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亚马孙森蚺最长可达10米,重达225千克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5.5米以下。大森蚺的身体是墨绿色的。雌蛇平均体长为4米(除眼镜王蛇外,其余蛇或蚺均为雌性体型大于雄性),30~40千克,最长可达6米。森蚺皮厚体粗,力气极大,擅用缠绕的方式攻击敌人,它只要蜷曲身体,就可将猎物压个粉身碎骨。
南美洲委内瑞拉的沼泽丛林中,住着全世界体积最大的森蚺。其最强的武器不是利牙毒液,而是无人能及的力气。它只要蜷曲起身体,就可将被缠住的猎物压个粉身碎骨,连全世界最大的啮齿类动物南美水豚也不能幸免。有杀死过凯门鳄、美洲虎、野猪等战斗力相当强的猛兽的记录。
森蚺喜欢生活在沼泽、浅溪和静止的河川中,是亲水性巨蛇。森蚺大部分在夜间活动,但也常在大白天看到它在晒太阳。
成年森蚺是极可怕的猎食动物,但是幼蚺出生时不过76厘米长。幼蚺是胎生的,有时一胎达70条左右。许多幼蚺都会被凯门鳄吃掉,但是幸存者长大后,就反过来吞食凯门鳄。
蚺科蛇类的躯体一般都很长,呈圆柱形。一些生活在树上的蚺科蛇,躯体也有扁的,并且有明显的脊椎。相对而言,其尾部比较短,尾部从肛门开始。雄性森蚺的尾部里有一对半阴茎,雌性森蚺则有产生气味的腺。蚺科的胃,可以进行强烈的伸缩。森蚺的头部各不相同。有些种类的森蚺头部和颈部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有的则非常明显。森蚺的上下颚没有通过关键固定相连,它们之间仅通过可以伸缩的筋包裹的骨头相连。所以,他们的颚能够脱离。一些森蚺具有能够感受热的器官。森蚺的眼没有眼皮,瞳孔是长形的。蚺科的蛇可以通过舌感受味道,其咽里两个小坑内的神经与脑直接相连。这个器官被称为犁鼻器。蚺科蛇没有听觉,但是可以通过下颚感受震动。
大多数其他蛇类的左肺叶已严重退化,而右肺叶变长,这些蛇的肺后部用以贮藏空气,勒死猎物时,使用这部分的空气呼吸。蚺科的蛇还有两片肺,其肺后部还没有进化完全,因此只能贮藏少量的空气。在森蚺的肛门边还可以看到退化的后肢,此外,还可以看到蚺科蛇退化的髋。
小巧别致——盲蛇
中文学名:盲蛇
英文名:Common blind snake
别称:钩盲蛇、蚯蚓蛇
分布区域:欧洲、非洲、亚洲、中美洲及南美洲
盲蛇,又称钩盲蛇,属于盲蛇科,是小型洞穴蛇,在地面很少见。它们只能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台湾地区所产蛇类中体形最小,体长不超过20厘米,呈圆筒状,形似蚯蚓,故又称“蚯蚓蛇”。头小呈半圆形,与颈不易区分,眼睛极小且退化成感光眼点呈黑点状。鼻鳞有一沟将鼻鳞分成前后两半。体鳞20列。尾部短而呈钝形。全身大致为黑褐色或褐色。
盲蛇科有6属2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南部和大洋洲,少数分布于中美洲,此外有一种出现于南欧,两种见于美国佛罗里达。盲蛇在我国大陆很少发现,相对来说台湾省的数量是很高的。
盲蛇身长一般只有10~15厘米,身体呈圆筒状,形似蚯蚓,故又称“蚯蚓蛇”。盲蛇头小呈半圆形,与颈不易区分,眼睛极小且退化成感光眼点,呈黑点状。鼻鳞有一沟将其分成前后两半,体鳞20列。尾部短而呈钝形。全身大致为黑褐色或褐色。状似粗铁丝,通体呈棕色,放到放大镜下,还会发现其体表披着细而圆的网状鳞片,头部和尾部各有一点点白色,头部略鼓,尾部稍尖。看上去既不像蛇,又不像蚯蚓。
盲蛇生活在腐木石头下、落叶堆、垃圾堆和岩缝间等阴暗潮湿的地方,晚上及下雨过后会到地面上活动,行动敏捷。以白蚁、蚂蚁或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卵生,行孤雌生殖,没有雄性个体。
多数盲蛇则体长10~17厘米。盲蛇以蚁和白蚁的幼虫为食。有的种类在白蚁洞内产卵,白蚁洞可保护蛇卵,并为幼蛇提供食物。盲蛇在捕杀白蚁方面有着其他动物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是有名的白蚁杀手。
