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和防治
13375300000002

第2章 怎样看待互联网

“英特网(Internet)”、“网络”、“上网”,现在正成为我们生活中最流行的话题,它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Internet的存在这一现实。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因此而改变,并将继续因此而产生更多的精彩。

那么,什么是网络呢?

网络(Internet)就是通过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构架起来的跨地域、跨时空的信息快速传递和交流的通道。其信息的传输速度快;信息的容量大;信息的内容广泛、开放;比传统的书信和电话的交流功能更强大。

的确,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数也数不清的便利,从最常见的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网上游戏娱乐、网上聊天到各类信息的查询、软件的上传和下载、网上新闻、远程教育、网上炒股、网上购物、视频会议等等。凡是你想到的几乎在今天和未来都会或将会和网络发生联系。更重要的它不但改变你的生活,而且更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但即使所有这些说法都成立,互联网首先也还是一种工具,一种如同电报、电话和个人计算机那样的有着自己特定用途的工具。

这个工具就是:交往的工具、管理的工具、教育的工具、查询的工具、游戏的工具、商务的工具等等。以因特网为技术平台的电子商务本身,同样是种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具,如此而已。借用硅谷最大的风险投资商之一SevinRosen基金一位高级合伙人的话说:“其实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而已,通过它你可以将信息传递到你最终的客户,互相交流沟通。跟电话、电视、计算机一样,它与工具的本质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更独特、更快、更方便。”

我们下面简单地谈谈网络具有哪些特点。

首先,平等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网上的等级、性别、职业等差别都尽可能小地隐去,不管是谁,大家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这里没有天然的权威,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人物,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经受网络平等性熏陶的青少年,自然会增强平等待人、待己的观念。

互联网是世界性的电子空间,在这个空间中青少年与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便捷、迅速。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人(16.6%)经常访问国外的网站,与素不相识的外国人交友、聊天或者探讨问题。

这对于青少年一代形成全球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同时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给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互联网产生于信息化大国,发展于发达的西方国家,我们只是刚刚起步。西方国家在输出网络技术、设备的同时,必然裹挟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这对于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肯定是一个冲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一个挑战。

就语言来说,互联网上的英文信息占95%以上,中文信息还不到1%,英文的辐射力远超过中文,随着互联网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同文化类型、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汇、冲突与整合将越来越明显,这种状况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次,网络的丰富性。互联网世界是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来自各种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数量按几何级数不断增长。许多青少年上网最初的目的只是因为追逐时尚与满足好奇心理,但最终都几乎被互联网大信息量的优点所吸引。调查中,70.6%的青少年对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表示“满意”。55.8%的青少年表示最希望能在网上“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得到各种知识”。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青少年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联网不只是为青少年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而且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网上的信息也是良莠不齐,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的信息大行其道。

还有网络的超时空性。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青少年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ICQ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的讨论自由、广泛,青少年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还有许多网站专门提供各种类型的交友服务,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工作的需要、学习的需要交到自己想交的朋友。网上交友相对安全、轻松,许多青少年乐此不疲。

网上交友是青少年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而“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青少年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其次也有可能波及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于是我们在生活中、报纸上常常看到,有的孩子由于长期沉溺于电子游戏、网上聊天,成绩下降,离家出走,甚至发生流血冲突,危及生命。关于未成年人上网引发的刑事犯罪案例比比皆是。

于是在家长、学校管理者眼里,谈起游戏机、网络和谈论吸毒、艾滋病差不多,更多的是厌恶、怨恨、无奈、恐惧……那么青少年需不需要接触网络?

1.青少年上网已成事实拿出这一问题来讨论,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因为现在大量青少年上网已经成为事实。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这部分人群以大、中学生为主。

青少年上网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电脑从一开始就是年轻人的乐园,网络使青少年获得一种自发式探索的自由感,对他们来说,网络充满乐趣,富有想像力并极具挑战性,个人可以最大程度的自由参与。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了富有想像力的、变化多端的交流功能,和新鲜的人际交往的方式,例如,网上聊天、网上游戏对初涉社会的青少年具有无穷的吸引力。

走进个人家庭,你会发现许多家庭的电脑是为孩子买的;推开网吧的大门,你会发现这里面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甚至还有满脸稚气的小学生……网络走进青少年的生活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2.时代的发展需要青少年掌握信息技术,有利用网络这一工具的能力现在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不但学习的内容,而且学习的方式、途径已经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作为信息时代标志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现代青少年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它是学习的工具,求知、创业的重要手段,因而青少年应该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工具。

同时国家教育部规定,要在几年内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打开现在中学的每门课程,你都会发现网络无处不在,在语文课文的后面,在综合性学习中都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网址,让学生在网络中学习知识,探究性学习。

在学习中,在现在和不久的将来,网络将会和学生中手中的笔一样成为须臾不离的工具。

由于未成年人的自制能力和鉴别能力相对较弱,青少年在上网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那么青少年在上网时,遇到哪些问题呢?

1.上网目的不端正应该说,网络对青少年来说更多的应该是学习的便利工具,是求知的殿堂,但实际情况却与此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据一项对中学生上网的调查来看,在上网的目的这项中,排在前两位的是聊天和打游戏,而学习者只占很小的比例。在前两位中,其中聊天的以高年级学生为主,初中低年级包括一部分小学生大多以打游戏为主……这和我们的期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反映出我们在这方面对青少年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何引导青少年端正上网的目的,使网络真正成为促进青少年学习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教育工作去做。

2.上网的途径缺乏监督现在中国个人电脑用户发展很快,已达到几千万台,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大、中、小城市里,大大小小的网吧密布。通过调查来看,大多数青少年的上网的途径是通过网吧上网。

推开一间网吧虚掩着的门,你会看到拥挤的屋子里,密密麻麻排着十几或几十台电脑,电脑前坐着一个个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在聊天、玩电脑游戏,年轻的面孔上流露出兴奋、狂热、执着……这是在大大小小的网吧里常见的镜头。这里的上网费用一小时几元钱,价格便宜,而且大多数人反映比在家里上网速度快(现在很多家庭还是拨号上网,相对网吧的宽带网来说速度自是没法比),因而更愿意到网吧来上网。

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到网吧来上网没有人管,不像在家里,有家长看着很不自由……于是这就暴露出来一个更大的问题,如何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网吧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的确,在这里,很多时候,青少年都可以很轻松地光顾一些暴力、色情网站,可以无拘无束地打游戏,可以自由自在地聊天……因而加强网吧的管理,加强对青少年上网的监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携起手来,本着对青少年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3.青少年鉴别能力和自制力不足网络是一个新奇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它对人的诱惑,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诱惑力是极大的。但是青少年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有许多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如鉴别能力和自制力不足的问题……他们好奇心强,上进心也很强,但是由于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还不强,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很容易迷惑他们,侵蚀他们的心灵,同时,由于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相对较弱。

因而当面对网络上一些不健康思想以及处理打游戏、聊天与学习的关系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也是现在青少年网络行为中存在的一个很亟需引导、教育的方面。学校、家长要对青少年上网的问题进行教育、引导,但在实际操作的问题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