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临床营养师指南
13365800000018

第18章 中医基本治则(2)

(一)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

人的年龄不同,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有别,病理变化各异,故治疗用药也应有所区别。特别是小儿和老人,尤当注意用药的宜忌。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肌肤疏薄,易被邪侵。发生病变后,病情变化较快,常有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特点。因此,治疗时既要少用补益,亦应忌投峻攻之剂,用药量宜轻,疗程多宜短,并随病情变化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衰弱。

发生病变后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所以,治疗要注意扶正,且持重守方,缓而图之;如需攻逐祛邪,也要慎重考虑,用药剂量应比青壮年要小,并中病即止,防止攻邪过度而损伤正气。

男女性别不同,其生理、病理特点也各有差异,治疗时应加以考虑。特别是女子,必须注意其经、带、胎、产的不同生理阶段,掌握用药的宜忌,如月经期间,慎用破血逐瘀之品,以免造成出血不止;妊娠期间,禁用和慎用峻下、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的药物,以免对胎儿不利;产褥期间,应考虑气血亏虚、恶露留存的特殊情况,在治疗时兼顾补益、化瘀等。男子以肾为先天,精气易虚,多劳损内伤,治疗用药亦当顾及。

由于先天禀赋与后天调养的影响,人的体质是不相同的,存在着强弱、寒热等多方面的差异,治疗上就有一定的区别,如体质强者,病证多实,能够耐受攻伐,故用药量宜重;体质弱者,病证多虚或虚实夹杂,不耐攻伐,故治疗宜补,祛邪则药量宜轻。

又如偏阳盛或阴虚体质者,用药宜寒凉而慎用温热;偏阴盛或阳虚体质者,用药宜温热而慎用寒凉。

(二)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治疗疾病时必须考虑时令气候的特点,注意治疗宜忌。如春夏季节,气候由温转热,阳气生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外感风寒致病,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秋冬季节,气候由凉转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应当慎用寒凉药物,以免寒凉太过损伤阳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是指治疗用药或选择食物必须根据四季气候变化来加以调整。如“用寒远寒”,即是指运用寒性药物应避开寒凉的季节,饮食调摄也应遵循此理。此外,暑热季节,湿气亦重,暑邪常兼夹湿邪致病,形成暑湿夹杂证,所以暑天治病要注意解暑化湿;秋天气候干燥,最易外感燥邪致病,故秋天治病要注意多用滋润生津之品,而慎用辛燥劫津之药。

(三)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不同的地区,由于地势高下、物产差异、气候寒热以及居民饮食习惯不同等因素,导致人的体质和发病后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因此,治疗用药也应有所区别。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少雨,病多风寒或凉燥,治疗宜温热或润燥;东南地区,地势低下,气候温暖潮湿,病多温热或湿热,治疗宜清热或化湿。即使出现相同的病证,在具体的治疗用药方面,亦应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如外感风寒表证,西北地区气候严寒,人们腠理多致密,可重用辛温解表药;东南地区气候温热,人们腠理多疏松,选用辛温解表药较轻。

综上所述,治则是治病必须遵循的总原则。“治病求本”是其最高要求,在此精神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针对不同的疾病本质,或采用“扶正祛邪”原则,或采用“标本先后”原则,或者调整阴阳,或者正治反治,或者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治疗原则确定之后,在其思想指导下再针对具体证候,制订相应的具体治法。显然,治则指导着治法,治法从属于治则,任何治则总是通过具体治法得以体现。

中医营养学与药膳一、营养学在我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祖国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以及与疾病斗争中所创立的。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整理与总结,形成了一套有独特理论与风格的医学体系,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在这些宝贵财富中,中医饮食养生保健(又称中医营养学)是一颗灿烂的明珠。

营养学在祖国医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很早就提出食药同源的问题。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可见古代医学非常重视食物治疗疾病的作用。

应用传统中医理论发展的中医饮食养生保健是用中医理论阴阳五行、脏腑学说来描述各种食物的生理、生化、营养作用与食物如何促进人体健康及对疾病的防治,并用中医理论来解释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与代谢。目前,已利用食物的中医功效与中药的协同作用制备药膳来进行食疗,来设法增进人体的健康与治疗某些疾病。这种药膳或食疗,不但在很多医院开展,而且在国内的很多城市还开设了药膳餐厅,很受中外人士的欢迎。

二、中医营养学与现代营养学的比较

按照中医功效分类,食物的中医功效可以分为:补肝、补心、补脾、补肾、养血、补气、补益、补中、补虚、健胃、温胃、温中、温脾、温肾、清热、清肺、醒脾、利水、生津、解毒、滋阴、化痰、消食、温阳、通阳、润肺、行气、清暑、滋味、润肠、和胃、祛风、杀虫、止血、凉肝共35种。当我们将各种食物的中医功效与现代营养学进行比较时,发现食物的中医营养学功效与现代营养学的概念惊人的相似。例如,肝脏(猪、牛、羊与鸡等)的中医营养学功能为补肝、养血、明目;而现代营养学认为肝脏中维生素A、维生素B12、铁与抗贫血因子含量丰富,肝制剂能治疗肝炎与其他肝病。由于肝脏中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A能治疗干眼病,能改善在黑暗中视物的功能,所以能明目。由于肝脏中富含维生素B12、铁、维生素A与抗贫血因子,这些都是治疗贫血的重要营养素与因子,所以能养血。再比如,豆类与豆制品的中医营养学功能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而现代营养学认为豆类与豆制品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完全,多不饱和脂肪酸丰富,P/S比高,能加强机体免疫能力。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丝以及赤豆、豇豆、扁豆等富含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有完全的必需氨基酸谱,所以它们的营养成分能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补脾益气。这些豆类,尤其是绿豆,还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的功能。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中医营养学的确与现代营养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中医营养学还有其独到之处。

三、食物的性味和作用

每一种植物都有属性和味,并依据性、味,分别具有一定功能。食疗理论基本上是借用于中医药性理论的。有“寒热温凉四气”,又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以阳制阳,以阴制阴,以阳补阳,以阴补阴,这是中医治疗的常规和原则。四气,也可称为四性,即为寒热温凉四性;此外,还有介于寒和热,温和凉之间,即不寒也不热,不温也不凉的平性食物。寒凉性食物常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多用于阳亢热证。温热性食物常具有温阳救逆、散寒等功效,多用于阴证寒证。平性食物则介于寒凉与温热之间,具有健脾、开胃、补肾、补益身体之功。其间也有平而微寒或平而微温,多适用于一般病人,对身体虚弱,或久病而致阴阳二虚,或寒热错杂,或温热内蕴者皆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