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13372000000012

第12章 小儿杂病(2)

结果是浇一桶井水小伙子打一个哆嗦,浇到50桶的时候,小伙子已经是冻得面唇青紫,牙齿咬得响成一串,身体哆嗦得几乎蹲不住了。小伙子的父母这个心疼呀,就请教老和尚,是不是不要浇水了,怕这样要了我们孩子的命。老和尚一听就破口大骂,说你们再不浇那才真是要了你们孩子的命。他的父母没办法,就继续浇,又浇了50桶井水。随着浇的桶数越来越多,小伙子的身体逐渐变成了一种比较红的颜色,面红耳赤,慢慢的身上开始冒热气了。等到浇完100桶的时候,小伙子“噌”的一下站起来了,说我好了,这会儿我觉得浑身发热,都出汗了。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知道水主收藏,水能够把正气,把人体的周流之气很好地收藏起来。我们去游泳的时候都有这个感觉,从水里一出来觉得很冷,再回去往身上淋点水又觉得暖和一些。这个小伙子又是在一个很冷的冬天,寒主收引,也是一股收藏之气,利用寒冬凉水的这股收藏之气,把他的正气全部封藏在里面,封藏得非常紧实,根本就泄不出来,封藏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郁极而发,爆发出来了,表气也就跟着开了,表气一开,一身之气的周流也就转动开了,烧自然就退了,病自然就好了。

给大家讲这些病例呢,就是说咱们在治病的时候,要从一气周流的角度去思考。这个病,我们根据患者的情况,是该给他往外散,还是该给他往里收?

肯定有一个最好的办法,但是办法也肯定不是唯一的。我们要始终从一气周流的角度,去考虑应对的方案和治疗的办法,我们在临床上就会得心应手,随手一出就是很好的方子,没有必要套什么方子了。

浮小麦的新用

最近我还看到报道,有人用浮小麦,治疗老年人的前列腺增生,小便无力,效果很好,用到120克以上,跟我们刚才讲的用麸皮治疗荨麻疹的思路也是一样的。浮小麦就是干瘪的小麦,都是皮呀,跟麸皮也差不多。他不过用浮小麦把正气收敛一下,那么这个正气就去通利小便去了,所以浮小麦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止汗的作用。

刚才跟大家交流了一下荨麻疹的治疗思路。当然,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看孩子中焦之气运转得怎么样,中焦之气郁滞很重的话,首先要运转中焦。小孩儿是有苗不愁长,长就全靠这股和缓的中气,从这个角度说,中气比先天肾气可能还要重要一些。

桑叶止汗

下面再和大家聊一下小孩儿汗出的问题。对于几个月的小孩儿,入睡的时候头上或身上出汗,睡着了就没有了,这个是正常的。因为小孩儿这股升发之气比较旺盛,睡觉时往回收的时候,不能一下子收回去,所以就会出汗。实际上是小孩儿升发之气比较盛一点,收敛之气比较弱一点,引起的出汗,这个不算病态。

有些小孩儿一睡着了以后出汗出得比较厉害,甚至把枕头被子都弄湿了。

这种小孩儿,我们怎么去辨证呢?《内经》上讲:阳加于阴谓之汗。我和我的同事交流时曾经说:升散为阳,敛藏为阴。“阳加于阴谓之汗”,意思就是说人体一气升散的力量大于收敛的力量,就会引起出汗。这里的“加”,我认为不是相加和相互作用的意思,而是超过的意思。也就是阳气升散的力量超过了敛降的力量,就会出汗,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理解。出汗,其实是人体自己调整阴阳平衡的一种方式。所以汗出我们就要从这个角度去处方用药。既然汗出,肯定阳气外泄了,你要止汗的话,就要把阳气收回来。那么用什么收呢,刚才讲了,浮小麦可以收呀,一些酸收的药物,像五味子、五倍子、山萸肉都可以收,那么我们选哪个呢?我个人在临床上体会,只要小孩儿中焦没有郁滞,桑叶这味药收汗的效果非常好。

霜桑叶,就是秋天的桑叶,为什么呢?桑叶长的时候柔嫩多汁,蚕吃了吐出来的丝很结实。桑叶的纤维也是比较密的,收敛的作用非常好,秋天霜降之后,桑叶的收藏之力就更强了。对小孩儿来说,用到12克左右,收汗的效果就非常好。不光收汗,甚至个别的小女孩月经不调,经血比较多,你给她用点霜桑叶,血都可以止住,由此可见它收敛的作用还是比较强的。所有的叶子都属于金气,金主敛降,都是收敛。

传统认为盗汗是阴虚盗汗,需要滋阴,这个说法也不能说不对。你想小孩儿不断盗汗,肯定阴虚。但是能不能直接滋阴呢?直接滋阴能不能把汗止住呢?

