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应该悟一下
13376700000041

第41章 淡定的人生来自于平常心

唐代的李翱十分崇尚唯严禅师的德行,在他任朗州刺史时,曾多次邀请唯严禅师下山参禅论道,然而都被唯严禅师婉言谢绝了。没办法,李翱只得亲身去拜见唯严禅师,去的那一天,正好碰上禅师在山边的树下阅读经文。

虽然是太守亲自来拜访自己,但是禅师却毫无起迎之意,对李翱表现得不理不睬。见此情形,侍者便提醒唯严说:“太守已等候您很长时间了。”唯严禅师只当没听见,只是一个劲儿地闭目养神。

李翱是一个性子火暴之人,他看禅师这种毫不理睬的态度,就忍不住怒声斥责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甩着袖子想离开。

这时候,唯严禅师才慢慢地睁开眼睛,慢条斯理地问:“太守为什么会看中远的耳朵,而轻视近的眼睛呢?”

这话是针对李翱“眼之所见不如耳之所闻”而说的。李翱听了也很吃惊,忙转身拱手谢罪,并请教什么是“戒定慧”。

“戒定慧”是北宗神秀倡导的渐修形式,即先戒而后定,再由定生慧。但唯严禅师是石头希迁禅师的法嗣,属于惠能的南宗,讲究的不是渐修,而是顿悟法门。

因此,唯严禅师便回答他说:“我这里没有这种闲着无用的家具!”李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问:“大师贵姓?”唯严禅师说:“正是这个时候。”

李翱更糊涂了,他只好悄悄地问站在一旁的寺院总管,刚才大师回答是什么意思?总管说:“禅师姓韩,韩者寒也。时下正是冬天,可不是‘韩’吗?”

唯严禅师听后说:“胡说八道!若是他夏天来也如此问答,难道‘热’吗?”

李翱忍俊不禁,笑了几声,气氛顿时轻松多了。他又问禅师什么是道。

唯严禅师用手指指天,又指指地,然后问他:“理会了吗?”

李翱摇摇头说:“没有理会。”

禅师又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还是不解。

这时,突然一道阳光射了下来,正巧照见瓶中的净水,李翱顿有所悟,不禁随口念了一偈:“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不知他是领会了唯严说的禅机呢,还是在赞美老禅师说得好,抑或是说老禅师道行高。反正这首诗成了千古绝唱的禅偈。

唯严禅师开始故意不理睬李翱,是想挫挫他的傲气和火气,以便投入参禅问道的心境,最后见他气和、心平之后,这才对他说了入道的真谛:云在青天水在瓶。

唯严禅师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大约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正如眼横鼻竖一样,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二是说,瓶中之水,犹如人的心一样,只要保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禅宗师父们最爱拿来启发学人的一句诗偈,以此告诉人们要保持一颗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平常心。因为,在禅宗看来,平常心就是道,就是禅。

所谓:“最平常事最神奇,种种玄奇不知。好笑纷纷求道者,意中疑是又疑非。”揭示的就是平常心即是道,道即在平常生活中的道理。

那么,什么是平常心呢?实际上,平常心就是指一种顺其自然、不加强求的心态,也就是要睡觉时就睡觉,要坐立时就坐立,热的时候取凉,寒的时候取火,没有分别矫饰,超越染净对待的自然生活。

平常心是一种心境,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环境的变化而喜忧。平常心是一种境界,慧能大师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平常心超脱物外,超越自我,为善不执是平常心,老死不惧是平常心,吃亏不计是平常心,逆境不烦是平常心。

保持一颗平常心,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保持一颗平常心,意味着不骄不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保持一颗平常心,意味着在现代紧张生活的压力下,仍有心情去感受“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的那份自在。

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平常心不是“看破红尘”,也不是消极遁世。平常心是一种境界,是积极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练就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忧;无时不乐,无时无忧。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淡定。

悟一下

平常心不单是一种心胸豁达的表现,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在人的一生中,必然伴随着坎坷、困境,因而要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而且,平和的心态能消除偏狭和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平静和淡定。

佛禅小故事

司钟的禅心

有一天,奕尚禅师刚从禅床上醒来,就听到一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聆听了一会儿,钟有一停,忍不住询问侍者道:“早晨打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说:“是一个新来参学的沙弥。”

奕尚禅师就让侍者把这沙弥叫来,问这个眉清目秀的少年道:“是你在打钟吧?刚刚你打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要这么问他,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为打钟而打钟。”

奕尚禅师道:“不见得吧?你在打钟时,心里一定念着什么?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从容而又纯净的声音,发出这种声音的,一定是真心诚意的人。”

沙弥搔了搔头,想了又想,然后说道:“其实……我也没有刻意念着什么呀……我想起来了!我从前的师父时常告诫我,打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就是佛,必须敬钟如佛,以虔诚、斋戒的礼拜之心来打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地叮嘱小沙弥道:“你从前的师父说得很对呀!记住,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保有今天早上司钟的禅心,你将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