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生礼俗
13376500000029

第29章 告别的关怀与演出——丧葬礼(2)

就这样去了一拨又来一拨,七天,丧家就在这种迎来送往的悲凄中度过。只有到了晚上,灵前只剩下一盏闪着幽光的长明灯时,他们才可以稍稍休息一下疲惫的身体,清理一下悲苦的心绪。

报丧应该说是丧葬的第一项正式程序。报丧一般均由死者的亲属担当,有口头报丧的,也有用书面形式的。旧时,对报丧者也有相应的规定,或者身穿孝服,或者披头散发,还要赤脚,无非是表示家中至亲亡故,悲痛过分,无暇整修边幅。

报丧是为了将死者的死讯通传亲友,街坊四邻处则往往不必亲自去报丧,丧家在自家门外贴上表示丧事的白纸或黄裱纸(死者是男性,贴在门左侧;是女性,贴在门右侧)就可以起到通知的作用了。邻里看到这种丧示,就会根据自己与丧家的关系良恶来决定是否上门吊唁了。

讣告无论是往何处报丧,报丧之人一般不进屋,怕给人家带进不祥之气,若是晚辈去给长辈报丧,必须要磕头。平辈的就省了这番麻烦。

报丧的同时,丧家还要设奠,初始义是安慰刚过世的亲人,依照视死如生的原则,早晚致奠,象征性地让死者吃饭。设奠时,还要在死者头前或脚后点一盏油灯,叫长明灯,也叫引路灯,中原地区一般是用一个碗,里面倒上菜油,用棉线搓成稍粗的绳作引,点燃后直到出殡不许熄灭,这就要时时注意往碗里添油,尤其要小心的是夜里易打瞌睡的时候。

神主牌位。注意“主”字上面的一点被特意用红笔点过,有些地方的这一红点中还掺有孝子的血,经过“点主”之后的灵牌,就可以进入祠堂,接受供祭了。它扮演的是死者替身的角色。

还要准备灵位,一方面说明死者的姓名与身份,另外,主要是为了方便祭祀。挽幛是旧时最常见的吊丧礼品,多是整幅的布帛,在送给丧家时一定要写上字,一般居中是“×××千古”,右下方是落款“×××敬挽”。民间丧礼极重人情往来,镜头中有人专门作此登记工作,就是丧家为了日后还人情常用的办法。现代的丧礼除了挽幛之外,最常见的吊唁物就是花圈,左右两侧缀挂挽联,右书“×××千古”,左书“×××敬挽”。当然文雅之士送的花圈上面的挽联是很有诗意的。值得一提的,悬挂在花圈上的挽联,下角不是平的,而是专门剪成燕尾形。

丧家出嫁的女儿或在外的子孙听到父母、长辈去世的消息,必须尽快赶回家中治丧、服丧,这就是奔丧。奔是快步走的意思,把奔丧人归心似箭的心理刻画得颇为传神。

吊丧的人按与丧家关系的亲疏远近,吊唁行为也略有不同。关系较近的亲朋在接到报丧后,一般都要以哭泣来表达悲痛之情,虽然不见得都满怀真诚,但这样的举动无疑对报丧者有不小的心理安慰作用。这些亲朋除了会在得到通报后尽快去吊唁之外,一般都要参加随后的出殡。而关系一般的邻里、朋友,只来吊唁一次,表示一下慰问,就不参加出殡大礼了。

关于吊丧的仪程,镜头中已有展现,没有更多的深意,尽哀而已。至于吊丧不举乐、不饮酒、不吃肉、不作欢颜等等旧俗,也同样如此,充分地展示出传统社会“死者为大”、“视死如生”的心理。

镜头三十八:摔盆出殡

“撤灵,发丧。”

随着一声吆喝,屋里屋外哭声大作。男人领着弟、妹、子侄,在灵堂磕完头起身出门,屋里留下的亲友迅速地将费了不少功夫布置好的灵堂一举撤掉,挽幛扯下来,奠字收起来。灵案、长明灯、香烛、烧纸被最快速度地收拾了干净,整个屋里已经看不出一点点灵堂的印迹。

屋外,仪仗已经排好、唢呐吹将起来,有人递给男人一个瓦盆,同时叮嘱着:“使大劲儿。”

瓦盆是新买的,盆底上新凿开了眼,三大一小。

此时男人的手颤颤地捧着瓦盆,旁边两个年轻人赶紧扶紧了他。

“哥,中不中,要不叫大侄儿摔?”身后的弟弟抢上来,问。

男人摇了摇头。尽管七天来他没吃过一顿饱饭,悲伤已经让他看起来又老了好多,身上也软绵绵地没有力气。但他还是不情愿把摔老盆的事交给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儿子。

他也知道,这老盆一定得一下子摔破,而且越碎越好。要在平常,别说摔个盆,叫他摔个更重的罐子坛子,一只手也能轻易地办到。可现在,他得努力地把全身的力量往手臂上使,身后的弟弟冲两边搀扶男人的俩年轻人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他们帮一下忙。

于是两个年轻人各自用双手挽着男人的胳膊,随着他的手臂一起上举。

男人把手中的瓦盆举过了头顶,要摔了!