专家希望发现者不要打扰它们,最好将它们带到少有扰动的泥土堆放生。由于盲蛇长期的地下生活导致眼睛退化,因此得名“盲蛇”。
当然,盲蛇在我国发现也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
据说,云南省一名大学生物系教授在对聚居在建水燕子洞的白腰雨燕进行考察保护的途中,发现了世界上罕见的最小蛇种———盲蛇。
据介绍,盲蛇很小,17条合在一起也只有人们常用的一支钢笔那样粗。当时发现的这条盲蛇长约12厘米、宽约2.8毫米。它的全身长满了圆鳞,圆鳞会放光彩,背部圆鳞的色深,腹部圆鳞的色浅,吻部、肛部及尾尖带白色,全身像丝绸一样,十分耀眼、华丽,并且鳞片遮住了它的眼睛,退化为盲眼。它的肛门到尾尖只有2~5毫米,肉眼很难看到。盲蛇是世界上2700多种蛇类中最低等、最小的蛇类之一。
新的基因数据表明,自从“印度-马达加斯加”大陆分裂以后,盲蛇就开始在印度和马达加斯加蔓延。但令生物学家迷惑不解的是,在2800万年前,盲蛇居然会出现在澳大利亚——但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可以连接到大洋洲的陆地。
6300万年前,非洲和南美洲的盲蛇就已经分成许多种,但是那时候,这两块大陆分开已经有4000万年了。盲蛇在中美、南美、西印度群岛、欧洲南部、非洲、亚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暖温带及热带地区有广泛的分布。所以,盲蛇的这种不同进化并不是由于版块分裂造成的。早在1840年最早发现于印度之后,人们就很难发现它了,所以盲蛇成为了世界上的珍稀濒危动物。
行动敏捷——游蛇
中文学名:游蛇
英文名:Colubridae
分布区域:西亚、中亚、西北非和欧洲;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东北、华北
游蛇属于爬行纲、有鳞目。分布于西亚、中亚、西非、北非和欧洲。中国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东北和华北。
游蛇全长可达一米以上,背面为橄榄绿色,枕部两侧有一对鲜明的橘黄或橘红色斑。它的唇部为灰白色,鳞沟为黑色,头腹面黄白色,躯干腹面灰白色,几乎每一片腹鳞都有1~4个略呈三角形的粗大黑斑,有的其间还散有黑点。
栖息于林区流溪或其他水域附近。捕食鱼、蛙、蟾蜍、蝾螈和蜥蜴,也吃鼠类、小鸟和昆虫。卵生,7~8月产卵8~53枚,孵化期约两个月。有后沟牙。
游蛇体细长,尾尖,眼大,鳞片光滑。有的体长达1.8米。它们白天活动,是行动最快的蛇类之一,每小时可在地上或丛林里爬行约5.6千米。遭受攻击时摆动尾部,头部侧向运动,反复进攻。可将人的皮肤撕裂。
游蛇分布很广,有些寒冷地区惟一可见的蛇类就是它们。游蛇出没在林间、溪流或其他水城附近,以鱼、蛙、蝾螈、蜥蜴、鼠类、小鸟和昆虫为食。游蛇的毒牙位置比较靠后,不像某些厉害的毒蛇长着两颗吓人的“大门牙”。因此,如果它们不是咀嚼你的皮肉而只是咬你一下,问题还下会很大。大多数游蛇是卵生的,也有一些为胎生。它们7~8月产卵,孵北期约为两个月。
游蛇科几种体大、行动敏捷的蛇类统称为游蛇。美国西部的鞭蛇的一些色型被称为红游蛇和西部黑游蛇。
北美洲中部和西部,产有蓝游蛇,是缢缩游蛇的几个亚种。体色是单色,为蓝色、蓝绿色、灰色或浅褐色,腹部常为黄色。东方的游蛇亚种叫黑蛇,除了颌和喉部为白色,其他部分全为黑色。所有各亚种的幼体都有斑块或斑点。
加拿大南部至危地马拉一带,分布着缢缩游蛇。尽管其学名为缢缩游蛇,但实际上它并不是用缢缩的方法缢死猎物,而是用躯体的重量压倒猎物,然后把猎物吞咽下去。
游蛇科绝大多数为无毒蛇,仅有少数种类为后沟牙类毒蛇。如赤链蛇、虎斑游蛇、水赤链蛇等都是有毒的。
无所不在——蝰蛇和蝮蛇
中文学名:蝰蛇
英文名:viper
分布区域:中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国。