这个也不一定。像我刚才说的,用霜桑叶止汗,这一味药就能起效,这个有点急则治标的意思了。但是你想,把汗止住了,阴精自然也可以生出来。当然,有的小孩儿出汗时间比较长了,摸着脉比较细弱,还是要用一些润养阴精的药,比如山药。山药这味药呢,非常的黏滑,柔润多汁,而且这味药比较柔和,稍微有点偏凉,对中焦运化不会有太大的阻碍。柔润的药,比如熟地黄,用多了很容易引起中焦的郁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用一点山药,滋润的同时还可以养胃。有些小孩儿,你用山药粥给他调养一段时间,即使不用霜桑叶或者收敛的药,慢慢的汗也会少下来。至于龙骨牡蛎这类药,我个人建议尽量不给小孩儿用,这类药潜镇收敛过于沉重,不太适合小孩儿。小孩儿是升发之气,只要稍稍一收就可以了,不要收得过于峻烈,这个道理也是从小孩儿一气周流的大象上去了解。当然,如果小孩儿除了出汗以外,还有些没劲,怕冷,精神不太好,你也可以加一点黄芪,把一气周流的大气给补一下,这样更好一些。

另外《内经》上讲,汗为心之液,汗出肯定伴有心神的虚弱。汗出太多的小孩儿睡眠可能也不太深,平时的胆子偏小一点,这时候可以辅助地用一些滋养心神的药,比如酸枣仁。酸枣仁这味药,一般认为滋养心神,治疗失眠的效果比较好。酸枣仁是枣核里的一个心,取类比象,它就收敛心气了。这个时候你把收敛表气的药,比如桑叶,收敛心神的药,比如酸枣仁,其实龙骨牡蛎也是定心神的,再加上滋养阴精的药,比如山药,补一身周流之气的药,比如黄芪,把这几方面的药组合好了,出汗的病还是比较好治的。民间有用酸枣仁和鸡蛋给小孩儿熬汤喝,把汗给止住了的方子。道理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个道理,加点鸡蛋无非是滋养阴精,另外鸡蛋黄也有养心神的作用。

外敷止汗

单纯用五味子、五倍子这些药,研成末,往小孩儿肚脐眼上一敷,也能止汗。肚脐对小孩儿来讲属于先天之气,通于肾气,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从先天的角度把气给收起来了,效果也很好,而且不用小孩儿吃药。

关于出汗这个症状,我们要从根本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从阴阳上,从“阳加于阴谓之汗”这句话上去理解。至于用药则可以很灵活,除了我说的这些办法,大家还可以想更多更好的办法。思路有了,实现这个目标,手段有的是,方无定方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把小孩儿的汗出就说到这里,下面再跟大家聊一下小孩儿的湿疹。

外敷内服治湿疹

有些患湿疹的小孩儿,长期缠绵难愈,尤其是越小的孩子,长湿疹越厉害一些。湿疹除了痒以外,还溃破流水,比荨麻疹更厉害。多数小孩儿多见于四肢颜面,身上一般发病的少。颜面是什么?阳明主面,胃土的问题。四肢呢,脾主四肢,脾土的问题。湿气属土,又是中焦的问题。所以湿疹在中医看来,完全是中焦湿气郁滞的问题。西药有些用了效果也很好,用了以后湿疹再也不长了,但是有可能自从用药以后,小孩儿再也不好好吃饭了,还有可能不好好长了,发育不好了。为什么呢?可能是有些西药,把孩子的表气给封固住了,湿气出不来,湿疹是好了。可是体内湿浊不去,中焦就运转不动,小孩儿中焦不运化了,所以造成一系列后遗症。

那么湿疹这个病呢,主要就是皮肤的疹子破溃后往外流黄水,很痒。痒的话就是表气不通,气不通,阳气郁在那里,原因何在?是因为有湿气郁滞,阻碍了阳气的通行。那么这个湿气从哪里来呢?这个湿气肯定来源于中焦,中焦如沤呀,中焦的土气很容易壅滞而生湿,所以中焦的邪气以湿气为主。中焦并不仅仅是指肠胃,人身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土气,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中焦。凡是有肉的地方就有土气,有土气的地方就属于中焦。人体的一气周流是个大象,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不是说只有肠胃才属于中焦土气,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对于小孩儿的湿疹,从外用药的角度来说呢,我给大家介绍两味药,一个是黄连,一个是苍术。黄连这味药呢,非常的坚实,你看它就像鸡爪子似的,弯弯曲曲地长在一块,非常的结实,一砸很脆,里面是鲜黄色,稍微暗一点的鲜黄色,非常苦。色黄肯定入中土,味苦有什么作用呢?教材上讲苦能坚阴,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个人认为苦味可以把阳气固藏起来,就像冰箱一样,能把东西给冻到一块。有时候我们吃辣椒,辣得不行的时候,吃一点苦味的东西,就不觉得辣了。为什么呢?因为苦味把阳气给收藏起来了。正因为苦味收藏阳气的力量太强大了,足以让它凝固不动,就像冬天天寒地冻,地面都裂开了,就起到这么个作用,所以苦味能够坚阴。也有的老师讲苦味能够发破,我个人理解呢,湿气壅滞的时候,苦味能把湿气收固到一块,凝固到一块,湿气的壅滞因此减轻,这样阳气就能够更好地流通,这就是苦味发破的道理。这些大家都可以去体会,看是不是这么回事。苍术这味药呢,比较芳香,有一股辛烈之味,它是运转中焦比较好的一味药。这两味药呢,一个运转中焦正常的土气,一个收敛湿气,两个一配合,一收一运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可以把这两味药研细末外敷,或者熬水用棉签给小孩儿蘸着擦擦,这个对于局部止痒的效果非常好,可以说立竿见影。当然你不能只治肌表的症状,肌表有症状,是因为孩子全身的土气郁滞得都比较严重才出现的,所以一定要加上内服的中药,来运转中焦。运转中焦的话,黄连可以少用或者不用,或者改成胡黄连,相对好一些,苦味少一些。或者只给他用一点淡渗利湿的药,茯苓泽泻类的,把湿气利一下,也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对于小孩儿的湿疹,我们就从湿气弥漫的角度去理解,这样就好处理一些。湿疹就和大家聊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