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应该悟一下
13376700000048

第48章 侥幸一时往往不幸一生

楚国南部有一条江,叫丽水,江中盛产沙金。许多人跑到那里去采金子。官家发布命令严禁偷采沙金,告示中说,凡是偷采金子被抓住的,立即拉到闹市上砍头,并分尸示众。杀死的人很多,尸体扔到丽水中,把江流都阻断了,可还是管不住,偷采金子的人前赴后继。

刑罚中没有比分尸更严厉的了,在这样的酷刑面前,盗金人还是不肯罢手,是因为他们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一定会被抓住。

如果有人说:“把天下给你,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同时把你杀掉。”对于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傻瓜也不会同意。人们冒着生命危险盗采金子,是因为这样做不一定会送命,要是一定掉脑袋,就是把天下都给他,他也绝不愿意做这个交易。

还有一个大家熟知的小故事,说是一般人被蜜蜂蜇过一次就会知道,蜜蜂这个玩意最好不要去惹,笨人被蜜蜂蜇过几次才知道蜜蜂最好不要去惹,而聪明人看别人被蜜蜂蜇就知道蜜蜂这个玩意最好不去惹。而实际生活中,看着别人被蜜蜂蜇就知道不要招惹蜜蜂的聪明毕竟还是很少的,大多数的人虽说听说过或者是看到别人被蜜蜂蜇,但仅仅只是看到了听到了,蜜蜂毕竟还没蜇到自己身上,没有那份经历和痛楚,非得等到自己亲自被蜜蜂蜇过一次以后,才真切的明白,不能招惹蜜蜂。

表面看起来也很奇怪,按理说已经知道别人被蜜蜂蜇了,就应该已经知道不要招惹蜜蜂,可为什么还不加强警惕,遇到蜜蜂绕着走呢?这就与人的侥幸心理有关,总觉得自己不会有那么倒霉,常言道: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人总是存在侥幸心理的,总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倒霉的那一个,或者说总是存在着过多而且过于美好的希望,总希望会出现转机,或者这次是个真的天上掉馅饼的好机会,于是就放松了警惕。

所以,我们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实质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不健康心理,心存侥幸者把由于偶然原因而得到的成功或免去灾害的事实看作是具有普遍性的,或者认识到其偶然性的存在,却盲目地认为自己可以获得成功或免去灾难。

在生活中,自行车走机动车道,摩托车走人行横道,汽车在道上随意调头,闯红灯等违规事例屡见不鲜。可以说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这样做的危险性,但却还要明知故犯。这幕后的主谋到底是谁呢?——侥幸。当人们在十字路口准备过马路时,往往会忽略红绿灯的指挥,虽然这个指挥着车辆,指挥着行人的站岗士兵总是默默无闻,但我们不能当它不存在,应该按“红灯停,绿灯行”的指示过马路。而不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想:“反正没有车辆,又没有警察,赶紧跑过去就是了!”,或者想“我才没那么倒霉呢!”等等,也有很多交通事故是因为司机驾车的一时疏忽和不注意造成的,或者是司机酒后驾车神志不清造成的。他们通常也都是抱着种种侥幸的心理,而最后都酿成一个个无可挽回的悲惨结局……

悟一下

心存侥幸者,总以为运气好,就一次,不会出问题的。然而,侥幸是犯错误的偶然,犯错误是侥幸的必然,很多本应该避免的事端,很多不应该发生的灾难,恰恰就是由于我们的“心存侥幸”。切记:侥幸一时往往不幸一生。

佛禅小故事

法战

在日本,游僧借宿寺院,须以法战赢了寺院代表方可。

某日,一游僧在法战中遇到寺院内一个天生愚钝的独眼和尚。法战毕,游僧跑到方丈那边,承认自己战败,并讲述了法战的整个过程:“首先,我竖一指,表示大觉世尊,人天无二;他就竖起二指,表示佛、法二者,一体两面,是二而一。之后我竖三指,表示佛、法、僧三宝,和合而住,缺一不可;他就在我面前握起拳头,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

游僧去后,独眼和尚找到方丈,要找游僧算账,说他侮辱了自己:“哼!他瞧我独眼就竖起一指,讽刺我只有一只眼。因他是客,我以礼相待竖起两指,表示他有两只眼,非常幸运。谁知他竟举起三个指头,暗示我有三只眼。我受到侮辱,举起拳头正要打他,谁知他拔腿就跑到你这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