两边的年轻人互相看了一眼,一起用力,与其说是男人的手臂往下落,不如说是被他们的手狠劲地往下拽。

“叭”,瓦盆被摔到了地上,碎成几十瓣。

男人的腿不由一软,已经跪到地上。

“起灵!”

抬棺的杠夫一使劲,重重的棺木稳稳地离了地。

又是一阵悲声大作,穿白色孝服的孝子孝妇孝孙跪倒一片。

从这一刻起,老太太真的就和他们两世相隔了。

男人被扶起来。长长的引魂幡递到他手里。

男人抬起手,抹一把浑浊的泪水,在两个人的搀扶下,迈步了。

身后,是杠夫抬着的棺木,棺木后边,是他的弟弟、儿子、侄子,再后面是唢呐班子,最后是他的女人、弟媳妇以及一大帮女眷。

一路向墓地走去,长长的队伍里哭声、唢呐声响起一片,还有人沿路不断抛撒着纸钱,随风翻卷着,飘舞着,在他们行过的路上留下白白、黄黄的一片。

镜头中是民间出殡的大致场景。在古代,由于等级的不同,出殡的规格也有不同规定,享受最高待遇的当然是天子之丧。据学者研究,周代的天子在出殡之前,有“荐车马明器及饰棺”的仪程。“荐”,即“进”,也就是将魂车(死者生前外出时所乘坐的车)陈列在中庭,养马的人将拉“魂车”的马牵进祖庙让“祖宗”过目检查。这就是“荐车马”。接着将陪葬用的各种食物、器皿、武器等等陈列。既而“饰棺”,也就是给灵柩罩上“布帷”,加上各种装饰品。把它装扮得“花枝招展”,是为了炫耀,也是不想让人产生恐惧、厌恶之情。

荐车马明器及饰棺后,还须施行“朝祖”之礼。所谓朝祖,是指灵柩朝拜祖庙,就好像生前出远门之前必须向尊长报告、辞行一样。接着,举行辞别的仪式——“祖奠”(祭路神)、“遣奠”(祭奠死者,也就是为死者虚设的宴席)。

泥塑丧葬仪仗。和红红火火的婚礼相对,丧礼以白色为主调:白色的孝衣孝帽,白色的魂幡——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较之婚礼更为强烈。悲伤总是比欢乐更令人“难过”。遣奠礼毕,灵柩就可以出门了。出门是有仪仗的,尤其是皇帝的大丧。形形色色,充分显示出中国古代帝王的威仪赫赫、至死依然和等级制度的森严。后世民间出殡仪式,虽然在规模、人数等所有方面均不能与古礼规定的贵族出殡相提并论,但上行下效,也有不少行为与古制相合,比如引魂幡,再比如执绋。执绋就是用绳子帮忙牵引柩车,先秦即有所行,并规定天子送葬为六根绳子挽车,叫六绋,执绋者近千人,诸侯可享用四绋,500人执绋;大夫二绋,300人执绋。近现代送葬常见出殡人的行列两边拉开两条绳子,所有送葬亲友都在绳子之内,就是执绋之礼的遗制。

不过,说到民间送葬,最具特色的还是撤灵与摔老盆。

设置灵堂是为了方便亲人来吊唁,而到了要出殡之时,必须尽快撤掉灵堂,原因是要通过这一举动通报死者,要送他(她)上路了,魂儿不要再停在灵堂,要跟着送葬人一起出发。这一行为的决绝和此前的悲痛欲绝、恋恋不舍、期盼复生的心理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无疑反映出人们对死者的一种畏惧心理。他们可以竭尽所能去安慰死者的亡魂,但毕竟已是两世相隔,他们在阳间的生活还要继续,如果亡魂不肯离屋,不仅不能将其顺利地送到阴间、延误其重新投胎,更会给活着的人带来不小的麻烦。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所以,再是骨肉至亲,此生的缘分已了,还是要各归其位、各安其事才行。这种畏惧初死之人亡魂的心理其实不止表现在这一点,再比如死者入殓时,人们忌讳自己的身影落在棺内,也是怕被死者拉住,影响他们阳间的生活。

摔老盆在中原民间丧礼中几乎是必行之事,老,是民间对“死”的婉转称呼。因为俗信认为,这只被凿了眼的瓦盆是死者要带到阴间使用的,绝不能缺少。而且这盆是用来喝迷魂汤的,喝完迷魂汤,阎王才会放你去脱生。