蝰蛇科的成员都是毒蛇,都有相对较长的身体、中空的毒牙,当不用毒牙时,毒牙就会折起来贴住嘴的内上壁。这一科包括蝰蛇、夜蝰蛇、灌木丛蝰蛇、响尾蛇、蝮蛇,以及一些独特的,俗称百步蛇、菱斑响尾蛇、巨蝮、洞蛇等种类的蛇。作为一个群体,这一科是最成功的之一——尽管它们大多数都只能生活在陆地上和树上。蝰蛇种类比其他种类生活得更靠北部(极北蝰)和南部(巴塔哥尼亚矛头蝮),还有的生活在更高海拔的地区——喜马拉雅蝰蛇,出现在海拔4900米的高度上,还有其他几种蛇也生活在差不多这一海拔上。然而,这些蛇并没有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和大洋洲。
这一科中最特别的成员为白头蝰,这种稀有的蛇类生活在中国南部的偏远地区,也包括缅甸和越南,栖息在凉爽的云林中。这类蛇身体细长,上面有光滑的鳞片,头是黄色的,上面的鳞片很大,身体的颜色为深褐色,并有橙色夹杂其间。很少人看到过这类蛇,而且它与其他种类蝰蛇的关系也不十分明确,因此人们将其归在单独的白头蝰亚科里。
夜蝮蛇种有6种生活在非洲,它们身上同样也有光滑的鳞片,头上也有很大的鳞片。这一类蛇专吃蟾蜍,对人类不会构成威胁。
“典型”的蝰蛇,或称旧大陆蝰蛇,属于蝰蛇亚科,这类蛇又粗又短,头呈铲形或三角形。它们的鳞片上有显著的突起,很粗糙,其头部有很多小鳞片。它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地方,包括岩石山上和山坡上、草场、灌木丛中、沙漠里。沙漠中的种类,如纳米比亚侧行蝰一般会侧着身子前行,与美洲的菱斑响尾蛇相似。中非的灌木丛蝰蛇是树栖的。许多蝰蛇都会伪装,单一种类身体的颜色会根据地点的变换而变化。非洲咝蝰蛇有一种特别复杂的斑点,加蓬蝰蛇通常被单独列出来作为混合色蛇类。这种蛇的近亲——鼓蝮蝰的毒牙很大,是最有威胁性和醒目的非洲蛇类之一。
很多种类都有角,或在头上不同部位有隆起,这些角或隆起有时就是单个的角状鳞片,位于眼睛上面一点(比如沙漠角蝰);或者鼻子上的一堆鳞片(比如犀蝰和鼻角蝰)。灌木丛蝰蛇的鳞片上有明显的突起,尤其是树蝰类的灌木蝰蛇最为突出,它的鳞片成了一个锥形的点。有脊突的鳞片还成为了锯鳞蝰防御策略的中心手段之一。通过将身体相邻两段向相反方向扭动,鳞片的相互刮擦会发出刺耳的声音。这种蛇很小而且很常见,总是处于一种戒备状态,而这一特性可能就使它们成了世界上最危险的蛇。旧大陆的蝰蛇的食物范围很广,主要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雏鸟、蜥蜴。少数几种草原蝰蛇以蚂蚱一类的昆虫为食,大多数这一亚科蛇类都是胎生,显然是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但温暖地区的一些种类是卵生。
蝮蛇被归入蝮蛇亚科,因其面部有感温孔,所以很明显与其他蝰蛇不同。这种蛇在亚洲和南北美洲大约有110种。与旧大陆的蝰蛇一样,它们的头上也覆盖着小鳞片,但也有一些例外,如铜斑蛇。这类蛇的栖息地包括从沼泽到沙漠的许多地方,但没有水栖和穴居种类(可能在这一环境中,它们的感温孔更容易成为障碍而非帮助)。这类蛇有很多是树栖种类,如亚洲的烙铁头属和中、南美洲的具窍蝮蛇属成员。生活在中南美洲雨林和种植园里的巨蝮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蝰蛇,它们可以长到3米多长,但是它们身体很纤细,甚至一条大的成蛇的体重也不及一条未完全发育的加蓬蝰蛇。
响尾蛇有30多种,属于最易分辨的蛇类之一,但有2~3种生活在墨西哥海岸附近小岛上的在进化过程中已失去了响尾。
响尾由脱落的末端鳞片的外层形成,响尾蛇在蜕皮时,其尾部环节的皮并不随之一起脱落,因此就形成了响尾的形状。它们迅速摆动尾巴使尾端环节碰撞,从而发出嗡嗡声或嘀嘀声。所有的响尾蛇都生活在美洲,它们要么栖息在干旱地带,要么栖息在多岩石的山坡上或是开阔的草地,包括山区的草地里。有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的种类更喜欢开阔的林间空地。尽管人们认为有些种类的蛇会偷袭栖息在灌木丛的鸟,但这些蛇却不是树栖。
蝮蛇主要捕食恒温动物,比如哺乳动物和鸟。当它们捕猎时,尤其是在夜间捕猎时,它们的感温孔将发挥极大的作用。大响尾蛇可以很容易地吃下野兔和陆地松鼠大小的动物,而小一点的蛇或体积稍大一点的小蛇一般吃蜥蜴。水栖蝮蛇的猎食对象可能是所有蛇中最广泛的,包括昆虫、鱼、蛙、龟、幼鳄鱼和鸟蛋。