗?

经常受训斥和指责的孩子心里会想: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事,爸爸妈妈要对我这样厉害呢?渐渐地,孩子会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放弃尝试和努力,只想着怎样逃避父母的训斥,其结果是孩子的才能当然难以发展。实际上,如果父母全力以赴地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为生活而奋斗,孩子却消极畏缩缺乏自主,这种情况父母必须引起重视,应该静下心来,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耐心细致地体察孩子的成长,承认和肯定孩子的细微进步。即使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但总比以前有了一点进步吧!重要的是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也知道自己的进步,知道父母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孩子对父母肯定自己的成长感到满足,就会树立信心,也会更好地去努力了。

对孩子来说,表扬比训斥更有效,用表扬和肯定的方法对孩子更有好处。可是有些父母更容易看到孩子的不足,那么从哪些方面来表扬孩子呢?一般来说,对孩子进行表扬也应采取一些方法,把握一定的分寸,不可过多、过滥。

父母首先要看到孩子比以前有进步,把孩子的今天与昨天、上星期、上个月、半年前的状况加以对比来发现进步。“你小时候连吃饭都要妈妈喂呢!”“你刚开始学画画时,连笔都拿不好,总是妈妈握着你的手。现在你的笔拿得很好了,你进步了。”“以前花朵画得不像,今天画得很像了。”这些都是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的表现。总之,始终坚持将孩子的现在与以前对比,从正面启发孩子,让孩子体会到进步和自信,孩子就会体会到“只要自己做,是能够做好的”。

当然,父母不能一天到晚地直接夸奖孩子,也可以用间接的方式进行表扬。比如邻居可能会谈到孩子的优点,可以告诉孩子:“隔壁张姨说你的画很有进步。”这种方法甚至比父母直接表扬的效果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