有些地方的人认为迷魂汤是人活着时一辈子洗衣、洗脸、洗脚用过的脏水,为了让死去的亲人少受罪,善良的人们就想出了在盆底钻眼的办法,一边喝一边漏,阎王爷未必火眼金睛,能瞒就瞒,能哄就哄。其实是图自个儿心理稍微平衡一点罢了——这也是一种尽孝的方式。凿眼,有些是凿一个,有些是死者有几个子女就凿几个,尽孝嘛,做子女的当然得平等,起码在这一刻需要平等。也有的还要在这种时刻不忘再次强调一下男尊女卑,代表孝子的眼要比代表孝女的眼大上那么一点,即便这个孝女是大姐也不会有等同孝子的权利,尽管她流的眼泪也许最多,她的孝心也许最真诚。有的地方习俗更有趣,认为老盆是喝水用的,活着的时候耗费多少水,死后就罚他喝多少。女人因为要洗衣做饭,比男人用水多,但这种用水是必需的,所以阎王开恩,准许她们死后的老盆上钻七个眼,以便多漏掉些水,作为她们生前因为劳作而费水的补偿,而男人死后的老盆只能钻五个眼。水也好,迷魂汤也罢,这些传说都从侧面反映了民间百姓对水的珍惜。

摔盆的一般都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这是一种重嫡重长继承关系的表现。如果死者有一女一子,女为长,也决无资格享受这一待遇,因为她出嫁之后就不再属于娘家,旧时还要在本姓前加上夫姓,是个外姓人。人们常说丧葬礼是最能体现亲族关系的场合,的确不假,有学者指出,传统中国人的一生中,整个家族最完整地集合在一起的时候只有一次,就是在他自己的葬礼之时。而家族内部的结构关系也只有在丧葬礼之中才能得到最为完整的体现。古时的五服制度将长幼尊卑、亲疏远近规定得清清楚楚。丧葬是送走亡人,也是这一阳世人际关系的再度强调与检阅。

出殡送葬路上抛撒纸钱,是为了买路,给沿路那些飘荡的孤魂,不要拦挡新死者的亡灵,让它顺利地到达墓地,这就与传统中国社会极为普遍、丰富的鬼魂信仰密切相关了。人鬼情难了,人对鬼或敬或畏,总要尽可能地躲避、摆脱它们的纠缠,或者通过祭奉、祈祷,以免他们的骚扰、危害。但目的只有一个:阴归阴,阳归阳,我不打扰你,你也别来打扰我。

2.葬式多端愿心同

葬式,是人们处理死者遗体的方式,也叫葬法。由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环境的不同,葬式也多种多样,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比如从埋葬次数角度,陕西宝鸡北首岭文化遗址中的双人合葬。如此近距离的相伴,恐怕是后世处理正常死亡的夫妇尸体不常见的。人各一棺,同处一穴,已经是对人间亲密关系的完美终结了。可分为一次葬和复合葬,一次葬包括了大多数的葬法,如土葬、火葬、水葬、崖葬、天葬等,复合葬则主要是和土葬相结合,在一定时间后捡骨或洗骨,第二次埋葬。也有学者从对死者灵魂处置的角度,将葬式分成三类,一类是回归自然型,有土葬、水葬、天葬等,一类是对尸体加以保护以求灵魂不死,如封墓葬(也是土葬,只是较原始的直接将尸体埋入土中多了棺椁,墓室也豪华得多),塔葬和主要见于南方地区的悬棺葬。第三类是抛弃尸体以求灵魂脱体再生,如火葬、瓮棺葬。无论哪种方式,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或者是说有相应的信仰作为支撑。还有学者把上述种种称为葬法,而把葬式理解成是遗体安葬时的姿势,如仰身直肢葬、屈肢葬等等。

传统中国社会,大多数人都相信灵魂的存在,也相信死后世界的存在,他们并不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生命只是完成了在人世的旅程,转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罢了。那个与人间相对的世界,或者叫彼岸,或者叫天国,当然也可以是阴间、冥界。

尽管不少宗教教义都宣扬死后的世界如何无烦无恼,只要你此生活得能达到死后享受的标准,但更多的中国人还是相信死后世界是人间的翻版,生活方式与人间没有什么不同。而活着的人与死者虽然在两个世界生活,但他们从来都不缺乏交流和沟通。

作为将死者的灵魂送往他界的必须手续,葬礼要保证的惟一关键就是让亡魂一路走好,顺利到达它该去的地方。作为葬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葬式不同只是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们对送魂护魂的不同理解,人们选择的总是他们认为最合适的葬式。所谓最合适,就是说这种方式最方便亡魂的安定和顺利通行。

传统社会中比较流行的葬式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等。还有悬棺葬、塔葬也很有特点。

塔葬多用于佛教僧侣,它是将尸体用药物处理后风干,然后封于灵塔之内。塔,梵语称为stupa,即浮图,原意就是坟冢,是保存佛骨(舍利)用的建筑,舍利是火化后才能得到的,而且非常难得,但肉身不腐对传统中国人而言不仅更为直观,而且与传统伦理不相违背,所以受到更多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